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5

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 Ding Dang Water Park
17:10
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簡介
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城西街三段、城西焚化爐旁,由台南市環保局委外經營的親水主題樂園,原稱台南夢幻水城主題親水樂園,從2008年5月4日正式以嶄新的面貌向遊客見面,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利用城西焚化爐周圍的多元化設施,打造成為大台南地區的親水勝地,各式各樣的遊樂設施和活動場地讓南部民眾在炎炎夏日就能方便地享受清涼快感,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是民眾夏天避暑戲水的絕佳去處。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室內區域
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的室內區域設施完善,「淺草水泉」屬於水療區,熱帶風情的室內造景、數十種的水療讓民眾在此徹底放鬆身心,各式各樣的水壓、水質及設施讓民眾消除身心疲勞、紓解壓力,其中最特殊的牛奶浴更以奈米超微細氣泡達到潔淨去角質的功能,是最受女性歡迎的水療泉;「精油SPA區」除了擁有基本的水療效果以外,芳香性的精油溶入水中,搭配溫度適當的熱水和氣泡,不僅可使身心舒暢,不同的精油更可達到促進新陳代謝、安穩身心、消除痠痛等功能;「烤箱蒸氣區」以約50度左右的溫度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加快,排除多餘的水分和廢物,達到放鬆和瘦身的效果,也是愛美的女性不可錯過的區域;「親子戲水和泛舟區」是大朋友和小朋友一同遊樂的所在,室內即可體驗戶外泛舟的刺激和樂趣,更是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的招牌遊樂設施喔!此外還有50公尺標準游泳池和25M教學游泳池。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室外區域
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的室外區域佔地十分廣大,「福島巨浪」是僅次於台中月眉育樂世界大海嘯的人工造浪池,共有7種不同的浪花讓民眾感受衝浪、踏浪的樂趣,亦可在造浪池旁享受優美的海天景色;「獨木舟」是一座水適能訓練場地,現場提供獨木舟教學,讓民眾也能感受獨木舟的划槳之樂;「涉谷滑道」是360度高空快速螺旋狀的滑水道,也是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的地標,共有3條滑水道讓民眾體驗不同的俯衝快感;「北海漂漂」是全長約263公尺、環繞整座園區的漂漂河,遊客可乘著橡皮圈導覽園區,欣賞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的迷人風貌;「沖繩大水桶」重約1.2噸,每3分鐘蓄滿水即傾瀉而下,讓遊客感受瀑布般宣洩的清涼快感,附近的「東京城堡」也有許多適合兒童的滑梯,也是令人清涼消暑的水上勝地。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往中正南路方向續行轉中華北路,接安明路和安清路即可到達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2、國道三號:由新化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八號續行至安吉路,右轉安中路三至六段,再轉安明路和安清路即可到達台南水叮噹親水樂園。
2007-05-15

四草砲台
14:33
四草砲台簡介
四草砲台位於台南市顯草街鎮海國小旁,成為其圍牆的一部分,牆上一字排開10餘個圓形砲孔,是目前全台僅存道光年間所建的具有圓形砲洞的砲台;四海砲台又名『鎮海城』,面對的正是水闊形險的四草海口,是清朝台灣兵備道姚瑩所議設的重要海防據點之一如今滄海已成陸埔。四草砲台的歷史發展
四草砲台創建的由來源自於清朝道光20年(西元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台灣為了防範英國軍隊進犯,因此台灣兵被到姚瑩便在全台灣沿海建了17個海岸防禦砲台,和安平小砲台、億載金城共同保護台海的海航安全;四草砲台歷經清領、日據的變遷,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成為鎮海國小的圍牆,在民國58年(西元1969年)颱風來襲,四草砲台的南段牆垣被沖毀至少一個砲洞,後來再以原本材料修補毀壞之處,目前砲台之上攀生不少老樹,樹根錯結,與砲台之牆體形成十分特殊之景觀。四草砲台的建造結構
四草砲台從清朝、日據時代、光復時期到現代,除了歷經颱風的吹殘外,幾乎還保留著原貌,讓我們依舊能看到四草砲台所歷經的風霜,這都該歸功於其建造的結構;四草砲台外側以長條花崗石板加護,內側全以大圖鵝卵石和三合土砌成,不僅厚實且高度相當,另設有13個磚砌的圓形水孔,造就了如此的豐功偉業。台南-發思古之幽情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五妃廟、台灣首廟天壇、鹿耳門天后宮、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祀典武廟、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台南孔廟等,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讓國內外遊客,都能徹底體驗台南道地的人文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新市交流道下,轉台1線接台17線行經四海大橋即可到達四草砲台。2、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行公園路、民族路、文賢路,經安南區公所接台17線,轉顯草街即可到達四草砲台。★ 搭乘大眾運輸:客運:由台南市區搭乘台南客運往鹿耳門天后宮方向之班車至鎮海國小站,由大眾廟旁紅樹林觀察道路步行前往即可到達四草砲台。
2005-04-21

鹿耳門天后宮
17:35
鹿耳門天后宮簡介
鹿耳門天后宮位於台南市安南區顯草街三段,於明永曆15年 (西元1661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後首建。鹿耳門天后宮每年的祭祀活動相當豐富,羅天大醮與圓醮、迎媽祖船盛典、西港媽祖回娘家、媽祖姊妹會、過平安橋、點光明燈、安奉太歲、媽祖燈、四季籤、點頭香、飛天等等活動,民眾都可以利用時機到天后宮參與。鹿耳門天后宮的歷史發展
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至清康熙58年擴建為『天后宮』,咸豐5年當地商賈又捐資重興,同治10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因此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至民國36年再重建,又於民國66年動土改建至今尚未完成。鹿耳門天后宮的建築風格
鹿耳門天后宮改建採『殿堂式』回字型格局配置,由三川殿、後殿及左右廂房將正殿圍繞於中央,再以兩條廊道由三川殿連接至正殿,正殿立於抬高九階的台基之上,被拱於眾建築群的中心,顯示出宏偉的氣勢,後殿也採抬高處理以凸顯鹿耳門天后宮整體建築的莊嚴性;鹿耳門天后宮三川殿兩旁有左右側間旁殿,兩側間之後即為兩層樓的左右廂房,廂房為長條形二層樓的現代仿古蕪房。 鹿耳門天后宮廟埕正面之牌坊作三間處理,廟左前方置接官亭、右前方九龍壇,建物屋脊沿襲閩南屋頂形式,各殿均為歇山重簷西施脊飾燕尾繁複精巧裝飾,黃色琉璃筒板瓦為主要色彩及材料;鹿耳門天后宮廟埕式開放空間或日常活動場地,廟埕曲牆左右側均開有八卦門洞與聯外道路相通。鹿耳門簡介
鹿耳門(Lakjemuyse)位於安平之西是昔日台江內海軍事、經貿重要港口,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是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因此改寫台灣歷史的重要關鍵,因此鹿耳門有『台邑六景』、『台灣之門』、『台灣八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全台門戶』、『台郡咽喉』等等美名,可見鹿耳門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由台南系統交流道下,接國道8號往台17線(西濱快速道路)沿指示牌續行即可到達鹿耳門天后宮。★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轉乘3、7號公車至海東國小站,再轉乘10號公南即可到達鹿耳門天后宮。
2005-04-12

十二佃大神榕
15:47
十二佃神榕簡介
十二佃神榕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內公學路四段43弄附近,介於台南市與曾文溪之間。由於曾文溪常常發生水患,所以百年前建醮時,村民種下了一棵象徵鎮壓水患的榕樹苗;十二佃榕樹生長的面積廣達3000多坪,就像一座小森林,十二佃神榕的特色為數棵榕樹環抱在一起,樹枝相互交錯,盤根錯節十分具有特色;由於十二佃神榕受到當地民眾敬仰故曰神榕,逢年遇節更是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十二佃的歷史淵源
十二佃為一相當具文史色彩的村落,庄內三合院等古宅眾多,可見其過往應有一輝煌的歷史;十二佃起自清朝道光年間,有程、高、毛、許、吳、陳等十二姓移民人家,其中程由口寮、高由漚汪、毛由苓仔寮、許由大潭寮、吳由馬沙溝、陳由中洲或馬沙溝等,自台南縣將軍鄉的一個小村落遷至台南市郊曾文溪河畔,一起移懇,故名十二佃。十二佃神榕下的武聖廟
武聖廟主祀協天大帝(武聖關公)、松王公(榕樹公)、田府元帥,到了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附近的居民便會帶著身體較為羸弱的孩子前來參拜榕樹公,祈求身體強壯、病痛遠離,因此香火十分鼎盛。十二佃社區-南天宮
十二佃社區的信仰中心-南天宮為目前安南區最早的木樑結構廟宇,是台灣本土化50年代廟宇建築之代表作,主祀池府千歲,同祀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等神明,創建於西元1875年,1963年南天宮重建落成,才增祀天上聖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南天宮中有許多出自名人的楹聯,十分具有保存的歷史價值;村莊中尚有吃水窟及水圳等,可為聚落形成之時水源的探究。台南古都風情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五妃廟、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台南孔廟等,而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讓國內外遊客都能享受台南道地的人文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台南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八號接安吉路三段,接178縣道(公學路三段)續行過美松橋即可到達十二佃神榕。2、國道三號:由新化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八號接安吉路三段,接178縣道(公學路三段)續行過美松橋即可到達十二佃神榕。★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由站前轉乘3號往竹蒿厝方向之班車至理想社區站即可到達十二佃神榕。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12:57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簡介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城北路上,是土城社區的信仰中心,佔地約15 公頃,創建於西元1641年,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廟前左側有兩塊清朝時府城三郊所立的『鹿耳門聖母廟界碑』,訴說媽祖宮繁華興盛的昔日景況。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歷史發展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創建於西元1641年,原廟名為『保安宮』,祀奉天上聖母,1662年鄭氏治台時期因感念神助,故將廟宇重建,添建兩廂側室,稱文館、武館,並豎旗杆以誌其功德,成為台灣官建第一座廟宇;但在清朝同治年間洪水來襲,造成廟宇毀壞,在現今土城沿海拾獲五府王爺神像,後來在日據時代村民開始發起重建廟宇的活動,便從台南市海安宮和水仙宮迎回寄祀的天上聖母神像,並和五府王爺共祀於廟內;至西元1960年,將廟名改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1975年由於土城地區發展興盛因此便遷廟重建,於1983年落成。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建築風格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整體建築由高忠信先生構思設計,仿照北京紫禁城宮殿式建築格局,整體分為南北四進,兩側以廂房迴廊相接,第一進為『五王殿』,為單簷歇山的建築風格,內奉五府千歲、水仙尊王及中壇元帥等,第二進為『媽祖殿』,為重簷歇山的建築風格,奉祀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財神爺,第三進『佛祖殿』為17開間之『大士殿』,分別供奉釋迦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薩以及千手千眼觀世音、南海觀世音、西天佛祖、金面佛祖等等神像,而第四進『天公殿』供奉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三恩主、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張天師、普化天尊、王天君、斗姥元君、南極仙翁、月下老人、六十星宿神;每個神殿當中都有大紅柱,顯示中國古代廟宇建築的傳統風格,加上廟宇四周的壕溝更像古代宮殿的呈現。鹿耳門城樓介紹
鹿耳門城樓於2005年7月20日正式動土,其主要建材為青斗石及漢白玉,全長約530尺、總高度為72尺、深度25尺,設計五大門供遊客進出,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大門關口最上方有象徵本地土城鹿耳門福地的精美雕刻石像,而從左右兩側各有一組『鹿身石雕』,也預計建造『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的巨大神尊雕像供民眾瞻仰。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新市交流道下,接中華北路至安明路四段,續行安中路即可到達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往中山路、民生路、中華北路至安明路四段、步行,接安中路即可到達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2002-08-19

悟智樂園
13:00
![]() |
720度挑戰號 / 悟智樂園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永康交流道 -- 公園路 -- 民族路 -- 文賢路 -- 土城 -- 安中路 -- 悟智 ★ 搭乘大眾運輸:1、在台南搭興南客運往土城班車,在終點站下車。 2、在安南、逢甲路搭28路至土城子,或29路至聖母廟下車。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