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1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
11:36
![]() |
開台天后宮-建築外觀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簡介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將台南市安平區內從荷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蹟規劃成為一個連貫的國家歷史風景區,並與各地廟宇、自然生態、特產小吃、休閒遊憩、主題娛樂等等台南特色做結合,內有一級古蹟、三級古蹟和市定古蹟,景點相當豐富,讓您暢遊台南,享受台南在地昔日與今日的風土民情。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一級古蹟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俗名紅毛城、番仔城或王城,最早建於1624年,荷蘭人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現今參觀的部分大致可分為古蹟紀念館、瞭望台、古壁史蹟公園等部分;『億載金城』-是台灣島第一座西式砲台,也是第一座配備『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可說是台灣砲台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億載金城古稱『二鯤鯓砲台』,也有人稱做『三鯤鯓砲台』,為西洋式紅磚建築,呈四方形,四隅有稜堡,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抗日名城。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三級古蹟
『安平鄉土館』-是安平海山館又名海壇館,是清代駐防台灣的水師班兵所興建的兵館,因海壇鎮所轄有座海山故稱之,展示主題以人物志略、藝文及民間技藝、勝蹟、生活、祠廟、王爺及王爺信仰、民宅厭勝物、明日安平為主題,並且展示風獅爺、劍獅和太極八卦牌、日月仙桃等,不同於一般的民俗文物館;『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國與鴉片戰爭期間,是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為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在西元2001年規劃了『時空走廊』,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的展示;此外著名的三級古蹟還有『東興洋行』、『延平街古井』以及『妙壽宮』。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市定古蹟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蚵灰窯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以蚵灰調和糖水、糯米汁等製成俗稱三合土的黏著劑,如今文化館則以蚵灰窯的建築文化作為展覽主題;『運河博物館』-是台南安平運河舊海關,整體建築以日式風格為主;其他市定古蹟還有『海投社魏宅』『安平盧經堂宅』『安平文化資訊館』。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趴趴走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除了著名的古蹟建築以外,還有許多深具當地特色的廟宇建築,例如觀音亭、城隍廟、開台天后宮、伍德宮、周龍殿、西龍殿、金龍殿、化善堂、朱文殿以及三靈殿;此外,台南安平的小吃也不容錯過,擔仔麵、虱目魚料理、鱔魚料理、蝦捲、蝦餅,近年來更興起最具安平代表特產-古堡餅,以安平古堡為圖案,一改傳統的肉餅,創造出香酥咬勁的外皮、肉香滿盈的內餡兒,往後並會繼續研發出以億載金城和安平樹屋的餅品成為安平三寶。2005-04-12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
15:22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簡介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為德記洋行,與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目前僅勝德記洋行和東興洋行;今日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在西元2001年規劃了『時空走廊』,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的展示,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的歷史發展
德記洋行採Talt & Co 的中文,屬於英屬東印度公司,建於19世紀下半葉,清朝同治6年(西元1858年)5月,安平港通商因此英商德記洋行代表馬遜(J.C.Masson)來安平租屋營業,便在英國駐安平領事館北側興建洋房、倉庫,以輸出台灣的砂糖、樟腦,並輸入鴉片為主,德記洋行主要是經營茶葉出口貿易,但在日據時代由於貿易已被日商壟斷因此洋行紛紛倒閉; 之後便將德記洋行將為大日本鹽業會社會營業所,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制為台南鹽場辦公室,後來又成為台南鹽場宿舍,至西元1981年設立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的建築風格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共有兩層樓,走廊以綠釉瓶飾欄杆並刷上白色的粉牆,鮮豔的顏色不同於安平傳統的建築,桁架系統的屋頂鋪上瓦片,各有左右且四坡排水二個屋頂;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左右塊空地,後面則平房倉庫,是囤積貨物的地方,其風格與安平建築較為相同。台南安平旅遊
來到台南安平體驗古都的人文風情,還可前往安平樹屋、永漢民藝館、安平古堡、安平小砲台等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著名景點外,美食盛會更是不容錯過!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擔仔麵、虱目魚料理、鱔魚料理、蝦捲、蝦餅,近年來更興起最具安平代表特產-古堡餅,以安平古堡為圖案,一改傳統的肉餅,創造出香酥咬勁的外皮、肉香滿盈的內餡兒,往後並會繼續研發出以億載金城和安平樹屋的餅品成為安平三寶。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沿台1線續行至台南市區接公園路,至圓環後續行民生路、安平路、北安路轉古堡街即可到達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2、國道一號:由仁德交流道下,沿182縣道續行至台南市區,行駛東門路、府前路轉中華西路、安平路、北安路轉古堡街即可到達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轉乘2、5、7、11、14路公車至台南站,轉乘24路公車至蠟像館站即可到達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

永漢民藝館
15:16
永漢民藝館簡介
永漢民藝館位於台南縣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上、安平古堡右側,屬於安平國家歷史風景區,原本為清朝光緒13年(西元1887年)所建的稅務司公館遺址,為一幢磚造外敷灰泥的二層樓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曾改為安平區公所,安平區公所遷址後是政府便將此地改制為陳列館,並於西元1979年重修並更名為永漢民藝館,目前展示旅日僑商邱永漢先生所捐贈的民間藝術品,相當值得民眾前往了解昔日的安平歷史。永漢民藝館的展覽特色
永漢民藝館文物展出於2樓,其展出的民間藝術品可分為明清及晚近漢族先民器物和山地文物,並分為9個展示區物,其中以明清及晚近漢族先民器物較多,而山地文物為次之,包含各式出土陶斷片、原信民的琉璃珠、車輪板、陶瓷甕罐、長袍馬褂、彩盒、木偶、皮影戲偶、漁獵用具、粿模糕印等,展示內容相當豐富,成為安平地區展覽內容最多樣、精采的民俗文物館;永漢民藝館的『安平古壺』為所有展出文物中最為特別的,是在安平海濱所發現,是漢族在臺活動最早的出土文物,為當年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時所用的火藥容器。熱蘭遮城博物館
由於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規劃,台南市政府預計將永漢民藝館規劃成為熱蘭遮城博物館,其完成後將會把熱蘭遮城博物館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王城試掘出土物、清稅務司歷史以及永漢民藝館部份文物,整合之後能將台南的輝煌歷史發揚光大,也讓民眾對於台南安平古城的歷史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安平區旅遊
來到台南安平除了體驗古都的人文風情外,前往永漢民藝館、安平古堡、安平小砲台等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著名景點外,美食盛會更是不容錯過!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擔仔麵、虱目魚料理、鱔魚料理、蝦捲、蝦餅,近年來更興起最具安平代表特產-古堡餅,以安平古堡為圖案,一改傳統的肉餅,創造出香酥咬勁的外皮、肉香滿盈的內餡兒,往後並會繼續研發出以億載金城和安平樹屋的餅品成為安平三寶。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公園路志民生路,轉安平路接觀音街即可到達永漢民藝館。★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轉乘台南客運15路公車至安平古堡站即可到達永漢民藝館。

安平小砲台
14:21
![]() |
兩座砲台近拍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安平小砲台簡介
安平小砲台位於台南市安平區、昔日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安平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有六個磚造雉堞,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且設有柵門擋水,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安平小砲台歷史發展
安平小砲台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國與鴉片戰爭期間,是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安平小砲台面向台江內海與西岸的四草砲台形成犄角;當時安平地區設有大港砲台、紅毛城砲台、天后宮砲台、安海頭砲台和灰窟尾砲台,安平小砲台對應於沈葆楨所建的『工鯤身砲台』(安平大廠台)就規模大小而稱呼的;至清同治13年甲(西元1874年)台灣知府周懋琦曾加以重修安平小砲台,民國38年(西元1949)台灣光復後國軍曾於砲台上建造碉堡一座,又在民國79年(西元1990年)曾經整修安平小砲台。安平港國家風景區
由於台南安平地區為昔日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保存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為此成立了『安平港國家風景區』,安平港國家風景區內從國家第一級、第三級古蹟、市定古蹟,歷史文物相當豐富,還有許多人文景點,像是開台天后宮、金龍殿、化善堂、城隍廟,此外安平觀光魚市、延平老街、港濱歷史公園、西門鄉土文化館等也是民眾不容錯過的喔!台南安平美食
來到台南安平除了體驗古都的人文風情外,美食盛會更是不容錯過!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擔仔麵、虱目魚料理、鱔魚料理、蝦捲、蝦餅,近年來更興起最具安平代表特產-古堡餅,以安平古堡為圖案,一改傳統的肉餅,創造出香酥咬勁的外皮、肉香滿盈的內餡兒,往後並會繼續研發出以億載金城和安平樹屋的餅品,成為安平三寶。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台1線往安平方向行駛至永康市街西門路轉台17甲線(金華路),至安平路口右轉續行轉湖內二街即可到達安平小砲台。

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13:12
![]() |
三級古蹟立碑門口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簡介
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位於台南市安平區效忠街上、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又名『海壇館』,是清代駐防台灣的水師班兵所興建的兵館,因海壇鎮所轄有座海山故稱之;安平海山館(安平海山館)原主祀媽祖並合祀五帝爺、五福爺,於日據時代毀館之後神像移祀於海頭社文朱殿內;目前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展覽內容以安平為主題,讓民眾了解昔日安平的風華韻味。安平五館
安平五館分別是五間兵建的廟館,為聯絡聚會的場所,分別為『提標館』-廈門提標班兵、『烽火館』-福寧烽火營、『海壇館』-海壇鎮標兵、『閩安館』-閩安協標兵、『金門館』-金門鎮標兵,安平五館在日據時代皆已毀壞,因此現在的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為安平人張金聲所修建;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於西元1983年由台南市政府收購並修建,在於兩年後規劃成為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以展覽、參觀為主。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建築特色
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設有圍牆,其上有門牆二座,分別為劍獅和文字紋飾,牆門層層出挑、簷角和葫蘆形狀的收頭,成為安平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建築,三合院的格式,正廳前擺著一座刀劍屏,有驅邪鎮煞、祈求平安的意義,正廳及拜亭的木雕及窗櫺裝飾以藍色為主調,其南側有廂房,裝飾就較為樸實。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的展覽特色
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展示主題以人物志略、藝文及民間技藝、勝蹟、生活、祠廟、王爺及王爺信仰、民宅厭勝物、明日安平為主題,並且展示風獅爺、劍獅和太極八卦牌、日月仙桃等,不同於一般的民俗文物館,另外,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並陳列了現代安平藝術家以及民間藝人的書畫、木雕、陶藝和彩繡等各種藝術作品供民眾觀賞,用視覺饗宴來讓您體驗安平的人文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仁德交流道下,循182縣道往台南市區經東門路、東門圓環,續接府前路至府前路二段轉中華西路,轉安平路、平生路至效忠街即可到達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轉乘台南客運15、33路公車至安平古堡站即可到達安平鄉土館(安平海山館)。
2002-12-11

億載金城 Eternal Fortress (Yi Tzai Golden Castle)
09:39
![]() |
阿姆斯壯大砲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億載金城簡介
億載金城位於台南市金城里,在台南安平附近,億載金城是台灣島第一座西式砲台,也是第一座配備『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可說是台灣砲台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億載金城古稱『二鯤鯓砲台』,也有人稱做『三鯤鯓砲台』,所謂的二鯤身即是昔日羅列在台江西岸的沙洲島名,當時安平古堡位於一鯤身,億載金城位在二鯤身。不過後來因為港口淤積,所以沙洲也就慢慢的連在一起。當時建造的原因,就是對付日本人的侵台,億載金城是中國人花錢蓋,請法國設計師設計,作戰時則用英國、德國的砲、美國的步槍,洋味十足!億載金城建築特色
億載金城是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也就是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同年開始建造,完工時間為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億載金城佔地約3公頃,為西洋式紅磚建築,呈四方形,四隅有稜堡,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抗日名城,目前列為國家第一古蹟。城外作拱形,外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皆為沈葆禎的手筆;億載金城的城門右邊,紀念碑上面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築歷史,還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以及三座大砲台。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但絕大部分的砲都在日據時代遺失,目前所見只有1尊小砲為真砲,其餘都是64年整建時仿製;雖然經過多次整建,億載金城多項設施都已被破壞,如砲台營房、彈藥庫等,億載金城砲台中央減低炸彈攻擊威力,同時兼有儲水功能的水池現在也已填平,成為廣闊的空地,但現存的外觀仍能看出砲台整體型制。如今的億載金城
目前放置在億載金城內供人參觀的砲台,是民國65年(1976) 台南市政府推動觀光年,為紀念此砲台創建一百週年特別仿製的成品,而且億載金城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最近一次整修,台南市政府挖出了一小部分營房與彈藥庫的位置,並以玻璃罩保護,讓遊客能夠更了解當時兵員的生活。雖然台灣人的反抗並未改變日本人統治的歷史宿命,但億載金城發揮的威力,還是證明了沈葆楨的籌辦軍務的才能與眼光,也讓沈葆禎在歷史留下美名。台南-歷史之城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赤崁樓、安平古堡等,而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當地業者也花招百出,讓台南旅遊、台南觀光內容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在台南留下屬於自己的歷史足跡。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轉台1線接公園路,走民族路接圓環,由安平路走左岔安億橋後左轉即可到達億載金城。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台南市公車2、7、12、20路至西門站,轉乘15至妙壽里站往運河橋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億載金城。
2002-12-10

海濱秋茂園
09:35
秋茂園位於鯤鯓海濱的木麻黃林區,佔地5甲多,乃旅日華僑黃秋茂先生出資興建。園內設有12生肖、偉人等各類人物及神話故事塑像;秋茂園不收門票,供人自由參觀,且園中遍植果樹,成熟時,可供遊客自由摘食,大飽口福一番。 目前,秋茂園重新規劃整建,增加許多遊樂設施,如滑草、碰碰車、碰碰船、霹靂車、騎車、遊艇等海陸上活動,並仍在陸續開發籌設中。新增之設施採收費制度,遊客前往可自行斟酌或動或靜皆宜的遊樂方式。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往台南方向接中正北路、中正南路,續行中華路、西門路至民權路左轉至安平路,於四草大橋橋頭左轉即可到達海濱秋茂園。
2002-12-06

安平古堡 Anping Fort
09:22
![]() |
俯瞰砲台和園區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安平古堡簡介
安平古堡位於台南市安平區效忠街、國勝路上,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俗名紅毛城、番仔城或王城,最早建於1624年,荷蘭人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因此曾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舊熱蘭遮城分內外二部,城垣範圍包括台灣最早的延平市街。安平古堡的歷史
清朝康熙年間,將台灣的行政中心移至赤嵌,因而沒落傾頹,缺乏管理照料的熱蘭遮城逐漸傾毀,再加上建築億載金城時為撙節經費大量利用了這裡的磚石,一般民家見狀,更是有恃無恐,修築屋舍也來此就地取材,熱蘭遮城就這麼被拆得體無完膚;熱蘭遮城被完全剷平是日據時期的事,1930年,統治者利用原地建起了紅磚平台,以及白牆黑瓦帶有南洋風味的海關宿舍,新建築的使用面積較原熱遮蘭城小,因此部分城牆能保留至今。安平古堡留在遊客印象中的白色瞭望台是日據時期所建,由荷蘭人建築的『熱蘭遮城』,也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如今只剩一堵老榕盤據、厚實而班駁的城牆,這才是安平古堡列名的一級古蹟。如今的安平古堡、熱蘭遮城
目前安平古堡西洋建築為日據時代所建,安平古堡是台灣光復後的命名,現今參觀的部分大致可分為古蹟紀念館、瞭望台、古壁史蹟公園等部分;古蹟紀念館就是日據時期的海關宿舍,內容包含荷鄭時期的政治史蹟、熱蘭遮城的模型,以及由奇美博物館籌劃的荷鄭時期文物展示等;附近設有史蹟公園及陳列館。並建有新式瞭望台,視野及佳,海岸景觀盡入眼底。安平古堡正前方是永漢民藝館,本為清稅務司公館遺址,現陳列邱永漢捐贈的民俗及山地文物,其中有難得一見的樂器漢明鄭時的火藥壺,相當具有歷史價值。台南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億載金城、赤崁樓等,而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當地業者也花招百出,讓台南旅遊、台南觀光內容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讓台南的風情,在遊客的心中最回味的!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公園路由南門圓環至民生路,走安平路接觀音街即可到達古堡。 ★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99、88、2至安平古堡站即可到達安平古堡。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