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9

台北之家
15:57
台北之家歷史沿革
台北之家的前身為美國大使館官邸,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在清朝末期時,台灣的台北、淡水、安平、打狗等各設有英國以及德國領事館,由於西元1926年10月8日,美國便在此地建立了美國領事,一直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後來,當時的中山北路二段為通往圓山神社的主要道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日兩國宣戰,美國領事館的業務也隨之停擺。台北之家的現在
台北之家在1979年到1997年間,隨著1979年中美斷交後,美國領事館於同年度 2月28日關閉,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離台,建築物始正式關閉使用;1997年2月20日,被指定為市定三級古蹟,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新台幣六千萬,將建築物本體修復後,委託『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經過規劃後,決定將活化為以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將美國領事館定名為『台北之家』,原來的車庫則改建為『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並於2002年11月10日正式開館,經營至今。台北之家的建築風格
台北之家外觀為白色的洋式建築,兩層樓高,東側有突出迴廊,平面為方形,廊柱則為古希臘風格,典雅簡潔的氣氛,可以想像當年的繁華;室內景觀方面,台北之家除了仍有外觀上的Doric Order白色牆柱外,主建物兩層加最頂樓夾層的中央走廊迴旋與空間設計也蔚為特色。除此,頂樓壁爐與整體內嵌沙發設計,也是東亞建築中較為獨特,台北之家更是台灣與美國關係的歷史見證,從太平洋戰爭開始,擔任著美國駐台領事館的角色。台北之家的光點台北
台北之家的光點台北為一座主題電影院,電影院內播放國片及以多元文化為主,每日播映六場影片,還搭配以電影藝術為主題的誠品書店、C25咖啡廳、展覽館、多功能會議室、第六大道酒吧、庭園休閒,光點電影院從白天到深夜每日六場常態性的影片播映,透過台灣電影文化協會慎選出具另類及原創觀點的影片,讓民眾能夠更了解電影的世界;另外,光點講堂也設計一整套的藝文學習課程,讓民眾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體驗好玩的藝術課程;光點台北還會舉辦座談會,課程中不僅有不同的議題發表,更可以讓民眾來拓展觀影後的想法的無限可能。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紅色),於中山站下車,由4號出口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台北之家。
2006-12-18

築港殉職紀念碑
16:07
基隆港的興建歷史
基隆港為台灣第二大港口,也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海運樞紐;運輸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數條國際性郵輪航線固定靠港;基隆港在17世紀即有外人足跡,西班牙人佔領台灣時就曾對基隆港進行調查,並進行了部分建設;到了清領時期後期,西方列強的東來,逐漸開啟了基隆港的發展,並在在光緒12年(1886年),基隆港正式開放為商港;從1899年到1935年間共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興建了大型造船廠及軍港、漁港區,從碼頭倉庫到港區鐵路等設施皆相當完備,這四期的築港工程,不但奠定了日後基隆港的發展基礎,也使基隆港在1970年代前穩坐台灣第一大港寶座。到了1984年時更成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1980年代之後,為了提升競爭力,基隆港開始轉型為結合觀光、親水性之港口,在2003年時也設立了自由貿易港區。築港殉職紀念碑的由來
日據時代修築基隆港時,由於工程十分艱難辛苦,因此造成有許多工人殉職,於是興建一座築港殉職紀念碑,其中以西元1924至1928年興建西十六號碼頭時殉難的職工為主;築港殉職紀念碑位於目前三、四號碼頭附近山坡上,築港殉職紀念碑述說著先民創建港區的辛血汗歷史,而現在似乎仍環擁守護著港灣,而築港殉職紀念碑的所在地也是眺望基隆港的最佳景點。築港殉職紀念碑簡介
築港殉職紀念碑的空間格局包括參道、紀念廣場與紀念碑體等三部分:參道空間位紀念碑中軸線上,以上升的階梯為主,是參拜者心情沉澱、轉化的最佳過程;紀念廣場位上、下層參道之間,為整體空間中最寬敞的地方,也是眺望基隆港的良好景點;紀念碑則位於整體紀念空間的最上層,也是整個參拜儀式的最終點。此外,築港殉職紀念碑分為基磐、基座、碑座、碑身與碑首五部份,造型與西方建築流派-『折衷主義』,擷取古典建築幾何元素混成表現的做法接近,採用的元素包括四個角邊的圓柱體、橢圓體以及拱券石砌、亂石砌等,十分具有異國風味。基隆旅遊Let’s GO!
基隆豐富的旅遊資源,讓基隆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而當地政府的規劃也越來越完善,為了就是讓基隆旅遊、基隆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基隆旅遊。更有多家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基隆飯店、基隆旅館以及基隆汽車旅館訂房,徹底體驗基隆的海港之美。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自基隆火車站左側港西路,繞行至中山一路右轉,順行至中山二路轉三路時,中山隧道旁的小路上山,即可到達築港殉職紀念碑。★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搭基市公車302太白莊至高遠新村站,即可到達築港殉職紀念碑。
2005-04-12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16:53
![]() |
探索紙博物館-傳統手工造紙演示 / 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 |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簡介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位於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為台灣第一座紙博物館,在籌辦了5年後終於在西元1995年正式開館,並在1999年把基金會和博物館統一命名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成立主要是為了紀念及完成在廣州空難中喪生的長春棉紙關係企業創辦人陳樹火夫婦的遺願。長春棉紙企業的歷史發展
長春棉紙企業在民國49年由陳樹火與其夫人陳鳳嬌女士所協力創辦,生產手工紙以供應書法界使用,為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後來又成立中日特種紙廠和長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日特種紙廠主要製造機製棉紙,長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則以進出口貿易為主,之後成立隆春企業有限公司主要方向為紙的加工產品,可見陳氏夫婦對於台灣紙類產業的貢獻相當大,隨後其後代成立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更是讓民眾能對紙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樓層簡介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共有四層,總共約有160坪左右,主要是以活潑生動的展示設計和能夠引導觀眾參予其中的教育活動為主,希望藉由台灣有關紙的歷史及文物蒐藏與展覽,讓更多的民眾能夠深入了解,藉此發揚與傳承紙與中國文化密不可分的價值。◎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樓層簡介:一樓:展示世界各國的手工紙藝品、在手工紙廠內可以瞧見傳統的手工造紙表演,另有販售圖書紙品、藝術禮品等相關紀念品供您選擇。二樓:詳細介紹造紙術的發明及傳播歷史,可以一窺有關造紙的原料及染料的奧秘,特展室裡則特別企劃展出與紙相關的主題內容。三樓:認識台灣造紙的歷史及欣賞台灣紙鄉的特殊風貌,並藉由親手操作及表演示範等活動,認識紙的特性及各種小常識。四樓:手工造紙廠,可以暸解造紙原料的處理方法,包括浸泡、蒸煮和漂白等步驟,此外推出各種長期、短期紙的教學活動,讓您體驗紙的趣味。中山區旅遊
來到台北市中山區除了到訪樹火紙紀念博物館外,也可規劃前往袖珍博館、伊通公園、中山足球場、中山美術公園、林森公園、台北故事館、兒童育樂中心、大佳河濱公園、行天宮、榮星公園和林安泰古厝等,體驗台北市區的人文風情與美景綠意喔!盼了好久的暑假來了,紙博物館為你準備了『紙博夏日1 2 3-與紙野藝夏』紙藝三種玩法,要你大顯身手ㄛ!►►►►全文資訊交通資訊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在台北車站搭乘49號公車,即可達樹火紀念紙博物館。2、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可在[忠孝新生站]下車,由[台北科技大學]出口出站,沿光華橋下往北行至長安東路,步行約十分鐘即可達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劍潭古寺
16:49
![]() |
一景 / kavin |
交通資訊
★公車:1. 可搭公車21, 28, 110, 222, 286, 287, 620,, 902「劍潭寺」站下車。2. 竹子林-247,247(直達)。★捷運:從捷運劍潭站下車轉搭紅三接駁公車在劍潭寺下車,步行五分鐘即可抵達。
2005-02-02

外木山濱海步道
14:31
外木山濱海步道全長1.2公里、寬3公尺,是基隆市第一條的觀光自行車步道,位於風景優美的外木山濱海地區。建立這條步道最感謝的是高枝田、高景、高旗及藍天賜先生鼎力協助,由於為顧及步道整體的完整性及便利性,所以步道部分使用到高先生等四人的私人土地,對於他們熱心公益,犧牲奉獻的精神,至感敬佩。基隆市的海岸線雖不長,但是風景優美非常具有特色、且有看頭,外木山沿海觀光自行車車道臨山傍海,廣闊海天水色相伴,更可遠眺基隆嶼、船隻在海面作業的情形,坐在岸邊,聆聽濤聲,欣賞彩霞萬丈之景,假日來此騎單車、漫步、放鬆心情,對於紓解生活壓力、調整思緒....等各方面都有相當的助益。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走北二高下基金交流道直行,走港西聯外快速道路,由德安交流道(約500公尺)下後右轉,前行300公尺接復興路左轉,過中山高中左轉協和街,即可到達。★ 搭大眾運輸:搭乘基隆市302路公車至中山國中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2005-01-28

美麗華百樂園 Miramar Entertainment Park
14:01
![]() |
炫耀的摩天輪 / 阿閔-專拍風景照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堤頂交流道下,接堤頂大道二段至天母快速道路續行,轉樂群三路即可到達美麗華百樂園。★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1)、搭乘110、21、222、222(區間車)、247、247(區間車)、247(環山線)、256、267、267(副)、286、286(副)、287、287(區間)、620、620(區間車)、646、646(區間車)、72、902、902(區間車、紅2、棕16、藍20、藍26、藍7、藍7(區間車)至美麗華站即可到達美麗華百樂園。2、捷運:(1)、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轉乘2、21公車至美麗華站即可到達美麗華百樂園。(2)、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轉乘620公車至美麗華站即可到達美麗華百樂園。(3)、搭乘捷運木柵線至中山國中站,轉乘286公車至美麗華站即可到達美麗華百樂園。★ 免費接駁公車:捷運劍潭站、中山國中站、內湖科技園區等三站
2004-08-18

中山足球場
12:11
![]() |
中山足球場 / 新埔資管系 |
中山足球場簡介
中山足球場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與民族西路交叉口,為台灣少數擁有國際水準的足球運動場地,是台灣第一座具有如此廣大規模的正式足球比賽場地,政府為了提昇國內的足球運動風氣,也將球場導向多角化經營,希望能更加貼近國人的日常生活,目前中山足球場隸屬於台北市體育處。中山足球場的歷史發展
中山足球場在日據時代是圓山運動公園,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光復後,台灣在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保護下,美援物資便漸漸在此堆放,這裡就成為物資堆積倉庫,後來成為美軍駐華顧問團的辦公地點;至民國68年中美斷交後,顧問團撤離台灣,政府於是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及圓山公園,中山足球場便於民國78年完成啟用。中山足球場的場地設備
中山足球場佔地廣大,長約3000公尺、寬184公尺,面積約55000平方公尺,約可容納20000人同時觀看球賽,中山足球場內的草坪也以天然草皮為主,不僅相當適合於比賽中,視野造景也相當美麗;中山足球場內的硬體設備相當完備豪華,包括了夜間的照明系統、播音的相關設施、大型的電動計分看板、甚至也有淋浴設備等等,而提供場地的時間從每天早上5點至晚上10點。中山足球場-集會活動的好地方
近年來中山足球場不管是與國內外知名歌手合作的演唱會、非體育性質的大小集會而或是許多運動選手們的集體訓練,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中山足球場依地來舉行,不只是場地寬大舒適也具備了交通易達性高的特點,真是國內外大小活動場地的首選;台灣能擁有中山足球場這般國際級的場地,提供我們各種的休閒活動與娛樂,我們也應該多加利用並更要善加維護足球場內外的公共環境。中山足球場鄰近景點
中山足球場附近擁有許多台北市民假日休閒的旅遊景點,像是中山美術公園、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台北故事館等,民眾也可利用方便的捷運網絡前往台北市其他著名的景點,享受快樂的美好假期!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直行民族西路,到玉門街口右轉即可到達中山足球場。★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即可到達中山足球場。2、公車:搭乘21、208、208基河、213、247、247環山、287、紅2、紅33、 208、208基河、紅34至捷運圓山站即可到達中山足球場。

國父史蹟紀念館(逸仙公園)
12:11
![]() |
一景 / kavin |
國父史蹟紀念館簡介
國父史蹟紀念館位於中山北路與北平西路交叉口附近,台北車站後方,其四周庭園定名為『逸仙公園』;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內陳設仿造當年國父居住時的模樣,除了以圖畫及照片介紹孫中山先生在台灣的活動,國父當年用過的茶几、手稿、史料與照片等文物,其中甚至遠從舊金山蒐集國父使用的辦公桌椅;逸仙公園種植了松、竹、梅,池塘、迴廊、曲橋以及草皮,櫻花以及杜鵑花也競相開放,富有十足的中國庭園風味。國父史蹟紀念館的歷史
國父史蹟紀念館的前身為西元1900年日本人經營的旅館『梅屋敷』,國父孫中山先生四次來台中的第二次,就是下榻於梅屋敷,國父也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親書『博愛』、其弟藤井親書『同仁』,相當具有紀念價值;西元1946年國民政府將此地改建為國父史蹟紀念館,至1983年為了配合政府鐵路地下化工程,,隧道東線頂端部分恰巧經過國父史蹟紀念館,因此國父史蹟紀念館就向北搬移50公尺坐落於現址;由於國父史蹟紀念館深具歷史價值意義,政府除了決議將其公園以原址原貌重建於北方50公尺外,也決定採用整舊如舊方式重建,1986年新址開始重建並於1987年完成庭園工程。國父史蹟紀念館的建築風格
國父史蹟紀念館(逸仙公園)是傳統日式木造建築,一棟約47坪的長方形建築物,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理想瓦,屋簷與擋雨板緊密結合,典雅樸實的風情搭配四周的矮梅幽靜清雅;國父史蹟紀念館的大門則是屬於中式牌樓,正門匾額是先總統蔣公親題的『博愛』字畫,房中擺有木質方桌和坐墊,更是仿造1913年孫中山先生第二次來台時下榻梅屋敷的樣式;在中國國民黨建黨60年時,先總統蔣公令於館內建碑紀念,並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碑文意義深大。現在的國父史蹟紀念館
國父史蹟紀念館(逸仙公園)雖然在民國79年時重新設計過,而昔日的會議室也改為展覽室,不過仍保有當時之情景;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外的碑亭、小橋、流水等庭園造景,先人的努力及成就下,造就了現在的今與新,實為發思古之幽情,讓台北市民能在車水馬龍的市區中,尋訪另一個幽境。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民族東路、左轉入中山北路,往中山南路行駛,即可到達國父史蹟紀念館。 ★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至台北車站於2號出口出站,再沿中山北路步行約2分鐘,即可到達國父史蹟紀念館。 2、公車:搭乘14、202、205、212、218、22、220、221、232、246、247、257、260、262、265、274、18、237、276、299、307、310、39、49、539、0南等市公車至台北車站(忠孝)站下車,即可到達國父史蹟紀念館。3、搭乘23、224、310、202、O東、217等市公車,至中山市場下車,即可到達國父史蹟紀念館。

大同大學
12:04
![]() |
美麗的建築 / 郭香妙 |
大同大學簡介
大同大學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公司和中山足球場旁,英文簡稱TTU,前身為大同工業專科學校,校地目前為大同大學、大同高中、大同公司以及協志工業振興會共同使用;大同大學起源於西元1956年協志商號董事長林尚志建設,目的在於培養優秀的工業人才,由於大同大學從創校開始即和大同公司合作,成為學校附屬的實習所在,在西元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至1999年改稱為大同大學,以建教合一聞名台灣的大專院校。大同大學-校園規劃
大同大學校地面積約為6.3公頃,校內建築多樣化,從大門進入可看見尚志教育館、經營大樓、電機大樓、尚志大樓、高中部、操場、實驗大樓、室內體育場、運動場和實驗大樓,分別提供各個學系使用,建築特色十分鮮明,富有學子校園生活的氣息;尚志紀念館是大同大學校內的最大特色,建於西元1998年是紀念大同大學創辦人林尚志先生百歲誕辰,建築外觀源自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贈送Rotunda的設計藍圖,再經過經黃宜章、蕭義雄等等多為著名建築師和工程師建造而成,其佔地面積約為4000多坪,歐洲風格的圓頂建築象徵教育莊嚴的精神,正面六根以花崗石打造的支柱象徵大同相關單位的六大根本,並裝設英國銅鐘聲;大同大學尚志紀念館地上5層和地下4層的空間規劃,地下一樓為國際會議廳、語言教室、視聽閱覽室和生涯諮詢中心,地下二樓為綜合會議中心,地下三、四樓則是佔地廣大的停車場;尚志紀念館一樓有會議室、電腦教室、閱覽室、迴廊景觀、展示室和中庭花園,是學生主要的活動地方,二樓是校長室、會客室和露天迴廊等空間,三到五樓為則是圓頂音樂廳,讓學子擁有絕佳的地點能欣賞藝文活動。中山區旅遊
中山區擁有許多能夠特別的旅遊景點像是袖珍博物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台北故事館等等有藝術風情的地方,還有忠烈祠、林安泰古厝、行天宮、劍潭古寺、台北之家等歷史人文的景點,都是您來到中山區旅遊可以列入旅遊行程的景點喔!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松江路交流道下,續行松江路右轉民權東路,再右轉中山北路至德慧街口即可到達大同大學。★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往中山北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大同大學。2、公車:搭乘218、220、260、310、247、287至大同大學站即可到達大同大學。

大佳河濱公園 Dajia Riverside Park
12:04
![]() |
一景 / kavin |
大佳河濱公園簡介
大佳河濱公園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指的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項內大佳段(大直橋至中山橋左岸)所闢建的河濱公園;大佳河濱公園面積約420,000平方公尺,佔地十分廣大,提供民眾一個假日休閒的生活綠地。基隆河-截彎取直
由於基隆河河道蜿蜒曲折,加上潮汐影響只要颱風來襲便非常容易造成洪水氾濫,使得松山、內湖、南港等地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備受威脅,因此有整治基隆河計畫;基隆河自中山橋至南湖大橋段整治工程,藉由截彎取直河道,進行全區之活動動線規劃、增加遊憩設施及景觀設施等等計畫有效利用河川地,提供台北市民一個特殊又廣大的親水性空間、創造獨特之河濱景觀;基隆河整治後兩岸的堤外河川地增加224公頃休閒遊憩及運動場所。大佳河濱公園-噴泉景觀
沿著濱江街有8、9、10號三處水門可以進入大佳河濱公園,園內大片的碧綠草地令人彷彿有種回歸大自然懷抱的感覺,其中園內有一座大型噴泉水景,據說中央水柱高達75公尺,主噴泉池直徑長達125公尺,噴水造型如盛開花瓣,並配有80組彩色水中照明燈,噴泉和亞特蘭大奧運和平紀念公園噴泉是同一公司設計的產品;噴泉在整點時固定噴水半小時,壯闊的水景景觀令人囋嘆不已。大佳河濱公園-趣味場景
在大佳河濱公園8號水門入口附近,有一個以基隆河河道彎曲、截彎取直的水流造型所呈現的廣場意象襯以山巒綿延起伏的背景,舖設鑲嵌著不同魚類雕塑而成的地坪,訴說著基隆河河岸工程的艱難,十分具有教育意義;大佳河濱公園內有一個許願池,池中還留有大小不同的錢幣,許願池有8座不同造型的銅鑄駿馬。大佳河濱公園-休閒設施
大佳河濱公園除了擁有迷人的噴泉景觀、多樣的趣味場景外,還有籃球、網球、羽球場、搥球場等運動設施,每每晨昏時刻皆可瞧見三五成群的民眾在運動場上練球、健行或跑步。另外環繞園區長達數公里之長的自行車道,也是當地政府體貼便民的設施之一,悠閒午后的陽光裡,騎著自行車在這安全無慮的車道上奔馳,不用擔心汽機車的橫行霸道,多了一份自在與優閒。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搭乘公車33,72,222,286。捷運:捷運淡水線坐至圓山站下車轉搭102,103至9號水門大佳國小站。
2003-01-29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14:10
![]() |
從公園看美術館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中山北路續行即可到達台北市立美術館。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203、208(基河二期國宅線)、218、218(夜)、218(直達)、220(直達車)、260、260(區間車)、277、279、310、40、42、612、612(區間車)、中山幹線至圓山站即可到達台北市立美術館。2、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再往前步行即可到達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2-08-21

林森公園
10:33
![]() |
一景 / kavin |
交通資訊
★ 捷運:往淡水線於中山捷運站下車,步行往南京東路方向,至林森北路交叉口即可到達(約5-10分鐘)。
2002-05-06

行天宮 Xingtian Temple
12:44
![]() |
大門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行天宮簡介
行天宮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和松江路口,又稱恩主公廟、恩主公或恩主宮,行天宮主祀關公,是一座台灣傳統民間信仰廟宇,除了台北本宮外,在西元1956年,黃欉分別在北投 (平埔族嗄嘮別舊址)、三峽兩地整建主祀關公的寺廟,即為行天宮分宮、併稱「行天三宮」;行天宮發展至今,除了是當地重要的民間信仰外,也是全台各地信徒的景仰所在,行天宮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行天宮-歷史發展
行天宮的歷史發展可追溯至大約在西元1949年,位於台北縣樹鎮的煤礦商人黃欉(行天宮敬稱「玄空師父」),在台北市九台街(林森北路民權東路口附近)建立了關帝廟行天宮(原為慶善堂),至1960年代初開始有了將原本的關帝廟行天宮擴建的計畫,但在政府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時,此地改劃為國民中學預定用地,歷經交涉後,台北市政府以瑠公圳末梢支流、沼澤的公有地交換,黃欉便請擁有豐富建廟經驗的廖石成設計、施工,終於在1968年行天宮順利落成;1949年黃欉在三峽建立關帝廟行修宮,但由於香客日益龐大,因此不得不將廟舍牽至今日北投行天宮所在地,三殿式的大廟格局讓北投行天宮更為氣派;1962年黃欉自建白雞行修宮,至1965年落成,形成台北行天宮、北投行天宮和白雞行修宮行天三宮的系統。行天宮-宗教特色
行天宮供祀五恩主,正殿主祀關公(關聖帝君),佛教稱迦藍菩薩、道教稱協天大帝,另外還有呂洞賓(孚佑帝君、呂恩主)、張單(灶神、張恩主)、王善(王恩主)和岳飛(岳恩主);行天宮大殿左右側殿旁祀關雲長義子關平和麾下大將周倉,以及道教三清、佛祖、孔子和三教其他神明;台北行天宮的民俗習慣和其他廟宇有些許不同,例如不燒金紙、不拜牲禮以及以添油箱代替拜斗科儀。行天宮商場(行天宮地下道)
行天宮商場即行天宮地下道,從民權松江路口四個角落入口進入,亦可稱為算命街,與龍山寺地下街合稱為「台北市兩大命理區」,佔地約為88平方公尺,共有22家攤位以香燭、水果、算命等攤位為主,於西元1985年營業,每天約從上午8點至晚上9點,除了是台灣當地民眾看相、問事、占卜的好去處,也是國外旅客特別是日籍旅客喜愛造訪的旅遊勝地,讓來到行天宮旅遊的民眾能順道至行天宮商場(行天宮地下街)體驗台灣獨特的民俗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台北交流道(松江路)下,續行松江路往民權東路方向行駛至民權東路口即可到達行天宮。★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1)、搭乘225、285、49、527、617、63、642、676、685、松江-新生幹線、紅29、紅31、紅32、109、203、214、222、26、277、279、41、5、612、72至民權松江路口站即可到達行天宮。(2)、搭乘222、286、298、642、643、676、72、74、松江-新生幹線、敦化幹線、棕16、214至行天宮站即可到達行天宮。2、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忠孝新生站,轉乘109、214、222、280、642、643、72、松江-新生幹線至民權松江路口站即可到達行天宮。
2002-05-03

康樂公園
16:18
![]() |
一景 / kavin |
交通資訊
★捷運:坐往淡水線的中山站下車,往南京東路走,至林森北路交叉口即達,約路程5-10分鐘。
2002-01-21

白米甕砲台
17:08
![]() |
全景 / kavin |
白米甕砲台地理位置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大約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而今日之所見為日治時期所改建過後的景象,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而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白米甕砲台周圍當地人舊稱『荷蘭城』,由於荷蘭據台時期就築有堡壘之類的建築,故白米甕砲台也稱『荷蘭城砲台』;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邊,坐落在海拔近70公尺的高地上,高地的兩旁有小山,形成天然的屏障,為港口西岸的第一道防禦防線,目前白米甕砲台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白米甕砲台的特色
白米甕砲台為一字排開的配置,由左而右為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一字並列面對海上,乃台灣現存砲台中唯一的形制,究其原因乃因地形上依恃在兩座小山丘間,可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而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成為指揮所與觀測台的最佳選擇;還有,由於白米甕砲台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一字排開的方式便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砲火,進而達成『制海砲台】的目的。白米甕砲台的配置
白米甕砲台呈長形平面,砲盤區的四個砲座,每個砲座直徑約15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砲座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指揮所及觀測台則分置於左右兩側的山丘上,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可惜的是,白米甕砲台目前已無大砲在此,只見四座砲座和子牆的遺跡,而且左側的指揮所已改建,但是由涼亭旁的石階拾級而上右側的觀測台,頂上樹木叢生,可遠眺蔚藍海景,景色頗為清新。基隆歷史古蹟之城
砲台為海港城市獨有的歷史古蹟,基隆市內除了白米甕砲台外,上有大武崙砲台等歷史古蹟,帶動了許多人潮前往基隆旅遊,因此基隆當地飯店為因應基隆旅遊觀光潮流,基隆飯店、基隆旅館、基隆民宿、基隆汽車旅館業者們也都陸續的開發,為了就是讓基隆旅遊、基隆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基隆旅遊。更有多家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基隆飯店、基隆旅館以及基隆汽車旅館訂房,徹底體驗基隆的歷史之美。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至基隆交流道下,由基隆市沿中一路接中山一路,至中山四路右轉光華路,在太白里處左轉上坡路即可到達光華古砲台。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基隆市公車301路太白里線至太白里站即可到達光華古砲台。
2001-03-12

仙洞巖 Fairy Cave (Shian Tong)
11:38
![]() |
仙洞巖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開車: 由基隆交流道下,走忠一路 中山一路 中山四路 仁安街即可抵。 搭車: 搭乘基隆市公車301路,然後至仙洞巖站下車,步行約3分鐘可抵。
2000-08-09

榮星公園(原榮星花園)
14:32
![]() |
榮星公園 / 羅義學 |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於民權東路與建國北路口處下。★搭乘大眾運輸:1、搭乘617、225、214、642、5、49、505、285、33、63、25、298、74、801、紅29、敦化幹線、民權幹線至「龍江路口」下車,即可到達榮星公園。 2、搭乘捷運木柵線至中山國中站下車後,往民權東路向西步行龍江路口,即可到達榮星公園。

袖珍博物館 Sioujhen Museum
14:31
![]() |
入口處 / 羅義學 |
袖珍博物館緣起
袖珍博物館的緣起是因為館長林文仁夫婦旅行到阿姆斯特丹時,一件件精雕細琢、栩栩如生的袖珍藝術品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從此之後,他們就開始蒐集袖珍藝術品,因此成立袖珍博物館,袖珍博物館是亞洲首座、世界第二占地約200多坪收藏當代袖珍藝術品及娃娃屋的私人博物館。袖珍藝術
袖珍藝術是源自16世紀德國宮廷貴族,目前已傳遍了歐美,袖珍博物館內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中古世紀歐洲的街景、巴洛克時期建築、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建築和美國殖民地時期的豪宅為主,而目前袖珍品的比例大多採1:12的縮小比例,但也有小至1:120的比例,十分精細,大自建築物,小到吊燈的燈泡,都嚴格遵守一定的縮小比例而製作。袖珍博物館鎮館之寶
袖珍博物館的精神標誌是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玫瑰豪宅 Rose Mansion』的外觀造型所演變而來,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而袖珍博物館的精神標誌即是濃縮了『玫瑰豪宅』的建築特色,象徵袖珍藝術的精緻、逼真、夢幻、浪漫、唯美的精神呈現。◎『玫瑰豪宅』是第一件由袖珍博物館從西方帶進東方的大型娃娃屋作品,作者 Mr. Reginald Twigg 前後共花費了三年的製作時間,作品完成發表之後榮獲國際權威的專業袖珍藝術雜誌 Nutshell News 評鑑為近 25 年來十大傑出作品之一。◎『鄉村茶廊與古董店』-為袖珍博物館的第一件收藏品,為茅草式的建築,茶廊的屋頂有貓頭鷹,古董店前的花籃還有蜜蜂正在採蜜;『樹上礦坑』-為袖珍博物館內最小的作品,比例為1:120,但是卻還可以看到礦坑內的工程師,以及辦公室、工程部、探勘部等相關部門的設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風馳電擎中的雷河小鎮』-為袖珍博物館內最大的作品,內容為1912年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州的雷河小鎮,每個角落可都有故事發生;『白金漢宮』-為袖珍博物館內最珍貴的作品,真正的白金漢宮建於 1703 年後的修建才完成今日所見的規模,於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才改做皇宮使用,作品並不完全彷造皇宮內所有建構而以極為類似再加上創意的方式來表現,別有一番風味。◎『渡假別墅看電視』-為袖珍博物館內最受歡迎的作品,裡面有世界最小台的電視,玄關還有高爾夫球棒以及網球拍,相當精緻。◎『婷婷的房間』-為袖珍博物館內最可愛的作品,湖泊以及森林的景色,婷婷的床下也有三隻袖珍娃娃喔!袖珍博物館的驚奇、藝術而巧妙神工
去過小人國的人,一定對園內建築與人物的呈現而感視覺震憾!但您如果來到神奇的袖珍博物館,體驗另一種室內的驚奇、藝術而巧妙的神工,您一定忍不住發出一陣驚呼!在藝術家的慧心巧手下,一棟棟夢幻般的美屋呈現了!細細走入夢幻之屋,再閱覽作者的原創理念,彷彿童年的美夢擺現眼前!如果有小精靈的話,這些住在夢幻之屋的人,應該是最快樂、最歡馨的一群吧!另外,袖珍博物館外設有咖啡座及禮品館,您也可以在此選擇可愛的袖珍藝品哦!袖珍博物館讓中山區旅遊更悠閒
由於袖珍博物館位於台北市市中心,因此,來到台北旅遊,除了到袖珍博物館,搭配中山區其他的景點之後,也可以住宿幾晚中山區旅館、飯店,此區飯店、旅館林立,讓觀光客或是來台貿易的民眾相當方便。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建國北路高架道路至民權東路出口,行至南京東路左轉即可到達袖珍博物館。★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1)、搭乘307、0東、12、46、54、69、248、254、266、279、282、288、292、306、311、604、605至南京建國路口即可到達袖珍博物館。(2)、搭乘41、52、202、203、27、298至中山女中站即可到達袖珍博物館。

新生公園 Xingshen Park
14:10
![]() |
紅花綠坪 / 郭香妙 |
交通資訊
★搭車: 285、277路公車,在民族東路口下車。 ★開車: 由新生北路、濱江街、民族東路或松江路底進入皆可。

台北故事館 Taipei Story House
13:33
![]() |
全景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台北故事館的地理位置
台北故事館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旁,早期稱為『圓山別莊』,因整棟建築物採英國都鐸樣式建造,呈現獨特且高貴的風格,台北故事館是一棟別具特色的建築物,常吸引婚紗業者作為最佳背景取材,不時可以瞧見一對對的新人幸福地在台北故事館拍照取景,讓此充滿了浪漫與幸福的味道。台北故事館的歷史故事
台北故事館算來歷史悠久!建於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日據大正三年)由英國人與日本人近藤十郎所設計;台北故事館建造人是台北迪化街茶商陳朝駿,為福建省廈門鼓浪嶼人,原為陳朝駿先生的休閒歐風別墅,兼作招待南洋貴賓訪客之用。民國十二年陳氏家道未顯,此洋樓別莊曾是王姓人家所有,後為日本憲兵隊徵用,光復之初為前立法院長黃國書宅,一度改為藝品館,民國六十八年市政府徵購,被指定為市定三級古蹟稱為『圓山別莊』,封館整修近三年的古蹟『圓山別莊』,民國七十六年交由市立美術館管理;目前係由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國慈女士認養經營,也成為台灣首例的『私人認養』古蹟的先驅,並化身為『台北故事館』。重新整裝開幕的台北故事館,將以城市的人文生活為主題,並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老房子的歷史記憶,台北故事館並且引領民眾從古蹟了解市民的生活史。台北故事館的周邊風情
此外,在台北故事館正門右邊由亞都麗緻經營的故事茶坊,為了配合古蹟英國都鐸式建築的特殊風格,其茶坊的裝潢及所供應的各式點心及茗茶,都以英國High Tea為主題;不管白天或黑夜呈現的風情是無法言語的,同時台北故事館均有導覽解說,讓您深刻體會台北歷史及古蹟之美。台北故事之旅
由於台北故事館位於台北市繁華地帶附近,週遭也有許多台北旅遊的知名景點,例如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中山美術公園、忠烈祠等,如此豐富的旅遊行程,因此為台北市民以及觀光人士到訪之地,中山區旅遊也相對興起,中山區住宿、飯店、旅館等產業一樣不缺,就是為了因應台北旅遊風潮,讓來到中山區旅遊的您,都能感到賓至如歸。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沿中山北路行至三段181號即可到達台北故事館。★ 搭乘大眾運輸:1.捷運:搭乘淡水捷運線至圓山站,往中山北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台北故事館。2.公車:搭乘40、42、203、208、216、218、220、224、247、260、277、279、287、308、310、612、紅2(捷運接駁公車)至圓山站即可到達台北故事館。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