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深坑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深坑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5-04-12

深坑老街

14:28

深坑老街風貌 / 林仲哲

深坑鄉的地理、歷史

台北縣深坑鄉,位於台北市東南方,北、西、南三面與台北市之南港、文山兩區為界,東與石碇為鄰;深坑四周多山,每座山地高度從300公尺至500公尺不等,景美溪流經其中;相傳清高宗二十年(西元1755年),大陸閩南地區發生了大旱災,於是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前來深坑墾拓,深坑本來叫做『簪纓』;後來台灣發生了番亂,但由於簪纓的地形易守而倖免,四面環山,形似坑底,所以改名為『深坑』;在日據時期已成為『深坑庄』,台灣光復後則正式列為『深坑鄉』。

深坑老街的形成

在日據時期,深坑曾為整個文山區的行政中心;目前為台北縣最小的鄉,也是全國最小的鄉,但名氣卻聞名全台。深坑老街的形成,從昔日淡水河可上溯至深坑與石碇之間的楓子林,深坑成為台北盆地往宜蘭必經之路,再加上附近地區茶葉與染料以此為集散地,成為今日深坑老街的由來。老舊屋瓦古厝、老街前的百年老樹,也成了深坑老街的地標,深坑老街的亭仔腳,裝飾著精緻的磨石花磚,似乎在傾說著深坑老街以往的繁華景象。

深坑老街的歷史

舊期的深坑老街,長約200公尺,寬還不到2公尺的泥路,街旁的房舍也只是草屋,值到後來有一次的街上廟會,在焚燒紙錢時不慎引燃草屋,將整條的深坑老街付之一炬;火災後的重建,才將屋舍設計為瓦屋,牆壁則是以土角磚做成,地板鋪著水石,就是俗稱的『土角厝』;至日據時代,1915年,日本人實施街道改正計劃,開始拓寬街道,土角厝也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立面街屋,成為今日深坑老街的面貌。

深坑老街的建築、美食

深坑老街中,有許多富有歷史的建築,其中『德興居』是深坑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閩南式的特色,可是擁有百年的歷史!建材及雕刻十分講究,加上騎樓的巴洛克是雕花立面,牆頂上還有法國式的花草裝飾,更是別有風味,具有立體感;在德興二字旁,有兩隻鰲魚,龍頭魚身,分別有掌雨跟鎮火的作用;此外,這裡還是深坑名人黃德隆所在。歷史文物固然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但深坑老街中的豆腐美食,更是不容錯過!大樹下的豆腐,可是令許多遊客聞名前來,還有紅燒豆腐、黑豆腐、碳烤臭豆腐,令人垂涎三尺,深坑鄉還會舉辦『深坑豆腐節』,邀請您與深坑共襄盛舉。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三號:由木柵交流道下,接國道三甲線續行106乙縣道(文山路三段),過天龍橋左轉接白鷺橋,右轉106縣道(北深路三段)過新光橋即可到達深坑老街2.106縣道:由景美走106線縣道到雙溪口轉106乙線到九寮埔橋左轉過橋,然後沿小粗坑產業道路即可到達深坑老街★搭乘大眾運輸: 1.客運:搭乘台北客運往平溪方向之班車至永定國小站即可到達深坑老街2.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木柵站,轉搭計程車至深坑老街即可到達深坑老街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7-20

炮子崙瀑布(四龍瀑布)

09:12

四龍瀑布 / 餐飲名店情報
炮子崙瀑布位於深坑鄉炮子崙道路上,又稱四龍瀑布,可由中正橋至木柵貓空的產業道路,全程約7.5公里,沿途花樹蒼鬱,車輛可通行,車行約1.6公里處,可見一土地公廟,而旁邊有一棵生長奇特的榕樹,被喻為母子樹,您可仔細觀察並趁此了解一下大自然的生態。另行至王軍寮附近,由路旁一條小徑,步行約10分鐘,即可至高約20公尺的四龍瀑布。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7-19

深坑鎮南宮

09:53

深坑鎮南宮 / 餐飲名店情報
深坑鎮南宮位於深坑鄉大崙腳,深坑的舊名「簪纓」,因為四面環山,形成坑狀而有此名。深坑鎮南宮主祀神祇是一塊經過風化後形狀像媽祖的巨石,該石像也有百年歷史,四周圍的牆都是用方形狀的石塊堆砌而成,石媽祖已成為深坑鄉最具有特色的廟宇。據說百年前有一個看牛的孩童,跑到一座自然生成的媽祖石像上尿尿,結果腳不良於行,於是孩童父母趕緊到石像前謝罪,爾後有位善心人士便因此蓋了一座草房廟供奉石媽祖,並發願等賺錢發達後再好好改建,果真不多久該善心人士發達了便重新修建宮廟,並請專人替石媽祖開面,於是水南宮(鎮南宮前身名)正式誕生。宮內最大的特色,是主神石媽祖連著神桌和左右二根石柱,都是同一座石頭公,長約一0五公尺而且形狀成鶴狀,鄉民稱它為白鶴仙師。深坑鎮南宮旁有一登山石階步道,約有384階,路旁有設置「石媽祖路碑」的紀錄及建築步道的歷史說明碑。步道蜿蜒在青山的綠林中,站在石媽祖廟前的廣場可以俯瞰深坑鄉的全景。

Read the full story

深坑母子樹

09:53

深坑母子樹 / 餐飲名店情報
中正橋至木柵貓空的產業道路,全程約7.5公里,沿途花樹蒼鬱,車輛可通行,車行約1.6公里處,可見一土地公廟,而旁邊有一棵生長奇特的榕樹,被喻為母子樹,您可仔細觀察並趁此了解一下大自然的生態。   另行至王軍寮附近,由路旁一條小徑,步行約10分鐘,即可至高約20公尺的四龍瀑布。

Read the full story

深坑集順廟

09:45

集順廟大樹下 / 餐飲名店情報
深坑集順廟位於深坑鄉深坑街內,創建於1838年,主要供奉『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兩位,保儀大夫是唐朝時期的張巡,是文官;保儀尊王是唐朝時期的許遠,是武將;除外還有關帝聖君、福德正神以及彰化、鹿港、北港、斗南、新港等地分香而來的六尊媽祖,來自大陸安溪的移民,初至深坑墾拓時蓽路藍縷的刻苦情景,集順廟是深坑街當地先人移民來台時的心靈寄託。  深坑集順廟在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都會舉辦將六尊媽祖請回原分香廟宇的進香活動;而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會舉辦集順廟祈春法會。集順廟最特殊是在舉辦慶典活動時有取『丁口錢』的傳統習俗。所謂「丁口錢」古時候男性稱「丁」、女性稱「口」,廟方在舉辦慶典時以深坑村為主。每人收取十元為基準的丁口錢,集順廟也是深坑眾多廟宇中唯一有收丁口錢的,而此獨特的習俗則使集順廟益顯示其重要地位。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者: 1、由景美走106線縣道到雙溪口轉106乙線到九寮埔橋左轉過橋,然後沿小粗坑產業道路,即可到達深坑集順廟。 可由景美走106線縣道到雙溪口後,仍循106線(往平溪)經文山煤礦到永定國小右轉產業道路,即可到達深坑集順廟。 ★搭乘大眾運輸: 1、台北客運平溪線:主要由木柵馬明潭起站(亦有由樹林及板橋起站的)經深坑、雙溪口、文山煤礦後到永定國小下車,即可到達深坑集順廟。 2、捷運:搭乘『木柵線』(棕色)於木柵站下車,轉搭計程車(约10分鐘),至深坑老街入口下車,即可到達深坑集順廟。

Read the full story

大團園休閒農園

09:42

大團園休閒農園 / 餐飲名店情報
  大團園餐廳,經由農會、縣政府輔導於79年成立,負責人李國鈞先生將該店區分為用餐區及喝茶區,用餐區並展覽著當地藝文人士之畫作、雕刻或各種藝品,而喝茶區不僅有6座造型幽雅的涼亭可品茗,更有田園景觀可欣賞,該店並有手拉坯現場教學且不定期舉辦各種藝文活動。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7-18

深坑永安居

09:50

深坑永安居 / 餐飲名店情報
深坑永安居位於深坑鄉北深路三段,鄰近深坑豆腐老街,深坑以黃、高、陳、林、張五姓人口最多,幾乎全來自泉州安溪縣,深坑永安居不僅是黃氏族人生活史的縮影,更與深坑的墾拓、發展息息相關;深坑永安居於民國元年由二房黃守禮的四個兒子共同合建,於民國四年完工。原先建永安居的正身、左右內護龍、左外護龍,內圍牆及入口門樓等部份,為求子孫「永久平安居住」之意,取名「永安居」,已列為三級古蹟。深坑永安居目前由二代第三房黃亦爐夫婦居住看管,地勢居高臨下,建築特色為主從分明之三合院,磚飾、石雕及剪黏更是永安居另一特色,正廳的入口有泥塑剪黏匾額「永安居」;左右石窗或水車堵等處以精美的泥塑、剪黏有「禪賢讓位」、「周文王請姜子牙」、「大舜象耕」、「瑞雲」、「椒衍」、「瓜綿」等字樣;屋脊的剪黏裝飾主要以龍、鳳、花、草、鳥為主題,手法精緻優美。正廳大門的石臼更雕有人物之石刻,左為「唐夫人事親哺乳」、右為「背米養母的子路」,值得一提是大廳內之壁磚、地磚及牆上所題的書法與每張桌椅都保存得相當好,是難得的古董古物。深坑因位在台北盆地邊陲地帶,永安居也有完善的防禦設施。像竹林、圍牆、銃樓、銃眼等就是最好的防盜賊攻入的防線。還有內外兩條護龍及內外兩層圍牆構成緊密的防禦空間,是為昔日富裕人家的房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者: 1、由景美走106線縣道到雙溪口轉106乙線到九寮埔橋左轉過橋,然後沿小粗坑產業道路,即可到達深坑永安居。 可由景美走106線縣道到雙溪口後,仍循106線(往平溪)經文山煤礦到永定國小右轉產業道路,即可到達深坑永安居。 ★搭乘大眾運輸: 1、台北客運平溪線:主要由木柵馬明潭起站(亦有由樹林及板橋起站的)經深坑、雙溪口、文山煤礦後到永定國小下車,即可到達深坑永安居。 2、捷運:搭乘『木柵線』(棕色)於木柵站下車,轉搭計程車(约10分鐘),至深坑老街入口下車,即可到達深坑永安居。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09-22

陳秋菊古厝(德鄰居)

17:30

陳秋菊古厝 / 餐飲名店情報
陳秋菊古厝位於深坑鄉旺耽路上,又稱為德鄰居,開喜烏龍茶曾借古厝前庭辦20桌宴席拍攝廣告。目前古厝由第三代孫媳婦陳周治居住看管,陳女士已70歲,據表示,該古厝大廳的神桌、桌椅都是建造此屋時,即從唐山訂製而來的,完全不使用鐵釘打造的古老技術,實屬難得。古厝後院種植著柚子樹、玉蘭花樹,並有一口還可繼續使用的百年古井。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