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ond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ond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7-21

樂天世界

16:40

樂天世界主題遊樂園位於首爾市松坡區蠶室洞,是首爾市中心一個集娛樂休閒爲一體的場所,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來遊玩。樂天世界分爲室內和室外,室內有各國風情的街道及各種遊樂設施,室外有驚險的遊樂設施、奇幻滑冰場、各種表演、民俗博物館等等設施,遊樂設施中最具代表性的是70米自由落體和旋轉探險。還有那獨木船帶您體會侏儸紀時代的驚險和刺激,高空飛翔和西班海盜船也是不容錯過的。 除外,夜晚華麗的採光設計,有別於白天的驚險刺激,更多了一份浪漫的感覺,園區於下午2點和7點30分別有由200多名演員參加的樂天狂歡節,9點30分還有鐳射燈光秀。

Read the full story

明洞

16:25

明洞位於首爾特別市中區,各種各樣的品牌專賣店密集在一起,可以買到領導服飾潮流的各種服裝、鞋帽、飾物等等,故又被稱為『服飾流行中心』,

Read the full story

喜來登華克山莊飯店

16:16

喜來登華克山莊飯店位於首爾市廣津區,共有615間客房,於1963年為了促進觀光而建立此飯店,是東北亞最著名的賭場之一,有富麗堂皇、奢侈豪華的賭場大廳,還有媲美拉斯維加斯的豪華華克歌舞秀。住房可眺望漢江景色非常壯麗,與世界級的飯店經營團隊喜來登集團簽約,躍身成為世界級的特1級觀光飯店。喜來登華克山莊飯店附設有伽倻琴劇場餐廳(華克山莊秀)、賭場、免稅店、會議廳、小公園(室外游泳池)、溜冰場、健身房、室內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練習場、溫達(韓式餐廳)、金龍(中式餐廳)、石亭(日式餐廳)、波士頓(自助式餐廳)、DEL VINO(義大利餐廳)、starlight、大廳休息室、西餐廳、咖啡廳、卡拉ok、上網咖啡廳、批撒西餐廳、明月館(烤肉專門餐廳)等設施。

Read the full story

南山公園

15:58

南山公園位於首爾市中區,是首都防衛的中心,海拔265公尺高,南山頂上有八角亭、首爾塔、海洋水族館、噴水池,南山圖書館等景觀。若您要上山頂可選擇搭乘纜車上山,也可以悠閒的步行走臺階散步到山頂,是目前首爾市民休假日最喜歡的休息場所。南山公園樹木繁茂、綠蔭密佈,加上柏油路覆蓋的山路,相當適合散步,而園中的噴水池是《巴黎戀人》的重要場景,劇中男女主角在此以泉水見證愛情,這裡也能俯瞰漢城市區的漢城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7-18

南怡島

17:09

南怡島又稱南怡島綜合休養地,位於首爾至順川63公里處,小島距順川不過30分鐘,離首爾也才1個小時,佔地14萬坪島中央還有一片寬8萬坪的草地,南怡島綜合修養地四周種植著蒼鬱的栗樹等還有一條長長的道路兩側種植著美麗的街樹。島上設有研修教育場、野營露營場、游泳池以及摩托艇和衝浪等水上遊樂設施。此外,遊樂場裏還有旋轉木馬、射擊場、滾輪式溜冰場等遊樂設施。西歐風格的別墅和印度風格的小住宅以及停車場等設施也一應俱全。 南怡島為《冬季戀歌》高中時期重要的拍攝場景。穿過揪樹林道就可以看到名為「戀歌」的小咖啡屋,還有稱為「愛情小路」的水杉林道,劇中場景如兩人嬉鬧打雪仗的地方,騎腳踏車的湖邊樹林道、幫俊祥辦送別會的河岸……這裡也是個受人喜愛的湖畔城市,更是戀人或全家大小常觀光的景點。

Read the full story

景福宮

16:57

景福宮建於1395年朝鮮李朝時代,與東闕(昌德宮)、西闕(慶熙宮)相比,位於較北側的位置,因此又被稱為『北闕』。景福宮(史蹟第117號)是五大宮闕中規模最大、建築設計最美的宮闕。 「勤政殿」為當年舉行君王即位大典和文武百官朝禮儀式的處所,「慶會樓」為擺設國宴迎賓的兩層建築,這些建築至今都仍保留往昔的輝煌燦爛。春天是遊景福宮的好季節,春花綻放非常美麗。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5-06

倫敦眼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

10:11

倫敦眼 / 沈佳蓁

倫敦眼簡介

倫敦眼(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畔,鄰近西敏市的國會大樓和大笨鐘,又名千禧之輪(Millennium Wheel),是世界首座景觀摩天輪,目前僅次於新加坡FLYER摩天輪,是世界第二座大的景觀摩天輪;英國倫敦眼景觀摩天輪於西元1999年年底,為慶祝2000年千禧年的到來而開幕,是一座預定5年後拆除的暫時性建築,但相當受到當地民眾和遊客的歡迎,於是當地市議會便決定長期保留倫敦眼建築,2005年倫敦市長利文斯通表示堅決維護倫敦眼作為倫敦地標,讓更多來到英國倫敦旅遊的民眾感受倫敦眼之美,倫敦眼人氣並超過法國艾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及美國自由女神像等傳統地標,成為世界最佳的旅遊景點。

倫敦眼-建築介紹

英國倫敦眼景觀摩天輪是馬克與巴菲爾德夫婦(David Marks and Julia Barfield)所設計,由英國航空出資共同實踐這個跨時代的新建築里程標,英國倫敦眼總高度約為135公尺、重1600頓,設有32個如同膠囊、長8公尺、寬4公尺以強化玻璃打造而成的座艙,每一個座艙可搭程約25名乘客,並設有空調系統因此不能開窗,倫敦眼景觀摩天輪旋轉速度每秒約0.26公尺,因此一圈約需時30分鐘,以輪軸固定及機械傳動系統,360度無障礙視野緩慢迴轉,讓遊客擁有一個安穩的環境欣賞英國倫敦最美的景色。

倫敦眼跨年煙火秀

倫敦眼的跨年煙火秀起源於西元2003年底,每年皆可為英國倫敦帶來大批可觀的觀光人潮,每到跨年當天70萬人次的觀光客把泰晤士河岸擠得水洩不通,在一片興奮的高聲倒數下,沉穩的大笨鐘敲起了午夜12點的鐘聲,璀璨的煙火自倫敦眼點燃,環繞綻放;泰晤士河面上亦有令人目不暇給的煙火自四面發射,五顏六色火樹銀與千變萬化聲光秀花高低相應,照亮倫敦的夜空,帶領大家進入新的一年。

英國旅遊

民眾來到英國旅遊,除了倫敦眼以外,還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是英國旅遊的最大特色,像是大英博物館白金漢宮西敏寺溫莎古堡倫敦塔橋海德公園倫敦塔國會大樓杜莎夫人蠟像館科芬園大笨鐘聖保羅大教堂等等,讓來到英國旅遊的民眾感受最迷人的英國風情。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地鐵:搭乘地鐵至滑鐵盧或西敏寺站即可到達倫敦眼。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2-05

聖保羅大教堂

16:42

聖保羅大教堂 / 沈佳蓁

聖保羅大教堂簡介

聖保羅大教堂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中心、在倫敦塔與西敏寺之間的泰晤士河畔紐蓋特街,建於西元1675年至1710年,是英國國教的中心教堂所在,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為古典主義建築的紀念碑,由英國建築師C‧雷恩(Christopher Wren)設計,僅次羅馬聖彼得教堂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在西元1981年舉行查爾斯王子和昔日女王黛安娜的婚禮,不僅是英國倫敦相當神聖的地方,也深受當地民眾和觀光客的喜愛,成為英國倫敦都相當著名的旅遊景點。

聖保羅大教堂-建築風格

聖保羅大教堂原本一座哥德式教堂,1666年時一場大火將教堂毀於一旦,因此在1675年聘請雷恩建築師花了45年設計打造而成;聖保羅大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形,縱軸約156.9公尺、橫軸約69.3公尺,在十字交叉處有兩層圓形柱廊構成的高鼓座,其上的穹頂直徑約為34公尺、高約為111公尺,穹頂分為內外兩層以減輕結構重量;聖保羅大教堂正門上部的人字牆雕刻聖保羅到大馬士革傳教的圖畫,牆頂立著聖保羅的石雕像,顯得整體建築時分氣派雄偉,在教堂內有方形石柱支撐的拱形大廳,並以相當耀眼的顏色彩繪,加上窗戶的彩色玻璃、牆壁上耶穌、聖母和使徒巨幅壁畫,使聖保羅大教堂建築顯得完整且嚴謹,帶著莊嚴的宗教精神;聖保羅大教堂設有貴族、將軍和偉人墳墓或紀念碑,像是11世紀的撒克遜國王、雷恩建築師、威靈頓將軍等等紀念物。

聖保羅大教堂-西敏寺

與聖保羅大教堂同樣位於泰晤士河畔的西敏寺是一座大型哥德式風格的教堂,是英國君主安葬或登基的所在地,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已在1987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敏寺最大的特色即西前塔和飛扶壁,西前塔季園西元1734年塔由尼可拉斯‧霍克斯莫所設計的雙塔風格,飛扶壁位於中殿兩側是相當特別的設計結構,加上其他西敏寺中著名的禮拜堂和修道會館讓西敏寺成為英國倫敦地區相當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聖保羅大教堂和西敏寺這兩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大笨鐘、國會大樓、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15:59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簡介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南肯辛頓區,簡稱V&A,於2001年底廢除收費制度的博物館,免費開放後前來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參觀了人潮更為壯觀;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以收藏世界第一流美術工藝作品與大英博物館齊名,包含了瓷器、玻璃、服裝、金屬製品、銀器、布料、攝影、繪畫、家具雕像、珠寶、等藝術作品,館藏內容豐富是英國倫敦著名的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歷史發展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原建於西元1852年,當初是馬堡裝飾藝術博物館,1875年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亞伯特計劃將南肯辛頓建設成文化中心,便將馬堡裝飾藝術博物館遷往英國倫敦南肯辛頓區,並於西元1989年請維多利亞女王主持博物館的開幕典禮,並將馬堡裝飾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館藏介紹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館藏作品從古基督時代到19世紀都囊括,風格從中世紀、回教、東洋、哥德式、義大利文藝復興等等,也有英國16世紀美術設計品、小型肖像畫和樂器等等展覽;此外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還有各式各樣的展覽空間,像是亞洲和伊斯蘭館,展出包含南亞、東亞、中東和北非地區的裝飾和藝術品,各式各樣的展覽藝術品讓民眾看得目不睱給,讓來到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參觀的民眾都能得到最大的滿足。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國家畫廊、大笨鐘、國會大樓、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英國國家畫廊The National Gallery

15:24

英國國家畫廊簡介

國家畫廊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特拉法加廣場北面,建於19世紀初其是英國倫敦相當受歡迎的國家美術館之一,目前以西元1824年投資57000英鎊購買的38幅作品為國家畫廊收藏的核心,其展藏作品從西元1250年至1900年不等,擁有許多西方歐洲的油畫收藏;國家畫廊全館分為Main Floor和Lower Floor兩層,其主要展示空間位於2樓Main Floor,1樓Lower Floor則為公共區域,設立餐廳、咖啡店、洗手間、寄物櫃等等,還有販售海報、圖書、複製畫、明信片等等周邊商品的書店,國家畫廊不僅成為英國倫敦市重要的旅遊景點,也是世界各地前來英國旅遊的觀光客必參訪的行程景點,是倫敦著名的地標。

英國國家畫廊-歷史發展

英國國家畫廊於西元1824年由企業家John Julius Angerstein花費巨額英鎊所蒐集到的38件畫作,被陳列於當時為首相宅邸的國家畫廊大廳,當時吸引了許多上流社會人士和藝術愛好者前往參觀,便以這些作品為基礎逐漸增加展品的內容,陸陸續續展出許多世界知名的藝術作品,到了西元1831年英國政府決定興建真正一座專業的美術館,讓具有珍貴價值的作品能夠在正式的場合展出,終於在1838年國家畫廊完工,並歷經5次的擴建,至1975年成為今日我們來到英國旅遊所看到的國家畫廊外貌,並與國家肖像畫廊成為英國倫敦最著名的兩間美術館。

英國國家畫廊-收藏作品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匯集文藝復興的經典名作,收藏品已達20000多件,囊括西方美術史各時期、各派別的作品,包含波提切利、芬奇、米朗琪、塞尚等藝術名家的作品,精彩度毫不遜色羅浮宮,著名的作品像是《基督變容圖》等,其中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巨作,而另一部分是北歐國家繪畫,以荷蘭和佛蘭德斯的作品為代表,另外還有義大利威尼斯畫派和法國後期印象派作品的展出。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英國國家畫廊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大笨鐘、國會大樓、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柯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2-03

大笨鐘Big Ben

15:30

大笨鐘 / 沈佳蓁

大笨鐘簡介

大笨鐘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國會大樓的西敏廳外側,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是英國倫敦的代表性建築和旅遊景點,鐘塔高310英呎、大共鳴鐘直徑9英尺、重13.5噸,大笨鐘建於1858年4月10日是英國最大的鐘,分針約有14英呎,並利用人工發條每個小時報時一次;大笨鐘除了是英國代表的建築以外,也是英國人慶祝新年的地方,各個媒體會在新年倒數時將大笨鐘的聲音傳送到全國,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讓鐘聲溫暖倫敦市民的心。

大笨鐘-國會大樓

國會大樓位在大笨鐘的東南側,是英國國會(上議會和下議會)的所在地,原名稱為西敏宮,於西元1042年懺悔者愛德華建立,原本是皇室的居住所在地,但在1512年西敏宮發生大火後皇室變遷往白金漢宮,而重建完成的西敏宮便成為英國相當重要的國會所在地;西敏宮由於相當珍貴的建築藝術,與西敏寺相同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國會大樓經火災後改建成為古典的哥德式建築,歷史最悠久的部分為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國會大樓內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開會的所在,上議院是皇室王座設置的地方,因此整體建築裝潢呈現較為華麗堂皇,而下議院則呈現莊嚴的氣氛,佔地約為2000平方公尺並設有1000多個的議員座椅,在下議院大廳天花板裝飾著威尼斯風格的馬賽克壁畫,牆壁上則是英國女王和英國著名政治加的塑像;而下議院設有畫廊,其左側有著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塑像供人瞻仰,並附有約1000間的房間和11處中庭,國會大樓在空間與規格上都具有一定的設計美感。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大笨鐘和國會大樓這兩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柯芬園Covent Garden

14:51

市場景觀 / 徐佳瑩

柯芬園簡介

柯芬園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是倫敦是最具規模的跳蚤市場,昔日原為威斯敏斯本篤會女修道院花園,由於西敏寺土地在16世紀因宗教改革而被沒收,這裡在17世紀時由貝德福伯爵擴建,著名的大仲馬《茶花女》小說女主角與公爵相識的地方即在柯芬園;柯芬園數百年來的發展逐漸成為倫敦最重要的蔬果花卉市場,許多露天的攤販、劇院和特殊專賣店成為柯芬園最大的特色,是英國倫敦相當受到歡迎的旅遊景點。

柯芬園-街景特色

柯芬園在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儘管已與昔日的風情有所不同,但是各式各樣的山店、餐廳、酒吧、咖啡廳、市場攤販、精品商店和街頭藝術家的表演,讓科芬園呈現一種相當歡樂且具有藝術風情的地帶,都會風情的櫥窗和街頭表演讓這裡成為倫敦青少年聚集的所在,也是觀光客購物的天堂,新潮的商品和路邊的道地美食,搭配酒吧的爵士樂和搖滾風情,讓民眾來到英國倫敦柯芬園能享受倫敦特有的迷人風情。

柯芬園-窈窕淑女

柯芬園除了是深受民眾喜愛的旅遊景點以外,更是於1964年出品的電影『窈窕淑女』的取景所在地,窈窕淑女原作為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舞臺劇賣花女 (Pygmalion),後來由奧黛麗‧赫本和歷士‧夏里遜主演、George Cukor導演執導的電影,是奧黛麗‧赫本在片中賣花的所在地;窈窕淑女一片除了卡司堅強,在各項獎項也榮獲許多殊榮,包含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括最佳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獎,更在美國電影協會的最佳美國電影排行榜榮獲第91名,在2006年獲得美國電影協會協會最佳音樂劇第8名。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柯芬園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杜莎夫人蠟像館、英國國會大廈、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 Tussaud’s

14:20

杜莎夫人蠟像館簡介

杜莎夫人蠟像館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馬利波恩路,是由臘製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分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紐約和拉斯維加斯、中國香港和上海設有分館,不僅至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更是全球性的旅遊勝地;杜莎夫人蠟像館藏品十分豐富,不僅有歷史名人、皇室成員、體育選手和影視明星,還有著名的殺人狂,讓民眾來到杜莎夫人蠟像館就可看到世界各地的名人,目前杜莎夫人蠟像館由休閒業公司杜莎集團所管理擁有。

杜莎夫人蠟像館-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一生的傳奇由西元1761年法國斯特拉斯堡開始,本名瑪麗.格勞舒茨(Marie Grosholtz),在父親死後前往母親的雇主菲力.科提斯擔任女管家,並科提斯身旁學會了蠟塑的手藝,科提斯為路易十五的情婦至作了一尊蠟像,是目前杜莎夫人蠟像館藏品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1770年科提斯開辦了第一間蠟像館,1776年並將展覽移至巴黎皇家宮殿舉辦;1777年瑪麗發表他第一座作品哲學家和科學家伏爾泰(Francois Voltaire),也為其他名家像是富蘭克林、盧梭等等偉人製作蠟像,他的作品廣受好評因此被邀請到皇宮內教授路易十六妹的藝術教育,法國大革命後瑪麗為受害者製作頭顱的面模,並被迫位法王路易十六和其他皇親國戚製作死亡面具;1794年科斯特逝世並將他的蠟像作品轉給杜莎夫人,但由於拿破崙戰爭的緣故,杜莎夫人只能待在倫敦無法回到法國,因此他就帶著許多蠟製藝術品遊走英格蘭和愛爾蘭,並於1835年在倫敦貝克街舉辦一個永久性的展覽,至1850年杜莎夫人逝世,但其製作蠟像的精神永存在人們的心中;1884年杜莎夫人蠟像館遷入今日的館址,雖然1925年中的火災毀損了許多蠟像,但由於模具保存尚好因此都可重製。

杜莎夫人蠟像館-館內介紹

杜莎夫人蠟像館門口為西元1842年杜莎夫人為自己製作的蠟像,進入杜莎夫人蠟像館可先到達花園派對展覽區,這裡佇立著許多運動選手和影視明星蠟像,是相當受歡迎的展覽區域,再往下走即為蠟像製作工作室,民眾在此可看道製作蠟像過程錄影片段和其他相關模型模具;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大廳展列各國領袖和皇室成員的蠟像,而杜莎夫人蠟像館最著名的展覽區域是恐怖屋(The Chamber of Horrors),在陰森灰暗的地牢中展示各種犯罪行為、法國大革命受害者以及各種殺手形象,並陸陸續續新增其他名人的蠟像,包括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華特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杜莎夫人蠟像館最後一個景點為倫敦精神(The Spirit of London),此處以樂園電動車介紹倫敦數百年來的歷史發展,讓民眾來到杜莎夫人蠟像館不僅可看到栩栩如生的蠟像也可更了解倫敦。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杜莎夫人蠟像館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國會大樓、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1-30

英國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

15:13

古典的哥德式建築 / 沈佳蓁

英國國會大廈簡介

英國國會大廈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西敏地區、西敏寺附近的泰晤士河畔,是英國國會(上議會和下議會)的所在地,原名稱為西敏宮,於西元1042年懺悔者愛德華建立,原本是皇室的居住所在地,但在1512年西敏宮發生大火後皇室變遷往白金漢宮,而重建完成的西敏宮便成為英國相當重要的國會所在地;西敏宮由於相當珍貴的建築藝術,與西敏寺相同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國會大廈西北角還有舉世聞名的大笨鐘。

英國國會大廈-建築介紹

英國國會大廈經火災後改建成為古典的哥德式建築,歷史最悠久的部分為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英國國會大廈內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開會的所在,上議院是皇室王座設置的地方,因此整體建築裝潢呈現較為華麗堂皇,而下議院則呈現莊嚴的氣氛,佔地約為2000平方公尺並設有1000多個的議員座椅,在下議院大廳天花板裝飾著威尼斯風格的馬賽克壁畫,牆壁上則是英國女王和英國著名政治家的塑像;而下議院設有畫廊,其左側有著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塑像供人瞻仰,並附有約1000間的房間和11處中庭,英國國會大廈在空間與規格上都具有一定的設計美感。

英國國會大廈-大笨鐘

大笨鐘位於西敏廳外側,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是英國倫敦的代表性建築和旅遊景點,鐘塔高310英呎、大共鳴鐘直徑9英尺、重13.5噸,大笨鐘建於1858年4月10日是英國最大的鐘,分針約有14英呎,並利用人工發調每個小時報時一次;大笨鐘除了是英國代表的建築以外,也是英國人慶祝新年的地方,各個媒體會在新年倒數時將大笨鐘的聲音傳送到全國,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讓鐘聲溫暖市民的心。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英國國會大廈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11:56

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 / 徐佳瑩

倫敦塔簡介

倫敦塔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金融區東部、泰晤士河畔和塔橋旁,周圍景觀相當優美,可望到對岸的貝爾法斯特號戰艦和倫敦市政廳,因此倫敦塔是英國倫敦是相當著名的旅遊景點,是由10幾座堡疊砌交錯而成,官方名稱翻譯為『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倫敦塔』;倫敦塔是陸陸續續完工的,總佔地面積約為70000平方公尺,歷經英王威廉一世、諾曼王朝、金雀王朝和都鐸王朝的修建,完成了今日我們所建的倫敦塔,其豐富的歷史價值已在198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倫敦塔現在不僅是英國倫敦市建築的的象徵,裡面還珍藏不列顛王國的王冠寶石、皇家軍械庫和羅馬要塞城牆的遺跡。

倫敦塔-歷史發展

倫敦塔原先是一座羅馬城堡,在1078年英王威廉一世為了保護倫敦市內的諾曼人,便下令以法國大理石建造白塔防禦,之後獅心王理查將泰晤士河引入增建護城河,亨利三世更加以修建,1204年約翰國王統治時期倫敦塔成為皇家動物園,但在新建立的攝政公園和倫敦動物園即將開幕後,倫敦塔的獅塔也被拆毀只留下獅門;倫敦塔曾經成為牢獄之地以及軍事要塞,不僅是倫敦軍械局的總部,1978年曾經關過亨利‧勞倫斯這個唯一一個美國犯人,1914年倫敦塔成為槍決11個德國間諜的所在地,而最後被關在倫敦塔內的則是一位英國軍官Norman Baillie-Stewart;目前的倫敦塔雖然不再僅限於王室,但還是保有王室官邸,因此會有哨兵在此駐守。

倫敦塔-建築介紹

倫敦塔的眾多塔群中以中心諾曼第風格的『白塔』為主,也可稱為大塔或中央要塞,是倫敦塔中最古老的建築物,高90英呎、根基厚15英呎並建有塔樓,白塔內有一座為是享利八世為了放置武器而建的武器庫,展出享利八世的所有品和歐洲的甲冑以及中世紀的各種武器;另外白塔內有一個聖約翰教堂,是目前保留下來的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與白塔一樣呈現諾曼第風格的建築外觀,在氣氛上顯得莊嚴肅穆;白塔周圍並建有許多內外四層的防禦性建築,13座內層防禦性功能塔群以『威克菲塔』和『比徹姆塔』最為有名,而外層防禦性的塔群有『中塔』和『井塔』等6塔、2堡;『聖湯瑪士塔』中有一到『叛徒門』,其原本是保護塔門的入口但由於關在這裡的政治犯都會經過此地因此稱之;『血塔』位在叛徒門旁,因為英國歷史上的流血事件而得名,塔內的珍寶館展示著各式各樣關於英國王室的王冠、權杖、珠寶等等珍品,其中座著名的為『大英帝國的皇冠』和鑲上名為非洲之星的鑽石的『權杖』。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倫敦塔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國會大樓、西敏寺、白金漢宮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海德公園Hyde Park

11:55

海德公園簡介

海德公園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西敏寺附近,是倫敦市最著名且最大的皇家公園,海德公園以九曲湖分為兩部分,一為海德公園主體(1.1平方公里)、另一為肯辛頓公園(1.1平方公里),總面積約為2.5平方公里;海德公園的歷史源自於曾經是Ebury的領地,西元1536年亨利八世解散西敏寺而得到這塊土地,因為這塊土地的面積為1個海德(大約0.24到0.49平方公里),因此公園便稱作海德公園,18世紀成為英國皇家的狩獵場;海德公園是1851年舉辦世界博覽會(萬國工業博覽會)的所在地,為了紀念這件大事著名設計師Joseph Paxton設計了水晶宮,也是英國倫敦的著名旅遊景點。

海德公園-園區介紹

來到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從公園的東南方入口進入後有數條路線可以選擇:從左邊步行是Rotton Row,沿途會經過騎兵營、黛安娜王妃噴泉、黛安娜王妃紀念館、九曲畫廊(Seprentine Gallery)然後到達肯辛頓公園;中間的Seprentine Road則會沿著九曲湖畔步行,到達Bird sanctaury接環湖大道可看到維多利亞大門和其他綠意美景,也是一條不錯的選擇路徑;最右邊的Park Lane沿途有許多高級飯店和住宅區,到達著名的演講角(Speaker's Corner)是一個可發表自己觀點的所在地,,經常可見有人在此即興演講,也是海德公園最具特色的所在地。

海德公園-肯辛頓公園

肯辛頓公園於1841年規劃納入海德公園,九曲湖北面有一座由1912年Sir George Frampton創作的彼得潘塑像,西岸是1816年時詩人雪萊妻子哈莉亞投水之處,在此北面更建立了許多噴泉和塑像,再往南行可看到1735年由William Kent設計建築的夏屋與美術館和1728年建立的圓塘在西元2000年起,每年夏天都會邀請國際級建築師來到肯辛頓公園完成一件建築作品,是英國倫敦夏季主要的盛事,受邀的建築師所創作的作品條件包含敞篷式作品、佔地300平方公尺,於肯辛頓公園內臨時的夏季展館舉行,展現藝術的創新與變化,密錢已受到邀請的建築師包含扎哈•哈迪德、庫哈斯和伊東豐雄等等。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海德公園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國會大樓、西敏寺、白金漢宮和倫敦塔,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0-26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Tower Bridge

14:38

石塔全景 / 徐佳瑩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簡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東部、橫跨泰晤士河,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連接倫敦南北區的第一座橋,為倫敦的象徵因此享有「倫敦正門」的美譽;19世紀下半倫敦東部因為經濟發展需要一座橫跨泰晤士河解決兩岸繁忙交通問題的橋樑,於是1876年倫敦社會組織開始了新橋設計方案競賽,最後於1884年決定採用霍拉斯˙瓊斯先生的設計;1886年展開建橋工作,歷經近9年,倫敦塔橋於1894年6月30日開始對外開放,是當時通往倫敦城的主要入口,也是世界上最大且先進的一座橋樑,直到現今倫敦塔橋是遊客前來英國倫敦旅遊的著名景點,更是英國著名的建築物。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建築介紹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兩端由四座石塔連接,共用36857噸混凝土、27260噸磚及11300噸鋼鐵製作而成,兩座橋基高7.6公里、相距76公尺,橋基上建有兩座花崗岩與鋼鐵結構、高40公尺的方型五層主塔,塔基以鋼纜吊橋與兩岸相連,塔上建有五個小尖塔的大理石屋頂,更顯倫敦塔橋的高聳壯觀;倫敦塔橋橋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供遊客觀賞用的懸空人行道,下層可供車輛通行,當有船隻通過時,倫敦塔橋主塔內的機器會啟動將上千噸的橋身向上折起讓船隻通行,最初倫敦塔橋塔內是由蒸汽驅動液壓來控制橋面的升降,1976年後蒸汽已被電力機取代至今,是倫敦塔橋的一大特色。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旅遊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塔內設有樓梯,遊客可在此登塔遠眺,盡情欣賞倫敦泰晤士河的迷人風光,感受倫敦塔橋的美麗壯觀,塔內還有展示倫敦塔橋過去至現在圖像與昔日蒸汽驅動的博物館、展覽廳及商店等,讓遊客體驗在倫敦塔橋中參觀與購物的獨特樂趣;來英國倫敦旅遊除了前往著名的倫敦塔橋(Tower Bridge)之外,還有倫敦塔、海德公園、白金漢宮、西敏寺、國會大樓、杜莎夫人蠟像館、科芬園、大英博物館、大笨鐘、倫敦博物館、國家畫廊、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和聖保羅大教堂等等倫敦旅遊景點,讓民眾來英國倫敦旅遊留下精彩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8-16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14:54

西前塔的雙塔設計 / 2008/3/19

西敏寺簡介

西敏寺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西敏地區、國會大廈西側,或稱西敏聖彼德學院教堂,是一座大型哥德式風格的教堂,是英國君主安葬或登基的所在地,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已在1987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敏寺最大的特色即西前塔和飛扶壁,西前塔季園西元1734年塔由尼可拉斯‧霍克斯莫所設計的雙塔風格,飛扶壁位於中殿兩側是相當特別的設計結構,加上其他西敏寺中著名的禮拜堂和修道會館讓西敏寺成為英國倫敦地區相當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西敏寺-歷史發展

西敏寺據傳在Saberht國王時期就落成,起初位在泰晤士河的小島上,1045年至1065年間循著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重建西敏寺,到了1245年至1517年西敏寺再度重建,將本來諾曼第風格的西敏寺改建為哥德式建築,起初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所組成,1503年亨利七世增建禮拜堂後,後續由理查三世所聘請的亨利‧耶維爾落成;羅馬教廷和亨利八世不相往來後,在1534年時國王將西敏寺掌握在手中,並在1540年關閉西敏寺,而原本屬於西敏寺的款項也轉移至聖保羅教堂,雖然在瑪麗一世統治期間曾開放西敏寺,但1559年時伊莉莎白一世二度關閉,相隔20年後才重新開放並由王室直接管理,並將西敏寺改建為學校,直到19世紀西敏寺成為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後的第三所大學。

西敏寺-建築風格

西敏寺整體的哥德式建築為灰色,以燙金雕花和鑲嵌的圖案裝飾,凸顯一種十分華麗富貴的風格,搭配廣場上美麗的雕像更是襯托出西敏寺不凡的建築藝術;西敏寺的特色相當多樣,雍容華貴的禮拜場所、繁華不失莊重的大祭壇和英國空軍紀念禮拜堂等等,搭配上其他雕刻或油畫作品,讓西敏寺在英國的歷史上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西敏寺不僅是英國歷代國王加冕典禮的聖殿,也是歷代國王和皇后的埋葬處,並放置了許多偉人的紀念碑,包含達爾文、邱吉爾、牛頓和瓦特等等,讓民眾也能感受到昔日偉人的豐功偉業。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西敏寺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國會大樓、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14:54

白金漢宮 / JCrystal

白金漢宮簡介

白金漢宮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中心,是英國君主的官邸,也是國家慶典和皇家娛樂的地方,白金漢宮佔地約為16萬平方公尺,由聖詹姆斯公園(St. James's Park)、格林公園(Green Park)和白金漢宮花園所組成,其附屬建築還有皇家畫廊和馬廄;目前白金漢宮大廳、皇家畫廊和馬廄有對外開放參觀,廣場上每天早上都進行禁衛軍換崗典禮,是來到這裡必看的行程之一,如果宮殿上方飄揚著國旗,那代表著英國女王目前正在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建築風格

白金漢宮建築風格為新古典主義路線,5層樓高的建築其中2層為附屬層,是服務人員專用因此高度較低,外觀的建築材料為巴斯石灰岩,內部則以人造大理石和青金石為主、其他建材為輔,打造出專屬白金漢宮的華麗堂皇;白金漢宮正門的廣場有鐵欄,是皇家禁衛軍換崗典禮的場所,因此常常吸引民眾在此聚集,而在廣場外有一座維多利亞女王雕像,手持權杖有天使的象徵;正門東北方經過林蔭路即可到達特拉法爾加廣場

白金漢宮-歷史發展

白金漢宮建於西元1703年至1705年,是當時白金漢公爵所建城的府邸,是今日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1762年喬治三世買下白金漢府邸當作王后的私人宮殿,並由約翰‧納西和愛德華‧布羅爾兩位建築師擴建,成為三邊環繞的格局;1825年喬治四世續聘約翰‧納西對白金漢府邸擴展並改名為白金漢宮;1837年為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皇家便從聖詹姆斯宮移入白金漢宮,確立白金漢宮成為英國王室的正式宮殿,至1851年白金漢宮在政面增建一棟建築,將入口處的大理石拱門搬至海德公園;1992年由於溫莎城堡火災損害,為籌建修建的經費便將白金漢宮大廳開放民眾參觀,民眾亦可前往皇家畫廊和馬廄欣賞許多歐洲經典繪畫作品,包含魯本斯、倫勃朗、弗美爾、蓋恩斯巴勒和卡拉內羅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都在白金漢宮展出。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白金漢宮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國會大樓、西敏寺、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14:54

博物館內廣場 / 沈佳蓁

大英博物館簡介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西元1753年是一座綜合博物館,其規模與知名度皆是世界數一數二,從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外開放,大英博物館約有館藏1300多萬件,目前還有大量藏品仍未公開展列;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分別為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館藏豐富令人目不睱給。

大英博物館-館層介紹

大英博物館分為兩層,每一層樓又以中庭分為東邊和西邊,南北邊也是展示區域;中庭是大英博物館的中心,於2000年12月完工開放,是全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中庭頂部以1656塊獨特形狀的玻璃片構成,是大英博物館建築最大的特色。大英博物館一樓中庭和東側為大英圖書館,中庭為圖書館閱覽室、東側為國王圖書館,展示著歷史上的史稿、手繪本和印刷品,精心設計的陳列方式和展示櫃令人驚嘆;一樓西側是大英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主要的埃及館、西亞館、希臘和羅馬館等等皆在於此,最特別的是展列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Rosetta Stone(羅塞特石)和雅典帕特農神殿的珍貴浮雕。二樓南側展示羅馬時期不列顛待區的各種文物,還有14世紀英國銀器等財寶的米爾登堡,而南側東南方則是歐洲中古時代美術工藝品的典藏室,還有古伊朗室、古安那托利亞室及古巴比倫室,對於歷史悠久的兩河流域文化作相當多樣化的展示與介紹;二樓西側大部分為行政與博物館事務區域,僅在接近中庭的地方為陳列展示區,主要以義大利地區出土的羅馬希臘文物為展品,而北側則是古埃及區,有木乃伊和金字塔的相關收藏展品。

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大英博物館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國會大樓、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