2002-04-18

鵝鑾鼻公園 Eluanbi Park

18:06

純白的鵝鑾鼻燈塔 / 鄭瑄頤
鵝鑾鼻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以燈塔馳名中外,為台灣八景之一。於民國71年將燈塔前大片的珊瑚礁闢建為公園,並於民國82年開闢第二公園,鵝鑾鼻公園內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鵝鑾燈塔為鵝鑾鼻公園的標誌,塔身全白,為圓柱形,高18公尺,周長110公尺,外觀以砲壘為建築,並以砲台作為塔基,而且在圍牆上設有槍眼,四週更設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圓形鐵塔內共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砲,三層為洋人休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砲,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於民國18年(1929年)定為台灣八景之一;但在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毀,並於光復後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台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並享有『東亞之光』的美稱。民國71年列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鵝鑾鼻公園內有豐富的動植物,植物約240種如象牙樹、黃槿、海檸檬、林投等熱帶海岸樹種、還有那蔓性灌木、藤本如山豬枷、柃樹藤、三葉崖爬藤等種類。更可見到烏頭翁、樹鵲及那美麗的黃裳鳳蝶、黑點大白斑蝶迎風飛舞。另外,每年9月(農曆白露前後)都有大批來自西伯利亞、中國大陸的紅尾伯勞鳥過境,其場面壯觀值得守候觀賞。在鵝鑾鼻燈塔西北側並有學者發現距今五千年前的先陶文化史前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持續型文化,使用陶器,石器製作以打製為其特徵,生活方式以狩獵及採集為主。後續又於民國90年挖掘到三千八百年前的石棺、陶片、稻穀印痕,也證明了台灣很久前即有栽種稻米的證據。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台17線:行駛台17線(濱海公路)經水底寮後轉入台1線,過楓港接台26線經恆春至墾丁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2、國道三號:由林邊交流道下,往墾丁方向行駛台17線(濱海公路),經水底寮後轉入台1線,過楓港接台26線經恆春至墾丁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搭乘國光客運往恆春方向之班車至恆春站,轉乘國光客運往鵝鑾鼻方向之班車至鵝鑾鼻公園站即可到達鵝鑾鼻公園。

0 Responses to “鵝鑾鼻公園 Eluanbi Park”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