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8

國立台北大學
12:11
國立台北大學簡介
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簡稱北大、台北大,英文簡稱NTPU,是台灣法學、社會科學、商學、公共行政等領域教學研究的主要大學,近年來亦在人文、藝術、電機、資訊、教育等方面發展;國立台北大學校區總面積約為59.32公頃,分為三峽校區和台北校區(民生校區、建國校區),預計未來將台北校區遷至三峽校區,讓國立台北大學校園機能更為完善。國立台北大學-歷史發展
國立台北大學前身行政專科學校成立於西元1949年,培養當時各地政府機關的行政幹部,1950年成立臺灣省行政專修班(簡稱行政專修班),1955年行政專修班與臺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合併改制為台灣省立法商學院,西元1961年台灣省立法商學院和台灣省立農學院合併為台灣省立中興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中興大學,發展逐漸蓬勃造成校區不敷使用,便在今日民生校區之地建立新校區,但系所和學生人數陸續增加、與中興大學校本部距離甚遠,因此在1986年在台北縣三峽鎮訂定新校區,1992年規劃國立台北大學發展計畫,終於在2000年2月1日國立台北大學正式成立。國立台北大學-校區景觀
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位於台北縣三峽鎮且鄰近三峽老街,佔地面積約為55公頃,預計未來發展成為台北大學城、捷運台北大學站的預定地;目前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內陸續完工的主要建築有商學院、人文學院等學院大樓供各學系使用,以及行政大樓、運動場和圖書資訊大樓,廣大的校地面積讓校園視野更寬闊。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分為「民生校區」和「建國校區」:民生校區位於民生東路三段、鄰近捷運中山國中站,校園內設有籃球場、網球和排球場、資訊大樓、育樂館(活動中心)以及教學大樓(教室與部分行政人員辦公處),是附近民眾平日休閒運動的去處,學校附近的錦州街、遼寧街是學生下課聚集的所在;建國校區與民生校區十分接近,東院設有風雲樓(學生活動中心)、自強大樓和女生宿舍,西院則為莊敬大樓、圖書館、社會科學大樓、力行大樓和莊敬大樓組成,兩院有地下道連結,校區周圍的合江街小吃便宜大碗十分受學生歡迎。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一、三峽校區:1、國道三號:由三鶯交流道下,接中山路、復興路轉大學路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二、台北校區:1、國道一號:(1)、由松江路交流道下,沿松江路往南行至民生東路口左轉續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民生)。(2)、由松江路交流道下,沿松江路往南行至民生東路口左轉續行,轉建國北路二段,過高架橋下迴轉道迴轉,至興安街口右轉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建國)。★ 搭乘大眾運輸:一、三峽校區:1、由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民生)正門口搭乘交通車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二、台北校區:1、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中山國中站,往錦州街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民生)。2、公車:(1)、搭乘277、5、505、518、612、638至台北大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民生)。(2)、搭乘225、286、542、63、643、685、74至捷運中山國中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民生)。(3)、搭乘12、298、638至台北大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校區(建國)。
2002-08-30

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
09:44
![]() |
原始板根區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從台北走3號省道經板橋、土城、三峽、大埔,接7乙省道,在湊合橋後,走大豹產業道路可抵。2、國道三號—南下三峽交流道,北上下三鶯交流道,循110縣道、3號、7乙省道至湊合,過湊合橋後走大豹產業道路直行可抵。★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1)、中和線(橘線):景安捷運站下搭 台北客運 908 直達三峽總站,再轉搭台北客運往熊空線,於『插角大板根站』下車。(2)、板南線(藍線):新埔捷運站下搭 台北客運 702 直達三峽總站,再轉搭台北客運往熊空線,於『插角大板根站』下車。(3)、板南線(藍線):新埔捷運站下搭 台北客運 910 上北二高(約20分鐘)直達三峽總站,再轉搭台北客運往熊空線,於『插角大板根站』下車。2、客運:由三峽總站搭台北客運往熊空線,於『插角大板根站』下車。
2002-06-06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17:47
![]() |
遊憩圖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簡介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台北縣三峽鎮東南方,園區主要是由滿月圓山、熊空南山、北插天山、拉卡山、東眼山等山峰所環繞,地處雪山山脈尾稜;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由於山頭狀似滿月的滿月圓山而得名,總面積達1573公頃,海拔介於300至1728公尺之間,是台北近郊森林與瀑布最多的森林浴場。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瀑布天堂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內有蚋仔溪流貫其中,因屬幼年期的溪流,河谷坡度陡峭,河川侵蝕及搬運作用力甚強,谷地落差大形成了許多瀑布景觀;沿著滿月圓森林步道走10分鐘,即可見滿月圓瀑布、銀簾瀑布及處女瀑布指標:位於主流上的滿月圓瀑布甚為壯觀,高約20公尺,瀑布前的大石壁遮掩瀑布上端,下端為一清澈水潭,氣勢逼人;而位於滿月圓瀑布後方不遠處的銀簾瀑布則不同於滿月圓瀑布,高僅約2公尺,寬約5公尺,由於日光自谷隙映照在瀑布上,瀑布如銀白簾幕因而得名;處女瀑布則位於蚋仔溪左股支流上,水景加上彩虹輝映故又名虹紗瀑布。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林相豐富
由於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中低海拔山區,因此森林型態以天然闊葉林為主,主要以樟科、殼斗科、桑科及槭樹科等植物為主,常見樹種如台灣肖楠、樟樹、大葉楠、香楠、豬腳楠、茄冬、野桐、鳥榕、台灣黃妃、香楓、青楓...等;林下則常見山芋、姑婆芋、蛇根草、蕨類等等;另外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特色之一-人工林,主要以柳杉林為主角,柳杉是於1896年由日本引進,由於生長快速因此是早期重要的造林樹種,柳杉林所散發出的芬多精,對人體的呼吸道具有殺菌之療效,另外還有杉木、琉球松、相思樹等經濟樹種;此外全長1210公尺的自導式步道更是為賞鳥、賞楓的勝地,民眾可藉由16個解說站的說明去了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十分具由教育意義。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動物生態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豐富的林相資源也造成了動物生態系統的龐雜,園區內常見的野鳥據調查約有50多種,像是五色鳥、白耳畫眉、綠繡眼等,而兩棲類的盤古蟾蜍、翡翠樹蛙和爬蟲類的龜殼花、雨傘節、水蛇等都是棲息於園區中的動物,民眾若來到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這些神秘的森林動物喔。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由三鶯交流道下,接110縣道(復興路)接台3線續行台7乙線,過湊合橋接北114至115過樂樂谷即可到達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三峽搭乘台北客運往樂樂谷方向之班車至樂樂谷站即可到達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2)、由台北搭乘台北客運往三峽方向之班車至樂樂谷站即可到達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2001-02-09

長城溪遊樂區
17:05
![]() |
溪畔涼亭 / 郭香妙 |
2000-12-04

三峽清水祖師廟 Sanhsia Chingsui Master Temple
17:11
![]() |
祖師廟廟前廣場 / 羅義學 |
交通資訊
開車:從台北過板橋走3號省道,經土城到三峽;或自板橋走114、自桃園走110縣道可抵。搭車:在台北貴陽街地方法院搭台汽客運在三峽站下車後,沿著民生街經民權街到長福街即抵。
2000-11-09

三峽民權老街
17:05
![]() |
三峽老街街坊照 / 羅義學 |
三峽民權老街簡介
三峽民權老街位於台北縣三峽鎮,以民權街、和平街、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完整,而民權街是昔日繁華時代的老商業街,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據時代以來的商業街屋。民權街的舊名為『三角湧街』,至清代以來就是三峽重要商業街道,許多物資、貨品都在街上交易買賣;於日據時代,市街經過改正,道路被拓寬,屋簷、騎樓、排水設施也做了一番整頓,成為一條整齊光鮮的現代化街道;當時街上盡是染布、製材、茶莊等商家,新洋樓也競相興起,呈現出三峽的風光歲月。三峽民權老街的過往歷史
三峽民權老街為清朝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從位於長福街的福安宮,和位於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的另外一座土地公祠,三峽民權老街便開始在這兩座土地公祠之間的地帶發展起來,當時的商店市集,為現今的民權街附近一帶及從清水祖師廟側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角處開始,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一方面是便利上山,開採豐富的山產;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取水和運輸,山於腹地狹窄,後來便限制了三峽民權老街繼續向南延長發展;三峽民權老街長約260公尺,有100多座古老街屋,已被列為三級古蹟保護,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老街的保存因此岌岌可危。三峽民權老街的今日風貌
今日的三峽民權老街,只剩一幢幢的紅磚拱廊建築、巴洛克式立面牌樓,寂靜訴說著昔日商業區街屋的繁華,三峽民權老街房子上的刻字代表姓氏、姓名、行業或店號,行業當中以刻有「染」字的染店為最多;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是以往商家在做生意時普遍使用的宣傳手法。由於三峽民權老街上的商家都是以往的有錢人家,所以建築的形式和建材在當時都是一時之選,許多建材都是從外地進口,有些建造師甚至遠從英國請來,因此建築風格十分不同;今日的三峽民權老街仍是古蹟愛好者眼中的寶地。在此聚集了不少的民藝品店,展示許多古老的農具、傳統童玩、古董、家具等等,還有傳統經營型態的布店、中藥店、雜貨店等老行業,為三峽民權老街巡禮添加一份懷舊氣息。三峽民權老街巡禮
三峽民權老街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喜愛,例如三峽清水祖師廟、三峽歷史文物館、三峽中山公園、鳶山風景區等,而為了因應三峽旅遊觀光潮流,三峽飯店、三峽旅館、三峽民宿、三峽汽車旅館也漸漸興起,為了就是讓三峽旅遊、三峽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三峽旅遊,還有多家的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三峽飯店、三峽旅館甚至是三峽民宿訂房,走遍三峽的歷史古蹟。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下,循中山路直行,右轉民權路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台北貴陽街東吳大學城區部旁搭乘台汽客運往三峽方向之班車至三峽站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2)、由新店搭乘台北客運往三峽方向之班車至三峽站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
2000-09-21

鳶山風景區
16:23
![]() |
鐘 / 游芳勝 |

三峽中山公園
16:05
![]() |
青綠山谷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由三鶯交流道下,行駛至三峽鎮走文化路或民生街後轉中山路即可到達三峽中山公園。
2000-05-25

李梅樹紀念館
10:26
李梅樹於1934年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李氏的畫風受岡田三郎助影響頗深。岡田是西歐風情「日本化」的倡導者。李氏返臺後亦秉師風,致力於描寫故鄉的風土人情。諸作之中《小憩之女》尤為突出。這是籍本土來發思古(日、西)之幽情。李氏以一致的色調、筆法處理如此深遠的空間而不覺窒礙,在畫面構成上可說已面面俱到,筆觸穩斂,色感豐富(紅和綠的補色對比)整幅畫飽滿而充實郤又柔和恬淡,就技法與格調而言,這確實是當時臺灣美術的代表作。無怪乎能得到第九屆臺展特選,並獲頒「臺灣總督獎」。進入清靜典雅的紀念館,由李梅樹的童年習作,不難看出他的藝術天份,而後參加台展、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帝展獲選…,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李海樹是如何學習西洋,然後面對鄉土,進而創作獨特的台灣風格。他的一生,正是台灣美術走向本土化的縮影,值得我們仔細觀察。有鑑於此,李梅樹的後代將細心珍藏的李海樹手搞、用具、證書、作品、畫稿整理建檔,成立「李梅樹紀念館」(原於1990年成立時,名為「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昆介紀念館」),設址於三峽鎮民生街,1995年遷入現址,供各界參觀研究。開放時間:星期六、日及例假日早上10點到下午5點。星期一至星期五歡迎團體參觀,請於10天前預約。展示作品及文物定期部份更換。清潔費:一人50元。地址:台北縣三峽鎮中華路43巷10號電話:(02)2673-2333傳真:(02)2673-6077

三峽鎮歷史文物館
10:25
![]() |
館內景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捷運轉乘一、搭乘『板南線(藍線)』至『新埔站』下車,轉搭臺北客運藍19、910、首都客運802,到三峽。二、搭乘『中和線(橘線)』至『景安站』下車,轉搭臺北客運908,到三峽。◎開車族一、國道三號:於三鶯交流道下,即可到三峽。二、臺北→板橋→土城→三峽◎火車族在鶯歌火車站下車(轉搭接駁車,每10-15分鐘有班次到活動會場,接駁時間2006/8/18-2006/08/20;或於周六、日搭乘三鶯假日文化巴士至清水祖師廟站下車)
1999-12-22

五寮國小
10:21
![]() |
大竹筍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台3線:行駛台3線經土城至三峽,依循往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指標行駛,至湊合橋處轉台7乙線即可到達五寮國小。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