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四川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四川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5-21

青羊宮

17:13

青羊宮簡介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西一環路、濱臨錦江,東和二仙庵毗鄰、南鄰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和百花潭、西為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館,是四川成都目前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道教宮殿,據傳是老子為尹喜講述《道德經》的所在地;青羊宮的發展可追溯至大約周朝,當時稱為「青羊肆」,三國時期名為「青羊觀」,至唐代更名為「玄中觀」、「玄中宮」,五代改稱「青羊觀」,宋代最後更名為「青羊宮」,發展至今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並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羊公市民眾來到四川成都旅遊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青羊宮-廟殿特色

在進入青羊宮前可先看到第一座建築為山門,原始建於明朝,左右兩側分別有土地神、青龍像和白虎像,山門十分雄偉莊嚴,上方的金字匾額源自清朝乾隆年間,另有皇恩九龍碑、北斗七星樁、龍鳳樁、大石獅、龍王井在山門附近;『混元殿』是青羊宮第二重宮殿,清朝光緒年間重建後占地約為616平方公尺,主祀混元祖師,後殿主祀慈航真人(觀音大士);『鬥姥殿』供奉鬥姥、亦名紫光夫人,建於明代是一座樓底式建築。『三清殿』為青羊宮主殿,又可稱為無極殿,初建唐朝、重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總面積約為1600平方公尺,共有36根大柱分別代表道教八大天王和天上廿八星宿等等,外簷柱雕刻著六合童兒和雙獅戲球等藝術木雕,且大殿內有一只「幽冥鐘」,該鐘鑄造於明朝,其右方有一應鼓;三清殿主祀三清天尊,分別是元始天尊(天寶君)、上清靈寶天尊(靈寶君)和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寶君),兩側還有12金仙的塑像;三清殿中擁有青羊功的象徵-青羊,左側獨角銅羊擁有十二生肖的特徵,分別是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龍角、蛇尾、馬嘴、羊鬍、猴頭、雞眼、狗肚和豬臀,是西元1723年大學士張鵬翮特地贈與青羊宮,而右側銅羊則是西元1829年信徒所贈。

四川省旅遊

四川省豐富的歷史人文,讓這裡成為中國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藏、土家、苗、羌、回、蒙古、滿、僳族等少數民族的采風孕育出相當豐富多樣的文化,遊客來到四川省便可體會特有的景觀魅力;此外,四川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也是吸引遊客前來四川旅遊的原因,例如九寨溝、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文化、臥龍自然保護區、劍門蜀道、懸棺景色等等,都是四川特色的景點,讓您在四川旅遊留下美好的記憶!而四川的美食也不能錯過,麻辣燙、棒棒腿、燈影牛肉、麻婆豆腐和擔擔麵等等,聞名海內外的四川美食讓您印象深刻喔!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5、17、22、25、27、42、46、58、82、301即可到達青羊宮。

Read the full story

成都市洛帶古鎮

09:46

成都市洛帶古鎮簡介

成都市洛帶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北部的洛帶鎮,距離龍泉城區和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1公里、成都市區18公里、雙流國際機場43公里、洪安火車站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成都市洛帶古鎮擁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古鎮」的美稱,也流傳著「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的佳句,目前興盛的旅遊區域面積約維1平方公里,清末和民初的建築風格讓民眾感受昔日的懷舊情懷,目前洛帶古鎮仍保留的特色名勝為廣東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川北會館、洛帶公園、鳳儀館、博物館和基督教堂等等,都是民眾來到成都市洛帶古鎮可以賞玩的旅遊景點所在。

成都市洛帶古鎮-歷史發展

成都市洛帶古鎮的歷史發展可起源於三國蜀漢,當時從萬景街發展起來,相傳因為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逐漸發展至明清時期,成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主要來自廣東、江西、湖北、湖南等等湖廣填四川地區,還有山西、陝西等等,讓洛帶鎮成為南北雜處、擁有多樣文化的所在地,全鎮高達8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後裔,至今不僅保留著老街、建築等等歷史文物,像是客家民俗活動「水龍節」和「火龍節」至今仍在成都市洛帶古鎮流傳著,中國傳統的客家文化讓民眾來到成都市洛帶古鎮旅遊時都能完整的感受到。

成都市洛帶古鎮-江西會館、廣東會館

成都市洛帶古鎮眾多的會館建築中,以江西會館和廣東會館最富盛名。成都市洛帶古鎮江西會館位於洛帶鎮中街,又稱萬壽宮,面對大戲台、中為大院壩,共有前中後三殿,於清朝乾隆年間時期由是江西贛南移民集資修建,迴廊、曲徑、屏風和戲台等建築景觀相當精心別緻;成都市洛帶古鎮廣東會館位於洛帶鎮上街,又稱南華宮,創建於清朝乾隆10年(西元1746年),佔地面積約為3044.75平方公尺,共有前中後三殿,後殿為二樓一底的重簷歇山式木構建築,黃色的琉璃筒瓦搭配兩側有高拱曲起的風火牆,氣勢雄偉又帶點古樸莊嚴,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好且最大的會館之一,是四川客家第一鎮的代表,在1981年成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Read the full story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09:04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介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部斧頭山、距離成都市中心約10至15公里,以熊貓大道和市區相連結,總佔地約為540公畝,基地模擬大熊貓需要的自然生態環境,綠化覆蓋率約96%,營造出最適合大熊貓的地理景觀,是中國保護大熊貓的重要場地;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除了是大熊貓的寶地,同樣放養著黑頸鶴、白鶴、鴛鴦、白天鵝、黑天鵝和孔雀等等珍貴動物,陸續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全球500佳」、「中華綠色科技金獎」、「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工程」、「四川省百佳綠化先進單位」和「四川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等等獎項,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民眾來到四川成都旅遊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園區景觀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要保護大熊貓物種,更要使大熊貓能夠野放於自然中,因此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園區內初步建設了科研大樓、開放研究實驗室、獸醫院、獸舍和熊貓活動場、天鵝湖、大熊貓博物館和綜合服務部等基礎設施,將山野風光和人工景觀結合一體;『大熊貓博物館』是園區中最具特色的景點,建立於西元1993年是世界上為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所建立的博物館,包含「大熊貓館」、「蝴蝶館」和「脊椎動物館」,總佔地面積約為4000平方公尺,共展出約800多幅的圖片資料、來自四川約2140種的標本實物,包含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昆蟲類等等,以及100多種的化石和模型,館內更典藏上千篇重要的文獻資料,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名副其實的綜合生態園區。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旅遊

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目前除了基本的園區以外,未來再增建第三期擴建工程後,致力於創造大熊貓野外的生態環境,讓來到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旅遊的民眾能更了解大熊貓的生態;民眾來到四川旅遊,可不能錯過四川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例如九寨溝、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文化、臥龍自然保護區、劍門蜀道、懸棺景色等等,都是四川特色的景點,讓您在四川旅遊留下美好的記憶!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1、45、63、69、70、71、83、82、49、60至青龍場汽車中心站,轉乘107、532即可到達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Read the full story

2008-02-27

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

10:15

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簡介

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城南新區世紀城路,西接人民南路、南至天府大道、東有市區綠地、北鄰世紀公園和高爾夫球場,且有主要外環線經過這裡,佔地約為1500公畝,總共分為展覽館區、酒店及文化設施區、國際會議區、商務辦公區、商業住宅區等五大部分,建築總面積約1730000平方公尺,成為成都市著名的展覽中心場地。

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館內介紹

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的五大功能區各具特色,「展覽館區」位於世紀城東側,展覽館呈現扇型網府南河散開,佔地約為120000平方公尺,共有17作大大小小的展館,可應付各種規模大小的展覽或是活動;「酒店和文化設施區」位於世紀城西側,呈現三角型以水上世界的型態設計,是展覽中心最具特色的所在處之一;「國際會議區」僅鄰酒店和文化設施區旁,附設完備的會議室、商務市以及其他頂級的設備;「商業辦公區」和「商業住宅區」位於世紀城西南部,水上住宅和寫字樓是最大的特色,而在展覽中心的中部還有美食天堂和公共廣場,也是成都世紀城展覽中心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所在。

四川省旅遊

四川省豐富的歷史人文,讓這裡成為中國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藏、土家、苗、羌、回、蒙古、滿、僳族等少數民族的采風孕育出相當豐富多樣的文化,遊客來到四川省便可體會特有的景觀魅力;此外,四川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也是吸引遊客前來四川旅遊的原因,例如九寨溝、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文化、臥龍自然保護區、劍門蜀道、懸棺景色等等,都是四川特色的景點,讓您在四川旅遊留下美好的記憶!而四川的美食也不能錯過,麻辣燙、棒棒腿、燈影牛肉、麻婆豆腐和擔擔麵等等,聞名海內外的四川美食讓您印象深刻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3-05

望江樓公園

08:56

望江公園 / 馮順
望江樓公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東南錦江邊,屬於四川風格園林古建築群,目前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望江樓公園園內有崇麗閣、濯錦樓、吟詩樓等古建築,其中以『崇麗閣』最為特色,崇麗閣為樓高共4層,高39米,上兩層以平面八角形為主,下兩層為四方形建築,因至高層可以遠眺錦江景色,故又被稱為『望江樓』,且於民國時望江樓被改闢建為望江樓公園。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1-09

九曲黃河第一彎

11:49

九曲黃河第一彎 / 馮順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後往東流,在流至青海、甘肅和四川三省交界處時,原本是往東的流向,神奇似地突然大轉彎,轉向西北方向又流回青海省,在青海省繞了300多公里後,才從東北方進入甘肅省。黃河在青甘川三省交界處形成的這個近180度的大轉彎,被稱為「黃河九曲第一灣」,是地理上的一大奇觀。  黃河九曲第一彎雖位處三省交界處,但公認觀賞第一彎最好的魚度,是在四川省若爾蓋縣的唐克鎮,第一彎離唐克鎮還有6公里,遊客在離開唐克鎮前往景點路上,如果是在旺季,就會碰到有人收費,每人票價20元人民幣,平時不會收費。  來到黃河第一彎,別急著登高賞景,先到黃河邊,親近一下這條中國的母親河,此段的黃河還是屬上游段,但河水已經有點黃了,岸邊有藏民經營的宿營地,如果不想晚上趕路到若爾蓋縣城住宿,可以往到藏民經營的簡易宿營帳篷過夜,雖然簡陋,但頗能體驗野趣。  此地因地處偏僻,沒有什麼交通工具,藏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不管是大人小孩,人人都會騎馬,而且還練就一身馬上飛的功夫,只要遠遠看到有外地遊客,他們鐵定飛馬奔馳來到你身邊,希望你能騎騎他們的馬。這裡的馬也大有來頭,牠們都是大塊頭的馬,號稱是純種的「河曲馬」,據說當年成吉思汗滅西夏時,還徵調過此地的河曲馬作為戰馬。  在此地騎馬過過癮後,別忘了此地有一塊立在黃河邊的石碑,上頭寫著李白著名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來到第一彎的遊客,都要來到這塊石碑前留影。  要想欣賞黃河九曲第一彎動人心魄的景色,就得稍微費點力氣,攀上索格藏寺後方的布朗山,才有辦法登高望遠,這時候騎馬上山是個好主意,你可以向藏民租馬,讓馬兒載你登山,到最高處去眺望第一彎,如果你想測測自己的心肺功能,那就自己攀登一段山路也無妨,索格藏寺海拔高度已超過3000公尺,布朗山頂是3500公尺,空氣比較稀薄,爬起山會覺得很喘。  黃河九曲第一彎島嶼眾多,紅柳成林,錦雞野兔隱遁其中,水鳥翔集,漁舟橫渡,被生態科學家譽為「宇宙中莊嚴幻景」。這是地球上的動人奇景,也是中國西北方最值得一遊的景色,它隱藏在人煙稀少的青藏高原邊陲,如果不是300多公里外有個九寨溝,恐怕還沒有多少人會來到這個地方。  索格藏寺後方的布朗山,是觀賞九曲黃河第一彎全景最佳的地點,可能是藏民也懂得「看風水」,在這座山頂上有一處由幡旗所包圍的瑪尼堆,正對著黃河九曲彎,平整的石頭上放置著白色的旄牛頭骨,這可能是藏民舉行天葬或是法事的地方。  選擇在黃昏去觀賞第一彎是最棒的時間,隨著黃昏的光線變化,河面的反光也千變萬化,讓人嘆為觀止,但是要注意夜色降臨後,天氣奇寒,防風禦寒裝備不可少。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3-10

大邑劉氏莊園

16:10

大邑劉氏莊園牌樓 / 星盟旅行社

大邑劉氏莊園簡介

大邑劉氏莊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距離成都市市區約52公里,是解放前大地主劉文彩的宅邸莊園,修建於西元1928年至1942年,佔地約為70000平方公尺,由老公館、新公館等兩大建築群、小姐樓和莊園文物珍品館,共有數百間的房間讓民眾參觀,民眾來到大邑劉氏莊園旅遊不僅能看到清末民初的建築景觀,還能看到當時的生活文化以及稀世珍寶,西元1966大邑劉氏莊園成為第9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邑劉氏莊園-園區建築

大邑劉氏莊園整體建築包含大門、二門、小姐樓和逍遙宮等等建築接以中西合璧的風格所構成,歌德式尖頂、巴洛克直柱、半圓形和三角形的窗戶等西式風格,搭配中國傳統的瓦頂、獅、鹿、羊、雀、蝙蝠和花草等裝飾圖案,成為大邑劉氏莊園最明顯的特色。大邑劉氏莊園老公館佈局如同迷宮,共有3座花園、27個天井、180多間房屋,兩條東西向中軸線,兩邊分別是住房和壽堂,往西為祖堂、後庭、客房和佛堂,南面另有一條東西向軸線,貫穿逍遙宮和瓷器宮,往東則有雇工院和小姐樓等等獨立建築,大邑劉氏莊園處處都是雕梁畫棟的庭園景色;大邑劉氏莊園新公館位於老公館北方約300公尺處,是劉文采贈送其弟劉文輝的屋舍,方形的正規格局大致由兩個部分所構成,兩條東西向軸線分別貫穿廳、正堂、中堂、後堂,成為三進的傳統院落,南北兩側是客房空間,呈現四川西部的民居特色。

大邑劉氏莊園-小姐樓

大邑劉氏莊園內有近年來才開放參觀的小姐樓,小姐樓俗稱繡樓、繡花樓或閣樓,是封建時代限制少女活動的建築,大邑劉氏莊園內的小姐樓建於1930年代,樓高三層、六面和六角的建築外觀,第一層和第二層外有連續式拱廊、頂層設天廊,是眺望景色的好去處,青色和白色所構成的磚木建築呈現中西合併的風格,今日的小姐樓展示著名人字畫、左代仕女圖、全國約30座小姐樓照片和圖畫,提供中國傳統的小姐樓文化采風讓民眾了解。

四川省旅遊

四川省豐富的歷史人文,讓這裡成為中國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藏、土家、苗、羌、回、蒙古、滿、僳族等少數民族的采風孕育出相當豐富多樣的文化,遊客來到四川省便可體會特有的景觀魅力;此外,四川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也是吸引遊客前來四川旅遊的原因,例如九寨溝、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文化、臥龍自然保護區、劍門蜀道、懸棺景色等等,都是四川特色的景點,讓您在四川旅遊留下美好的記憶!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21

四川美食-燈影牛肉

15:17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縣的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究。據傳說,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監察禦史的唐代詩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被 貶至通州任司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無渣,他 頗為歎賞,當即名之曰燈影牛肉。燈影,即皮影戲,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燈影來稱這種牛肉,足見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燈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戲中的幕布。清光緒年間,四川梁平縣有個姓劉的人流落到達縣,以燒臘、鹵肉為業。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時難嚼,且易塞牙,銷路不暢。後來,劉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進,將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醃漬入味,再上火烘烤,賣時還淋上香油。這 樣製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劉姓商人生意興隆,並因此而發家致 富。其他人見有利可圖,紛紛仿製,燈影牛肉逐漸成為四川一大名產。川燈影牛肉的用料和制法是:選黃牛後腿部淨瘦肉,不沾生水,除去筋膜 ,修節 整齊,片成極薄的大張肉片。將肉片抹上炒熱磨細的鹽,卷成圓筒,放在竹筲箕內, 置通風處晾去血水。取晾好的牛肉片鋪在竹筲箕背面,置木炭火上烤幹水氣,入籠蒸 半小時,再用刀將肉切成長一寸五,寬一寸的片子,重新入籠蒸半小時,取出晾冷。 菜油燒熟,加入生薑和花椒少許,油鍋挪離火口。10分鐘後,把漬鍋再置火上,撈去 生薑、花椒。然後將牛肉片上均勻抹上糟汁下油鍋炸,邊炸邊用鏟輕輕攪動,待牛肉 片炸透,即將油鍋挪離火口,撈出牛肉片。鍋內留熟油,置火上加入五香粉、白糖、 辣椒面、花椒面,放入牛肉片炒勻起鍋,加味精、熟芝麻油,調拌均勻,晾冷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擔擔麵

15:16

擔擔麵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製作原料:圓細麵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烹飪方法: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他調料分裝 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麵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擔擔麵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麵,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麵特色最濃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麻婆豆腐

15:07

麻婆豆腐是中國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風味特色菜之一,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川菜名肴。此菜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成都陳麻婆豆腐店傳世佳餚。凡到四川的遊客莫不以一嘗為快事。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已將此店及陳麻婆之豆腐,列入與包席館正興園、鍾湯圓等店齊名的22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成都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麻婆豆腐由於名聲卓著,已流傳全國,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週邊一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原料:豆腐10兩(約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適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鹽、醬油各適量。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棒棒雞

14:53

棒棒雞,又名樂山棒棒雞、嘉定棒棒雞。此菜原始於樂山漢陽壩,取用良種漢陽雞,經煮熟後,用木棒將雞肉捶松後食用。在中國烹飪史上,曾有用木棒敲打的名饌白脯,見於賈思勰《齊民要術》。但它棒打的目的是使肉緊實。而棒棒雞製作時用棒打,則是為了把雞的肌肉捶松,使調料容易入味,食時咀嚼省力。棒棒雞美味的烹製確別有技巧。首先妙在煮雞。煮前要用麻繩纏上腿翅,肉厚處用竹扡打眼,使湯水充分滲透,以文火徐徐煮沸;二是以特製的木棒將煮熟的雞肉拍松,撕成粗絲入盤,利於調料入味;三是以眾多調料調成的味汁,澆於雞絲上,使雞絲分外鮮美香嫩,有濃郁的香甜、麻辣味。原料:嫩雞一隻,蔥白絲適量。調料:芝麻醬、紅油辣椒、糖、麻醬油、花椒粉等各適量。制法:①將淨雞以繩纏住腿翅,肉厚處以竹扡打眼,下湯鍋中煮熟,撈起晾涼。②用特製的小木棒將雞脯肉、雞腿肉輕輕拍松,撕成絲入盤,週邊以蔥白絲。③將調料和勻調成味汁,澆在雞絲上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18

成都市

16:56

臥龍大熊貓-03 / 台灣中國旅行社

成都市簡介

成都市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是四川省的省會,佔地約為12390平方公里,歷經約4000年以來的歷史,擁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從夏朝金沙文明的發展,古蜀文化顛峰時期命名成都,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至五代後蜀後主孟昶在成都城牆上遍植芙蓉花,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或「蓉」,悠久的歷史發展是中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加上豐富的自然景觀,成都自然而然成為民眾前往四川旅遊的勝地。

成都市的世界文化遺產

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2007年成都榮獲國家旅遊局和世界旅遊組織的「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其所轄都江堰市、崇州市和邛崍市也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小小的成都就有兩座世界文化遺產,包含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都江堰和青城山,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在成都囊括都江堰青城山景區、西嶺雪山、天台山、雞冠山九龍溝等等。都江堰和青城山一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是戰國李冰等人所修建、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景區內有魚嘴、寶瓶口、飛少堰、伏龍觀、二王廟、離堆古園、安瀾索橋等等自然景觀;青城山景區主峰為老霄頂,海拔高度約為1600公尺,由於山林四季青翠、山峰綿延狀似城郭故稱青城山,與劍山、峨嵋山和夔門山等三座四川名山齊名,擁有「青城天下幽」的美名,為天師張道陵顯道和羽化之地,因此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青城山景區更是AAAAA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成都市旅遊

成都市除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旅遊重點,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館、大邑劉氏莊園、寶光寺、三星堆博物館、石塔寺石塔、邛窯遺址、望江樓古建築群、洛帶會館、蒲江石窟和邛崍石窟等等,且成都的地理位置和九寨溝、黃龍、臥龍、四姑娘山、峨嵋山、樂山大佛、三星堆、大足石刻、劍門蜀道、長江三峽等旅遊景區相互接壤,更是民眾來到成都旅遊的原因之一;此外成都市區美食店家林立,夫妻肺片、鐘水餃、龍抄手、麻婆豆腐、宮保雞丁和回鍋肉等等成都美食也是不可錯過。

Read the full story

木格措

16:51

木格措-01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木格措風景區位于康定縣城北雅拉鄉境內,距康定縣城26公里,景區面積500平方公里。景區由七色海、杜鵑峽、木格措海、紅海、無名峰等一系列景點組成。景區以多處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溫泉、雪峰、奇山異石及長達8公里的疊瀑組合,構成了獨特秀麗的旅遊區。   木格措景區是登無名峰、大炮山的必經之路,也是登山的後勤服務基地。木格措景區至塔公鄉是地理學、生物、探險、牧區風情等特種旅遊的最佳線路之一。   木格措湖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湖面面積3.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7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70米。湖泊周圍由高山白楊、紅杉、杜鵑林、心臟寬闊的草甸環抱,構成了奇絕秀麗的景觀。進入景區可觀賞臥虎觀月、石佛鎮海、日照金山等山景和雙霧墮海、木格掀潮、木格晨曦、木格雲海等奇觀;海濱可享沙浴、日光浴之樂,湖中可乘舟尋趣。遠眺華山可觀野羊成群勁走山梁。   七色海是一處湖水與溫泉交融的高原湖泊,周圍由森林、草甸環繞,清雅幽靜,湖水清澈透明,隨陽光天氣之變化湖水色調呈多樣。湖中蕩舟,環湖覽勝,令人心曠神怡,可覽蓮花夕照、蓮花霧繞、駝峰倒映等湖光山色。早晨,馬雞、松雞和各種鳥雀高歌互鳴,傍晚,黃鴨、青鴨在湖中戲水,可謂仙境。  杜鵑溝是木格措景區的走廊,從溝的下端到木格措大海形成8公里疊瀑,十分壯觀。疊瀑兩岸原始森林與杜鵑林交混,每到夏季是一片杜鵑花的海洋,兩岸的奇峰異石、激流飛泉、藥池溫泉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藥池沸泉泉眼數十個,水溫高達90攝氏度,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不同泉眼分別對治療眼疾、胃病、風濕等各具獨特療效。杜鵑坪溫泉流量大,建有浴室和游泳池,是療養康復的理想場所。

Read the full story

若爾蓋草原

16:48

若爾蓋市容 / 馮順
若爾蓋大草原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結合部的中國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四縣組成,為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為主的藏族聚居地。  這裏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人煙稀少。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多次通過這裏,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革命遺址,使草地聲名遠播海內外。   夏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裏天高氣爽,能見度很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河水清澈見底,遊魚可數。草地遊覽內容豐富,可賞草地風光,聽牧歌悠揚,可垂釣黃河魚野炊,可騎馬馳騁草原,可觀梅花鹿牧場,可去黃河九曲第一彎攬勝,可住悵篷賓館,可去森林採擷野菇,也可去寺廟參觀朝拜。  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屬典型的丘狀高原。冬季嚴寒,夏季涼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7攝氏度、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約10攝氏度一12.7攝氏度。  若爾蓋大草原水草豐茂,原始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形成了山水秀麗、景色迷人的草原風光。著名的草原有熱爾壩大草原、松潘草原和紅原草原幾處。

Read the full story

南充西山

16:43

南充西山 / 四川旅遊信息網
西山風景區位于南充順慶區城西郊,面積8平方公里。由舞鳳山、人頭山、官寶山、棲樂山、火鳳山、馬鞍山、插旗山等山體構成,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環抱市區西面,制高點海拔480.7米。西河從山腳緩緩流過,形成山水相接、林木蔥郁的良好自然景觀,素有西山秀色之美譽。  西山為南充著名風景名勝之地,不但有謝自然飛天這美麗傳說,且南充人曆有三月三遊西山之盛舉。南充古八景就有三景於此。金泉夜月傳為袁天綱化金釵為水而成;果山秋色曾以黃果滿山、刺槐林金秋送爽而著稱;棲樂靈池雖置山顓,但不管如何乾旱,此池清水滿盈不涸,時人以池水濁清而判氣象。西山集中了漢代以來的大量文物古跡,展現了南充市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程度。唐代女詩人薛濤、宋代大詩人陸游等都曾流寓南充,賦詩盛讚西山美景。  西山風景區規劃由六個景區和一條西河風景線組成。1、舞鳳山景區以道教廟觀為主。2、棲樂山風景區上西山風景區的重點景區,管理處亦設於此。主峰上有棲樂寺、順瀘起義南充保衛戰總指揮部遺址。山腰有棲霞洞,任翰《讀易記》、詩至雙絕的黃輝手跡飛仙洞、摩崖石刻、太師墳、紫霞廊亭、棲樂古寨及東漢崖墓九十九孔。北坡有西山修院 、誥命夫人墓等。南坡建有南充革命烈士紀念館、碑林等。景區風景秀麗,石級小道縱橫,服務設施齊備,有風景區旅遊橋與市區相連,並將修建遊樂場、游泳池、停車場及登山索道等。3、官寶山風景區為療養區,擬建度假村療養院。4、火鳳山風景區以林木、果樹、桂花為主,上有陳於陛墓,下有柳林酒家,還有放翁亭等。5、果山景區有牌坊灣、徐占彪禪道碑建築群、賽去台文物區及甘露寺、會仙橋、玉皇宮等。6、萬卷樓景區主體為萬卷樓、玉屏文化活動中心、三國文化活動中心、三國別墅。上有張獻忠駐紮驍騎營的遺址,下有西河風景線,沿河兩岸桃紅柳綠,河中輕舟競渡,長橋臥波,景色宜人。有明代西橋及革命烈士紀念園等。  西山風景區正在加緊開發建設中,已有棲樂山景區、萬卷樓景區、舞鳳山景區對外開放,每年都有大批遊人到此覽勝。

Read the full story

真佛山

16:39

真佛山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達縣真佛山位於達縣城南30餘公里的七裏峽山脈中段的福善鄉境內,海拔910米,全山面積約3000餘畝,是一座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據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農民蔣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醫種藥,人稱蔣善人、蔣活佛,自建德化寺。後綏定府知府孫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靈,贊他乃真佛也,下令擴建寺廟,並親書真佛山鐫刻於寺門,由此而名。 真佛山山勢陡峭,從山腳至山門,松柏密繞,翹簷朱梁,有千步石階直伸山頂,猶如半空垂下的雲梯,兩旁香樟夾道,越向上蒼松古柏景越深。  真佛山寺廟建築約15000平方米,占地400餘畝。整個寺廟 依山取勢,幾座殿堂錯落有致地分佈於山腰、山頂之間,寺周古樹蒼柏相擁,林木蔥籠,鳥語蟲鳴,使人有萬籟此皆寂,唯聞鍾磬聲之感。寺廟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剛殿、大雄寶殿組成。其中大雄寶殿為主殿,殿內直立兩座18層寶塔,高30米,半身藏於寺內,半身破頂而出,自殿外望去猶如破土春筍,生機勃勃。主殿兩側的鐘鼓樓高約20米,共4層,層層各具特色,分別置大鼓和鐵鍾。寺內楹聯、字畫、壁雕、歷代僧墓群和佛教經典非常豐富。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是真佛山的傳統廟會。  真佛山景區除寺廟外,還有青松蔥郁、雲海浩瀚的雲華山,蔣善人出身地一佛寺,拔地而起高聳入雲的雙石塔,白蓮教起義的淩雲寨,胭脂湖奇特怪異的石筍。整個景區集山、林、水、洞、廟於一體,奇、險、幽、峻應有盡有。真佛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Read the full story

百里峽

16:30

百里峽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宣漢百里峽風景區位于宣漢縣東北邊緣,與城口縣、萬源縣和開縣接壤,距縣城110公里。景區由百里峽、江口湖兩部分組成,總面積為105平方公里,其中百里峽景區範圍65平方公里,海拔452米至2148米,峽長140公里。百里峽山勢奇特,河水清澈,溶洞成群,動物多而珍貴,植物豐而罕見;山環水繞,深谷一線,峰叢入雲,和諧完美。有百獸聚會、仙女岩、觀音洞、南天門、二龍飛瀑、老黃山、犀牛望月、一線天、盤龍洞、雄雞鳴天十大景點,既各具特色,自成一體,又交相輝映,互相烘托,構成300裏峽完美和諧的整體。   江口湖位於宣漢縣城郊,為前河、後 河與州河三江交彙的江口電站水庫,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庫容32億立方米。湖面寬闊,山水輝映,港叉縱橫交錯。有雲霧寨、雞窩石、三鬥峽、普光寺、黃石白鶴林等景點。百里峽景區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紮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  百里峽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遊勝地,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對外水陸交通方便,峽內道路比較平坦,建有8條鐵索橋,溝通了沿河兩岸,安全可行。峽區終年可通8噸以內木船,遊人可行路而去,乘船而歸。沿途食宿條件基本具備,已開始接待遊人。

Read the full story

諾水河

16:27

諾水河-01 / 諾水河
通江諾水河景區位於巴中地區通江縣境內大巴山南麓與陝西省交界處,距縣城70公里,面積270平方公里。  景區內秀水中流,奇峰突兀,怪石橫生,溶洞遍佈,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和諧統一為主要特色。景區可觀景點達300餘處,有溶洞128個,不同風采的險灘、碧潭300餘處,各類瀑布、暗流、噴泉、水簾100余處,尤以蓮花潭、老龍泉、風泉、魚泉、變色泉最為奇特。奇峰峭壁、麗峽幽谷、險道雄關約75處。這裏溶岩地貌千姿百態,石人、石馬、石獅、石猴等應有盡有,其中鼓掌石、麻壩石林更為壯觀。   景區內溶洞沿河岸成群分佈,有的雄偉險峻,有的曲折幽深,有的玲瓏精緻。現探明的有牛角嵌、獅子洞、仙人洞、宋家洞、中峰洞等處。其中中峰洞最為有名,洞內分上下兩層,巷道縱橫,變化多端,如入迷宮。僅上層就有東西南北中5條大道,16條支巷,7個中堂,7個庭園,全長達6000多米,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

Read the full story

恐龍博物館

16:17

恐龍博物館-05 / 四川旅遊信息網
自貢恐龍博物館在世界上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合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不僅著名的鹽都,而且還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一帶侏羅紀(1.35億年-2.1億年前)的陸相地層相當發育,恐龍化石就埋藏在侏羅紀早、中期陸地層中,而此期的恐龍化石正是世界恐龍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所以自貢的恐龍化石為研究恐龍的演化,提供了豐富的的原始資料。  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觀,是我國繼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館之後修建的又一大型專業性現場博物館。它占地2.5萬平方米,陳列面積3600平方米,分為三層。陳列以大山鋪恐龍化石埋藏現場及出土的恐龍化石為主。  博物館展覽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介紹與恐龍相關的基礎知識、如生物進化、化石、地質年代、恐龍的演化與分類等等。 第二部分 主要介紹大山鋪的各類恐龍化石。它們陳列在高大寬敞的裝架廳裏,這裏有幾副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眉龍是該廳最引人注目的龐然大物。它的頭被細長的頸支的老高,離地面約10米,全身長約20米,軀體粗大,尾巴很長,四腳著地,昂首挺立。大廳裏除了天府峨眉龍之外,還有兇猛的能食天府峨眉龍的建設氣龍的骨架,但它全身長僅四五米;有身軀較小,進步性與原始性相兼的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兩足行走的鳥腳類恐龍-多齒鹽都龍;早期的比較原始的劍龍-太白華陽龍;空中飛翔的龍和遨遊水中的兇猛肉食性蛇頸龍等等。第三部分是恐龍埋葬遺址。這裏向人們展現了大面積的發掘現場。  自貢恐龍博物館以真實的資料為科學界提供了研究依據,是巴蜀大地的燦爛瑰寶。

Read the full story

邛海

16:11

邛海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臥于瀘山東北麓,螺髻山北側,山光雲影,一碧千傾,是四川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邛海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國一些高源湖景一樣,以恬靜著稱,景色四季各異,春日天光水鈀,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閃耀在蒼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岸邊柳眉桃腮,燕語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漁村,相映生輝。秋日天高氣爽,落霞孤鶩,秋水天長,使人留連忘返。冬季天淨水明,紅楓翠柏,倒映湖面。午後起風,海浪奔湧,似白鵝嬙戲于波濤上。  誘人的邛海景色,與西昌晚間皎潔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詩意情懷。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流覽邛海後對其景色大加讚歎,興奮不已,並在其遊記《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碧水秀色,草茂魚豐,珍珠碩大,美不勝收,其氣候與恬靜遠勝地中海,真是東方之珠啊。  再如原中央大學教授朱契游邛海後也寫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橫絕太湖、登臨鄱陽,覺得洞庭雄闊,鄱陽奇偉,太湖深秀,西子濃妝,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靜見勝。邛海景色由此可見一般。  邛海不僅景色秀美,還有許多美妙的民間傳說,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麗,如李膺《蓋州記》和《太平御覽》等著述中均有記載。邛海湖內有40多種魚類,其中有特有的白魚、鯉魚、大蝦、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種候鳥攜家眷來此過冬。湖畔現有邛海公園、邛海賓館 、新沙灘漁村、蓮池、月亮灣、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青龍寺、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景點。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