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東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東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6-09-27

卑南王家三合院

17:21

卑南王家三合院現在位在台東市南王里卑南文化藝術公園內,又稱國本農場;卑南王家三合院,是前卑南鄉長王登科自台南學甲移居台東後建的租屋,在日據時期糖業株式會社工作發跡,卑南王家三合院於一九四一年建造,屋內屋外部份建材由大陸進口的,至今依舊堅固如昔,又稱國本農場。卑南王家三合院為傳統三合院形制,庭院分內埕、外院,門樘上還崁有「瑞村堂」的大理石刻,為磚造1層樓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為閩日合璧建築,採閩式三合院建築格式,內部格局與外部工構都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味。提供民眾對於中國式建築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且有實際的經驗。卑南王家三合院是台東縣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宅,於民國92年(2003)年底,經縣政府評列公告為「歷史建築」。卑南王家三合院現借史前文化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籌備處使用,成為辦公室。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沿更生路依往卑南方向,左轉文昌路即可到達卑南王家三合院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沿更生路依往卑南方向,左轉文昌路即可到達卑南王家三合院★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花東鐵路至台東火車站即可到達卑南王家三合院2.客運:搭乘鼎東客運山線往池上、關山方向至卑南國中站徒即可到達卑南王家三合院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8-18

台東海山寺

12:08

台東海山寺簡介

台東海山寺位於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上,是東台灣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勝地,原名為『觀音祠』,因為背山靠海故改稱為『海山寺』,寺中的三中大佛-釋迦牟尼佛、阿彌佗佛和藥師佛是從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另外旁祀伽藍菩薩、韋馱菩薩、地藏王菩薩,是當地的佛教祭祀中心。

台東海山寺-歷史發展

台東海山寺緣起於清朝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南路理番同知袁聞柝蒞東就職且隨行奉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到達台灣東部後便在這裡興建一間小祠奉祀之,因此初名為觀音祠,但在清朝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受到強力颱風的摧殘,後來由大陸的移民徐貴通、陳妙哉、吳勳曹、張之遠以及陳貴章等人發動創建觀音祠的活動,終於在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完工,便重新命名為海山寺;在西元1951年海山寺受到地震的摧毀,又開始了重建工作,才成為今日氣派儼然、十分莊嚴的外觀。

台東海山寺-建築風格

台東海山寺佔地大約1甲,其中大雄寶殿高72公尺、面積高達100坪,主祀三尊佛像以及三尊菩薩;在大雄寶殿的左側是一棟4層樓的建築,內部設置齋堂、講堂、駐寺法師起居室;而在大雄寶殿的右側則是公益組織海山寺護法委員會、悲願婦女會、普賢行願會辦公室及圖書館;最後在大雄寶殿後封有一棟高為三層樓的彌陀殿,是安置信徒遺骨的地方,在兩殿之間設有一個花園,樹木、花草、流水等庭園設施相當豐富。

台東旅遊

台東縣開發不多因此保留了許多天然的資源,大自然的風景受到較少的破壞而成為國人享受自然的絕佳去處,雪山隧道的開通縮短了以往到台東的時間距離,台東縣旅遊景點十分多樣,例如小野柳、八仙洞、七星潭、鯉魚潭、紅葉溫泉、太麻里金針山、利吉月世界、綠島環島景點、蘭嶼環島景點、知本溫泉、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卑南文化公園、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等等,也可以前往成功漁港、富岡漁港品嚐新鮮的鯖魚、鮪魚、旗魚等海鮮料理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8-27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

20:18

黑森林公園 / 台東縣政府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簡介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位於台東縣台東市中華橋下,佔地約為3、400公頃,由於以前台東市每逢9、10月份東北季風吹襲,大量風沙壟罩整個台東市,但種植防風林木麻黃後清況漸趨改善,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並在縣政府的規劃下成為一座適合全家休閒好去處的森林公園,有枕木步道、森林景觀、人工湖、休閒設施、自行車道等等,讓您在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渡過美好的休閒時光。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湖泊、自行車道

在中華大橋下的人工湖,其形成原因是由卑南溪地下湧泉不斷冒出,加上出海口已經被沙嘴阻擋於是形成現在的湖泊,因此稱做『活水湖』;此外,黑森林公園中另外有兩座湖泊,分別是湖面形狀類似琵琶、常有鷺鷥來此棲息的『琵琶湖』和『鷺鷥湖』,都是珍貴的河口海濱溼地,也有許多有台灣原生的淡水魚類,湖濱設有枕木棧道及長達1.7公里的單車道,是研究生態、賞鳥、散步的好去處。從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有一條自行車道,總長約為3500公尺、寬4公尺,以枕木或水泥所鋪設而成,沿途可欣賞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人工湖的景致,往南行過了綠水橋即為海濱公園,廣大的草坪和散佈其上的裝置藝術,成為台東一處騎車、散步的好地方。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南島文化節

一年一度的南島文化節皆在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舉辦,活動內容相當豐富,設有表演舞台、南島文化體驗區、靜態文物展覽區、遊客服務中心等等,介紹全世界的南島文化,結合台灣各族群的豐年祭呈現給遊客最豐富的內容,加上時令農特產品展售、南北小吃攤販大街等等,遊客在這裡就可以體驗許多原住民特殊文化內涵。

台東旅遊

台東大自然的風景受到較少的破壞而成為國人享受自然的絕佳去處,雪山隧道的開通縮短了以往到台東的時間距離,台東縣旅遊景點十分多樣,例如小野柳、八仙洞、七星潭、鯉魚潭、紅葉溫泉、太麻里金針山、利吉月世界、綠島環島景點、蘭嶼環島景點、知本溫泉、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卑南文化公園、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等等,也可以前往成功漁港、富岡漁港品嚐新鮮的鯖魚、鮪魚、旗魚等海鮮料理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11線到達台東市區後,行駛光復路外環道即可到達黑森林公園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黑森林公園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8-22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Prehistoric Cultural Museum

10:25

模擬史前人類生活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位於台東市博物館路上,籌建緣於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籌備處終於在民國79年2月1日成立,於90年7月10日試營運,91年8月17日正式開館,是國內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主的博物館,更是第一座集合了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博物館,更是臺灣東海岸第一座屬於國家級的博物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佔地廣約11公頃,一半(東半部)為本館,一半(西半部)為附屬景觀公園。規劃有三大展示廳、十四個展覽室及一個特展室,分別陳列台灣各地史前遺址考古文物、南島語系各原住民早年生活器物及在台灣各地發現的古生物化石標本等。西半部的『景觀公園』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備有休憩、散步、遊戲、展覽、觀賞等機能,規劃有各式遊樂設施的『兒童遊戲區』;以花崗石牆及不定時出現的水牆做為區隔的露天地下建築『迷宮』;夜晚時分配合燈光,優美的水柱有如舞者般的『水舞區』;四周圓形花牆內栽植著石榴的『鳥鳴廣場』;可俯瞰四周蜿延起伏的山勢的『觀景小丘』,還有那行經的火車更是帶來驚喜。 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館東棟B1設有教育資源中心,中心於91年8月17日對外開放,空間規劃分為兒童圖書區、電腦查詢區、視聽區、一般圖書區及影音資料區等區域;於電腦查詢區設置圖書檢索查詢系統、典藏資料檢索電腦站,提供有意了解本館館藏的民眾所需的學習資料。除外,更設有視聽中心同時容納180人,並有同步翻譯系統及視訊會議設備;國際會議廳同時容納89人,有同步翻譯系統及視訊會議設備;容納60人學習教室;容納35人電腦教室設有PC Pentium III 800 120MB RAM /windows2000及廣播系統設備等等。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1. 南下山線:池上→關山→初鹿→(檳榔)加油站→右轉 東37縣道 方向→左轉中興路→永豐餘紙廠右轉2. 南下海線:壽豐→豐濱→長濱→東河→台東市→中華大橋右轉→馬亨亨大道→中興路→永豐餘紙廠右轉3. 北上:大武→太麻里→知本(台9線)→荒野加油站→青海路→中興路→永豐餘紙廠右轉4. 北上:大武→太麻里→新知本橋(台11線)→中華路→漢陽路→正義北路→民航路→中興路→永豐餘紙廠左轉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19

小野柳 Siaoyeliou

09:19

海岸與岩石構成的美景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位於富岡碼頭北方的海域,海濱羅列各種,以奇形怪狀的岩石著名,有如台灣北部的野柳,故稱為「小野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岩上並有海榕生長,景觀十分特殊。在此聽濤、野營、玩水、捉魚皆很適合。  地形因局部摺及理發達,經過亙古風化、海蝕作用,形成單斜脊、豆腐岩、蕈狀石等各種奇岩怪石,宛如天然地理教室。因風景酷似北海岸的野柳,故名小野柳。假日可至此賞海、捉熱帶魚,亦不失為一好去處。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11線到達台東市區後即可到達小野柳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11線到達台東市區後即可到達小野柳★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乘花東鐵路至台東火車站,轉乘鼎東客運海線總站,搭往泰源、成功、靜浦的班車至小野柳站即可到達小野柳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01

富岡漁港 Fugang Harbour

12:36

港景二 / 楊小英
富岡港口離台東市很近,在規模上並不是台東縣的第一大港,雖然如此,我們覺得大家還是要認識它,因為如果您要到綠島或者蘭嶼去旅遊,搭船的地點就在這裡。和其他的港口一樣,每天早上一到十點,船就陸陸續續回到港內,帶回一簍簍新鮮又好吃的海產,放在碼頭上拍賣,想吃那新鮮又便宜的海產來這裡就沒錯了。如果您想嘗鮮,在富岡的地方有許多的海產店,可以讓您飽嚐一頓新鮮味美的海鮮大餐呢!其實,富岡的生魚片也是我們台東的名產呢!站在富岡的碼頭上,您可以看看船進船出的忙碌景象,假使您沒親眼看過船,沒看過漁夫捕魚出航的情景,這裡可是最佳的學習地點呢!當然您也可以站在堤防邊,欣賞這浩瀚的太平洋,這也是許多遊客喜歡駐足在這裡的原因之一喔!  富岡港又名為伽藍港,即台東港,位在卑南溪出海口以北,距台東巿區約6公里左右,它不但是東部海岸重要的漁貨集散中心,更是往返綠島、蘭嶼交通的重要門戶。  富岡港作業船隻通常每日淩晨出海,上午7、8點時陸續返港,9時整在漁會活動中心前公開拍賣,除了批發漁貨外,菜巿場邊也有各色海鮮零售;不少饕客喜歡依自己的食量、口味,在巿場上親選所需,再委請店家炊煮。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11線到達台東市區接富岡街即可到達富岡漁港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11線到達台東市區接富岡街即可到達富岡漁港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05-20

琵琶湖(活水湖)

12:57

活水湖景觀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琵琶湖(活水湖)簡介

琵琶湖(活水湖)位於台東縣台東市中華大橋下、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內,因為湖面形狀類似琵琶故名琵琶湖,而形成原因是由卑南溪地下湧泉不斷冒出,加上出海口已經被沙嘴阻擋於是形成琵琶湖,因此也稱做『活水湖』,而常有鷺鷥來此棲息因此又稱做『鷺鷥湖』,是一個珍貴的河口海濱溼地,也有許多有台灣原生的淡水魚類,湖濱設有枕木棧道及長達1.7公里的單車道,琵琶湖(活水湖)是研究生態、賞鳥、散步的好去處。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佔地約為3、400公頃,由於以前台東市每逢9、10月份東北季風吹襲,大量風沙壟罩整個台東市,但種植防風林木麻黃後清況漸趨改善,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 並在縣政府的規劃下成為一座適合全家休閒好去處的森林公園,有枕木步道、森林景觀、琵琶湖(活水湖)、休閒設施、自行車道等等,讓您在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渡過美好的休閒時光。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有一條自行車道,總長約為3500公尺、寬4公尺,以枕木或水泥所鋪設而成,沿途可欣賞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琵琶湖(活水湖)的景致,往南行過了綠水橋即為海濱公園,廣大的草坪和散佈其上的裝置藝術,成為台東一處騎車、散步的好地方。

南島文化節

一年一度的南島文化節皆在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中的琵琶湖(活水湖)岸舉辦,活動內容相當豐富,設有表演舞台、南島文化體驗區、靜態文物展覽區、遊客服務中心等等,介紹全世界的南島文化,結合台灣各族群的豐年祭呈現給遊客最豐富的內容,加上時令農特產品展售、南北小吃攤販大街等等,遊客在琵琶湖(活水湖)就可以體驗許多原住民特殊文化內涵。

台東旅遊

台東大自然的風景受到較少的破壞而成為國人享受自然的絕佳去處,雪山隧道的開通縮短了以往到台東的時間距離,台東縣旅遊景點十分多樣,除了琵琶湖(活水湖)以外還有小野柳紅葉溫泉太麻里金針山利吉月世界綠島環島景點蘭嶼環島景點知本溫泉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卑南文化公園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等等,也可以前往成功漁港富岡漁港品嚐新鮮的鯖魚、鮪魚、旗魚等海鮮料理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接新生路,左轉中華路直行至中華大橋,到堤防邊右轉直行即可到達琵琶湖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接新生路,左轉中華路直行至中華大橋,到堤防邊右轉直行即可到達琵琶湖★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花東鐵路至台東火車站,轉乘往成功、靜浦、花蓮的鼎東、花蓮客運海線班車,至榮民醫院站,下車步行過中華大橋,續行至堤防邊右轉直行即可到達琵琶湖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05-11

卑南文化公園 Beinan Cultural Park

10:30

卑南文化公園標誌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卑南文化公園座落於南王里文化公園路,佔地18公頃,民國64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68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緊鄰的月形石柱區是國家一級古蹟。卑南文化公園最大的特色是持續的進行考古發掘,一方面成立遺址保存館對外公開展示,達成學術研究、遺址保存、推廣教育多重功能。此外寬廣草坪公園植栽綠化,也成為民眾休閒最佳去處。卑南遺址為全台規模最大,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墓葬群遺址。主要內容為距今兩、三千年前,卑南新石器文化時期先民的墓葬區和住宅區;目前已挖出的石棺數目超過400具,並發掘出台灣第一間史前人類住屋,而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更不計其數。從遺物豐富的造型、精細的手工,和死後厚葬的習俗,可窺探當時高度的文明。台東縣政府已計劃建館收藏出土文物,屆時不僅有助於台東觀光事業的發展,也可讓國人親睹具體的台灣歷史遺蹟。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沿更生路往卑南,循路標左轉文昌路直行即可到達卑南文化公園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沿更生路往卑南,循路標左轉文昌路直行即可到達卑南文化公園★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花東鐵路至台東火車站,徒步10分鐘即可到達卑南文化公園2.客運:搭乘鼎東客運山線往池上、關山方向,至卑南國中站,徒步10分鐘即可到達卑南文化公園

Read the full story

1999-12-20

鯉魚山 Liyu (Carp) Mountain

15:45

可眺望市景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鯉魚山為一低矮丘陵,形以臥鯉,位於台東市博愛路,火車站後方。從山頂可以俯瞰台東市區,視野良好。整個風景面包括山腳下的鯉魚山公園、龍鳳佛堂及忠烈祠。鯉魚山的地質構造為卑南角礫岩,高約75公尺,是台東市區的重要地標,晴空萬里時可遠眺蘭嶼及綠島。山雖不高卻頗秀麗.大海環繞其前,頗足讓登臨者豁心目也,今名鯉魚山,乃因其外形又似鯉魚而得名。俗稱卑南山,其名起自卑南街,馬蘭社阿美族人則稱之為鯉魚山。鯉魚山公園:除了亭台樓閣之外,並擁有市區最大的綠地,公園旁是廣闊的體場,吸引無數市民在此運動遊玩。龍鳳佛堂:位於鯉魚山之上, 尚有龍鳳塔和觀音亭. 龍鳳塔高八層, 來此可登高望遠; 塔後山麓, 曾發現不少新石器時代的石棺,石骨等先民遺物, 目前存放於佛堂右側, 供人參觀。忠烈祠:緊鄰龍鳳佛堂,為宮殿式建築,殿內供奉為國犧牲的牌位。地處鯉魚山腳下的鯉魚山公園,園內有荷池、小橋、古木及一部台灣光復時期的火車頭,是民眾休閒活動的好地方。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接新生路即可到達鯉魚山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市區後接新生路即可到達鯉魚山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