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Taipei Ci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Taipei Ci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5-29

台北高鐵站 THSR Taipei Station

16:59

高鐵台北站 / 簡時強

台北高鐵站簡介

台北高鐵站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黎明里、北為市民大道、東鄰北平西路、南為忠孝西路、西邊則是承德路,台北高鐵站不僅是台灣高速鐵路的車站之一,同時也是台灣鐵路縱貫線、台北捷運紅線和藍線的轉運車站,是大台北地區最大的交通轉運中心;台北高鐵站整體建築地上六層、地下四層,地上一樓為大廳樓層,設有東、南、北、西每面各三個出口,地上二樓是由微風廣場接手的微風台北車站以精緻的美食料理為商場招牌,地上三樓至六樓則為台鐵和高鐵的行政中心;地下一樓有高鐵相關事宜服務台、台鐵地下街,北側與中山地下街和台北地下街相連街、南側則是誠品捷運商場和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地下二樓則是兩個島式台鐵月台和兩個島式高鐵月台,地下三樓和四樓分別為台北捷運藍線和紅線的島式月台,共設有8個出入口其中有和台北凱撒大飯店Metro A8地下美食街、站前地下街和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相連結,台北高鐵站形成路線密集可與其他地區互通有無的交通樞紐地帶。

台北高鐵站-歷史發展

台北高鐵站從台北火車站發展而來,最早期的台北車站建於西元1887年在大稻埕河溝頭地區,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當時只通往基隆新竹是第一代的台北高鐵站,1895年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為配合鐵路改線和都市計畫將車站位置向東移至台北府城北側城牆,建造一座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第二代車站於1901年8月25日啟用,1908年拆除第一代台北車站,1923年外興建台北後車站取代北門驛成為淡水線鐵路的新端點站,成為大稻埕人相當便利的車站;逐漸地台北車站規模越來越大,第二代車站也不敷使用,自1939年起便在原地改建為富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水泥建築,當時稱為台北驛,漸漸地台北的交通發展越來越神速,車站周圍的公車站牌和客運路線越來越多,確立了台北車站在台灣北部重要的交通地位與繁榮發展;1980年代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開始,第三代車站面臨拆除的命運,政府也建立了臨時車站,至1989年第四代車站完工後才停用,第四代車站在興建的過程也先打通了將與捷運淡水線車站相連結的穿堂與月臺,讓第四代的台北車站迄今能夠在台北人的心中根深柢固,2007年台北高鐵站正式完工通車,奠定台灣交通新的里程碑。

台北高鐵站旅遊

台北高鐵站發展至今擁有鐵路、高速鐵路、公車、客運、捷運、計程車等等交通運輸的據點,已經不僅僅是台灣北部重要的運輸轉運中心,其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旅遊商機更是不容小覷;『站前廣場』目前為影視明星舉辦活動的場地,每當假日活動舉辦時便會吸引大批的追星族前來欣賞表演,而著名的百貨公司、電腦商場和購物中心也在此林立,成為各個年齡層喜愛的休閒場地;『南陽補習街』每到下課時間莘莘學子無不蜂擁至此,除了來自全國的補教業者皆佇立於此外,便宜又大碗的學生美食也是吸引他們的原因之一;『地下街』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服飾、包包、鞋子等等年輕人喜愛的流行樣式這裡全都找得到,包含站前地下美食街、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台北捷運地下街和中山地下街等等都是民眾相當喜愛的逛街聖地;除此之外,台北高鐵站附近的國父史蹟紀念館台灣故事館等等著名的旅遊景點也可前往參觀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2-19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15:13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簡介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中文簡稱北商或台北商技、英文簡稱NTBC,是台灣著名的國立商業技術學院;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立於西元1917年的台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1921年改隸台北州為台北州立商業學校,隔年改稱州立台北商業學校、增設夜間講習所,人數逐漸增加便將夜間講習所改為州立台北第二商業學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兩校改稱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商業學校和台灣省立台北第二商業學校;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兩校合併為台灣省立台北商業學校,1966年更名為台北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兩年後又改制為台北市立商業專科學校並附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82年歸屬中央改名為國立台北商業專科學校,終於在2001年改制為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發展至今。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校園規劃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校地面積約為1.6公頃,建築各具特色,從校門進入可看見「六藝樓」,共有6層樓分別為地上5樓和地下1樓,最大特色是地下室設有100公尺的運動跑道和頂樓的露天網球場,其他樓層分別是空中學院辦公室、應用外語系、資訊管理系和會計資訊系等教室;「行政大樓」位於六藝樓旁,8個樓層設有總務處、教務處、校長室、電腦教室、國際會議廳和音樂廳等等,擁有較多的行政事務單位; 「五育樓」和六藝樓相對,地上8樓和地下2樓的配置,有停車場、餐廳、販賣部和美容院,以及教官室、學務處、國際商務系、財務金融系、企業管理系和財政稅務系教室;另外兩邊為圖書館和學生活動中心,以及角落的中正紀念館和施工中的四維樓,設備完善是學子學習的好場所。

中正區旅遊

中正區擁有相當多的古蹟建築,是民眾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地方,還有自來水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台北植物園總統府等等都是相當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Y17台北青少年育樂中心光華商場等都是民眾假日出遊、踏青不錯的選擇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建國北路高架道路往南行駛至忠孝東路匝道出口,續行至濟南路三段右轉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善導寺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2、公車:(1)、搭乘253、297、222、237至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2)、搭乘15、208、265、211、295至成功中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3)、搭乘0南、37、22、615、671至開南商工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4)、搭乘202、212、232、262、276、299、205、605、257至審計部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2-18

台北醫學大學

14:43

台北醫學大學簡介

台北醫學大學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鄰近四獸山、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世貿,前身為西元1960年由胡水旺和徐千田醫師創辦的台北醫學院,在2000年時更名為台北醫學大學,其醫療體系涵蓋十分遼闊,包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委託經營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以及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至2008年籌建中)。台北醫學大學校地佔地約為7.38公頃,校園內目前擁有的建物為解剖大樓、教研大樓、杏春樓、二字頭教室、拇山學苑、口腔大樓、形態學大樓,以及2005年才正式完工啟用的醫學綜合大樓。

台北醫學大學-近看台北101

台北醫學大學與信義商圈毗鄰,因此與台北世貿信義威秀影城台北市政府、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都相當接近,更是欣賞台北101大樓景致的好地方,台北101購物中心係由台灣十二家銀行及產業界共同出資興建,造價共達580億元台幣,由著名建築師李祖原負責設計及監造,台北101購物中心除了底部群樓作為購物商場外,將成為台北金融商業重鎮;台北101地上101層、地下5層、高508公尺,是目前世界最第二高樓,最著名的是86至88樓為觀景餐廳、89樓室內觀景層、91樓為室外觀景台,觀景台面積約761坪,象徵未來之窗的觀景台。

台北醫學大學-探訪眷村文化

台北醫學大學除了鄰近a href=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3039.html target=_blank>信義商圈以外,位於松勤街上的信義公民會館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信義公民會館面積約4150 坪,分為A、B、C、D 4棟,為台北市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的舊址,包含特展館、眷村展示館、展演館、社區館、四四廣場及文化公園,民國90年3月才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築物,並將其中的四棟建築予以保存,規劃成為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於民國92年10月正式啟用,紀念昔日眷村的歷史人文,讓現代的民眾也能體會往日眷村的純樸風情。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1)、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市政府站,轉乘接駁專車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2)、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六張犁站,轉乘接駁專車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2、公車:搭乘1、22、226、266、288、33、37、38、藍5至台北醫學大學站即可到達台北醫學大學。

Read the full story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14:28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簡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城區部位於萬華區內江街,中文簡稱北護、英文簡稱NTCN,是台灣第一所獨立的護理學院,以護理課程為主;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起源西元1947年的台灣省立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以助產科為主學系是醫院的附屬學校,1953年改制為3年護士制並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隔年定名為台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在1981調整省制後改名為國立台北護理專科學校,1986年搬入今日的新校舍;1994年國立台北護理專科學校成為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護理專門學院。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園規劃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佔地約8.28公頃,大部分的校內建築為乳白色,在體育館和明倫樓間為「蘊杏綠廊」,以白柱和橫樑建構、搭配兩旁椰子樹和紅磚地,可到達停車場;蕙質樓和蘭心樓為學生宿舍,中間設有學生餐廳提供福利社、自助餐和簡餐,是學生祭五臟廟的好去處。繼續前行銜接「晨映大道」,屬於行人步行區、禁止車輛通行,是散步和享受校園悠閒氣氛的好所在,兩旁的樟樹是大道讓綠意更為迷人,再往下走左邊則是廣大的運動場地,提供學生解放身心和運動紓解壓力的地方,最後到達晨映大道終點即校園正門,便可看到位於右方的癒花園。科技大樓位於癒花園對面,民眾可經過長廊可到達一座景色優美的庭園,周圍分別是行政大樓、科技大樓、教學大樓及圖書館4棟建築圍繞而成,有一池湖水和一座曲橋連結兩棟大樓,蓊蓊鬱鬱的草皮和高大挺拔的樹木在炎炎夏日顯得更為涼爽,橋邊設有木造觀景平台和涼亭,讓庭園同時呈現中國傳統氣氛和日式庭園的風格。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癒花園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最具代表特色就是校門的癒花園,以綠意盎然庭園景色讓大家舒緩身心、放鬆心靈,癒花園從1994年開始規劃設計至2004年正式啟用,是台灣第一座的療癒花園,理念源於加拿大Alan D. Wolfelt的「悲傷園藝化模式」,癒花園以一條河流為主軸,貫穿整整座花園,在河流源頭處有一座名為「眼淚」的雕塑品,沿著步道而行邊欣賞水岸和花園景色,聽著潺潺水流聲讓人心靈沉靜許多,到了「心靈諮商區」有著幾組戶外座椅佇立在樹叢之間,形成相當自然協調的景色,轉過彎的盡頭是家庭追思丘,有一道黑牆上面雕刻著親屬稱謂,平台中央有一座雕像讓氣氛更為莊嚴溫馨;「和解園區」是癒花園終點,設有涼亭、座椅等等,讓停下腳步的民眾歇息片刻,許願池前各種花卉綻放更將癒花園帶給民眾的喜樂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一、校本部: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石牌站,往石牌路二段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2、公車:搭乘216、223、224、266、267、277、285、288、508、601、603、606至榮總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本部。二、城區部:1、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西門站,往內江街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城區部。2、公車:搭乘229、232、235、257、264、513、62、621至西門國小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城區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2-17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11:59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簡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南鄰國立台灣大學、西接科技大樓,中文簡稱國北教大、英文簡稱NTUE,於西元2005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升制而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為創立於西元1895年的芝山岩學堂,後改名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20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1927年畫分為台北第一師範學院(今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和台北第二師範學院(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至1943年合併為台北師範學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1961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1991年改隸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終於在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發展至今。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園特色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悠久的歷史,使得校園內擁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特色,像是文藝風格突出的大門,即展現了昔日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文化,校園內主要建築有行政大樓、明德樓、至善樓二棟普通教學大樓、科學館、視聽教育館、圖書館、音樂館、藝術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和大禮堂;「音樂館」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色之一,樓高三層的建築內設備完善,演奏聽可容納約320人,演奏舞台可提供60人樂團表演,是校內許多藝文表演的演出場地;「藝術館」樓高五層分為南側和北側,北側提供音樂學系教學和研究使用,設有學生練習琴房、各類音樂教室,來到這裡不時可聽到悠悠樂聲,南側為其他藝術學系使用,擁有各類美術、工藝教室、展覽室等空間,也是體驗藝術氣息的好所在。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除了在本校區的建築十分具有文藝特色以外,在台北市教重慶南路二段上有一座由校長官邸改建而成的「南海藝廊」,將原本荒廢很久的校長宿舍改建成為當代藝術表演、展覽的場地,不定期的會有藝術人文方面的展覽或是表演,是台北市民感受文藝氣息的好去處,二樓空間提供咖啡、餐飲、音樂、閱讀和休息的空間,有「小男孩閣樓」的戲稱,讓原本靜謐的南海藝廊多了一份趣味生機。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科技大樓站,往和平東路二段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公車:搭乘237、295、15、18、211、235、284、3、52、662、663、685、72、和平幹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即可到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2-14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16:22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簡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校本部毗鄰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簡稱台科、台科大或台灣科大,英文簡稱NTUST,是台灣第一所高等技職體系大學,校地總面積約為44.5公頃,是台北都會區中佔地廣大的校園綠地;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創建於1974年8月1日,初名為「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並於1997年改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是台灣目前高等技職教育體系之第一學府。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內建築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位於基隆路上的正門進入後,正前方建築為行政大樓、左方為教學大樓、綜合研究大樓和圖書館等等,綜合研究大樓是設計學系、建築系、工商業設計系和會議廳、演講廳所在,而右方的建築為「國際大樓」,內設有育成中心、產學中心、技轉中心、光機電中心、無線通訊和電磁相容中心等等電子科技研究中心,是台灣科技大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核心地帶;再往裡面走可到達「工程一館」和「工程二館」,是機械工程系、高分子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和營建工程系等學系所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區的西半邊是排球場、網球場、運動場、籃球場、體育館、游泳池、停車場和郵局等等設施,還有學生活動中心和學務處等學生事務單位設立於此區;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區最北處設有3棟學生宿舍和職務宿舍,提供外縣市學生和教師住宿環境,更提昇了設備的完善度,是一所規劃完備的的大專院校。

國立台灣大學

鄰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的國立台灣大學,創建於民國17年(西1928年),日據時期稱之為「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4年11月15日經改組後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為台灣歷史最悠久且最具代表之綜合性高等教育學府,肩負高深學術研究及教學之重任,並朝著人文學、社會科學、生物科學及物理科學四大領域之目標發展,古老的校園中豎立著12個美景,讓台大學生們擁有一個好讀書的環境。

大安區旅遊

大安區雖位於台北市中心,但卻擁有許多讓民眾在假期時渡過美好時光的旅遊景點,不僅有大安森林公園東區地下街,還有臨江觀光夜市清真寺建國假日花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國假日玉市等都是適合您出遊的好地方,在規劃旅遊行程時不妨參考參考這些景點。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見國南北高架道路由辛亥路往木柵方向出口,於辛亥路二段和基隆路口左轉,續行過長興街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國道三號:行駛國道三號連結台北聯絡道,辛亥路三段與基隆路口左轉,續行過長興街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1、207、254、275、275副線、275區間車、650、672、673、907、綠11、棕12、敦化幹線至台灣科大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捷運:(1)、搭乘捷運新店線至公館站,出2號出口左轉沿台大舟山路步行,於鹿鳴堂右轉並過基隆路口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六張犁站,轉乘1、207、672、650、基隆客運板基線至台灣科大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2-04

台北捷運

16:15

台北捷運簡介

台北捷運全名為『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是台灣第一個都會區捷運系統,不僅是台灣交通的里程碑,更提供了台北民眾一個舒適又便捷的交通工具,台北捷運營運範圍目前指僅於台北市和台北縣,預計桃園機場捷運完工後將與桃園捷運相互連結;台北捷運依路線建造型式分為高架、地下、平面三種路段,台北捷運的營運路線以台北車站為中心分為棕(木柵線、內湖線)、紅(淡水線、新北投支線和信義線)、橘(中和線)、綠(新店線、松山線、小南門線和小碧潭支線)、藍(板橋線、土城線和南港線)、黃(環狀線)等六條路線,其中在1996年木柵線首先通車,陸陸續續完工的路線總成已達數十公里,是台北重要的大眾通運輸。

台北捷運-淡水線

台北捷運淡水線北起淡水站沿原北淡鐵路南行至北投以北之貴子坑溪為地面段,自貴子坑溪堤起高架南行跨基隆河,沿途將過紅樹林站、竹圍站、關渡站、忠義站、復興崗站、新北投站、奇岩站、唭哩岸站、石牌站、明德站、芝山站、士林站、劍潭站、圓山站、中山站、台北車站,過民族西路下降進入地下至台大醫院站,淡水線全長約23.5公里、21個車站(含新北投支線不含中正紀念堂站),行車時間約30多分鐘。台北捷運淡水線較具特色的『淡水站』的淡水老街風情和落日情懷,富有懷舊歷史的古蹟園區是來到淡水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紅樹林站』欣賞挖仔尾紅樹林保護區的河口生態,彈塗魚、水筆仔和招潮蟹的自然環境是這裡最大的特色;『劍潭站』越夜越熱鬧的士林夜市,享譽全台的美食料理、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是國內外遊客最喜愛的夜市之一。

台北捷運-木柵線

台北捷運木柵線於1996年3月28日通車是台灣第一條捷運路線,全線皆為高架路線,北起中山國中站、南京東路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科技大樓站、六張犁站、麟光站、辛亥站、萬芳醫院站、萬芳社區站、木柵站到終點動物園站,全長10.9公里,全程行車時間22分鐘,預計將來與內湖線相連結,讓台北市運輸往更為密集。『忠孝復興站』出站即可到達台北市相當著名的百貨區,著名百貨分館在此林立,KTV、夜店、麻辣火鍋店和其他知名餐廳皆於此聚集,是台北相當受青少年歡迎的商圈之一;『動物園站』除了著名的台北市立動物園,新開放的貓空纜車是最受注目的旅遊景點,可欣賞到貓空地區的夜景與人文喔!

台北捷運-南港線和板橋線

台北捷運南港線東起南港昆陽站,沿途經過後山埤站、永春站、市政府站、國父紀念館站、忠孝敦化站、忠孝復興站(木柵線轉運站)、忠孝新生站、台北車站西門站,全長13.5公里是唯一一條東西向捷運線,預計未來將從昆陽站延伸至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台北捷運板橋線路線東起西門站南端,沿途經過龍山寺站、江子翠站、新埔站、板橋站至終點板橋府中站,全長7.2公里;『西門站』是台北青少年流行的聚集地,不僅是台北重要的流行商圈,更有多家大型百貨商場在此佇立,假日還有不定時的明星偶像簽名會因此成為青少年相當喜愛的場所;『龍山寺站』到達台北著名廟宇龍山寺,除了體驗台灣傳統的宗教精神以外,鄰近的華西街觀光夜市也是不容錯過的台灣在地特色。由於南港線和板橋線相互通行因此兩條路線常合稱為『板南線』。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7-27

自來水園區 Taipei Water Park

14:49

自來水博物館外觀 / ANDY

自來水園區簡介

自來水園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路、永福橋旁,鄰近公館商圈和台灣大學,佔地面積17公頃,於民國91年8月23日啟用,屬於相當特殊的旅遊景點,自來水園區並規劃出許多主題區,不僅讓民眾認識自來水的相關訊息,是民眾夏日消暑的去處,同時也是新人婚紗攝影、戶外教學最佳地點喔!

自來水園區-主題區介紹

自來水園區規劃有許多主題區,例如水源地苗圃、生態景觀步道、管材雕塑區、輸配水器材區、公館淨水場、水鄉庭園、公館水岸廣場、親水體驗教育區、量水室古蹟廣場、自來水博物館等等。*水源地苗圃:水源地苗圃分為草本區、木本區和堆肥區,定期會更換花卉植株、庭園造景並且會裝飾周圍佈景,而遊客也可前來此區體驗DIY做盆景植栽,內容相當有趣喔!*生態景觀步道:步道沿途會經過消壓塔觀景平台、反沖洗砂水池、管材雕塑區、觀音山蓄水池等等,完整步道系統提供民眾更多休閒步行區域。*管材雕塑區:利用水處現有管材設置遊憩設施,創造出許多管材藝術,例如整體遊具區、921地震管材以及名為『向天』、『希望』和『繾』的藝術作品,讓自來水園區充滿的藝術氣息。*輸配水器材:展示了大台北地區地下水館的器材,包含了管件區、閥類區、消防栓區、直管區以及組裝展示區等等,使民眾了解生活用水要從自來水廠到家裡的水龍頭有多麼不簡單。*公館淨水場:是台北第三大淨水場,原水處理能力每日520000噸的自來水,經由大型抽水機,加壓送至輸配水管網系統以供應台北民眾生活用水。*水鄉庭園:設有座椅、噴水池、親子戲水設施,是民眾炎炎夏日消暑體驗清涼快感的地方。*公館水岸廣場:以渾水抽水站為中心,加上光雕水管橋的美麗景色,在這裡設置賞景平台及活動廣場,連結自來水園區及河濱設施成為公館地區民眾休閒的去處。*親水體驗教育區:分為戶外親水體驗區(池畔沙灘、沙雕遊戲區)及室內水體驗休閒教育館,有兒童歡樂區、離心力體驗水道、重力體驗水道、城市沙灘以及各種體驗池,讓您享受水的清涼喔!*量水室古蹟廣場:將量水室、觀音山蓄水池、渾水抽水站、唧筒室列為古蹟,並將這古蹟群命名為『水道水源地』,並有廣場活動。

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

為台灣第一座自來水博物館,博物館整體腹地達約7、8000坪,民國66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來水博物館外型仿自古希臘神殿,建築品味特殊,由歐洲工程技師引進的新古典主義形式建築,融合古希臘、羅馬及巴洛克等建築風格,是台北市民周休二日的最佳去處。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松江路交流道下,轉建國高架道路南行至和平東路出口,續行辛亥路於三軍總醫院前轉汀洲路,至思源路右轉即可到達自來水園區。2、國道三號:由台北聯絡道下辛亥路端,接基隆路轉汀洲路至思源路左轉即可到達自來水園區。★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新店線至公館站,出4號出口處往永福穚方向步行即可到達自來水園區。2、公車:0南、1、30、52、74、106、109、115、208、236、251、252、253、 254、278、280、284、290、291、311、505、510、606、626、642、 643、644、648、649、907路公車,或新店客運、欣欣客運、指南客運1、2至公館站,沿羅斯福路四段24巷轉入思源路即可到達自來水園區。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7-05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 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Nangang Exhibition Hall

16:47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_南港展覽館 / 周峰逸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簡介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經貿園區內,佔地約為6公頃,是世貿南港館目前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所管理,已於2007年完工,預計在2008年正式啟用,開始進行展覽推廣等相關活動,成為繼台北世貿之後台灣國際級的展覽場地,發展出屬於台灣的國際視野。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建築介紹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整體建築為雙層式展覽館,建築面積約35600平方公尺,佔地十分廣大,樓高40公尺共有地上7層、地下2層,總樓地板面積約144000平方公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整體展場共可規劃大約2628個攤位,規模為台北世貿一樓展場了2倍大,除了可作為展覽場地以外,還可成為室內體育館以及演藝活動的空間,是十分多元化的設計;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西側大樓則設計為機關辦公、會議以及餐飲、店家等機能性空間,東側大樓則為機電設備的空間。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樓館介紹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中規劃相當完備,有『展覽場』、『戶外展場』以及『會議室』:展覽場分為上、下兩個展廳,上展廳位於4樓,可容納約1300多個攤位,也可當作室內體育區以及演藝活動場所;下展廳位於1樓,總面積較為上展廳大,是專屬的攤販區,上、下展廳間有電扶梯互通,增加便利度;戶外展場是1樓西北入口露天廣場,未來將會在此展示體積較大、高或是辦理戶外的展覽活動,讓民眾欣賞不一樣的展覽氣氛;會議室在4樓和5樓各有5間和6間,最高可容納1600人開會,其中一間會議室最為特別,是階梯式設計,可容納360人,規模屬一屬二。另外在地下1樓和2樓分別是計程車招呼站、停車場以及捷運連通道,3樓設有餐廳供民眾飲食。

南港區旅遊

在未來會台灣高鐵南港站、捷運南港線、捷運內湖線皆會在此匯集,形成一個交通密集的網絡,民眾到南港區旅遊的方式也多了許多,民眾可前往南港公園、胡適紀念館、拇指山風景區、南港觀光茶園、胡適紀念公園、余氏古厝等南港區旅遊景點,享受南港的人文風土。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東湖交流道下,接三重路續行轉南港路一段即可到達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2、國號三號:由南港交流道下,接環東大到左轉橫科路,續行研究院路一段至經貿二路口即可到達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203、281、620、620(區間車)、629、645、645(副)、711、小1、紅32、藍12至南港經貿園區南站即可到達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7-02

三墩石茶壺博物館

10:44

整套的竹段壺. / 林夢真

三墩石茶壺博物館

三墩石茶壺博物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原本是品茶的茶坊及餐廳,但是由於貓空地區茶館餐廳數量之多,老闆便決定將茶館改型成為博物館,讓民眾了解許多年代歷史悠久而且身價高貴的茶壺,以及茶壺的製作過程、瓷土的簡單介紹,民眾不僅到三墩石茶壺博物館不僅能看到茶壺還能喝到好茶喔!

三墩石茶壺博物館-展示內容

三墩石茶壺博物館的展示場地位於三樓,擺放著許多展示櫃,展示的茶壺以宜興紫砂壺為主,總共放置大約有200支的茶壺,有的年代相當久遠,例如明朝的紫砂壺,在歷史的價值上可是相當珍貴,另外還有近代的作品,更是出自大陸名家之手,像是蔣蓉、朱可心、顧景舟、譚泉海等等的名家,讓茶壺的身價更上層樓; 此外,三墩石茶壺博物館展出其他的紫砂文物,像是茶罐、咖啡杯組、提樑等等,種類相當豐富,更不定期的會舉行季節性的展覽,讓民眾在參觀展覽時更有新鮮性;三墩石茶壺博物館一樓設有販賣部,提供多款精緻的茶具、茶組,讓民眾選購,回家體驗泡茶的樂趣喔!

三墩石簡介

三墩石位於貓空右線的樟湖路段,這裡山巒層疊,分別簇立著三座自然天成的巨石,因此稱作『三墩石』;三墩石地區景緻相當宜人,視野遼闊,眺望樟湖地區的茶園景觀,鐵觀音品種的茶樹林立,翠綠一片,讓遊客感受到茶園的閒情逸致,在這裡更可眺望到歷史悠久的『指南宮』,也可順道漫步『樟湖步道』、前往當地名剎『樟山寺』,是民眾假日休閒觀光的好地方。

貓空旅遊興盛

貓空纜車成為大台北地區興盛的旅遊景點,不僅讓民眾動物園就能直達貓空,更成為交通便利的絕佳指標,民眾更有機會來到貓空泡茶、踏青,前往貓空的露天茶座或庭園茶坊品茗,品嚐山菜名產等好料理,加上木柵園區的好山好水;坐上貓空纜車,除了玩透台北市立動物園以及貓空地區以外,還可前往指南宮參拜,指南宮規模宏偉莊嚴,雕繪精巧金碧輝煌,兼具文化與藝術價值。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動物園站,出2號出口轉成貓空纜車至貓空站,出站後遇叉路往樟湖地區步行即可到達三墩石茶壺博物館。2、公車:由政治大學站搭乘小10至茶壺博物館站即可到達三墩石茶壺博物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6-07

台北101商圈 Taipei 101

15:38

2008-愛台灣 / 簡時強

台北101商圈簡介

台北101商圈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最繁榮的信義商圈內,由信義路、忠孝東路、基隆路和松仁路包夾而成,涵蓋台北101信義威秀影城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世貿)台北市政府等等,台北101商圈不僅是百貨商場進駐所在、流行時尚的聚集地、世界各地企業的辦公室也設立於此,便捷的地理位置成為台北市最為熱鬧的商圈之一,不定時的活動也會在台北101商圈舉行,吸引更多的人潮來到台北101商圈,更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

台北101商圈-台北101

台北101商圈以台北101大樓為中心,台北101大樓由台灣十二家銀行及產業界共同出資興建,由著名建築師李祖原負責設計及監造,樓高約有508公尺、造價共達580億元台幣,不僅是台北金融大樓同時也是多功能的購物中心,強烈的建築視覺感受不僅是台北的地標更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建築奇觀;台北101大樓地上101層、地下5層、高508公尺,台北101大樓B2至B4為停車場,B1至4樓共有5層樓的購物中心,5樓則為數家銀行與證券服務金融中心進駐服務,6樓至84樓為一般辦公大樓,85樓為商務俱樂部,86至88樓為觀景餐廳,89樓為室內觀景層,91樓為室外觀景台,觀景台面積約761坪是象徵未來之窗的觀景台,是民眾來到台北101可計畫前往的樓層,在視野絕佳的觀景台上欣賞台北盆地的繁榮市景,是台北旅遊的最大享受。

台北101商圈-信義商圈的繁星之一

台北101商圈包含在信義商圈內,信義商圈是近年來發展相當蓬勃的地區,成為大台北地區最具指標性的時髦都會區,讓民眾在朝九晚五的忙碌工作後便可投入燈光璀璨、車水馬龍的購物聖堂之中,或是接受一下高級餐廳、道地異國料理的美食誘惑,民眾在購物之餘還可沿路欣賞各具特色的建築樣式與風格,為您的購物之旅增添一點樂趣,食衣住行育樂等娛樂活動都可以在信義商圈內滿足您。

信義區旅遊

來到台北101商圈逛街購物後,除了可順訪信義商圈內其他著名景點像是信義威秀影城、信義新天地等等百貨商場以外,若有機會也可前往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欣賞表演、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世貿)參觀展覽,都是台北市信義區著名的旅遊勝地,讓民眾在台北旅遊能體會萬種風情的市景。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2-29

台北之家

15:57

台北之家歷史沿革

台北之家的前身為美國大使館官邸,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在清朝末期時,台灣的台北、淡水、安平、打狗等各設有英國以及德國領事館,由於西元1926年10月8日,美國便在此地建立了美國領事,一直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後來,當時的中山北路二段為通往圓山神社的主要道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日兩國宣戰,美國領事館的業務也隨之停擺。

台北之家的現在

台北之家在1979年到1997年間,隨著1979年中美斷交後,美國領事館於同年度 2月28日關閉,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離台,建築物始正式關閉使用;1997年2月20日,被指定為市定三級古蹟,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新台幣六千萬,將建築物本體修復後,委託『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經過規劃後,決定將活化為以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將美國領事館定名為『台北之家』,原來的車庫則改建為『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並於2002年11月10日正式開館,經營至今。

台北之家的建築風格

台北之家外觀為白色的洋式建築,兩層樓高,東側有突出迴廊,平面為方形,廊柱則為古希臘風格,典雅簡潔的氣氛,可以想像當年的繁華;室內景觀方面,台北之家除了仍有外觀上的Doric Order白色牆柱外,主建物兩層加最頂樓夾層的中央走廊迴旋與空間設計也蔚為特色。除此,頂樓壁爐與整體內嵌沙發設計,也是東亞建築中較為獨特,台北之家更是台灣與美國關係的歷史見證,從太平洋戰爭開始,擔任著美國駐台領事館的角色。

台北之家的光點台北

台北之家的光點台北為一座主題電影院,電影院內播放國片及以多元文化為主,每日播映六場影片,還搭配以電影藝術為主題的誠品書店、C25咖啡廳、展覽館、多功能會議室、第六大道酒吧、庭園休閒,光點電影院從白天到深夜每日六場常態性的影片播映,透過台灣電影文化協會慎選出具另類及原創觀點的影片,讓民眾能夠更了解電影的世界;另外,光點講堂也設計一整套的藝文學習課程,讓民眾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體驗好玩的藝術課程;光點台北還會舉辦座談會,課程中不僅有不同的議題發表,更可以讓民眾來拓展觀影後的想法的無限可能。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紅色),於中山站下車,由4號出口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台北之家。

Read the full story

台北探索館

15:43

台北探索館簡介

台北探索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內,前身為『市政資料館』,目前免費開放讓民眾參觀。台北探索館展出內容為台北市的歷史文化軌跡,以城市的發展為中心,包括原住民部落,貿易的開始,和一個臉孔正在改變、了解自己的城市,讓台北市民了解台北的人文風情、社會情況以及各項有關台北市的一切資訊,更能讓民眾了解市府建設的發展以及與國際交流的情況。

台北探索館之緣起

市政資料館從89年起開始進行更新工程,開始規劃以參與式及互動式的展示手法,藉由科技來讓觀眾親身體驗歷史與藝術;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在民國91年12月16日完成展示廳先期對外開放,並且更名為『台北探索館』,成為全國第一座城市博物館,更是全國第一座將市政資料館轉型為現代博物館的成功典範。

台北探索館樓層簡介

台北探索館共有四個樓層:1樓為『台北印象廳』,主題是『我心目中的台北』,以圖文整合出國內外人士對台北的觀感;2樓為『特展廳』,會配合台北市政府相關局處展覽活動或市民關心的議題舉辦特展;3樓為『城市探索廳』,主題是『城市變貌』,藉由台北六條大街的街道意象,引導參觀者追尋台北發展軌跡,並介紹台北文學、電影、藝術、生態環境等;4樓為『時空對話廳』,主題是『台北古城之旅』,以仿古城牆的基石、圖片、文物及模型等,呈現清朝台北城建城、日人拆城等城市不同風貌,讓民眾更能體會到台北的真正味道。

台北探索館-發現台北

台北探索館內的『發現劇場』,全世界只有兩座,更是吸引人之處,360度的大螢幕,燈光、音效、電腦特效更是驚人,營造出與真實環境中視野所見的景象;發現劇場的影片共有三部,分別為『城市身世』、『城市生活』、『城市想像』:『城市身世』顧名思義就是在介紹台北市的過去,以台北的歷史與演進作為主題,富有許多關於台北市的知識,相當適合學子們前往欣賞;『城市生活』則是介紹台北市的現在,以台北市目前的真實生活為主題,藉由對台北不同生活方式的分析比較,來引發觀眾對台北生活的反省與思索;『城市想像』以台北市的發展方向為主題,運用動畫、特效,讓民眾進入未來的台北,對於台北市的發展充滿了希望。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藍色),於市府站下車,由2號【台北市政府】出口,往基隆路轉市府路,即可到達台北探索館。公車:277、32、20、46、284、611、612、621、28、647、202、266副、261、263、270、311(藍)、長庚大學台北客運、捷運線藍5、藍10、藍27至市府站下車,即可到達台北探索館。

Read the full story

大稻埕碼頭

15:25

大稻埕的由來

在台北尚未開發的時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西元1709年),當時在台居民陳賴章向政府申請了官方開墾直到,開拓大加臘堡地區,包含了大稻埕一帶,漢人才漸漸進入這裡,開始了農業公正的生活,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供這裡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將這裡稱為『大稻埕』。

大稻埕的興衰

從漢人進入開荒拓墾後,一直平靜的生活在大稻埕地區,直到了1920年,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實施了台灣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區域改制等計劃,廢除當時台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了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雖然大稻埕的區域已被裁廢,但是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時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懷念的所在。

大稻埕碼頭的繁榮

大稻埕的範圍為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而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的5號水門處,環河北路與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碼頭的興起,也與大稻埕地區的發展相當有關,因為大稻埕緊鄰淡江,而稱大稻埕為稻江,1858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之一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在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通商,促成大稻埕往後濃郁的異國情調與繁華景象,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強,加上河口淤積等因素,把通商機會和台北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讓給大稻埕;往後,英、美等國商人,紛紛在大稻埕沿河的貴德街和南京西路上設立洋行,而外商鼓勵北部農民大量種茶,以便銷往自國;在外國洋行帶印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促使這裡的經濟發展開始繁榮興盛;更在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前後,劃定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為外國人居留區,並改善貨運、碼頭設施及電力通訊等,更是奠定了大稻埕商業繁榮的基礎。

大稻埕-大台北的懷舊風味

大稻埕在台北市政府的規劃下,在特定的節日也有煙火活動,讓民眾在淡水河畔欣賞美麗的煙火表演;此外,附近的『大稻埕歷史街』也是著名的景點,『海關博物館』更是展示著世界各國的海關制服以及相關文獻、文物,『永樂市場』、『迪化街』更有許多充滿人文風情的建築,讓民眾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能夠體驗早日的純樸風情。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一、公車:1、塔城街 12. 215 2、南京西路口 215 . 255 . 274 . 302 . 704 . 9 . 39正 . 39副 . 206 . 274 . 613 . 704 . 3、新泰國中 616 . 618 4、延平一站 9 . 39正 . 201 . 206 . 215 . 255 . 304副 . 601 . 613 . 669 5、圓環 201. 2 . 12 . 46 . 52 . 63 . 113西 . 201 . 215 . 238 . 250 . 282正 . 282副 . 288 . 302 . 306三重 . 306 . 601 . 613 . 622 . 6、涼州街口 2 . 9 . 41 . 46 . 47 . 201 . 215 . 223 . 250 . 255 . 274 . 288 . 302 . 重慶302 . 304副 . 306三重 . 306 . 601 . 704 . 中興-重慶 . 重慶-光華 . 重慶 . 光華 7、靜修女中 39正 . 39副 . 42 . 613 . 63 8、民族西路 208正 . 215 . 246 . 704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9-14

台北希望廣場

15:21

台北希望廣場簡介

台北希望廣場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且鄰近光華商場,是由行政院農委會輔導設立,自民國90年5月正式營運,藉由台北希望廣場成為一個固定的農特產品展售據點,替當時921大地震重建區內的農業創造農業商機並且帶來希望,讓當地的農業走出災後所帶來的創痛;自台灣農業策略聯盟發展協會接手台北希望廣場營運工作後,已經正式蛻變為全台各農業縣市都可表演的舞台,也讓台北市民能了解台灣各地的農特產品,促進市場交流.。

台北希望廣場-農產天地

台北希望廣場已經發展成為大台北區重要的假日農市,更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橋梁,新鮮味美、產地直送的蔬菜水果,讓許多民眾前來品嘗消費地難得一見的農特產品,也有人專門來蒐集休閒農業資料、索取食譜、參加特賣活動、或參加各種熱鬧有趣的親子活動等,讓市民能夠體驗最新鮮的農產風味,更能在週休二日時,多了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台北希望廣場-週休二日熱鬧非凡

台北希望廣場每逢週休二日便有全台不同縣市的農特產在此展售,從宜蘭到花蓮、台北到屏東各地的農特產品,民眾都可以來台北希望廣場,尋找全台灣最當令、最優質的生鮮農特產品,更會不定期的舉辦特殊的活動,讓民眾除了能夠採買農特產品外,也能在台北希望廣場找到休閒的樂趣喔!

光華商場

光華商場素有『台北秋葉原』的美稱,為著名的3C商圈,是年輕族群喜歡的聚集場所,目前光華商場預計要搬入的台北資訊大樓佔地十分廣大,規劃共有6樓式光華商場的範圍:6樓是廠商維修和教育訓練場地,4樓、5樓可能是由西寧市場的商家進駐的資訊店家,2樓和3樓部分則販賣傳統3C產品,其中3樓可能規劃有幾家書攤,1樓則是展場供民眾參觀。

中正區旅遊

中正區擁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旅遊景點,例如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植物園、國 立教育資料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建國中學紅樓等等建築所形成『南海學園』,另外還有觀音山蓄水池、觀音山步道、公園處苗圃、植物園、兒童交通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成功高中蝴蝶館等,讓民眾在假日休閒時有更多樣的選擇,享受假日的美好時光。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松江路交流道下,往新生南路方向行駛至八德路口右轉即可到達台北希望廣場。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1)、搭乘214、214(直達車)、254、280、280(直達車)、642、643、668、676、72、松江幹線至光華商場站即可到達台北希望廣場。(2)、搭乘212、212(直行車)、232、232(副)、262、262(區間)、299、605、605(副)、605(新台五線)、675至台北科技大學站,往市民大道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台北希望廣場。2、捷運:(1)、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忠孝新生站即可到達台北希望廣場。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3-07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11:26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正門口 / 余燕鳳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簡介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成立於民國45年,在民國92年間由南海學園舊址搬遷至士林新館現址,館舍規模擴大了20倍;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提供中小學科學展覽、台灣國際科學展覽、各類科教研習活動、大眾科學講座、行動科學館巡迴教育等各種科學活動,讓民眾能夠了解科學新知及增廣見聞,以向外延伸、永續發展的目標為民眾服務,配合生動活潑的軟體活動、先進完善的硬體環境讓民眾都能不虛此行。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樓層展示主題簡介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共有10層樓,以下作簡單的主題介紹;地下一樓:電腦益智教室、水世界、大地傳說、虛擬地球村、3D動感電影院、4D虛擬實境劇場;一樓:服務台、禮品區、戶外裝置藝術-水之舞、科幻巨石陣、滾球機器、紡紗之風;二樓:餐飲區-咖啡連鎖店、速食連鎖店以及露天咖啡座、紀念品販賣區;三樓:血液循環系統、口腔、身體的五大系統、敏捷性測試、大腦的功能、螺旋梯子、DNA介紹、遺傳基因介紹、適者生存、觸覺區;四樓:森林、紅樹林、生物介紹、台灣生物物種介紹、生態足跡遊戲區;五樓:光的原色介紹、熱氣球原理、奈米世界畫廊、火焰的花園、回轉儀、共振百、第電路遊戲、克拉尼圖形;六樓:麥比烏斯環、弦樂器的音階、魔方陣、岩石觸摸區、台灣地質介紹;七至八樓:特展區;九樓: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3D動感電影院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中最為特別的3D動感電影院是一個全自動的動感模擬影院,採雙人式液壓動感座椅,座椅可與螢幕上的影象同步移動,讓民眾更能身歷其境;3D動感電影院會播放兩部片子,一為瘋狂太陽系,讓民眾在私人太空飛行座艙裡經過月球、火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太陽,體驗流星雨的情境,這段光速旅途秒秒都刺激著您的感官;另一步為3D玩具王國,故事主角是一個整天幻想著房間會成為遊樂王國的小孩,終於有一天他的美夢成真,開始一段驚險刺激的旅途,讓您感受坐在雲霄飛車上,時時刻刻體驗俯衝的快感。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4D虛擬實境劇場

高科技的4D虛擬實境劇場位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地下1樓,採用先進逼真的4D環境特效立體影像技術,配合聲、光、水霧…等環境特效系統,藉由座椅震動及立體眼鏡輔助更能配合影片劇情,讓民眾體會4D的逼真度,未來會有4部影片撥映:蔚藍國度-介紹海底世界的奧妙、恐龍總動員-介紹古生物恐龍、星際任務-介紹宇宙與地球的形成以及尋找生命的起點、小兵立大功-介紹地底生物的特徵。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松江路交流道下,走民族東路轉中山北路,再轉走中正路、士商路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國道一號:由重慶北路交流道下,走重慶北路轉百齡橋,走中正路接士商路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搭乘大眾運輸: 1、捷運:(1)、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劍潭站,轉搭乘接駁公車(紅3、紅30、41)至科學教育館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轉搭乘接駁公車(255、620、紅3、紅12)至士林區行政中心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公車:搭乘41、632、紅3至科教館站即可到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1-06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10:39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 羅義學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位於芝山岩北側,為目前台北地區唯一現存『芝山岩文化層』的所在,也是全台唯一一處發現七個文化層的遺跡處,更是全國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園區佔地廣達四公頃,目前已被台北市政府列為二級古蹟,具有地理、歷史、人文、景觀、生態等多方面的獨特性與保存價值。芝山七個文化層,包括:舊石器時代晚期、大坌坑文化(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7000-4700年)、訊塘埔類型文化(距今4500-3500年)、芝山岩文化(距今3800-3000年)、圓山文化(距今4400-2500年)、植物園文化(距今3000-2000年)以及十三行文化(距今2000-1800年),都利用過芝山岩地區居住、活動。芝山岩文化生態綠園擁有幾十種的鳥類五色鳥、紅嘴黑鵯、樹鵲、黑冠麻鷺....等、蝴蝶及昆蟲:青斑鳳蝶、臺灣粉蝶、端紫斑蝶...等,還有280餘種的原生植物八芝蘭竹、無患子、楓香及台北樹蛙、赤腹松鼠、獨角仙等等,除外也擁有許多特殊的地質景觀,如:陡峻的崖壁、太陽石、風化窗、石門、洋蔥石等。更成為台北最佳且交通最方便的地質考古教室。芝山岩豐富的文史與生態教育目前已被列入國小中年的校外教學課程行列中,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以「接觸自然」為定位,讓孩子們在親身的接觸中學習與成長。芝山文化生態綠園規劃有,水生池、芝山岩展示館、教育暨行政中心、布萊得野鳥護育中心得得之家、生態暖房、遊客中心、考古探坑教室等七大主題專區。大朋友、小朋友可經由展示館中逐項生動活潑的介紹,了解、認識自然的生態,也可由出土的文物中了解史前人類的生活型態,以建立大朋友、小朋友愛惜土地、珍惜生態環境的概念。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台北交流道下,接重慶北路過百齡橋後至中正路,接雨農路後過雨農大橋即可到達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206、267(副)、645、645(副)至芝山公園站即可到達芝山文化生態綠園2、捷運:(1)、搭乘捷運淡水線至芝山站,沿外雙溪河堤步行即可到達芝山文化生態綠園(2)、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往中正路和雨農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Read the full story

2005-12-30

五分埔 Wufenpu

15:15

一景 / kavin

五分埔的地理位置

五分埔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範圍為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以東、中坡北路一帶的永吉里;在中國古代清朝時,五分埔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麻里錫口社的活動範圍,在清乾隆34年(1769年)時福建安溪縣,祖籍福建安溪縣的何、周、沈、杜、李五姓人家,向平埔族人買下這塊地開墾,並以五分埔為庄名;五分埔面積約四甲,是一片坡地,周圍是四獸山。

五分埔的歷史發展

五分埔卻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從貧困到日夜趕工、從富裕到面臨困境的發展寫照五分埔地區隨著中南部北上謀生的民眾不斷成群聚集,並發展出共購外銷成衣餘下的零碎或滯銷布料,簡單加工接綴成內衣褲、童裝或粗製的工作服供路邊攤及零售店販賣模式,五分埔成衣加工區的名號漸漸拓散出去。後來由於松山饒河街及八德路四段拓寬,中華路違建戶及氣象局火災戶陸續遷此;就是靠著當年五分埔那樣的辛苦、認真、開拓精神,再加上外在的發展機會,台灣社會積累了經驗和財富,走向富裕。

五分埔如今面貌

至今,有將近一千家的成衣業者在此聚集,五分埔已成為台北最大的成衣批發市場,貨源來自全省及港、泰、韓、新等各地,流行且物美價廉的服飾批發、零售,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前來血拼。因為款式眾多、流行,價錢又便宜,依照個人風格隨意搭配,創造最引人目光的時尚流行。當購物慾望心血來潮時候的你,想狂瞎拼卻又不想荷包失血的你,最適合去的地方非五分埔不可,這裡有大量批發的服飾,包羅萬象的是各種衣褲鞋帽。另外,位於五分埔內的福德宮,創建於西元1847年,因土地公廟神靈顯赫,庇佑民生安居樂業,隨著居住人口日增,信眾也越來越多,於是成為五分埔地區的主護神,一般商家也供奉福德正神為財神,福德宮見證了五分埔地區的發展,是地方人文與歷史的最佳記錄者。

五分埔大商圈

信義區除了有大名鼎鼎的五分埔商圈,也有許多旅遊時不可不玩的景點,例如:華納威秀影城、台北101大樓、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父紀念館等等,都是代表信義區的象徵;這股信義區的觀光潮流,信義區飯店、信義區旅館、信義區汽車旅館業者們的服務也越來越優質,為了就是能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台北市信義區旅遊,還有許多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信義區飯店、信義區旅館甚至是信義區汽車旅館訂房,讓您跟隨世界的腳步,遨遊天下。

交通資訊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32, 46, 69, 212, 232, 240, 257, 258, 261, 277, 281, 284, 286, 288, 299, 611, 621,於松山路、永吉路口、松山火車站下車。2、火車:搭火車到松山火車站,下車後往松山路方向之左前方即可。3、捷運:可搭乘板南線至後山埤站下車,由1號出口後直走至中坡北路永吉路口其左前方即可。

Read the full story

2005-12-28

東區地下街 East Metro Underground Shopping Street

09:41

畫廊街 / 薛依韻
台北市東區是商業娛樂繁華的地方,不止地面上,連地下捷運站也有的逛。東區地下街從忠孝復興站連接到忠孝敦化站共有725公尺長,一路上總共有35門店舖讓你盡情的逛,不受天氣變化影響。 店面有包括書局,美食餐廳,服飾精品店,便利商店,唱片行…等等,跟上面的名百貨公司以及廠牌旗艦店比,呈現的是比較舒服而能放鬆腳步的逛街選擇。設有市府聯合服務中心以及就業服務站與外勞諮詢中心。更不同的是,商店街連忠孝復興站四號出口中間隔著一條畫廊道路。這裡展覽著許多台灣畫家的名作,推廣台灣藝術文化。讓逛街後還可觀賞一些平常看沒機會看到的文藝作品,一路另你賞心悅目。共有17個出入口,每個可通往許多購物中心,例如明曜百貨,微風廣場,誠品書店等,讓你隨性循環遊逛,由下到上,在從上至下。愉快的環境,非常適合一家大小遊玩的地方。東區經常會有一些主題性慶祝與商業活動,吸引著更多的人潮,加上交通方便,使的地下街永遠屬於熱鬧狀態。

交通資訊

●搭乘大眾運輸:捷運:搭乘『板南線』往昆陽方向,搭至忠孝復興站下車,往出口3、4、5方向前進即抵達地下街1號廣場。或搭乘『板南線』往昆陽方向,搭至忠孝敦化站,不論朝任一出口均可,但需先搭乘電扶梯上到B1,即可看見東區地下街的導引指標。

Read the full story

2005-12-27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 Taipei Arena

17:01

全景 / kavin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簡介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新建於南京東路和敦化北路的交接口,是提升台北市健康形象和國際化的重要地標,耗資47.67億的總工程經費包括了建造地下2層地上5層,館內擁有許多遊憩資源和體育設施是國內首座多功能的體育館,成為一個大型的綜合商場,提供並銷售各式特色餐飲、商品等,讓體育館不只是體育館,而是一個可以供民眾休憩、消費的大型室內活動廣場。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的歷史發展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前身-台北市立棒球場新建於1958年,一直都為台灣內部舉行大型國際比賽時的主要賽場,不只是因為設備較為完善,其台北市立棒球場周邊的交通也非常的四通八達,而在此舉行的球類賽事,包括了軟式少棒、三級硬式棒球、成棒、職棒等。台北市立棒球場雖然使用的頻率相當高,但場內的建築設計並不是非常的理想,時常會影響到球迷看球賽時的權益。除了一些內部失修的問題外,其台北市立棒前幾年更遭到納莉風災的侵襲,所以就在眾多的因素之下,台北市立棒球場就改建成為如今所稱的『台北小巨蛋體育館』。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的主館、副館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是一座擁有15000席觀眾座位的多功能體育館,主館內之看台約可容納1萬5千名觀眾,具備遠、近、中等三種伸縮舞台呈現方式,共有7種座位形式變化,分為上層看台區3980席、預鑄式看台6059席、伸縮式看台2516席、活動式看台1814席、貴賓包廂區704席;台北小巨蛋體育館主館B2為停車場、B1為多功能體育館,1樓設有商店街讓民眾購物、2樓為低層部座位區,3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美食主題餐廳和高層部看台區,4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5樓則為控制室和媒體播放區;台北小巨蛋體育館是台灣首座能提供於像籃球,網球,體操,跆拳道之世運相關活動的國際體育館,室內則有非常寬廣而舒適的活動空間,足以舉辦任何運動項目之比賽或練習以及各大型演唱會,是台北市另一個全新的運動、文化、娛樂和藝術聚集之地點。台北小巨蛋體育館副館的B2為汽車停車場、B1設有機車停車場、健身房、舞蹈教室和壁球場,1樓有美食街熟食廣場、2樓為冰上樂園滑冰世界、3樓是美食餐廳,4樓為機房、行政區和控制室。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的周邊景點

台北小巨蛋體育館於2005年12月1號正式開幕,讓南京東路三段、環亞商圈等都會複合式商圈更為蓬勃發展,周邊也有不少咖啡店是您放鬆心情很好的選擇;此外由於台北小巨蛋體育館位於市中心地帶,因此鄰近京華城微風廣場迎風河濱公園以及饒河街觀光夜市,是民眾假日逛街購物、踏青郊遊的好去處。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 搭乘248、266、279、282、288、306、307、46、604、605、622、668、675、711、紅25、棕10、棕9、262、275、277、285、33、521、630、902、905、906、909、敦化幹線至南京敦化路口即可到達臺北小巨蛋體育館。2、捷運:搭乘捷運木柵線至南京東路站,往敦化北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臺北小巨蛋體育館。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