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西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西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2-21

國立台南大學

16:19

國立台南大學簡介

國立台南大學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共有府城校區和榮譽教學中心校區(七股校區規劃中),中文簡稱南大、英文簡稱NUTN,前身為西元1899年創立的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昔日簡稱台南師院、南師),歷史相當悠久,是台南歷史發展的見證;國立台南大學創立時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位於今日台南市西門路,1903年曾因經費不足而停辦15年,至1918年於赤崁樓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南分校之名復校,隔年又更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西元1922年將校舍遷入桶盤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校,1962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又改為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院並增加教育學系;1991年改隸國立成為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至2004年改名為國立台南大學,並脫離師範體系成為綜合大學。

國立台南大學-校區介紹

國立台南大學校區總面積約為11.85公頃,位於樹鄰街二段的府城校區為校本部,從北向校門進入校區後,即可陸續看到文薈樓、啟明苑、紅樓、雅音樓、思誠樓、文萃樓、誠正大樓、中山體育館、格致樓、中正館、思遠樓、懷遠齋、化雨亭、美術館、排球場、運動場和籃球場等等,走出南向大門可到達益友齋和輔仁齋,每棟建築不僅各有特色,且歷史悠久,校園面積廣大是學子飽讀詩書的所在,處處充滿著校園氣息。國立台南大學榮譽教學中心校區位於台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校園內的規劃較府城校區簡單,僅畫分A、B、C、D、E等五棟大樓,以及忠孝堂和其他設施。

台南旅遊

台南謂為府城古都,古蹟名勝相當豐富,例如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台南孔廟五妃廟十二佃大神榕武廟等等,都是台南市歷史悠久、最能代表台南人文風情的古蹟名勝;台南道地的小吃也不容錯過,除了鼎鼎大名的擔仔麵、棺材板、鱔魚意麵之外,虱目魚粥、米糕、肉圓、當歸鴨也可讓您飽足一番,享受完了台南美食,可別忘了帶份黑橋牌香腸、龍眼乾、安平蜜餞等當伴手禮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仁德交流道下,往東門路行駛過東門圓環接大同路,至樹林街二段口右轉即可到達國立台南大學。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7-11

大南門碑林

11:31

大南門碑林簡介

大南門碑林位於台南市中西區聖前里南門路、大南門右方的空地上,是日據時代重整都市時由台南各處收集來的古石碑,大大小小、不同年代共61座,數量為全台之冠,大致上可分為六種碑文,分別是紀功碑、修建碑、建築圖碑、修建捐題碑、墓道碑以及示告碑,每一方碑記都有一則故事,蘊藏著沿革、紀事、頌德、捐題、示禁、圖碑等豐富史料,頗具歷史價值,是研究台南歷史的重要資料;最特別的是,大南門碑林中有『五妃墓道碑』、『弔五妃墓詩』和『弔五妃墓跋』等三道碑文,為了緬懷鄭成功五位妃子的忠貞不渝。

大南門簡介

大南門為台南市內保存最完整的古蹟,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建於西元1736年,在當時是台南府城重要的屏障,但在日據時代將城垣拆毀因此只剩下大南門與大東門保存下來;1963年大南門又因暴風雨的摧殘而毀壞,至1977年重建工程完畢才恢復舊觀,民眾更能了解歷史之滄桑。

大南門的建築風格

大南門由於在設計上有安全考量,因此其外城的拱門並未和內城城門成一直線,為台灣僅存擁有甕城,又稱外廓或月城,是由長方形的內城及半月形的外城組成,面向台江的地理位置,讓台南有『半月沉江』的地勢;大南門圍繞在內城外,形成雙層禦敵功能,使進攻者關關難度,敵人無法長驅直入,守護著台南府城的安全。

台南五妃廟、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

五妃廟是祭祀明朝最後一個血脈寧靖王(朱術貴)5位妃子的廟,佇立於墳塚的地方是墳塚與祠廟合一的陰廟,正殿供奉五妃的塑像,並在後面的牆上有一座刻有『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碑石,為國家一級古蹟。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俗稱天公壇、天公廟,主祀神格最高的玉皇上帝,在明鄭時期是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因此稱為『天公埕』,該廟為彰顯玉皇大帝之神格,將廟門門板以門釘取代門神;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有三多-配祀神祇多、廟會多、香火多,因此成為台南人的信仰中心,各方信徒多會來此燒香拜拜,光是金紙就因為來不及燒,而在廟埕上推積成小山,是觀察台灣民俗活動最佳的地點。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台1線循公園路、南門路、府前路續行,依指標行駛即可到達大南門碑林。★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台南火車站,於站前轉乘台南市公車100至大南門站,依指標步行前往即可到達大南門碑林。

Read the full story

2005-04-12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

14:25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簡介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上,俗稱天公壇、天公廟,主祀神格最高的玉皇上帝,在明鄭時期是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因此稱為『天公埕』;到了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更是萬人空巷,都要在天公埕架設臨時的天公壇,受聖爐供奉土地公神像,替代天公神位露禱祭天,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歷史發展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在明鄭時期是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因此稱為『天公埕』,至清朝咸豐4年(西元1854年)才建廟立壇並命名為『天公壇』,光緒25年(西元1899年)重修並改廟名為『天壇』,西元1949年重修一次,1979年將左廂武聖殿改建為兩層樓鋼筋混泥土構造,次年廟宇正身重修並抽換樑柱,1983年將天壇廟名改為『台灣首廟天壇』,至1984年重修屋頂簷飾成為今日我們見到的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建築風格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廟門十分特別,不同於一般廟門是彩繪門神,因為主祀玉皇大帝,因此該廟為彰顯玉皇大帝之神格,將廟門門板以門釘取代門神;此外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龍柱多達5對,龍柱的年代從清代至今都有,相當具有歷史價值:正殿龍柱完成於清同治年間,八仙獻瑞和鯉躍龍門的圖案雕工十分精細,是府城龍柱中的精品,而前殿龍柱是清咸豐年間的作品,神韻逼人、簡單樸實,後殿龍柱為清咸豐年間所刻,瘦長的柱身,平貼在柱面上的龍頭加上龍鬚伸展的弧度,更是具有藝術之美。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一字匾』是台南府城的三大名匾,意義是指『千算萬算不如天算,再怎麼工於心計也無可奈何』,『爾來了匾』意指『你終於來了,老天爺要給你算帳了』;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三川門側門的抱鼓石還有清代石獅,藝術和歷史價值都有相當高的評價。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的民俗采風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有三多-配祀神祇多、廟會多、香火多,因此成為台南人的信仰中心,各方信徒多會來此燒香拜拜,光是金紙就因為來不及燒,而在廟埕上推積成小山,是觀察台灣民俗活動最佳的地點。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台南交流道下,接182縣道至台南市區圓環,續行民生路一段至忠義路二段口右轉,於84巷轉入即可到達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2、國道三號:由新化系統交流道下,接台20線過永康市至台南市區圓環,,續行民生路一段至忠義路二段口右轉,於84巷轉入即可到達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搭乘88平安線、2路公車至天壇站即可到達台灣首廟天壇(台南天公廟)。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8-18

五妃廟

12:06

五妃廟正門 / 老山羊(林文智)

五妃廟簡介

五妃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五妃街上,是祭祀明朝最後一個血脈寧靖王(朱術貴)5位妃子的廟,佇立於墳塚的地方是墳塚與祠廟合一的陰廟;五妃廟正殿前立四柱歇山馬背式屋頂的拜亭,門扇四樘有彩繪門神是該廟的總出入口。五妃廟正殿供奉五妃的塑像,並在後面的牆上有一座刻有『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碑石,紅色的院牆連接著五百兩護龍的山牆面,與三弧形的馬背屋脊構成高低起伏的外觀;在五妃廟廟不遠處有一間屬於單開間的義靈君祠,是寧靖王二侍官殉死埋骨處。

五妃廟的由來

寧靖王隨著鄭成功來到台灣成為孤懸海外的明朝,但是在鄭成功、鄭經父子死後,年幼的鄭克塽投降清朝,因此寧靖王連立足之地沒有,便告訴隨侍的5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在他死後各人可另謀生計,但是這5位姬妾均表示願追隨寧靖王而去,遂整裝後自縊於中堂,寧靖王親自為他們辦理後事,安葬於魁斗山(五妃廟現址),於西元1683年落成。五妃墓原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節後,到了西元1748年清朝乾隆年間修築墓塋並在墓前建廟祭祀,清朝光緒年間再整修一次,那時稱作五妃娘廟,又在大南門外立『五妃墓道碑』、『弔五妃墓詩』和『弔五妃墓跋』緬懷五位妃子的忠貞不渝,這座石碑現在仍保存在南門碑林中;在日據時代五妃廟亦曾整修過,近期是在1997年修復落成,並訂定為國家一級古蹟。

大南門(南門碑林)

大南門為台南市內保存最完整的古蹟,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建於西元1736年,在當時是台南府城重要的屏障,但在日據時代將城垣拆毀因此只剩下大南門與大東門保存下來,至1977年大南門重建,民眾更能了解歷史之滄桑;此外,大南門的右方空地上有碑林一座,擁有許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古碑,是研究台南歷史的重要資料。

台南人文古蹟之旅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台南孔廟等,而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讓國內外遊客,都能徹底體驗台南道地的人文風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台南系統交流道下,轉國道八號接安吉路,至海尾寮接台17甲線(海佃路)續行,到達台南市南區(上鯤鯓)轉健康路二段至一段,於慶中街左轉即可到達五妃廟。2、國道三號:由新化系統交流道下,轉台20線續行至台南市區(中山路),到達公園路圓環接南門路,於五妃街左轉即可到達五妃廟。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20

延平郡王祠

10:04

忠肝義膽石坊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延平郡王祠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聖王廟,位於台南市開山路,主祀台灣開山始祖鄭成功,配祀鄭氏及所屬各部將,為台灣的重要古蹟。佔地廣闊,庭園修築極美,整體風格莊嚴典雅,是台灣唯一的福州式廟宇建築。格局分為照壁、供奉鄭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與寧靜王的後殿,以及東西廡。厚重的琉璃綠瓦,襯著低矮的紅色牆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園的池榭垂柳,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祠堂右邊的台南市民俗文物館,展示有民間的藝術品、古代生物標本及古代匾碑,館藏豐富。祠前右側並留著二座銅製古砲,七座鐵製古砲。可聯結附近的法華寺及臨水夫人廟,安排一趟古蹟之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中正北路、中正南路轉公園路,續行開山路即可到達延平郡王祠。★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由台南火車站前搭乘台南市公車17、18、100至延平郡王祠,往南沿開山路步行30公尺即可到達延平郡王祠。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18

大天后宮

09:49

大天后宮廟門 / 陳李豪
大天后宮俗稱台南媽祖廟,是台灣最早的官建媽祖廟,媽祖受封為天后即由此廟開始。  天后宮規模宏大,廟中古匾古聯甚多,且所有建築內的雕塑均昔時特聘福建名技師精心鏤鑿,極盡古藝術之美,尤其正殿前的丹墀石壁,有四個龍頭鰲頭,乃別廟所罕見。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於台南仁德交流道下,循182縣道往台南市區經東門路、東門圓環,在府前路一段右轉接永福路二段即可到達大天后宮。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17

台南孔廟

09:51

台南孔廟大成殿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台南孔廟位於台南市南門路,建於明朝年間,台南孔廟為全台最早的文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號稱『全臺首學』。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廟旁蒼鬱的古樹,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市區道路:由台南車站延中山路直行,至市政府左轉南門路,在文聖路右轉即可到達台南孔廟。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由台南火車站前搭乘1、3、16、17路公車至建興國中站,延文聖路步行左轉南門路即可到達台南孔廟。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13

赤崁樓 Chih-Kan Lou (The Chamber of Red Hill)

09:57

赤崁樓與贔屭碑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赤崁樓簡介

赤崁樓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或稱番仔樓;目前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勝,赤崁樓的文物與建築歷經荷蘭、明鄭及滿清時代,初建於西元1650年,其建材據說皆由荷蘭人自海外運來,稱為普羅民遮城,係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承天府』,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隔台江與今安平古堡相對,十分具有歷史與文化的價值。

赤崁樓的歷史

自荷據時代、鄭氏治台時期,至清朝康熙年間,由於天災戰亂,赤崁樓除城垣外,皆傾頹殆;到了光緒5年中國式傳統亭台樓閣在原有基座上慢慢取代了原有的荷式城堡建築,大士殿、蓬壺書院、五子祠、海神廟、文昌閣都在此時出現,之後再經風災毀壞、日本人重新修建,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到了1935年赤嵌樓被指定為重要史蹟;光復後,幾經整修,將原有的木造結構,改為鋼筋混泥土,將主要入口由西改為南向;後來,在民國54年、81年的重修,在舊址地基上修建文昌閣、海神關及蓬壼書院,加上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遂成今日的規模。

赤崁樓的建築特色

今日的赤崁樓已完全看不出當年荷蘭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的模樣,文昌閣與海神廟兩座紅瓦飛簷的中國傳統建築是赤崁樓的標記,海神廟位於南面,文昌閣位於北面,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繞以綠釉花瓶欄杆;文昌閣前的石馬後方有一個門洞,就是當年普羅民遮城的大門;目前赤崁樓分三層,樓上以磚石砌成,有曲折的通道;樓上飛簷雕欄,赤崁城樓下有九隻大石龜各負丈餘的石碑,是乾隆親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亂的御碑。此外還有別處遷來的斷足石馬、鄭公墓道碑等古物,頗為特別。另外,赤崁樓還擁有廣闊的庭園,除了可供遊人散步以外,庭園中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開的御龜碑,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名為『贔屭』,傳說中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台南古味濃厚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億載金城安平古堡等,而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當地業者也花招百出,讓台南旅遊台南觀光內容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讓國內外遊客,都能徹底體驗台南道地的人文風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公園路到圓環左轉到開山路即可到達赤崁樓。★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由台南火車站前搭乘17、18路市公車至光復市場站後,沿赤崁街步行即可到達赤崁樓。

Read the full story

祀典武廟

09:53

一級古蹟牌 / 郭香妙
祀典武廟與大天宮比鄰相接,位於永福路,皆列屬國家一級古蹟。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現貌係清康熙末年修繕,為本省武聖關公的信仰中心。廟分三進,以建築雕刻細膩精緻為主要特色。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於台南仁德交流道下,循182縣道往台南市區經東門路、東門圓環,在府前路一段右轉接永福路二段即可到達祀典武廟。★ 搭乘大眾運輸:搭乘台鐵火車,於台南火車站下車,至火車站前搭乘17路市公車,於赤崁樓站下車後循永福路步行,即可到達祀典武廟。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