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大樹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樹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5-05-09

玄華山文化院

18:56

位於大樹鄉民生二路,創立於一九六二年,以集善堂為開基之始,創立人蔡文先生獲得神靈汶羅清水祖師啟示,便與同修沈石玉、陳天合、郭啟彰及黃石珠等人,以「文化院」為名,於高雄市新興區祖師廟創設鸞堂,求教受益者日盛,也在那時奠定了文化院的根基。於一九六九年遷至現址,並斥資改建為四層樓宮殿式的建築,成立文化院總院,並由蔡文先生召集商議成立管理委員會,正式向政府登記立案。有院生捐出將近三甲的山坡地,遂籌建天壇,工程歷經七年的時間,於1982年落成。且於1984年完成天壇二座九龍肚之工程。文化院的組成係由總院、五堂及天壇而成的。其總院是一座四層樓高的宮殿式建築物。一樓供奉著孔夫子神位;二樓是扶鸞殿及打坐道場,供奉關聖帝君;三樓供奉觀音大士、斗姥天尊及六十太歲;四樓供奉著專擅醫術的主祀神,一生以救世濟人為職志的汶羅清水祖師。 文化院以道家哲理為依據,並以鸞理為教化渡世的工具,認為宗教有道德教化的功能,要教導一般大眾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上善盡本分,並發揮自己的潛能,提昇信仰的層次。所以文化院的宗旨為「敬神不求神」、「問神必有道」、「教育世人」、「培養人才」等等,透過宗教的熱忱來實現濟世渡人的理想。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9-23

佛光山 Fo Guang Shan

10:34

高聳的佛祖像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佛光山簡介

佛光山位於高雄縣大樹鄉東北區,高屏溪的西側,由星雲法師帶領弟子披荊斬棘,一沙一石、一磚一瓦歷經艱辛所建設起來的,是一座大乘佛教的寺廟;目前佛光山不僅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也是南台灣的佛教重心,寺廟建築,格局恢宏,並且創立佛教大學,推廣佛法不餘遺力。

佛光山的建築風格

佛光山建築主要由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和大碩殿四座寺廟構成。大悲殿奉祀白衣大士,廟堂周圍嵌有觀音像上萬尊;大雄寶殿佔地極廣,氣勢最為宏偉。主祀釋迦牟尼佛,左右陪祀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佛光山四殿內四週牆上共有14800小洞,各奉佛像一尊,光明燈一盞,莊嚴肅穆;接引大佛為佛光山最顯著的目標,其身高達120公尺,全身塑金,右掌朝前左手下垂,兩眼半閉,似笑非笑地昂然站立,四周另有480尊金身立像佛陀,分別環伺,在陽光山照耀下,鮮明奪明,下方有一座大佛城,大小佛像千餘尊,尊之儼然,十分壯觀;此外,佛教文物陳列館珍藏古今各國文物多達數千件,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佛光山-佛教勝地

佛光山四大信條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四大宗旨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由星雲大師創辦於1967年,星雲大師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僧侶及學者,提倡『人間佛教』,為中國佛教臨濟宗法脈傳承,目前已經成為全台灣第一大佛寺,佛光山在全世界都已設有許許多多的別分院;1997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媒體面前宣佈,佛光山即將封山,封山的原因是為了要提供佛光山常住僧眾一個寧靜的修行環境。西元2000年,星雲大師經過層層考慮,佛光山終於決定重啟山門,並且提供大眾一個清靜的環境來修行。

佛光山-修身、旅遊之地

佛光山為帶動南部地區繁榮和休閒文化的提升,自2001年開放民眾進入,特別是在農曆春節到元宵期間,為佛光山最熱鬧的季節,滿山掛滿花燈,入夜後一片燈海,十分熱鬧,民眾可把握此機會,上山賞燈參訪;另外,民眾也可順道至文華山文化院、斜張橋等旅遊景點參觀,為您的旅程增加新的色彩。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旗山交流道下,接186縣道至嶺口轉台21線南下,經嶺口橋統領坑即可到達佛光山。 ★ 搭乘大眾運輸: 1、客運:(1)、由高雄火車站搭乘高雄客運往旗山、美濃、甲仙、六龜方向經佛光山之班車至佛光山站即可到達佛光山。(2)、由普門寺、佛光山台北道場搭乘佛光山交通車即可到達佛光山(請先電洽發車時間)。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