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黑龍江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黑龍江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4-08-16

哈爾濱

14:54

中央大街 / 馮順
中國和北方的強大俄國,交手了一百多年,留下許多令人扼腕的歷史,交手的過程中,不是割地賠款,就是領土被長期侵略,俄國人也在中國留下一座紀念城市,就是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城是中國最有俄羅斯味道的城市,或許它在過去的殖民歷史是悲涼的,但從今天旅遊價值來說,卻是異國風情濃厚的地方,這就是哈爾濱的旅遊資源。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的省會所在地,這座城市算起來還很年輕,從有人在此地聚集、開墾,到演變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僅有一百多年時間,和眾多大陸著名的省會城市,動不動就上千年歷史相比,哈爾濱僅能算是「小老弟」。追溯哈爾濱的歷史,要提到歷史上有名的「中東鐵路」,1986年5月,俄國利用中國清朝政府,派遣李鴻章前往莫斯科的機會,和李鴻章簽訂「中俄密約」,同意俄國將西伯利亞大鐵路延伸到中國的東北,這條鐵路歷史上稱「中東鐵路」。鐵路工程始於1987年,大批不同國籍的工程人員進入東北地區,包括俄國人、日本人、德國人、法國人和瑞士人等等,其中,俄國人佔最多,近2萬人。第一批來到哈爾濱的俄國人,開始建立小聚落,當時住在哈爾濱附近的是滿人,他們稱此地Haobin,意思是「扁島」,因為這個靠近松花江的地方,舉目所見都是沼澤地,小島,非常荒涼。俄國人在建造鐵路過程中,為了釀酒,在此地建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就是今天哈爾濱的發源地,在哈爾濱市內有個區叫「香坊區」,就是早年小鎮所在地,也是哈市最老的行政區。中東鐵路在1903年通車後,哈爾濱的人口愈來愈多,許多俄國人也和中國人通婚,有了第二代、第三代,這些混血兒輪廓鮮明,男的高大,女的美麗,哈爾濱人管稱第一代的俄國移民叫「老毛子」,第二代叫「二毛子」,第三代叫「三毛子」,以此類推。俄國人除了在哈爾濱留有後代,也在宗教上留下了一座建築恢宏的「聖索菲亞教堂」,這是一座東正教堂,位於今天哈爾濱市的鬧區,看到這座教堂,頓時間會讓人從中國跨越到莫斯科廣場,有時空交錯的感覺。和中國許多城市相比,哈爾濱雖居北方,緊鄰俄國,卻是一座從來沒有建過城牆的城市,因為它是北方帝國主義在中國建立的城市,當然用不著建城牆去阻擋侵略者,反而是敞開雙手歡迎移民者。在哈爾濱移民最多的年代,是在中東鐵路完工後的19世紀初,據統計,當時有33個國家16萬個僑民住在哈爾濱,此地還設有16個國家的領事館。在哈爾濱市的郵政街,有一家叫波斯特 (POST)的四星級旅館,飯店內收藏了許多19世紀初,在哈爾濱生活的外國移民使用的東西,小到煙斗、照相機,大至冰箱、腳踏車,讓許多遊客能重溫哈爾濱這段很特別的歷史記憶。走在哈爾濱的街上,也可以看到許多巴洛克的建築,這都是移民文化的遺存物,只可惜,懂得保護和欣賞這些古建築的人愈來愈少,一心往前跑的哈爾濱,只想立新,卻不太想護舊。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10

鏡泊湖

14:23

鏡泊湖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風景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爲北方的西湖。  鏡泊湖南北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6公里,是一個狹長形的高山堰塞湖,也就是約萬年前火山噴發,流出的岩漿,把牡丹江截斷而形成的湖。湖面海拔350米,最深處超過60米,最淺處則只有1米。水面約90平方公里,容水量約16億立方米。  在湖的北岸半島上,有一些小別墅和旅遊設施,這就是鏡泊湖的遊覽中心鏡泊山莊。除了鏡泊山莊以外,整個湖周圍很少有建築物,只有山巒和蔥郁的樹林,呈現一派秀麗的大自然風光,而這正是鏡泊湖的誘人之處。在鏡泊山莊的高處眺望,只見湛藍的湖水,展向天邊,一平如鏡。  鏡泊湖的主要景點有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牆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等。  在鏡泊山莊西北側,有一道大壩,水從壩上往下沖,形成一個落差約20米,寬約40米的瀑布,湖水從這裏瀉入牡丹江,湖水飛瀉而下,沖起一片白浪,聲如雷鳴。有涼亭和鐵鏈圍欄,供遊人站在瀑布上面岸邊觀瀑。  在鏡泊湖東北,小北湖附近,有一處20公里長的條帶狀地區。這裏從東南向西北排列著七個火山口,裏面長滿了林木,這便是地下森林。

Read the full story

漠河

14:20

漠河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漠河是中國邊境線上最北端的城鎮,由於偏遠和嚴寒,素有中國北極城之稱。東臨黑龍江,西倚大興安嶺,群山蜿蜒於西南,河川交錯於山下,形成山環水抱漠河城的勝景。  漠河位於北緯五十三度半的高緯度地帶,因而有白夜和北極光兩大天然奇景。  每年夏季,漠河的白天便越來越長,晚上也相應地越來越短,尤其是夏至前後半個月,每晚只有子夜時分一兩個鐘頭,天色稍微昏暗一些,隨後又是朝霞似錦,旭日高懸,黑夜變成了白夜。冬季,情況正好相反。  在漠河上空的北面,經常出現絢麗多彩的北極光奇景。北極光在北面天空開始出現時,是一個由小至大、顔色變幻不定的光環,色彩臻至最燦爛妍麗時,光環慢慢移向東邊,由大變小,逐漸消失。這時候,到來觀光的遊人莫不翹首而望,欣賞難得一見的奇景。

Read the full story

極樂寺

14:19

極樂寺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極樂寺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建於本世紀二十年代,占地5.7萬平方米。極樂寺是黑龍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築,也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  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佈局和建築結構,都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建築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東西配殿等。塔院內設有七級浮屠塔和圓寂比丘塔、五百羅漢堂、四十八願殿等。七級浮層塔呈八角七層閣樓式,錐體狀,通身磚石結構,造型美觀,玲瓏秀麗。整個寺院金碧輝煌,威嚴肅穆。  它既是佛教徒參謁朝拜的北方佛教聖地,也是中外遊人觀賞瀏覽的名勝所在,已被列爲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慶佛日,極樂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今天,北方名刹極樂寺在發展對外交往活動中分外引人注目。

Read the full story

塔子城

14:18

塔子城是黑龍江省境內規模較大的遼金時代古城。位於今泰來縣西北塔子鎮綽爾河支流呼爾達河畔,所以清代稱塔子城爲綽爾城。   城呈正方形,周長約4500米,殘高3-7米,頂寬2米,底寬20米,四面各殘存一座甕城,城外有兩道護城壕。城池的西部現存有廟宇廢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見昔日城池的輝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簷攢尖遼金時代修建的古塔,高約15米。從殘存的城址可以看出當時的建築藝術已達到一定水平,體現了遊牧民族爲主的遼金王朝當時社會建築藝術和社會的發展水平。  考古工作者曾到此進行過挖掘考察,在城內出土過遼金時代的許多文物,特別是遼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貴的文物史料價值,再現了城池昔日的繁華社會生活。  遊人到此,可以追憶北方遊牧民族的社會情況,體味北方民族粗獷而又發達的民俗傳統文化,更可能的是睹物而發感慨,爲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勤勞智慧和社會發展水平而驕傲。

Read the full story

紮龍

14:12

紮龍 / 四川旅遊信息網
位於齊齊哈爾市東南30公里處,即爲面積約420平方公里的紮龍自然保護區,那裏是仙鶴的故鄉,一個神奇而又迷人的仙鶴世界。  在保護區內烏裕爾河穿流其間,形成廣闊的沼澤地帶,湖泊星羅棋佈,植物茂盛,水草叢生,魚蝦青蛙繁多,是水禽的天然樂園。據統計,保護區內有水禽鳥類230餘種,尤其鶴類最爲聞名。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灰鶴、白枕鶴、蓑羽鶴等6種,特別是丹頂鶴——美麗而吉祥的鳥兒在保護區內有500餘隻,占世界野生丹頂鶴的四分之一 ,所以被譽爲仙鶴的故鄉。還有大天鵝、小天鵝、白鸛、大白鷺、大鴇、鴻雁、鴛鴦等,至於鴨類、鷺類、鷸類數量更爲衆多。  保護區成立以來,科研人員不斷努力,成功培育出仙鶴,人工養育的仙鶴極爲溫順,不怕人,不僅在草地遊人面前覓食,還敢與遊人合影留念。走進一個鳥類的樂園,它們三五成群的娛戲于草間水上,或高歌,或舞蹈,或尋食,或息歇,或低鳴,或搖著碎步,千姿百態。登上歡鶴樓,極目四眺,一片鳥的水鄉樂園,鶴的世界,充滿著自然的樂趣,渾然忘情。  每年的4-5月,8-9月爲觀鳥的最佳季節,此時到紮龍自然保護區來觀光,會聽到丹頂鶴引頸高歌,爲你獻上一曲鳥歌,煞是動人。而且保護區開闢出的科研區和旅遊區,建有標本室,鶴舍及招待所,爲遊客瞭解鳥類知識,欣賞鳥兒的動物情意,提供極大的方便。天高雲淡,仙鶴遨遊,紮龍自然保護區歡迎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Read the full story

烏蘇里江

14:09

烏蘇里江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上游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八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積幾近十九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注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是中國與蘇聯的界河。  烏蘇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蘊藏大量礦產,盛産大豆、高粱。水産亦極爲豐富,贅花魚、鰉魚、胖頭魚、鱘魚、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産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四、五公尺,重達七、八百公斤。這種魚在魚汛中數量極多,簡直達驚人程度,據黑龍江志稿記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之不去,充積甚厚,當地人竟有履魚背而渡者。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烏蘇里江上有個約長二公里的小島,名爲珍寶島,位於北緯四十六點五度、東經一百三十四度附近。原是從中國方面伸入烏蘇里江的半島,後來經過長期的水流衝擊,才成爲一個小島。現在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寶島還與烏蘇里江的中國陸地連在一起,回復原來的半島面目。在烏蘇里江上作業的老一輩中國漁民,稱珍寶島爲翁島。

Read the full story

哈爾濱文廟

14:08

哈爾濱文廟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哈爾濱文廟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始建於1926年,占地2.3萬平方米,是黑龍江現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築,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孔廟。  整個結構爲南北向三進院落,屬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前院是首進院落,院內松柏蒼翠,丹牆回繞。中院是文廟的主體,正殿大成殿,超過了曲阜孔廟大成殿橫闊9間的規格,爲橫闊11間(9堂2夾室)的重簷龐殿頂大殿。殿內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賢牌位。大殿兩邊是兩座配殿,內供孔子的弟子牌位。前院是首進院落,院內松柏蒼翠,丹牆回繞。池南有萬側宮牆(俗稱影壁牆),上鑲有琉璃雕花磚,長44.80米,高5.9米。池北有欞星門,是三間四柱的木牌坊,採用了只有皇家建築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繪,虎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院落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樓,與欞星門合稱三樓。殿內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賢牌位。大殿兩邊是兩座配殿,內供孔子的弟子牌位。  院落東南角有馱碑一座,碑文爲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撰寫的《哈爾濱文廟碑記》。西北角的石碑。後院爲面闊7間、單簷歇山頂的崇聖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後改爲書廳,東西有側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現主要建築已進行修復,並對外開放。遊客可從哈爾濱乘3、6、25、52、66、70路等公交車,至哈工程大學下車,進大院往東行幾百米即可到達。

Read the full story

油田地宮

14:06

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央大街西側,大慶油田勘探園內,現名叫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如何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開採、科研成果、岩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餘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萬化的狀況。  走進油田地宮猶似置身於一個地質的世界,許多標本,奇形怪狀,顔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千米深的地方採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遊人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採油工人産生深深的敬意。當遊客走進地質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  參觀大慶油城,油田地宮是遊客必去的地方,走進這個地質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遊客慨歎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同時,也會爲人類的智慧而驕傲,對自然更多一層改造的勝利欲望。

Read the full story

松峰山

14:04

松峰山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獵的園林,至今仍有曹道士碑刻、拜鬥台、石刻圍棋盤、金源太虛古洞等遺存。清代以來被稱爲東北八大名山第一奇觀而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松峰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哈爾濱市南45公里處的阿城市山河鎮,面積約146平方公里,是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區內松峰山是金清兩代道教聖地,因其山多古松而稱之爲松峰山。     松峰山海拔627米,由主峰煙筒峰和形態各異的乳頭峰、獅張嘴峰、棋盤峰、石景峰等群峰組成。主峰俗稱煙筒砬子,陡峭險峻,支峰狀似雙乳,自古有金源乳峰之稱。  北山五峰並峙,怪石林立,相映成趣。山上林茂草豐,山頂有許多突起的環峰。在風景秀麗的石景峰下,尚存兩座清代道教建于嘉慶年間的古廟遺址,這就是海雲觀和藏經樓。此外還有拜頭台、山泉井、石寶、老道觀及當年道土對奕的圍棋盤等古迹。山腰有天然石洞,洞內有松峰山太虛洞刻字,並有若干石碑。

Read the full story

松花江

14:01

松花江-02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松花江是黑龍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里,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兩條,一條源於白頭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條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扶余縣匯合始稱松花江,折向東北流至同江縣注入黑龍江。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松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但對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內河航運、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都超過了黑龍江和東北其他河流。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Read the full story

明月島

13:58

明月島 / 四川旅遊信息網
位於齊齊哈爾市區西北的嫩江中游。它是黑龍江省內的一座著名公園,知名度僅次於太陽島。兩島南北遙相呼應相成一對美麗的姐妹島。熱鬧的太陽島,幽雅恬靜的明月島;太陽島富含現代氣息,明月島則更顯古樸典雅,兩島各具特色,各有情趣,相映成輝。   明月島是一座江心島,因形同一彎明月倒映在嫩水之上而得名。它是北部邊疆野趣盎生的自然風景區,融古典建築爲一體,是一處難得的北國園林山水風景區。  明月島爲碧波所環抱,面積很大,登臨島上有天高地闊之感覺,心情也隨之超然物外。憑藉輪船繞島而行,可見島上有森林區、園林植物區、園林培育野區、中心遊覽區和體育活動區,水光樹色,相映成趣。舉目遠眺,沙丘起伏,花草遍地,不時會有幾隻野生動物,閃現在眼前,令遊人驚喜異常,猶如一處世外桃源。  島上沙丘、沼澤、湖泊,有序分佈,逶迤起伏的地形,複雜多變,四、五百餘種的植物覆蓋著全島,特別是百年以上的古榆、古桑、古槐,更是老樹新芽,生機勃勃,春夏時節,灰喜鵲、江鷗、、翠鳥、雲雀、百靈等數十種鳥類在林中,競飛齊鳴,一片鳥語花香的自然樂園。   在明月島的中心位置,有清代仿古建築:萬善寺、玉後閣、三清閣、白陽洞、三星閣四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的排列,古色古香。東有荷香魚躍的養魚湖;西有沙丘疏林、假山花壇、涼亭,幽徑環在寺廟周圍,構成該寺爲中心遊覽區。環島修有小火車線,遊人乘上小火車,可以遊覽全島風光,還可體味北國壯闊的情調。  春夏之際,島上野花盛開,花團錦簇,花香襲人;秋季,落葉繽紛,黃沙黃葉,雲高水清;冬季,冰天雪地,白的世界,純潔無塵的風光,更顯得島上的恬靜溫柔。總之,明月島以其自然清新,粗獷質樸的風光,令遊客在北國曠野可尋到一份江南的溫柔小島,極具詩情畫意。

Read the full story

亞布力

13:55

亞布力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無論從雪道的數量、長度還是落差方面來看,亞布力滑雪場都遠遠勝於國內的其他滑雪場,它無疑是中國最好的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場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最高處海拔1374.8米,這裏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C,最高氣溫34°C,整個滑雪場處於群山環抱之中,林密雪厚,風景壯觀。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裏的最佳滑雪期。  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非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級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亞洲最長的,另外還有一座燈光滑雪場。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撬專用道,還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滑雪道平均坡度爲22.6度;雪場內還有高山跳臺滑雪場地、越野滑雪場地和花樣滑雪場地。這裏是開展競技滑雪和旅遊滑雪的最佳場所,1996年2月舉行的第三屆亞冬會雪上專案全部在這裏進行。  除了冬季可以滑雪,夏秋季的亞布力也很適合休閒度假,夏天森林茂密,秋天層林盡染,尤其美麗,在這塊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的地方呆上十天半個月,打打高爾夫球、劃划船、釣釣魚,對健康會大有裨益。  從哈爾濱火車站乘坐早上八點的K409和下午二點二十分的K411列車到亞布力鎮,路上需要二個小時,票價50元;後換乘小巴到亞布力滑雪場,10元一人,20分鐘就到。在亞布力可以吃到傳統的東北菜,尤其值得推薦的是地三鮮,這是絕對的健康佳肴,由三種從地裏長出來的菜炒成,很好吃。風車山莊內設有餐廳,此外亞布力滑雪區內的有一些農戶開設的飯店,去農戶家吃飯一定要坐火炕,在東北的熱炕頭上吃大盤大盤的東北菜,感覺十分溫暖。

Read the full story

冰燈遊園會

13:53

冰燈遊園會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世界著名冰雪旅遊勝地,占地面積6.5公頃,每年用冰量約2000立方米,冰景作品1500餘件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時間最早、規模最大、並已成爲地方傳統專案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藝術展。自1963年創辦以來,已在兆麟公園成功地舉辦了二十四屆,累計接待中外遊客2546萬人次。  哈爾濱的冬天,最爲壯觀的莫過於氣魄宏偉、景觀迷人的冰燈遊園會。哈爾濱冰燈遊園會是哈爾濱人用松花江原生冰進行冰雪創作的藝術結晶彙展。藝術家們用自己的靈氣,雕塑出千姿百態的冰雕藝術作品,再輔以現代科技手段,便構成了獨具北國特色的冰燈藝術。  在兆麟公園舉辦的一年一屆的冰燈遊園會,每年從1月5日開始,一直延續到2月末。在占地6萬多平方米的場地上,展出千餘個景點。在藝術家和能工巧匠手下,天然冰變成了一件件靈氣活現的精美藝術品,變成了冰奇燈巧、玉砌銀鑲的冰的世界、燈的海洋。  冰燈藝術年年有新變化,被人們稱爲永不重復的童話。從1985年開始,在冰燈遊園會期間舉辦的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上,遊客不僅可以參加冰燈遊園會,觀賞各種冰雕藝術,而且還可以參加松花江冰上世界的體育活動,坐冰帆、打冰猴、溜冰、觀看冬泳比賽和冰上婚禮,參加冰雪節文藝晚會等活動。

Read the full story

玉泉狩獵場

13:51

玉泉狩獵場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哈爾濱玉泉狩獵場,位於黑龍江省長白山余脈張廣才嶺西麓,距哈爾濱市62公里,東接松峰山自然保護區,西臨紅星水庫旅遊區,北靠風光秀麗的大楊樹嶺,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封閉式狩獵場。  狩獵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0%,17座三百余米高的山峰,蜿蜒起伏環繞著三千公頃的 狩獵遊覽區。山間泉水四季流淌,山上野生動物、飛禽資源十分豐富,茂密的次生林帶棲息著飛龍、山雞、黃羊、麅子、馬鹿、梅花鹿、野兔等十幾種野生動物,生活著人工圈養和放養的馬鹿、梅花鹿千餘隻。夏季,這裏湖光山色,融爲一體,以獨具的避署度假功能吸引著中外遊客。冬季,狩獵場充滿神密浪漫色彩,狩獵、滑雪、騎馬、野味燒烤……常常令人留連忘返。  玉泉狩獵場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族風情並有以獵人營地——八角樓爲代表的歐式風格建築。獵人宿營地及綜合服務區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是中外遊客狩獵、旅遊的理想去處。  交通:乘207次及其它過往列車到玉泉鎮下車(需1.5小時),也可乘客運汽車到玉泉鎮,再乘10分鐘出租汽車即到景點。

Read the full story

太陽島

13:49

太陽島 / 馮順
太陽島風景區位于哈爾濱市區松花江北岸,與史達林公園隔江相望的太陽島,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區,總面積達38平方公里。具有質樸、粗獷的北方原野風光特色,是城市居民進行野遊、野浴、野餐的極好樂園。八十年代初,著名歌唱家鄭緒蘭一首《美麗的太陽島上》唱出了太陽島的品味,唱出了太陽島的名氣。  太陽島與附近諸島和沙洲組成了太陽島風景區,是遊覽和避暑的療養勝地。島上有水閣雲天、仙鶴群、母子鹿、長堤垂柳等20餘個風景點,遊覽區內建有太陽山、太陽湖、荷花湖、姊妹橋、亭橋、白玉橋、上塢橋、水閣雲天、兒童樂園、丁香園、花卉園、太陽島志石、錦江長廊、沿江風景線等數十處特色景觀,構成了山湖相映、清泉飛瀑、亭橋映柳、荷香魚躍的美麗景色,給人們增添了無限遐思。  哈爾濱雪雕遊園會,每年都在太陽島舉辦群衆性的冰雕比賽。江上則開展滑冰橇、乘冰帆、溜冰、打冰球等冰上運動。

Read the full story

五大連池

13:45

五大連池-01 / 四川旅遊信息網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市,是我國著名的火山遊覽勝地。西元1719-1721年,火山爆發堵塞了當年的河道,形成了五個互相連通的熔岩堰塞湖。這裏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風光、豐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療效顯著的礦泉聖水,是一個集遊覽觀光、療養休息、科學考察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天然風景名勝區。每年6-9月爲旅遊最佳季節。  五大連池除五個堰塞湖外,還有許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年齡最小,但體態龐大,景色尤佳,是五大連池中最佳景區。  老黑山山勢高聳,植被蔥郁,相對高差達166米,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的東、北兩側有盤山道可達山頂,山頂有漏斗狀火山口,直徑350米,深達140米。火山口周圍有人行步道,俯視火山口底令人望而生畏。山上東北角有火山熔洞,洞內熔岩倒挂,景致千姿百態。  火燒山規模較老黑山小,植被很少。焦灼的火山口把整個大山劈爲兩半,裂縫猙獰,狀態怪異,山坡中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火山彈。  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四周爲熔岩臺地,總面積達65平方公里。當年噴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蜿蜒10公里長的石龍。石龍景象舉世罕見,遠看像大海洶湧的波濤,近視則怪石嶙峋,千態萬姿,形態生動奇特,如熊如虎如蛇如繩如巨莽。奇特的熔岩暗道、熔岩空洞中,更有奇特的熔岩鍾乳,如角錐如僰刺如刀刃或如薄板,如貼附在洞穴的四壁,蔚爲奇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我國第一個火山群自然保護區。這裏將建成一座面積廣闊、山水相映、風光奇異的火山公園和療養勝地。藥泉山、焦得布山、火燒山和尾山附近都有礦泉。目前在藥泉山下已興建了50多所療養院,每年可接待數千名患者在此療養。

Read the full story

蔔奎清真寺

13:44

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是舊城內保存得較爲完整的建築,爲磚木結構,極富民族特色。  清真寺由東寺和西寺組成,兩寺並立,西寺毀壞較嚴重。兩寺建築佈局極爲相似,與一般的清真寺大致相同,分別以禮拜殿爲中心,配有教長室、講經室、對廳、沐浴室、門樓等。東寺有建築藝術精美的大殿和窯殿,大殿氣勢宏偉壯觀,裝飾精美,爲凸字形,坐西朝東,大殿前有寬闊的卷棚式廡廊,飛簷翹壁,彩椽相接,數重龍爪菊似的斗拱,由六根大紅柱襯托。正門上懸挂有阿拉伯文太斯米贊詞橫匾,左邊有匾額一方,上起急公好文,活頁門上雕刻著琴棋書畫,四季花草和桃李佛桔等精美花紋,太殿山牆上的磚刻爲鯉魚臥蓮圖案,形象優美生動。  窗殿爲三層方形塔式,正面石雕上刻有天房捷境,中間一層通體爲磚殿,刀法精細,精工細琢,整個圖案呈柱形、齒形、回紋形,每面還有幾個圓形磚雕,刻有阿拉伯文的聖主名字和聖形 。頂端是金色的風剝銅寶葫蘆,約2米多,葫蘆頂上斜鑲著月牙形飾物,象徵著伊斯蘭教彎月涵星。 整個建築歷史悠久,保存較好,充分體現了宗教和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風格。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頗有美感。

Read the full story

731部隊罪證遺址

13:39

731部隊罪證遺址 / 四川旅遊信息網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遺址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占地面積610萬平方米,是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在我國建立的一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部隊,同德國納粹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並稱爲世界兩大滅絕人寰的殺人魔窟。  設立於1936年,其所在地當年是禁區,飛機不准在上空飛行,火車經過這裏時必須在前一站放下窗簾,如果有人誤入這塊禁區,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斷頭臺,人們把這塊神秘的地方叫做六十裏地國境線。  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裏,日軍在這裏殘害無數無辜百姓,僅在試驗室內以活人做試驗的慘案,就殘殺中國人、蘇聯人和蒙古人至少3000多名。731部隊罪證遺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不可泯滅的歷史見證,成爲揭露侵華日軍戰爭罪行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教材。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