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1

大葉大學
17:08
大葉大學簡介
大葉大學位於彰化縣大村鄉山腳路、八卦山山麓,中文簡稱大葉、英文簡稱DYU,是台灣著名的私立綜合大學,大葉大學設有工學院、管理學院、設計暨藝術學院、外語學院和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等5所學院;大葉大學創校於西元1990年,當時為大葉工學院,以師徒制和產學結合作為創校手法,希望培育出具創意且優質的學子青年,至1997年大葉工學院改名為大葉大學,並且分設工學院、管理學院、設計暨藝術學院、外語學院和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等5所學院,成為彰化縣著名的私立綜合大學。大葉大學-校園規劃
大葉大學校地佔地約為23.28公頃,校園內設有數處校園巡迴車站,讓學生能輕鬆優遊校園,上課更能輕鬆,從大門入口處映入眼簾的為大葉大學主要的學生活動中心,是學生下課聚集的場所,繼續向校內步行可看到行政大樓、管理大樓和兩座停車場,其左方為設計大樓和外語大樓,與宿舍區對望,而在圖書資訊大樓和工學大樓中間的廣場也是學生下課漫步的好所在,中央的噴泉景觀令人目不暇給,水霧的景觀和校園的景色搭配得十分得宜,是大葉大學主要的校園景觀;穿越工學大樓可到達體育館、運動場、網球場以及另外2棟的宿舍區,規劃恰當的校園空間讓大葉大學的學生能在如此優美的環境獲得最豐富的知識。大葉大學-八卦山景色
由於大葉大學位於八卦山山麓,因此可欣賞到八卦山的優美景色,八卦山風景區屬於參山國家風景區,面積約為22000公頃,環境十分優雅是台灣八大名勝之一;八卦山後設有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據守兩座古砲,園內有健康步道和大佛環山步道讓遊客踏青尋樂,往上走有景觀台,可觀賞園方悉心種植的台灣欒樹、黑板樹和相思樹;八卦山風景區佔地廣大,因此又將區域劃分為八卦山、百果山、松柏嶺三大遊憩系統。彰化旅遊
彰化的幽林山景、綠野的田野風光、海岸線的戲水、人文之旅、古蹟探索等都非常值得您一遊,除了著名的八卦山以外,還有鹿港昔日辜顯榮舊居的民俗文物館、有臺灣紫禁城之稱的龍山寺、湄洲開基媽祖的三級古蹟天后宮、還有一級古蹟的彰化市孔子廟等,除外,當然還有王功漁港、田尾公路花園、清水巖寺、虎山岩等著名景點都是彰化不可錯過的景點。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員林交流道下,接員鹿路至莒光路左轉續行台1線、中正東路和山腳路即可到達大葉大學。(2)、由彰化交流道下,往彰化市方向行駛中央路,轉中山路右轉即可到達大葉大學。2、國道三號:(1)、由中興系統交流道下,接台76快速道路由員林交流道下,往員林方向行駛左轉續行台1線、中正東路和山腳路即可到達大葉大學。(2)、由快官交流道下,往彰化方向行駛接台74、74甲快速道路轉台1線,行駛中央路,轉中山路右轉即可到達大葉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17:00
國立嘉義大學簡介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簡稱嘉大、英文簡稱NCYU,目前擁蘭潭校區(校本部)、民雄校區、新民校區、林森校區和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於西元2000年由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和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合併而成,校地總面積大約283公頃,是全國大專院校面積第三大的學校。國立嘉義大學可源自於西元1919年設立台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1921年改名為台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制為台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成立台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而台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改制為台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1966年台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改制為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1981年台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更名為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而1991年嘉義師範學院改制為國立嘉義師範學院,隔年民雄校區落成啟用並將行政單位和大多學系遷至於此;1997年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改制為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至2000年決定將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和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合併成為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嘉義大學-校區介紹
國立嘉義大學分別有四個校區,「蘭潭校區」位於嘉義市東區學府路300號,總面積約為115.86公頃,是國立嘉義大學的校本部所在地,在西元1985年嘉義農專行政中心遷至於此時啟用,目前是國立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理工學院和農學院所在地;「民雄校區」位於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面積約為20.33公頃,於1992年當時的嘉義師院行政部門和部分學系遷至於此,目前是國立嘉義大學的師範學院和人文藝術學院之校區;「新民校區」位於嘉義市西區新民路580號,面積約為11.09公頃,是1938年嘉義農專遷址處,現在除了是管理學院的所在地外,預計獸醫學院也會在此設立;「林森校區」位於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51號,面積約為5.12公頃,是1957年嘉義師專創校所在地,目前是國立嘉義大學進修部、推廣部、師資學分班以及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所在地。此外,國立嘉義大學上有佔地約0.795公頃的宿舍區域和117.18公頃的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嘉義市旅遊
嘉義市為交趾陶的發源地因此交趾陶館是來到嘉義市不容錯過的景點,還有蘭潭水庫、嘉義公園、嘉義孔廟、北嶽殿(地藏王廟) 等等嘉義市著名的景點,此外民眾也別忘了品嚐火雞肉飯、方塊酥、米糕等地方小吃喔!
國立台南大學
16:19
國立台南大學簡介
國立台南大學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共有府城校區和榮譽教學中心校區(七股校區規劃中),中文簡稱南大、英文簡稱NUTN,前身為西元1899年創立的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昔日簡稱台南師院、南師),歷史相當悠久,是台南歷史發展的見證;國立台南大學創立時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位於今日台南市西門路,1903年曾因經費不足而停辦15年,至1918年於赤崁樓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南分校之名復校,隔年又更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西元1922年將校舍遷入桶盤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校,1962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又改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院並增加教育學系;1991年改隸國立成為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至2004年改名為國立台南大學,並脫離師範體系成為綜合大學。國立台南大學-校區介紹
國立台南大學校區總面積約為11.85公頃,位於樹鄰街二段的府城校區為校本部,從北向校門進入校區後,即可陸續看到文薈樓、啟明苑、紅樓、雅音樓、思誠樓、文萃樓、誠正大樓、中山體育館、格致樓、中正館、思遠樓、懷遠齋、化雨亭、美術館、排球場、運動場和籃球場等等,走出南向大門可到達益友齋和輔仁齋,每棟建築不僅各有特色,且歷史悠久,校園面積廣大是學子飽讀詩書的所在,處處充滿著校園氣息。國立台南大學榮譽教學中心校區位於台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校園內的規劃較府城校區簡單,僅畫分A、B、C、D、E等五棟大樓,以及忠孝堂和其他設施。台南旅遊
台南謂為府城古都,古蹟名勝相當豐富,例如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台南孔廟、五妃廟、十二佃大神榕、武廟等等,都是台南市歷史悠久、最能代表台南人文風情的古蹟名勝;台南道地的小吃也不容錯過,除了鼎鼎大名的擔仔麵、棺材板、鱔魚意麵之外,虱目魚粥、米糕、肉圓、當歸鴨也可讓您飽足一番,享受完了台南美食,可別忘了帶份黑橋牌香腸、龍眼乾、安平蜜餞等當伴手禮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仁德交流道下,往東門路行駛過東門圓環接大同路,至樹林街二段口右轉即可到達國立台南大學。

長榮大學
15:39
長榮大學簡介
長榮大學位於台南縣歸仁鄉長榮路一段,是台灣著名的私立大學,佔地面積約為26.63公頃;長榮大學的起源可源自西元1883年由余饒理牧師所創立的長榮中學,至1965年長榮中學董事長陳明清和其他人士組成長榮文學院董事會,1985年教育部解除設立私立大學的限制,因此開始籌措長榮大學研究小組,希望能先成立長榮工學院,1988年遂將教育部提出申請,並獲得多位重要人士大力贊助,組成長榮大學促進委員會,1989年開始籌設,1992年改制為長榮管理學院並於隔年參加大學聯招,終於在2002年改名為長榮大學。長榮大學-校園景觀
長榮大學校門口進入校園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第一教學大樓停車場和候車亭後方的大片綠地,繼續前行來到空曠的廣場,兩旁分別是第二教學大樓停車場以及行政大樓、圖書資訊大樓和第一教學大樓,第一至第四宿舍分別林立於校園的兩旁;第二教學大樓停車場旁即為第二教學大樓和體育館,與其相對的為一整片的綠意草原,讓校園增添生機是長榮大學的特色所在,草園旁邊的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和田徑場是學生主要活動的地點,而壘球場和職安實習教室緊鄰在側;另外一邊為第三教學大樓、學生活動中心、游藝樓、土開實習工廠、溜冰場和汙水處理廠,還設有芒果園和烤肉區,讓學生體驗鄉村DIY的樂趣,是目前台灣的大專院校所少見的。歸仁世界蛇王教育農場
民眾來到歸仁鄉前往長榮大學欣賞校園景色以外,也可前往世界蛇王教育農場喔!世界蛇王教育農場前身為鱷魚繁殖場,後來因為鱷魚經濟價值降低,場主黃國男改養蛇類並以人工方式成功繁殖出1600尾眼鏡蛇,是台灣著名的蛇類生態展示場地,如今復育的蛇類數量相當可觀;世界蛇王教育農場除了有許多種蛇類生態以外,還有養殖南美短吻鱷、淡水鱷、哥倫比亞鱷等鱷魚,還有各式各樣的鳥禽向是領角鶚、台灣藍鵲、巴旦鸚鵡等等,並且藉由解說過程讓遊客對蛇和鱷魚的生態習性有更深層的瞭解,進而宣導保育觀念。歸仁鄉旅遊
歸仁鄉除了著名的世界蛇王教育農場以外,還有許多知名的旅遊景點讓民眾在假日休息時能來到歸仁鄉旅遊,像是七甲花卉區、紅瓦厝景觀、孔子廟、文化國小水生生態池、體育公園、許縣溪河岸、沙崙賞雉雞野鳥、仁壽宮、歸南北極殿、保西代天府、郭家祖厝、十三窯文化園區、長榮花卉、武東上帝廟等等,讓民眾可以體驗歸仁鄉的人文風情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仁德系統交流道下,接台86線至大潭,續行南149縣道即可到達長榮大學。2、國道三號:由關廟交流道下,接台86線至大潭,續行南149縣道即可到達長榮大學。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14:45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簡介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位於高雄市三民區建工路(建工校區),另有燕巢校區位於中文簡稱高應大或高應科大、英文簡稱KUAS,創立於西元1963年,在1998年獲得ISO9002國際認證成為東南亞暨台灣第一所取得認證的大專院校;1963年政府為了推行經濟建設、培育工業人才,設立台灣省立高雄工業專科學校,即今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起源,1979年高雄市成為直轄市因此改制為高雄市立工業專科學校,1981年改制為國立高雄工業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國立高雄工商專科學校,1997年升格成為國立高雄科學技術學院,至2000年成為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至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區介紹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工校區為校本部所在,總面積約為13.87公頃,從正門口進入校區後映入眼簾的是應大池,沿著人行徒步區,左側陸續是行政大樓和管理學院、模具系和電機系雙科館,右側為育賢樓、咖啡館和圖書館暨資訊大樓,繼續前行可到達學生活動中心、餐廳和體育館的空間,旁邊佇立著中正堂和化工館;緊接著操場的景觀盡收眼底,四邊分別有土一館、土二館、機械館、排球場、網球場、游泳池、慧樓、學生餐廳和書城,後方則為勤業樓、思賢樓、毅志樓和弘德樓。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燕巢校區位於高雄縣燕巢鄉阿公店水庫風景區附近,佔地約為106.3公頃,面積相當廣大,由於原校區的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電資學院空間不足,因此預計在2009年燕巢校區陸續完工後,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會將部分學系搬遷至此,讓學子們擁有更好的環境。高雄市旅遊
在台灣高鐵開通後,全台各地來到高雄旅遊更為方便,高鐵車站的接駁車載著遊客到達各個旅遊景點,是最近興起的旅遊方式;來到高雄市除了可前往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感受校園學子氣氛、觀賞校內景色以外,高雄市豐富的旅遊景點也是高雄旅遊不可錯過的去處,多樣化的旅遊景點讓遊客的行程更為豐富,不僅擁有著名的愛河和六合夜市,還有愛河之心(如意湖) 、城市光廊、瑞豐夜市、旗津風景區、原生植物園、蓮池潭、夢時代購物中心、布魯樂谷、高雄85大樓、高雄市忠烈祠、柴山自然公園等等,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和娛樂的旅遊資源。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一、建工校區:1、國道一號:(1)、由九如流道下,接九如路至大昌路口右轉,至建工路口左轉續行即可到達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工校區。(2)、由中正交流道下,接中正路至大順路右轉,至建工路口右轉續行即可到達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工校區。
2008-02-20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12:09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簡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簡稱高雄師大或高師大、英文簡稱NKNU,設有兩處校區,分別是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的和平校區和高雄縣燕巢鄉深中路的燕巢校區,總佔地面積約為64.16公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西元1954年成立的台灣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1967年政府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將台灣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改制為台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同時開始招收男性學生,1980改隸為國立高雄師範學院由教育部管轄,至1989年升格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在1999年更成麗燕巢校區,廣大的範圍提供學子更多的學習空間與資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區介紹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佔地面積約為13.5公頃,正門入口後可看見由教學大樓、行政大樓、圖書館和文學大樓購成的廣場,東北方為特教大樓、電算中心、活動中心、藝術大樓、教職員宿舍和操場,穿過行政大樓即為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和誠敬宏遠池,在維也納森林後方為附屬高級中學部,兩旁分別為逸青樓(男生宿舍)、綜合大樓以及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等運動場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佔地約為50.66公頃,校園內擁有許多湖泊像是澄月池、映月湖、幻濂湖和碧茵湖,沿著校內清心路可看見勤安軒,來到環手星月大道,操場、體育館預訂地、戶外籃球場和科技大樓並立於此,繼續前行則為致理大樓、寰宇大樓、高斯大樓、詠絮樓、文萃樓、歸燕食巢以及霽遠樓。高雄市旅遊
在台灣高鐵開通後,全台各地來到高雄旅遊更為方便,高鐵車站的接駁車載著遊客到達各個旅遊景點,是最近興起的旅遊方式;來到高雄市除了可前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感受校園學子氣氛、觀賞校內景色以外,高雄市豐富的旅遊景點也是高雄旅遊不可錯過的去處,多樣化的旅遊景點讓遊客的行程更為豐富,不僅擁有著名的愛河和六合夜市,還有愛河之心(如意湖) 、城市光廊、瑞豐夜市、旗津風景區、原生植物園、蓮池潭、夢時代購物中心、布魯樂谷、高雄85大樓、高雄市忠烈祠、柴山自然公園等等,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和娛樂的旅遊資源。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一、和平校區:1、公車:(1)、搭乘72至高雄師範大學站即可到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2)、搭乘201至五福一路文化中心站下車即可到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二、燕巢校區:1、公車:由和平校區園環近教育大樓或圖書館搭乘交通車即可到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

高雄醫學大學
10:12
高雄醫學大學簡介
高雄醫學大學位於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中文簡稱高醫、英文簡稱KMU,創立於西元1945年的高雄醫學院,陳啟川先生捐助校地並成為首任董事長,和著名醫學博士杜聰明共同創建,是台灣第一所的私立醫學院,因此是目前台灣歷史發展最悠久的私立醫學院,並在1999年改名為高雄醫學大學;為了讓醫學資源更為廣闊、師生能夠獲取夠多的知識與研究實習的需要,於西元1957年成立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屬於一級教學醫院和醫學中心,1998年更受高雄市政府之託成立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醫學大學-校園規劃
高雄醫學大學校地面積佔地約11.86公頃,從同盟路校門進入校區即為史懷哲大道,大道右側為操場、排球場和網球場以及教學醫學大樓,左側為綜合球場暨集場會、第一教學大樓、學生宿舍(新館、北館和南館)、醫護宿舍、校友會館、勵學大樓、圖書館、濟世大樓和濟世廣場,繼續前行可到達以創辦人之一為名的杜聰明大道,在杜聰明大道口不遠處有第一棟大樓、第二棟大樓和第三棟大樓等三棟不同時期的建物,第一棟大樓旁為綜合實驗大樓、大講堂,對面為附屬中和紀念醫院院區,院區內有啟川大樓、動力中心、西棟病理大樓、南棟病理大樓、A至C棟病理大樓,規劃完善的校區和院區讓學生能在學校即可同步學以致用。高雄市旅遊
在台灣高鐵開通後,全台各地來到高雄旅遊更為方便,高鐵車站的接駁車載著遊客到達各個旅遊景點,是最近興起的旅遊方式;來到高雄市除了可前往高雄醫學大學感受校園學子氣氛、觀賞校內景色以外,高雄市豐富的旅遊景點也是高雄旅遊不可錯過的去處,多樣化的旅遊景點讓遊客的行程更為豐富,不僅擁有著名的愛河和六合夜市,還有愛河之心(如意湖) 、城市光廊、瑞豐夜市、旗津風景區、原生植物園、蓮池潭、夢時代購物中心、布魯樂谷、高雄85大樓、高雄市忠烈祠、柴山自然公園等等,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和娛樂的旅遊資源。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鼎金交流道下,接民族路左轉至同盟路口右轉即可到達高雄醫學大學。(2)、由九如交流道下,往高雄火車站方向行駛至自由路右轉,至同盟路口右轉即可到達高雄醫學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高雄火車站,轉乘計程車約2公里的路程即可到達高雄醫學大學。2、公車:搭乘33、53、92、28、202、203至高醫站即可到達高雄醫學大學。
2008-02-19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17:13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簡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位於新竹市東區南大路,中文以稱竹教、竹大、竹教大或新竹教大,英文簡稱NHCUE,創立於西元1940年為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稱台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又改為台灣省立新竹師範學院,舊稱竹師或新竹師院;西元1991年為了讓師範教育體系更完善發展,將原屬省立的師範學院改隸為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至2005年正式改名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成為台灣6所教育大學中其中一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校園規劃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佔地約為9.1614公頃,從正門入口處左方為圖書館、右方為綜合大樓預定地(目前為停車場),繼續前行可看到由綜合教育大樓、校史館、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應用科學系、語文學系、教學大樓、藝術與設計學系(後方為迎曦軒和崇善樓)以及美勞教育研究所構成的中庭廣場;佔地廣大的運動場四周分別為教學大樓、推廣教育大樓、南門溪畔、音樂二館、宿舍(掬月齋和樹德樓)、綜合體育館以及學生活動中心,其後方還有學生第二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等,校園規劃十分完善,臨溪的景色特別優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南門溪
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的校園一邊有一條彎彎小河名為南門溪,河岸旁規劃了一條南門溪畔步道,是校園內相當清幽的地方,樹景和水流的景致讓許多竹大人在此編織許多美麗的夢,河畔的植物、動物和自然生態十分豐富,是觀察大自然的好所在;南門溪上橫跨著南門溪橋,南門溪橋不僅可欣賞到南門溪的潺潺水流美景,更是通往校外的便捷之道。新竹風城旅遊去
新竹著名旅遊景點像新竹都城隍廟、竹塹城迎曦門、青草湖、玻璃工藝博物館、十八尖山、古奇峰育樂園、新竹火車站、護城河親水公園、新竹孔廟、科學園區等等都是前往新竹可規劃的行程,也別忘了品嚐新竹槓丸、米粉、竹塹餅、香山荔枝等等名產,體驗新竹風城的人文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新竹交流道下,續行光復路至食品路口左轉即可到達國立新竹教育大學。2、國道三號:由茄苳交流道下,接柴橋路續行明湖路,轉南大路即可到達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逢甲大學
16:00
逢甲大學簡介
逢甲大學位於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中文簡稱逢大或逢甲、英文簡稱FCU,起源約在1950年代,當時居於台灣中部的丘逢甲之子丘念台和仕紳楊亮功等人,計畫在中部地區創建一所大學,便於西元1961年在台中市北屯區大屯山,以紀念丘逢甲之名創建逢甲工學院,1963年遷入今日校址,在1980年改制為逢甲大學,以金融、理工和管理為學校主要發展學系,另設有工、商、人文社會、資訊電機、建設、經營管理和進修推廣等學院,逢甲大學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大學。逢甲大學-校園景觀
逢甲大學內校園景觀十分優美,除了一般的行政大樓、忠勤樓、建築樓、語文大樓、土木水利館等等教學用建物,還有攀岩活動場、圖書館、育樂館等等,其中最著名的為「丘逢甲紀念館」、「第一招待所」、「學思園」、「榕榕大道」;丘逢甲紀念館是逢甲大學的象徵性建築,在民國62年落成啟用,當時為大學部、研究所教室以及學生會議廳、校史館、外語中心、精密儀器實驗室、教授研究室,隔年在廣場興建一座噴水池讓廣場更為活潑,並將紀念館前廣場重新規劃成為逢甲特有的景觀特色;「第一招待所」位於人言大樓和噴水池中間,目前是逢甲大學校史資料館,是昔日新校地的第一期建築,成為創校初期的精神指標,在整修之後成為重要的校史古蹟。「學思園」範圍從愉園九曲橋至理學大樓和土木水利館後方,中國傳統庭院瘋隔的大門、迴廊的毛公鼎搭配鳳凰林的景色十分優美,園內的人工湖和湖中小島以虹橋連貫,成為中國風格的庭園景觀;「榕榕大道」為在逢甲大學校門口、行政中心和教學區的中心處,蓊蓊鬱鬱的草坪在進入校園後馬上映入眼簾,在民國84年重新整修後,讓榕榕大道成為逢甲大學校園意象和學生主要的活動所在。台中旅遊
來到逢甲大學,除了一定要前往學區內的逢甲夜市品嘗美味小吃、購物以外,還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忠烈祠、台中孔廟、大坑風景區、寶覺寺、東山樂園、台中公園、精明一街等等。不論是藝文表演或是名勝古蹟,台中市所打造的現代與人文風情是您值得流連與再次造訪的城市。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中港交流道下,往台中市區方向行駛中港路、黎明路橋,左轉河南路再轉逢大路即可到達逢甲大學。(2)、由大雅交流道下,往台中市區方向行駛中清路,轉文心路三段、河南路,左轉逢大路即可到達逢甲大學。2、國道三號:由快官交流道下,接台74線下西屯路交流道,往台中市區方向行駛河南路轉逢大路即可到達逢甲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台中火車站,於站前轉乘22、25、33、35、45、125、5即可到達逢甲大學。2、高鐵:搭乘高鐵至台中站,轉乘計程車即可到達逢甲大學。3、客運:搭乘統聯客運至中港轉運站,轉乘79號公車即可到達逢甲大學。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15:13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簡介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中文簡稱北商或台北商技、英文簡稱NTBC,是台灣著名的國立商業技術學院;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立於西元1917年的台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1921年改隸台北州為台北州立商業學校,隔年改稱州立台北商業學校、增設夜間講習所,人數逐漸增加便將夜間講習所改為州立台北第二商業學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兩校改稱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商業學校和台灣省立台北第二商業學校;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兩校合併為台灣省立台北商業學校,1966年更名為台北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兩年後又改制為台北市立商業專科學校並附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82年歸屬中央改名為國立台北商業專科學校,終於在2001年改制為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發展至今。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校園規劃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校地面積約為1.6公頃,建築各具特色,從校門進入可看見「六藝樓」,共有6層樓分別為地上5樓和地下1樓,最大特色是地下室設有100公尺的運動跑道和頂樓的露天網球場,其他樓層分別是空中學院辦公室、應用外語系、資訊管理系和會計資訊系等教室;「行政大樓」位於六藝樓旁,8個樓層設有總務處、教務處、校長室、電腦教室、國際會議廳和音樂廳等等,擁有較多的行政事務單位; 「五育樓」和六藝樓相對,地上8樓和地下2樓的配置,有停車場、餐廳、販賣部和美容院,以及教官室、學務處、國際商務系、財務金融系、企業管理系和財政稅務系教室;另外兩邊為圖書館和學生活動中心,以及角落的中正紀念館和施工中的四維樓,設備完善是學子學習的好場所。中正區旅遊
中正區擁有相當多的古蹟建築,是民眾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地方,還有自來水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台北植物園、總統府等等都是相當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Y17台北青少年育樂中心、光華商場等都是民眾假日出遊、踏青不錯的選擇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建國北路高架道路往南行駛至忠孝東路匝道出口,續行至濟南路三段右轉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善導寺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2、公車:(1)、搭乘253、297、222、237至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2)、搭乘15、208、265、211、295至成功中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3)、搭乘0南、37、22、615、671至開南商工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4)、搭乘202、212、232、262、276、299、205、605、257至審計部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2008-02-18

台北醫學大學
14:43
台北醫學大學簡介
台北醫學大學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鄰近四獸山、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和台北世貿,前身為西元1960年由胡水旺和徐千田醫師創辦的台北醫學院,在2000年時更名為台北醫學大學,其醫療體系涵蓋十分遼闊,包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委託經營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以及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至2008年籌建中)。台北醫學大學校地佔地約為7.38公頃,校園內目前擁有的建物為解剖大樓、教研大樓、杏春樓、二字頭教室、拇山學苑、口腔大樓、形態學大樓,以及2005年才正式完工啟用的醫學綜合大樓。台北醫學大學-近看台北101
台北醫學大學與信義商圈毗鄰,因此與台北世貿、信義威秀影城、台北市政府、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都相當接近,更是欣賞台北101大樓景致的好地方,台北101購物中心係由台灣十二家銀行及產業界共同出資興建,造價共達580億元台幣,由著名建築師李祖原負責設計及監造,台北101購物中心除了底部群樓作為購物商場外,將成為台北金融商業重鎮;台北101地上101層、地下5層、高508公尺,是目前世界最第二高樓,最著名的是86至88樓為觀景餐廳、89樓室內觀景層、91樓為室外觀景台,觀景台面積約761坪,象徵未來之窗的觀景台。台北醫學大學-探訪眷村文化
台北醫學大學除了鄰近a href=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3039.html target=_blank>信義商圈以外,位於松勤街上的信義公民會館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信義公民會館面積約4150 坪,分為A、B、C、D 4棟,為台北市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的舊址,包含特展館、眷村展示館、展演館、社區館、四四廣場及文化公園,民國90年3月才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築物,並將其中的四棟建築予以保存,規劃成為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於民國92年10月正式啟用,紀念昔日眷村的歷史人文,讓現代的民眾也能體會往日眷村的純樸風情。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1)、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市政府站,轉乘接駁專車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2)、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六張犁站,轉乘接駁專車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2、公車:搭乘1、22、226、266、288、33、37、38、藍5至台北醫學大學站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14:28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簡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城區部位於萬華區內江街,中文簡稱北護、英文簡稱NTCN,是台灣第一所獨立的護理學院,以護理課程為主;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起源西元1947年的台灣省立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以助產科為主學系是醫院的附屬學校,1953年改制為3年護士制並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隔年定名為台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在1981調整省制後改名為國立台北護理專科學校,1986年搬入今日的新校舍;1994年國立台北護理專科學校成為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護理專門學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園規劃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佔地約8.28公頃,大部分的校內建築為乳白色,在體育館和明倫樓間為「蘊杏綠廊」,以白柱和橫樑建構、搭配兩旁椰子樹和紅磚地,可到達停車場;蕙質樓和蘭心樓為學生宿舍,中間設有學生餐廳提供福利社、自助餐和簡餐,是學生祭五臟廟的好去處。繼續前行銜接「晨映大道」,屬於行人步行區、禁止車輛通行,是散步和享受校園悠閒氣氛的好所在,兩旁的樟樹是大道讓綠意更為迷人,再往下走左邊則是廣大的運動場地,提供學生解放身心和運動紓解壓力的地方,最後到達晨映大道終點即校園正門,便可看到位於右方的癒花園。科技大樓位於癒花園對面,民眾可經過長廊可到達一座景色優美的庭園,周圍分別是行政大樓、科技大樓、教學大樓及圖書館4棟建築圍繞而成,有一池湖水和一座曲橋連結兩棟大樓,蓊蓊鬱鬱的草皮和高大挺拔的樹木在炎炎夏日顯得更為涼爽,橋邊設有木造觀景平台和涼亭,讓庭園同時呈現中國傳統氣氛和日式庭園的風格。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癒花園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最具代表特色就是校門的癒花園,以綠意盎然庭園景色讓大家舒緩身心、放鬆心靈,癒花園從1994年開始規劃設計至2004年正式啟用,是台灣第一座的療癒花園,理念源於加拿大Alan D. Wolfelt的「悲傷園藝化模式」,癒花園以一條河流為主軸,貫穿整整座花園,在河流源頭處有一座名為「眼淚」的雕塑品,沿著步道而行邊欣賞水岸和花園景色,聽著潺潺水流聲讓人心靈沉靜許多,到了「心靈諮商區」有著幾組戶外座椅佇立在樹叢之間,形成相當自然協調的景色,轉過彎的盡頭是家庭追思丘,有一道黑牆上面雕刻著親屬稱謂,平台中央有一座雕像讓氣氛更為莊嚴溫馨;「和解園區」是癒花園終點,設有涼亭、座椅等等,讓停下腳步的民眾歇息片刻,許願池前各種花卉綻放更將癒花園帶給民眾的喜樂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一、校本部: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石牌站,往石牌路二段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2、公車:搭乘216、223、224、266、267、277、285、288、508、601、603、606至榮總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二、城區部:1、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西門站,往內江街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城區部。2、公車:搭乘229、232、235、257、264、513、62、621至西門國小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城區部。
2008-02-17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11:59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簡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南鄰國立台灣大學、西接科技大樓,中文簡稱國北教大、英文簡稱NTUE,於西元2005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升制而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為創立於西元1895年的芝山岩學堂,後改名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20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1927年畫分為台北第一師範學院(今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和台北第二師範學院(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至1943年合併為台北師範學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1961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1991年改隸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終於在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發展至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園特色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悠久的歷史,使得校園內擁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特色,像是文藝風格突出的大門,即展現了昔日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文化,校園內主要建築有行政大樓、明德樓、至善樓二棟普通教學大樓、科學館、視聽教育館、圖書館、音樂館、藝術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和大禮堂;「音樂館」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色之一,樓高三層的建築內設備完善,演奏聽可容納約320人,演奏舞台可提供60人樂團表演,是校內許多藝文表演的演出場地;「藝術館」樓高五層分為南側和北側,北側提供音樂學系教學和研究使用,設有學生練習琴房、各類音樂教室,來到這裡不時可聽到悠悠樂聲,南側為其他藝術學系使用,擁有各類美術、工藝教室、展覽室等空間,也是體驗藝術氣息的好所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除了在本校區的建築十分具有文藝特色以外,在台北市教重慶南路二段上有一座由校長官邸改建而成的「南海藝廊」,將原本荒廢很久的校長宿舍改建成為當代藝術表演、展覽的場地,不定期的會有藝術人文方面的展覽或是表演,是台北市民感受文藝氣息的好去處,二樓空間提供咖啡、餐飲、音樂、閱讀和休息的空間,有「小男孩閣樓」的戲稱,讓原本靜謐的南海藝廊多了一份趣味生機。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科技大樓站,往和平東路二段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公車:搭乘237、295、15、18、211、235、284、3、52、662、663、685、72、和平幹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2008-02-15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4:07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簡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簡稱彰師大、彰化師大,英文簡稱為NCUE,共有寶山校區和進德校區兩個校區,共佔地約51.1公頃是台灣三座師範大學之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前身為創立於西元1745年的白沙書院,紀念明朝仕人陳獻章先生,1970年於此設立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並將會址命名為白沙山莊,隔年成立台灣教育學院,1980年政府推行教育政策遂更名為國立台灣教育學院,1989年因應全國各地師範專科學校改制政策,將國立台灣教育學院更名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至今,悠久的歷史訴說著教育在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區特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寶山校區位於彰化市師大路、八卦山坡上,因此可俯瞰彰化市景,是工學院、技術和教育學院和管理學院所在;進德校區位於彰化市進德路、八卦山山麓,並鄰近彰化火車站和彰化市區,佔地約為24.9公頃,較多的系所設立於此。 寶山校區校舍較進德校區少,擁有「力行館」、「經世館」外,設有籃球場、網球場、溜冰場、人工湖以及最大特色的黑松林,視野相當廣闊;國立師範大學進德校區從大門入口起,左右兩旁分別是「湖濱館」、「至善館」、「綜合中心」和「明德館」、「巧思館」,可看到兩座一大一小的「白沙湖」和「戲水池」,繼續步行在「椰林大道」右側為「格致館」、左側則為白沙湖的湖畔景觀,接著「白沙大樓」佇立在椰林大道末端,白沙大樓後方為「中庭廣場」,廣場上屹立著一座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是彰化師範大學的精神所在;中庭廣場四周分別是「學生活動中心」、「體育館」、「圖書館電算中心」、「弘道館」和「擷英館」,體育館後方可通往運動場和戶外球場(設攀岩場),圖書館電算中心後方則是「藝薈館」、「聲洋館」和「教學大樓」,弘道館旁則依序為餐廳、「定靜樓」、「審問樓」、「明辨樓」、「篤行樓」和「鎮思樓」,校區規劃完善,讓學子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擁有一個絕佳的學習環境。彰化八卦山
來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可順道一遊八卦山風景區,風景區面積約為22000公頃,環境十分優雅,視野也非常遼闊,為台灣八大名勝之一,區域劃分為八卦山、百果山、松柏嶺三大遊憩系統,是台灣相當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當然彰化各鄉鎮的知名的美食也是不可錯過,像是彰化肉圓、彰化涼肉圓、北斗肉圓、溪湖羊肉爐、員林蜜餞、王功的蚵仔炸、田尾花草餐、二水火燒麵等極具地方特色小吃都是非常令人吮指回味的,不彷利用周休假期到此親身體驗。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一、進德校區:1、國道一號:(1)、由王田交流道下,續行大肚橋、台化工廠轉進德路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2)、由彰化交流道下,續行中華西路、中華路、孔門路、中山路、右轉進德路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2、國道三號:由快官系統交流道下,接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終點轉彰南路(台14線),續行至中山路左轉經台化工廠,再左轉進德路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 二、寶山校區:1、國道一號:由彰化交流道下,沿中華西路、中央路、中山路、中興路至師大路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寶山校區。2、國道三號:由快官系統交流道下,接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終點轉彰南路(台14線),接台74甲線轉139縣道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寶山校區。★ 搭乘大眾運輸:一、進德校區:1、火車:搭乘火車至彰化火車站,於站前轉乘102公車至彰化師大站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二、寶山校區:1、火車:搭乘火車至彰化火車站,於站前轉乘彰化客運往保四方向之班車至彰化師大寶山校區站即可到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寶山校區。

中山醫學大學
13:01
中山醫學大學簡介
中山醫學大學位於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和文心南路口、鄰近大慶火車站,中文簡稱中山醫、英文簡稱CSMU,是台灣著名的醫學大學,分為校本部和大慶校區;校本部主要由行政中心、實驗大樓、研究大樓、圖書館、杏樓和學人樓所組成,而大慶校區位於大慶街、大慶火車站附近,於2004年正式啟用,主要建物有有A棟教室、B棟教室、C棟教室和學生活動中心,學校體育場則與東側相連,形成十分完善的學習環境。此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有大慶院區、中港院區、太原院區和文心院區(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四大院區,其中大慶院區規模最大並鄰近校本部,更是台中市三大醫學中心之一。中山醫學大學-歷史發展
中山醫學大學於民國49年(西元1960)由牙醫周汝川博士創立,初創時期僅設立牙科因此名為中山牙科專科學校、簡稱中山牙專,民國51年(西元1962年)遂增設醫科為中山醫學專科學校、簡稱中山醫專,陸陸續續開設護理科和醫事技術科,分別屬於六年、三年和五年修業時間;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升級成為中山醫學院,至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在教育部通過下改名為中山醫學大學,成為台灣著名的醫學大學;目前中山醫學大學不僅與台灣各地相關學校科系互通往來,亦與美國哈佛大學、華西醫科大學、日本甲子園大學、東京醫科大學、日本齒科大學等學校締結成姐妹校,不僅僅學術上的知識交流,也讓中山醫學大學的學生能夠宏觀世界。豐樂雕塑公園
豐樂雕塑公園位於中山醫學大學不遠處,佔地廣達6公頃是全台第一位公立以雕塑為主體的公園。園內規劃區分大門廣場區、人工湖區、活動中心區、草坪區、森林區等五大園區,更設有拱橋、流瀑、涼亭、親水區、兒童遊戲場、步道等,成為一個理想且永週放置的展示空間,公園內收集有52件雕塑作品以台中市歷屆雕塑大展及資深雕塑家的優秀作品為主要的造景,且材質皆採用青銅、石雕、不銹鋼等耐久性材料塑造,每件雕塑都是巧奪天工的作品。台中旅遊
自然生態、綠意大地是台中市民的禮物,地方文化的傳承是人們回饋給台中市的深情,台中市景點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忠烈祠、台中孔廟、大坑風景區、寶覺寺、東山樂園、台中公園(中山公園)等等,不論是藝文表演或是名勝古蹟,台中市所打造的現代與人文風情是您值得流連與再次造訪的城市。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南屯交流道下,於文心南路右轉行駛文心路橋下方道路左轉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2)、由中港交流道下,續行中港路於文心路又轉,行駛文心路橋下方道路左轉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高鐵:搭乘高鐵至台中站,轉乘85號公車至醫學大學站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2、火車:搭乘火車至大慶火車站,沿大慶街步行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3、公車:(1)、搭乘73、85至醫學大學站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2)、搭乘79至大慶車站,,沿大慶街步行即可到達中山醫學大學。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12:17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簡介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位於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前臨一中商圈和國立台中棒球場、右後方為中華路夜市、左後方有中國醫藥大學,中文簡稱中技、英文簡稱NTIT,是台灣著名的國立技術學院;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原為國立台中商業專科學校(NTIC),以商管、資訊、設計和語文等四大學群為主要發展目標,朝著成為『國立台中科技大學』的理想邁進,讓更多學子能在優良的學習環境下獲得更專業的技能與知識。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歷史發展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最初名為台灣公立台中商業學校,於西元1919年創校,後改名為台中州立台中商業學校,1945年日據時代結束、台灣光復,另名台灣省立台中商業職業學校,後來省立台中補習學校併入,在1963年改制成為台灣省立台中商業專科學校,在系所和課程日益發展完善下,1982改隸屬為國立台中商業專科學校,至1983年成為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並陸續增設四技、二技、空專和研究所在職專班,發展成為台灣知名的國立技術學院,提供青年學子完善的生學所在。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一中商圈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附近的旅遊景點以一中街形成的一中商圈最著名,一中街不僅是當地人購物、娛樂和享受美食的第一選擇,同時也是外地遊客指名前往的旅遊景點,提供的服飾、百貨、美食等等應有盡有,因此形成以學生為主的消費商圈,是台中市旅遊熱門的景點之一;而一中街上的國立台中一中是像徵所在,西元1915年創校,原名為台灣公立台中中學、台灣公立台中高等普通學校,後又率續改制為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等學校、台灣省立台中第一中學、台灣省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至2000年改為台灣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台中旅遊
自然生態、綠意大地是台中市民的禮物,地方文化的傳承是人們回饋給台中市的深情,台中市景點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忠烈祠、台中孔廟、大坑風景區、寶覺寺、東山樂園、台中公園(中山公園)等等,不論是藝文表演或是名勝古蹟,台中市所打造的現代與人文風情是您值得流連與再次造訪的城市。
元智大學
11:22
元智大學簡介
元智大學位於桃園縣中壢市遠東路、內壢火車站15分鐘的路程,距離中壢市區和桃園市區不遠,交通十分便捷,雖然校址位於中壢市但校地有九成以上位於桃園縣八德市,元智大學校門也設於中壢市遠東路上,是進入元智大學的主要大門;元智大學英文簡稱ZYU,從西元1985年開始規劃,至1989年由遠東集團徐有庠先生成立,原名元智工學院,於1997年改名為大學,致力於電機、工程、資訊等等研究項目,是台灣著名的大學系所。元智大學校地面積約為23.91公頃,校園內建築林立,主要有元智一館、元智二館、元智三館、元智五館(圖書資訊大樓和圖書新館)、元智六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健康休閒中心、第一學生宿舍、第二學生宿舍和教授宿舍,預計未來再增建元智七館(電通大樓)和第三宿舍,讓校園設備更為完善,提供學生和老師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元智大學-校園特色
元智大學除了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校園景觀更是元智大學的一大特色;『靜思湖』於民國78年開挖、79年完工,是一座人工湖,更於民國80年興建一座中國傳統風格的靜思亭,湖與亭和中國宮殿建築風格的元智三館相互呼應,湖畔的樹林、花崗岩景觀和環湖步道,民眾可在此欣賞水鳥悠閒覓食的生態景觀;『濃蔭大道』即從元智大學校門入口處的大道,兩側種植著黑板木、香港櫻花、扶桑花等等喬木或灌木植物,綠意盎然、繁花盛開的景像是校園清新的代表,在傍晚、季春或仲夏行經於此,微風吹拂下更顯得涼爽,紅磚道上有大理石製的座椅,若可停下稍作歇息更能感受到校園裡的輕鬆自在;『學子路』位於元智二館和元智三館中間、與濃蔭大道交成直角,長度超過100公尺、寬度約有12公尺的紅磚走廊,兩側植物以杜鵑花、扶桑花、掌葉頻婆樹、木棉樹和南洋樹等等為主要植物景觀,到達元智二館和三館門口可看到兩顆巨大且挺拔的巨石,象徵學子們屹立不搖的學習精神。此外,元智大學中的活動中心設計相當特別,玻璃帷幕式的空間規劃、階梯式的露天廣場是學生表演的場地,四周設有各種餐飲店、咖啡店、文具店等等,生活機能十分元善。桃園縣旅遊
桃園縣旅遊景點十分豐富,像是石門水庫、角板山公園、竹圍漁港、大溪陵寢、慈湖、大溪老街、達觀山(拉拉山)自然保護區、味全埔心牧場、小人國、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阿姆坪、世界警察博物館、宇內溪瀑布群、桃源仙谷等等都是讓您的桃園縣旅遊更加豐富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中壢交流道下,接台1線(中華路)往桃園方向行駛過內壢火車站,循路標後右轉過平交道即可到達元智大學。(2)、由內壢交流道下,接縱貫公路往桃園方向行駛過內壢火車站,循路標後右轉過平交道即可到達元智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內壢火車站,往站北步行看到指標後右轉平交道續行即可到達元智大學。2、公車:(1)、由中壢火車站前搭乘5號桃園客運即可到達元智大學。(2)、由桃園火車站前搭乘1號桃園客運至元智大學站或內壢火車站,往站北步行看到指標後右轉平交道續行即可到達元智大學。
2008-02-14

國立中正大學
18:30
國立中正大學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位於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為紀念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且推行台灣的高等教育,因此在西元1986年遂開始規劃成立,至西元1989年正式成立國立中正大學,並成立中國文學、應用數學、社會福利、資訊工程、國際經濟等研究系所,成為發展均衡的大專院校;國立中正大學校地廣大,校區面積約有134.24公頃,郊區的地理位置使得校園十分清幽,是嘉義縣著名的學校。國立中正大學-校園特色
國立中正大學幅員廣大的校區,擁有許多令人讚嘆的美景和建物,其中以寧靜湖和清園為最大特色所在;『寧靜湖』位於中正大學校區中南側,其設計來自於沉祖海建築師的構思,寧靜湖上有一座寬約20公尺的高拱橋,此橋也是學校南北端景觀軸線的起點,讓校園各地可以互通往來,拱橋臨湖的景色搭配天鵝、綠頭鴨等水鳥動物讓清幽的寧靜湖多了一份生機。『清園』是紀念國立中正大學創校校長林清江先生,最大的特色在於園內的植物景觀,主要以四季花卉的顏色作為視覺呈現,以原有的樟樹樹林創造出自然生態的和諧,園中的「領航」是以花崗原石切割的應用裝置藝術,這些讓清園不僅是對於偉人的懷念,更是中正人可散心的去處;此外,國立中正大學大學廣場的噴水池也頗具特色,一座具有報時功能的噴水池成為中正大學的招牌,在整點和半點分別分出炫麗的水柱,周圍的12燈柱代表著1年的12個月,與散漫的水霧象徵中正大學永遠生生不息、擁有活水泉源。國立中正大學-其他景致
國立中正大學除了有寧靜湖、清園和噴水池等特色景觀外,校園內的各式建築亦充滿復古典雅的風格,包含致遠樓、教育學院、大禮堂、行政大樓、管理學院、理學院等等建築,讓中正大學成為知名偶像劇《流星花園》的取景場地;此外,國立中正大學的自然生態十分豐富,紫荊大道的綠意盎然、後山步道的森林芬多精、鳳凰大道的林木蔥蔥以及高師亭周圍的自然景觀,都是來到國立中正大學不容錯過的景色。嘉義縣旅遊
嘉義縣佔地廣大擁有的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坪林風景區、達娜伊谷、瑞里風景區、鄒族豐年祭、北回歸線天文廣場、大埔老街、曾文水庫等嘉義縣旅遊景點都是民眾列入您嘉義旅遊行程不錯的選擇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1)、由大林交流道下,往台1線民雄方向行駛至106縣道左轉續行即可到達國立中正大學。(2)、由嘉義交流道下,往台1線民雄方向行駛至106縣道轉入續行即可到達國立中正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1)、搭乘火車至嘉義火車站,由站前搭乘縣公車往中正大學方向之班車即可到達國立中正大學。(2)、搭乘火車至民雄火車站,由老人會館搭乘縣公車往中正大學或南華大學方向之班車即可到達國立中正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17:14
國立中央大學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位於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中文簡稱中大、英文簡稱NCU,前身是為中國、成立於1915年的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2年併入國立東南大學,至1928年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於1962年在台復校成為一所歷史悠久且具傳統的綜合型大學,更是亞洲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的精神象徵為松,在佔地約61.35公頃的校園中,以蒼松的數量居多,並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兩所學校,並稱『松、竹、梅』歲寒三友。國立中央大學-中大十景(一)
國立中央大學除了以松為特色,中大十景也不容錯過:★『中大路上』:中大門門樓號稱「中大凱旋門」,從中央大學正門警衛室志凱旋門的大道即為中大路,每到春夏時分,火紅的木棉花在大道上盡情綻放,成為中央大學最具特色的景觀。★『筆墨紙硯』:意指中央大學校門入口處,中央大學校名綠色花圃是硯台、在台復校紀念碑如筆、警衛室如墨、鏤空方格行政大樓為紙,代表莘莘學子來到中央大學一起寫下中大故事。★『情人步道』:情人步道即沿著環校公路的松林小徑,長約2公里的路程,寬度卻僅容兩人併行,有著情人並肩恩愛而行的感覺,因此被稱為情人步道。★『綠草如茵』:中央大學內有大片的草地,特別在地球科學系館前,佇立著一株體態聚大且樹型圓滿的榕樹,由於與國泰人壽形象標誌相似因此也稱為國泰樹。★『太極銅雕』:是中央大學人文藝術的景觀,位在文學院草坪旁,是雕塑大師朱銘早期的系列作品,不僅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更是中央大學的象徵所在。國立中央大學-中大十景(二)
★『烏龜池畔』:烏龜池位於中央大學男九舍前,噴水池的美景和烏龜造景讓這裡成為學生駐足的好所在,據傳每逢宿舍同學生日這裡就成為壽星落水的場所。★『中大湖景』:中大湖模仿南京大學玄武湖而建,拱橋、湖心亭和相思樹林構成優美的湖景,湖面光波淋漓,民眾可作在碼頭餵魚、賞景是中央大學著名的休閒所在。★『百花川語』:百花川是校園內連結桃園大圳的引水渠道,百花川流徑蜿蜒曲折且串穿校區,是中大人上課和下課的必經之處,水流和花卉的景色讓中大人上課的心情十分愉悅。★『松濤書閣』:意指中大總圖書館,在總圖館後方還有一作中正圖書館和國鼎圖書資料館,中正圖書館藏有珍貴的影音資料,是舉辦各類藝文展覽的場所,國鼎圖書資料館以鼎字為基軸的建築外觀是中大校園獨特的建築景觀。★『女宿廣場』:指的是女十四舍前的廣場,寬廣的空間和遼闊的景觀,是中央大學盛大活動舉行時最佳的佈置場地,廣場的角落更是學生聚會聊天的好所在。桃園縣旅遊
桃園縣旅遊景點十分豐富,像是石門水庫、角板山公園、竹圍漁港、大溪陵寢、慈湖、大溪老街、達觀山(拉拉山)自然保護區、味全埔心牧場、小人國、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阿姆坪、世界警察博物館、宇內溪瀑布群、桃源仙谷等等都是讓您的桃園縣旅遊更加豐富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新屋交流道下,往中壢市區方向(民族路)行駛至環西路左轉,接志廣路左轉續行即可到達國立中央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中壢火車站前搭乘桃園客運往中壢方向之班車至中壢總站,再轉搭2號公車即可到達國立中央大學。(2)、由中壢火車站前搭乘中壢客運往中壢方向之班車至中壢總站,再轉搭10號公車即可到達國立中央大學。2、高鐵:搭乘高鐵至桃園站,於站前搭乘桃園客運或中壢客運至中壢總站,再轉乘2號或10號公車即可到達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16:22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簡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校本部毗鄰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簡稱台科、台科大或台灣科大,英文簡稱NTUST,是台灣第一所高等技職體系大學,校地總面積約為44.5公頃,是台北都會區中佔地廣大的校園綠地;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創建於1974年8月1日,初名為「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並於1997年改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是台灣目前高等技職教育體系之第一學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內建築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位於基隆路上的正門進入後,正前方建築為行政大樓、左方為教學大樓、綜合研究大樓和圖書館等等,綜合研究大樓是設計學系、建築系、工商業設計系和會議廳、演講廳所在,而右方的建築為「國際大樓」,內設有育成中心、產學中心、技轉中心、光機電中心、無線通訊和電磁相容中心等等電子科技研究中心,是台灣科技大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核心地帶;再往裡面走可到達「工程一館」和「工程二館」,是機械工程系、高分子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和營建工程系等學系所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區的西半邊是排球場、網球場、運動場、籃球場、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場和郵局等等設施,還有學生活動中心和學務處等學生事務單位設立於此區;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區最北處設有3棟學生宿舍和職務宿舍,提供外縣市學生和教師住宿環境,更提昇了設備的完善度,是一所規劃完備的的大專院校。國立台灣大學
鄰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的國立台灣大學,創建於民國17年(西1928年),日據時期稱之為「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4年11月15日經改組後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為台灣歷史最悠久且最具代表之綜合性高等教育學府,肩負高深學術研究及教學之重任,並朝著人文學、社會科學、生物科學及物理科學四大領域之目標發展,古老的校園中豎立著12個美景,讓台大學生們擁有一個好讀書的環境。大安區旅遊
大安區雖位於台北市中心,但卻擁有許多讓民眾在假期時渡過美好時光的旅遊景點,不僅有大安森林公園和東區地下街,還有臨江觀光夜市、清真寺、建國假日花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國假日玉市等都是適合您出遊的好地方,在規劃旅遊行程時不妨參考參考這些景點。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見國南北高架道路由辛亥路往木柵方向出口,於辛亥路二段和基隆路口左轉,續行過長興街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國道三號:行駛國道三號連結台北聯絡道,辛亥路三段與基隆路口左轉,續行過長興街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1、207、254、275、275副線、275區間車、650、672、673、907、綠11、棕12、敦化幹線至台灣科大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捷運:(1)、搭乘捷運新店線至公館站,出2號出口左轉沿台大舟山路步行,於鹿鳴堂右轉並過基隆路口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六張犁站,轉乘1、207、672、650、基隆客運板基線至台灣科大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