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Guke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uke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3-12-17

古坑鄉新草嶺潭

15:44

新草嶺潭01 / 小管
草嶺舊稱為番坪坑,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東邊,是由九二一大地震所造成的堰塞湖,新草嶺潭的面積有一百八十公頃,大約有兩個日月潭大,橫跨雲林、南投、嘉義三個縣,蓄水量四億六千萬立方公尺,水深五十公尺。以前的草嶺十景,現在只剩下蓬萊瀑布、長青谷、幽情谷、奇妙洞和青蛙石完好如初,清溪小天地已陷入潭水中,水濂洞的二洞已淹沒一洞,峭壁雄風已淹沒了七十公尺。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12-16

古坑鄉華山2號步道

12:12

本路線為一鋪柏油無道路編號之產業道路,與南3號步道為同南北向,構成華山地區登山路網之重要環線路徑。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草嶺幽情谷步道

12:11

優美狹徑2 / 小管
此路線九二一地震災後為配合草嶺地區景點步道路線修護工程之一,其工程名稱為『幽情谷步道整建工程』,本據點與水濂洞同是草嶺十景之旅的重要景點,因步道受地震影響,而使遊客不敢利用,步道係沿水濂洞瀑布上游水體旁腹地闢設,現況上已鋪設地磚步道及鐵欄杆設施。幽情谷景點以其水體深切曲流、急湍、小瀑、壺穴等地形景觀聞名;此路線在九二一地震之前,設有步道與其他據點串聯,是至草嶺地區休閒旅遊遊客健身之重要路線之一,本路線修護完成後,可與草嶺飯店群及其他重點景點連接,構成完整之旅遊網,供遊客做不同之做養生休閒健行不同選擇。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同心瀑布步道

12:10

此路線九二一地震災後為配合草嶺地區景點步道路線修護工程之一,其工程名稱為『同心瀑布步道整建工程』,本據點已不在草嶺聚落內,步道受桃芝風災影響,使遊客較少利用,步道係沿外湖溪大岩盤旁腹地闢設,循部分新修護之水泥石級而下。同心瀑布為外湖溪與內湖溪兩水體匯集而成,瀑布高32公尺,為草嶺地區次於蓬萊瀑布之瀑布;此路線在九二一地震之前,係獨立於草嶺內外湖地區,早期另設有公共廁所與休憩亭,但毀於震災而為重建。原期發展可設步道通石鰻仔坑貝殼化石區,雲林縣政府有將其納為觀光地區公共設施優先整建計畫中。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石壁2號步道

12:10

本路線為雲林地區最高登山路線,嘉南雲峰地區因仍保有中低海拔完整之原生植物林,其良好林相、綠蔭、與峰頂三縣界交界三角點為本路線之特色景觀;石壁地區受經濟農場開墾影響,已使原生林相被人造植群所破壤,更使本路線顥出其珍貴之處,本線經石壁地區九二一在地重建工作大隊成員,經取得林務局同意,利用部分崩塌地源頭整治經費,已將全線配合產業道路構成一環線登山健行系統,可利用車輛接駁縮短登山時程;步道現況為部分緩坡土石山路、木竹棧道等構成。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石壁3號步道

12:09

此路線為石壁通往草嶺地區觀光步道路線之一;本路線在九二一地震前,係與草嶺之蓬萊瀑布纜車線和石壁九芎神木景觀點連成一線,供至石壁地區遊覽之民眾,由石壁九芎神木起至草嶺蓬萊瀑布纜車起點間沿溪行進之路徑,地震前有部分路段設有階梯及步道,但地震過後,因纜車不再使用,且路線沿途較有安全顧慮,已少有遊客利用此路線行走,在地旅遊業者提供本路線三個接駁點,分別是九芎神木、石壁庄內、和草嶺蓬萊瀑布起點;本路線由於受納莉風災影響,沿溪行走部分地段原路徑有招損害,目前全線路徑皆以自然土石搭配溪谷岩塊為主,其天空線為峽谷地形,不若草嶺幽情谷步道形成遮蔽視野。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樟湖2號步道

12:09

本線與樟湖山、後棟仔山、大尖山、二尖山等同屬一脈稜線,稜線每一山頭,均為視野無礙之制高景點,在九二一大震大尖山稜線未崩塌前,已有路線可縱走大尖山與二尖山;現有後棟仔山步道登頂路線,爬升高度約僅30公尺,難度不高,適宜一般各年齡層使用;但本路線因係縱走海拔1100公尺稜線而上,適宜規劃為初學登山客練腳力之學習路線,本路線工程新闢整建完成後,除可使後棟仔聚落發展成為新停留點外,亦可將觀光步道延伸成縱走主題路線,而使至大尖山登山,能有一新增短途登山縱走路線,增加遊客在樟湖地區之停留時間。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樟湖4號步道

12:08

雲海 / 雲林縣政府
本步道從樟湖國小看樟湖山,其山形不若從十字關方向關看來得完整;從樟湖國小方向上山,沿途均為產業道路,坡度較陡,且路經竹林、檳榔園、和杉林,不易一窺樟湖山全貌;樟湖山頂由於通視條件良好,為多家通訊業著設基地台之優良地點,頂上有一三角點,亦有觀景涼亭乙座,360°視野無阻,由於車行可沿產業道路達;步行距離則視遊客時間可以隨意組合。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十一石農園

12:08

古坑鄉十一石休閒農園推出咖啡粿粽,淡淡的咖啡香,QQ的粿皮,嚼勁十足;農園設有陶藝教室,每逢周休假日由虎尾科技大學注校藝術家陳永楚指導小朋友玩陶土、拉坏。十一石農園的咖啡豆曾穫特等獎,農園主人高長達和太太黃碧珍,除了喜歡研究咖啡豆,並把咖啡融入各種食品,其中咖啡粿粽是口味獨特得新產品。咖啡粿粽的果皮成份有糯米、咖啡粉、艾草及秘方,吃起來微甜,但並非加糖,也非代糖,高長達說,是它的獨門秘方餡有香菇、蔥、肉、中藥;以及香蕉葉包粽。黃碧珍說,粿粽加入艾草,Q度夠,口感佳,在鄉間山區採取的艾草,更具天然風味。陳永楚說,陶土細緻,手感很好,孩子們弄髒衣服,很容易洗淨,這是有趣的藝術教育。他向孩子們說明基本動作後,從沒玩過的學童,很快就能上手,不指定他們做出什麼器皿,隨著機器的轉動,自然由他們的想像中創造出作品。咖啡粿粽一個三十五元,三個賣一百元,大量預約訂購可議價。到農園消費可免費玩陶土,電話(05)5827546 地點:古坑鄉朝陽村大埔59號 資料來源:聯合報

交通資訊

南二高斗六古坑系統交流道下→158縣道(古坑荷苞山方向)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樟湖6號步道

12:07

由石橋山莊旁登山口上山,開始便是一段很陡的水泥階梯,約200公尺長,是段體能訓練之好路徑;至五個礐聚落,可選擇走產業道路緩緩上升,或循步道直接攻頂,走茶園間小徑,路況還算好走;若登山者時間有限,亦可規劃車輛由十字關方向進入接駁。步道現況有石階、木材防腐、及產業道路水泥路面等。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草嶺茄苳步道

12:06

茄苳步道景色 / 雲林縣政府
此路線九二一地震災後為配合草嶺地區觀光步道路線修護工程之一,其工程名稱為『茄苳步道整建工程』,此路線九二一地震災後,草嶺地區景點步道路線,少數不受安全顧慮而可修護完成工程之一,路線從仙霞嶺餐廳出發,依階梯步道拾級而下,穿越百年茄苳老樹,可接峭壁步道至持明寺與四面佛最後可達峭壁雄風,民眾在此可歇腳觀景,是草嶺地區庄內休閒之旅重點路線之一,與其他景點步道現連接,可構成完整之健行旅遊網,供遊客做不同之選擇搭配。目前步道現況已完成鋪設,此步道之生態豐富,走在竹林及樹林下享受天然SPA。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華山4號步道

12:05

從龜仔頭至二尖山約2100公尺路程,皆為陡峭階梯與水泥石片步道,目前亦有華山區登山道公共設施工程B段在此部分施作,途中路經兩處休息涼亭,竹林中蚊子非常多,只要腳步一停歇,蚊子立刻蜂湧而至,因此遊人雖累亦不敢稍停,在稜線上二尖山段,受崩塌地影響,有部分路程需靠繩索拉爬才能上下山,此段路程走起來較辛苦,算是中低海拔作登山體能訓練之好路線。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華山5號步道

12:04

本產業道路應是配合大尖山土石流整治,而修建之產業道路,沿途陡坡一路往上,可循產業道路至二尖山崩塌地源頭觀察;由於係陡坡而上,故部分可停留點,可觀賞華山盆地及大尖山崩塌地土石整治成果,路線可作為從山豬湖登二尖山另一選擇路線,亦可做為室外解說水土保持防治成果之戶外場所。此段路程走起來較辛苦,算是中低海拔作登山體能訓練之好路線之一。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華山6號步道

12:04

為雲208編號柏油路面鄉道,構成華山地區車行環線之主路徑,亦是民眾登山健行至龜仔頭後往兩側下山之主路線;沿途經過華山地區重要聚落,與華山桂林農村聚落重建規劃之昆蟲復育棲地,即可串聯古坑休閒農園區計畫在華山地區所設之地方特色生態教室。沿途路口休憩點設置多為民間經營之庭園觀景咖啡餐廳,指標系統不明,為本路線亟需改善之設施,聚落意象指標,則為另一社區營造重建工程所將施工項目,將有助路線指引。本路線白天以人行為主,至夜晚為重要賞景路線,行走車輛旅次明顯增多,應增設夜間指示牌與夜間照明設施,在考量人車分道標線設置後,亦可規劃為夜間健行散步步道,但因設置車阻設施,降低車速,以免發生危險。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華山11號步道

12:03

華山步道 / 雲林縣政府
本路線從華山大湖底經下頂厝沿華山溪谷,往教育農園高處走,本路線經華山溪部分,其便橋受土石流影響而被沖毀,溪床也因此變寬,若以跳石方式過溪,可循原路線步道上山,上教育農園;本路線在華山溪往上可望大尖山崩塌地之源頭水土保持整治成果,亦可居高淩下觀察華山溪土石流自然工法整治成果,配上解說設施,可作為華山地區水土保持土石流防治之重要步道與觀摩據點,具有戶外教學意義。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樟湖5號步道

12:03

本步道若從十字關方向進入登山,經坡度較緩之茶園產業道路,可見樟湖山全貌,搭配周遭茶園、稜線,山形完整秀麗,十分好看;樟湖山頂為多家通訊業著設基地台之優良地點,頂上有一三角點,亦有觀景涼亭乙座,360°視野通暢無阻,由於車輛行經產業道路可達山頂,致先前所設供登山步行所用之檜木防腐步道鋪面,因使用頻率不高,加上天候因素,會產生濕滑現象,在考量登頂者安全條件,應加設扶手以策安全;步行距離則視遊客時間可以隨意組合。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駝鳥園

12:01

鴕鳥園2 /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古坑鄉有名的大家都知道是咖啡,其實還有以鴕鳥為主打的美食,你知道嗎?這個淵源就要從原本從事水泥業的林老板說起囉!因受景氣的影響,老闆才轉行培育起鴕鳥,駝鳥園的駝鳥,為非洲黑駝鳥種,比野生品種的體型矮小,卻具有較高品質的羽毛。他從剛開始的十隻到現在的規模。鴕鳥需在三、四歲以上才可交配繼續繁衍後代,一隻駝鳥每年平均可孵化20至30隻左右的雛鳥,從孵化、幼鳥破殼之始,就要確保鴕鳥們不受驚嚇。一顆駝鳥蛋重約一公斤半,相當於我們吃的雞蛋30個,而一隻駝鳥飼養一年可成長至120公斤左右的大小,高度約二點五公尺。所以養殖鴕鳥的完整周期約八年。更推出在國內少見以鴕鳥為主的中西複合餐廳;因鴕鳥肉本身熱量低、脂肪少、幾近零膽固醇,是很健康的紅肉,且因近來國內民眾都推崇這種健康取向的品,鴕鳥肉與牛肉相似,但其纖維較長,口感更Q嫩。最適合易胖者或者有慢性疾病者食用。古坑鄉駝鳥園除了駝鳥飼養、鴕鳥美味的料理等等,還有鴕鳥相關製品(皮革製品、彩繪鴕鳥蛋、鴕鳥冰淇淋、鴕鳥肉絲肉乾……),開放參觀的形式更兼具教育與娛樂功能,不失為一項自然教材的生活樣本。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北上---大林交流道下→166縣道往梅山→台三線往永光→即可到達2.國道一號南下---雲林系統交流道轉 78 號快速道路→台三線(古坑)交流道下→即可到達3.國道三號北上---梅山交流道下→台三線往永光→即可到達4.國道三號南下---古坑系統交流轉78 號快速道路→台三線(古坑)交流道下→即可到達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荷苞山咖啡遊憩區

12:00

成熟咖啡果實2 / 雲林縣政府
台灣栽培咖啡始於清光緒10年(西元1884年)。日據時代,日本人於雲林古坑鄉荷苞山經濟農場直營地內栽種約七十五公頃的咖啡園,因此荷苞山亦有「咖啡山」之舊稱,享譽一時並流傳至今。荷苞山海拔三百公尺,屬排水良好之沙質土壞,加上處於亞熱帶氣區,非常適合咖啡生長,而它所栽種的咖啡樹屬於阿拉伯品種。近來雲林縣政府與民間合作,積極鼓勵台灣咖啡種植的產業,使得雲林的台灣咖啡再現往日風華。荷苞山登山步道  荷苞山有一處由石階鋪設而成的步道,該步道空氣新鮮、環境幽靜,沿途綠意盎然、林蔭涼爽,尤其到了四、五月間油桐花盛開,形成一幅白花點綴綠林的圖畫,更添詩意。  荷苞山步道全長約兩公里,走過石階步道轉進入荷苞山三角點,即為地勢平坦的石板步道,視野景觀相當優美。石頭公園  位於古坑鄉朝陽村內的石頭公園,是全省唯一由天然石頭堆積而建成的公園。在石頭公園上方,有一座石頭廟,廟內主奉彌勒佛,還有許多由天然石頭形成的神仙石像,除了佛像外,廟內香爐也是原石構成,不假一絲人工。石頭公園四面環山,公園內有座翠綠的大蓮花池,還有方便香客住宿的小木屋,佈置清幽,涼爽宜人。後來經過巧思設計,又開闢住宿區、烤肉區、遊樂區等區域,更適合民眾休憩遊玩。

交通資訊

公車:由斗六搭乘日統客運草嶺線班車,可直達地母廟。開車:國道1號 1.西螺交流道→1丁省道→斗六→3號省道→地母廟指標→荷苞山咖啡遊憩區。2.斗南交流道→1號省道→1丁號省道→3號省道→149甲縣道→荷苞國道3號:1.古坑交流道→荷苞山咖啡遊憩區。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劍湖山慈光寺

11:58

劍湖 / 雲林縣政府
古坑劍湖山慈光寺位於古坑鄉149線往草嶺方向的永光村內,佔地一千多坪,具有古典宮殿之美,主奉釋迦牟尼佛與觀音大士,創建於民國55年,與地母廟一南一北,相互遙望,同為古坑鄉著名的寺廟風景區。古坑劍湖山慈光寺寺院前一池彎月的蓮花塘游魚成群,名為劍湖,寺院旁尚有一座奇石館,展出各種奇石雅木,值得順道一遊。

交通資訊

開車-斗南交流道→158乙縣道→古坑永光→慈光寺。

Read the full story

古坑鄉石壁生態休憩園區 Rock Wall (Hsirpi)

11:53

石壁日出 / 雲林縣政府
風景線-石壁的名稱由來,是因整個村落位於一大片峻偉超巨大的岩石塊上方,所以稱之為石壁。  石壁的岩層以石壁仙谷為代表,綿延數百公尺寬的石床,號稱全台面積最大、最壯觀的天然石壁。此外除了奇岩巨石外,還有多處景色優美的風景線。從東碧山莊左前方的花崗石階往下走,可以通往遊龍奇景;另一條線路由九芎神木入內可經由原木步道貫穿連心池、觀瀑台、石壁仙谷、捲龍潭等各處風景點的接點。途中林蔭夾道滿叢綠意、花木扶疏、空氣涼爽清新,可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健行運動、還可享受森林浴,是個放鬆心情的極佳境地。  原始生態休憩園區-由於石壁處於中海拔高度,十分適合竹林、櫸木、杉木、樟樹以及各種濶葉林木生長,故石壁除了原有的風景區之外,原始森林也保存得非常完整,並未受到地震影響而損毀。  目前雲林縣政府正積極開發此原始森林,使其成為雲林與南投、嘉義之間完整的森林生態休憩園區。區內將規劃有原始森林休閒步道、觀日台、露營區、烤肉區、訓導山訓場...等,讓石壁成為一應俱全的多元化休閒渡假場所。  石壁三角點-石壁有兩處山區三角點,可以觀賞到疊層起伏的寬廣山脈全景。一處為原始森林遊樂區內的最高點,從這裡可以遙望遠方的杉林溪森林遊樂區;另一處為嘉義、南投、雲林三縣交界的嘉南雲峰,海拔高達一千八百公尺。石壁在冬季常因地形關係而造成多霧的天氣,無論春夏秋冬,從日出、雲海、晚霞、煙嵐、白霧到雲瀑,三角點上總能造就出優美絕倫的特殊景觀,讓人嘆為觀止。石壁的特色九芎神木-為落葉喬木,樹高十公尺,胸徑一百二十公分,周圍三百七十六公分,推測樹齡約130年。由於神木曾經於火災後奇蹟般的活了下來,於是當地居民認為此神木具有靈性,並在神木旁蓋了間神廟來供奉,而神木樹幹中突顯的各種動物如大象、鱷魚、大蛇、長頸鹿等,也被視之為神木靈性的表現。植物-石壁的樹林部份以孟宗竹分佈最廣,此外,還有櫸木、樟樹等其他樹種的存在,以及杉木、柳杉之純針葉樹人工林,其部份林木的樹齡已達20年之久,通直之樹幹,整齊之林相,表現出人工林的特色。花種上則以櫻花、桃花、李花、野薑花,最引人注目。另外還有愛玉子、百香果等稀有果樹的零散分佈。動物-山區內有多種珍禽野獸,也將列入生態保育的範圍之內,目前行走林間較為常見的動物有松鼠、飛鼠,還有種類繁多的鳥類如老鷹、水鶇鶯等。此外,山裡偶爾還可發現山豬、山羌、山羊以及獼猴等野生動物,溪流水塘內則有各種水生動物及魚類,蝌蚪、青蛙、樹蛙以及小魚等都是常見的水生動物。特產-石壁有各種不同的竹筍,如麻竹筍、桂竹筍、竹蒿筍以及冬筍等,都是石壁的特產。另外,竹筒飯也是石壁的一大特色,而苦茶油的自產自製自銷,則是遊客不可錯過的一項當地產物,至於烏龍茶的銷售也有不錯的佳績。  石壁的多變樣貌與精采景觀,至少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細細品味。歡迎您隨時來與它對話。

交通資訊

公車:斗六市火車站前有往草嶺的日統客運,每天下午1點及5點20分發車開車: 1.斗南交流道→斗南→158乙縣道→3號省道→梅山→149號縣道→樟湖→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2.西螺交流道下循1號省道在莿桐轉1甲省道 →斗六→荷苞→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國道3號 1.北上:古坑交流道下→荷苞→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 2.南下:竹山交流道下→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 3.南下:斗六交流道下→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全長60公里〉。省道: 1.南投→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石壁。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