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Sinche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inche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8-01

噶瑪蘭紀念公園

16:00

噶瑪蘭紀念公園簡介

噶瑪蘭紀念公園位於花蓮縣新城鄉佳里村須美基溪畔,即紀念噶瑪蘭人的開墾事蹟,由於這裡是噶瑪蘭人移居花蓮最早的聚集地,但在漢人進入後山後漸漸成為漢人聚居地;噶瑪蘭紀念公園剛好位於住宅區內,因此成為當地居民們主要休閒、散步的好地方,讓您放鬆心情、享受自然。

噶瑪蘭族介紹

噶瑪蘭族昔日稱作『蛤仔難三十六社』,事實上聚落的數量則達到6、70個以上,他們自稱卡瓦蘭(kavalan),意為平原的人類,區別於居住於山區的泰雅族群,而漢人對於噶瑪蘭族的稱呼則以蘭陽溪為界,北為『西勢番』、南為『東勢番』;到了西元1796年,吳沙帶領著漳州、泉州以及粵籍移民進墾噶瑪蘭並建立了頭城,更在不久以後其勢力就已經協迫到噶瑪蘭族,於是在平原內部小遷徙,逐漸移往目前三星、蘇澳地區;1830年後10年間冬山鄉的加禮宛社人便逐漸南遷至花蓮北埔,成為一個新的加禮苑社聚集地,因此加禮宛的『大社』便成為噶瑪蘭族的第二故鄉。

噶瑪蘭族-文化傳承

噶瑪蘭族為一個母系社會,包括巫師也是由女性擔任,但由於他們一直被以半強迫式的附屬在阿美族中;從1980年開始,噶瑪蘭族人便開始尋根且要求正名,終於緊接在邵族之後,在2002年噶瑪蘭族在中華民國行正元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為台灣原住民的第11族,將噶瑪蘭族的文化與歷史帶入一個新的開始。

花蓮新城鄉旅遊

七星潭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風景區範圍從海邊延伸到七星潭社區,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而且經花蓮縣政府分年分期建設,七星潭已成為花蓮縣內最佳的風景區;在七星潭不僅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時分的新城和崇德地區燈火更是清晰可見,因此也是當地民眾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此外新城鄉綜合觀光果園、原野牧場、花蓮港、美崙山、花蓮海洋公園等等,這些花蓮的名勝風景,都可以參考納入您的花蓮旅遊計畫,為您的旅遊增加了色彩;此外,花蓮的美食更是不可錯過!像是麻糬、小米麻糬、羊羹、花蓮薯、扁食、小月餅等,也是帶給親朋好友的絕佳伴手禮。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行經玉成橋即可到達噶瑪蘭紀念公園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行經玉成橋即可到達噶瑪蘭紀念公園 。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7-05

七星柴魚博物館

16:29

七星柴魚博物館 / 余燕鳳

七星柴魚博物館簡介

七星柴魚博物館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上、七星潭風景區內,於2004年2月正式開幕啟用,原本是廢棄已久的柴魚加工廠,後來在行政院文建會、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政府農業局、花蓮縣觀光旅遊局、交通部觀光局、行政院農委會及新城鄉公所的輔導及投入,並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為原則,七星柴魚博物館成為一個具有人文及生態特色的主題館,整合地方資源,充分利用文化資產,結合產業文化,以充實花蓮觀光旅遊內容。

七星柴魚博物館館內簡介

七星柴魚博物館全館450坪,不只保留舊建築歷史風格,並且配合花蓮特色發展出以漁業為基礎的休閒產業;七星柴魚博物館全館分為『主題展示區』、『特產區』、『DIY體驗區』、『簡餐區』及『熱食區』,其中主題展示區又分為舊建築歷史探索、漁業史、七星海洋魚類展示、柴魚製程及七星潭文化,其中最特別的簡餐區中還保留有當年烘焙柴魚的器具及文物,並進一步利用作為桌椅,讓民眾體驗懷舊的古老氣氛。

七星柴魚博物館的曼波魚產品

七星柴魚博物館斥資並花費半年的時間研究曼波魚加工製品,最特別的是以曼波魚骨及魚膠製成軟中帶Q的曼波魚丸,還有曼波魚骨熬製精湯和入細緻麵粉柔和成七星特製曼波麵條,加上獨家黑胡椒調味拌料的黑潮拌麵,滋味十分特別;此外民眾可到特產區中找到以柴魚為主要調味原料所製成的鰹魚餅,飽滿的豆沙內餡拌入柴魚與芝麻的柴魚酥餅,柴魚酥則可以拌飯、煮粥、麵食,此外海之味系列等黑潮曼波系列產品,更是讓民眾補充蛋白質、碘及礦物質。

花蓮新城鄉旅遊

七星潭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風景區範圍從海邊延伸到七星潭社區,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而且經花蓮縣政府分年分期建設,七星潭已成為花蓮縣內最佳的風景區;在七星潭不僅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時分的新城和崇德地區燈火更是清晰可見,因此也是當地民眾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此外新城鄉綜合觀光果園、原野牧場、花蓮港、美崙山、花蓮海洋公園等等,這些花蓮的名勝風景,都可以參考納入您的花蓮旅遊計畫,為您的旅遊增加了色彩;此外,花蓮的美食更是不可錯過!像是麻糬、小米麻糬、羊羹、花蓮薯、扁食、小月餅等,也是帶給親朋好友的絕佳伴手禮。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岔路口取左邊的193縣道,直行南下即可到達柴魚博物館。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岔路口取左邊的193縣道,直行南下即可到達柴魚博物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9-03

新城保安宮

17:00

若要探問花蓮的天公廟,一般人馬上聯想到位於嘉里村的天公廟(保安宮),一方面因其歷史悠久,屹立至今接近一世紀﹔一方面因香火鼎盛,連花蓮市的人口都以其為護佑神明。   保安宮由於信徒眾多,天公會的組織也很壯大,除了協辦玉皇上帝聖誕慶典及修建廟宇外,也熱心推動社會公益及慈善濟助,頗獲好評。

交通資訊

由花蓮火車站駕車往飛機場方向行駛約五公里,沿省道於飛機場旁左轉進嘉里二路即達。

Read the full story

笠園

16:45

綠意盎然的庭院,樹叢掩蓋舊式煙樓及白色寓所,沒有圍牆,曲境通幽,門前迎客碑石上,蒼勁有力揮毫[笠園],正是素人藝術家廖學勇先生開闢的私人藝術公園.電話:03-8872512行動:0912542188營業時間:AM11:00-PM22:00服務項目:1.風味特餐(團體請先預約)2.花茶.果茶.咖啡3.花蓮縣農特產品展售

交通資訊

台九線省道至瑞穗鄉市區,往紅葉溫泉之溫泉路旁

Read the full story

光隆宇宙樂園 Macrocosm Merryland

16:30

光隆宇宙樂園 / 花蓮縣政府
光隆宇宙博物館是一座結合花蓮礦石產業以及宇宙科學的主題樂園。佔地3000坪,全館分為三層,並規劃了20多個展示區。一樓為地球與太空科學主題展示,以及恐龍區;二樓為幽浮館,展示外星人模型;三樓為化石館,展出珍貴館藏化石。並有『藝品展售區』,展售花蓮出產的各種玉及其加工品。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市區後過新興橋即可到達光隆宇宙樂園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市區後過新興橋即可到達光隆宇宙樂園★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搭乘往天祥、太魯閣之花蓮客運,至康樂村下車即可到達光隆宇宙樂園

Read the full story

新城鄉綜合觀光果園

16:29

位於新城東北方的北埔村樹林腳,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風景區、東方夏威九遊樂區等風景名勝,距花蓮火車站10公里,北埔2公里,大型遊覽車可暢通。農園區內,佔地廣闊,種植楊桃均有套袋,安全衛生,可安心食用。又有木瓜等水困均香甜可口,風味獨特,且農園沿途路旁林蔭處處,盡是一片田園風光,路面平坦寬闊,行來舒暢無比,到此一遊,可享愉悅的田園之樂。

交通資訊

乘火車、客運汽車︰乘火車至花蓮站下車,在車站右前方花蓮客運站,改乘花蓮客運往天祥線班車,或台灣客運往台中線班車,經由花蓮市區,約20分鐘在大漢工專或新秀農會站下車,走樹人街右轉樹林街,再走100公尺看到指示牌就到。自行開車︰1.行蘇花公路南下至新城中油加油站左行光復路(外環道),至新秀農會、大漢工專右轉樹人街過鐵路,再右轉樹林街,直走即可到達。2.由花蓮北上走台9線至新城嘉里路右行光復路(外環道),在樹人街新秀農會處左轉走樹人街,至樹林街再右轉直行即可到達。

Read the full story

原野牧場 Yuen-yeh Farm

16:28

位於七星潭南側的北埔村海濱,是一座洋溢著藝術氣氛與溫馨情致的牧羊場,佔地約3公頃;牧場主人的藝術才情展現於其雕刻與繪畫創作,以及此處別具特色的由漂流木蓋出的『眺海咖啡館』,在此可體驗到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藝術風情。 眺海咖啡館是一棟木造二層樓高的『望月樓』,棕色格調的裝潢,挑高、整片開闊的落地玻璃,加上窗外整片的綠色視野及走廊的露天座位,那與自然溶合為一的感受,讓人忘卻身在何方,忘卻憂愁。 想到牧場會很自然的聯想起這裡特有的『羊奶咖啡』,主要原料出產是自家養的羊,當天現擠的羊奶加上現煮的咖啡,以比例調製而成,那香濃且獨特的口味,真是難以忘懷。 除了,獨特的羊奶飲品,還有牧場出產的乳製品精心製作出的各項餐點,再搭配上 花蓮的藍天,花蓮的大海,迎著微微的海風,那無法言語的感動。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自花蓮市區中正路轉中美路,再接華東路北行,循指標轉入北埔村七星路即可到達原野牧場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自花蓮市區中正路轉中美路,再接華東路北行,循指標轉入北埔村七星路即可到達原野牧場

Read the full story

園碩石翰

16:27

國內石雕藝術界元老林聰惠從事石雕創作三十餘年,從一名教師成為一名純藝術創作者,無怨無悔地投入石雕創作領域,回首來時路,曾經餐風露宿的煎熬,更曾經大鳴大放的榮耀,用血汗和淚水雕琢的生命歷程,如實地刻畫在每件石雕作品中,尤其他融合「天人合一」的獨特創作風格最為燴煞人口,讓自然原始的律動在作品中停格,成為亙古永恆的石雕藝術。  他的創作從古典具象的寫實人物,隨著年歲的增長及心靈的沈潛,逐漸走向現代寫意的抽象雕塑,創作題材也不斷地加深加廣,包括一系列親情、運動、舞蹈、音樂、宗教為主題的雕塑創作,讓觀者從直接的感官接收外,也開拓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先後獲得全國教師美展雕塑組首獎、第二十屆中國文藝獎章美術雕刻獎、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石雕徵選、第四屆花蓮縣薪傳獎、入選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等殊榮,作品更廣受台灣、日本、美國及德國等地官方及民間典藏。  林聰惠前十年的創業過程幾乎是慘澹坎坷,接連不斷的天災人禍,加上中年喪子之痛,種種打擊讓他一度失去創作的原動力,所幸後來受到前副總統謝東閔的鼓舞,才讓他再站起,將所有苦痛寄情於石雕,時間和空間也證實了石雕大師林聰惠永不放棄的堅持和努力,憑藉不屈不饒的藝術家風骨,讓他在石雕這條路上更精進而大器,才能綻放出今日的璀璨光華。  從早期在美崙工業的「庭園石雕工作室」,到現在新城鄉的「園碩石翰」石雕園區,不同時期的作品分別座落在庭院、造景及池塘間,即使得知罹患肝腫瘤,林聰惠仍然手不離錘地創作,誠如林聰惠信守的一句話「生命有盡,藝術無窮」,珍惜生命的每一個當下持續在藝術之路奮力前行,讓觀者也能在他的作品中看見溫柔的慈悲及自在的逍遙。

交通資訊

自花蓮市區台九線北上,經機場過大漢工專約700公尺可抵。(距花蓮市區約7公里)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1-10

七星潭 Seven-Star Lake

09:41

踏浪 / 陳諺慧

七星潭簡介

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在花蓮機場的東側,七星潭是一個突出於美崙鼻一側的海灣;七星潭從前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早年是真的有零星湖泊散佈,現在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崙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海岸線綿延20多公里,海灘寬度約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屬於礫石攤,讓七星潭成為花蓮近郊最佳的踏浪撿石好去處。七星潭目前也是花蓮重要的漁產區,由北至南有東昌、朝金、嘉豐等三處定置漁場,想要品嚐新鮮海味的民眾也可來到七星潭嚐鮮。

古早的七星潭

七星潭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在清朝的『台灣輿圖並說台灣後山總圖』裡,標示著花蓮有幾處低漥的溼地,這些大小不等的溼地湖泊就是七星潭;在西元1936年日據時代興建沿海飛行場時,日人將七星潭填實,於是把七星潭地區的居民遷到美崙鼻一側的海灣附近,但是這些居民仍自稱為七星潭人,從此大家就稱居民所居住的海灣為七星潭。

七星潭-花蓮縣級風景區

七星潭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風景區範圍從海邊延伸到七星潭社區,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而且經花蓮縣政府分年分期建設,七星潭已成為花蓮縣內最佳的風景區;在七星潭不僅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時分的新城和崇德地區燈火更是清晰可見,因此也是當地民眾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七星潭風景區設有自行車道,利用自行車便可以將南濱公園、石雕園區、賞星廣場、觀日樓等等暢玩到底,長達21公里的旅途都能讓遊客有不一樣的視覺饗宴。另外,在漁場附近還有海生態的解說牌,利用防風林區闢建海濱植物園區,讓民眾除了賞心悅目之外,更能增長知識!

花蓮旅遊好豐富

花蓮的好山好水讓來到花蓮有許多旅遊景點可以參考,例如新城鄉綜合觀光果園原野牧場花蓮港美崙山花蓮遠雄海洋公園等等,這些花蓮的名勝風景,都可以參考納入您的花蓮旅遊計畫,為您的旅遊增加了色彩;此外,花蓮的美食更是不可錯過!像是麻糬、小米麻糬、羊羹、花蓮薯、扁食、小月餅等,也是帶給親朋好友的絕佳伴手禮。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岔路口取左邊的193縣道,直行南下即可到達七星潭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岔路口取左邊的193縣道,直行南下即可到達七星潭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1-09

慈濟靜思精舍 Tzu Chi Buddhist Temple

09:39

慈濟精舍 / tabo
慈濟靜思精舍位於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一棟灰瓦白牆 的樸素建築,就座落在佳民國小旁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整座精舍像是小型的日式庭園,充滿平和與寧靜,穿過入口處青綠秀氣的楓林小徑,呼吸著桂花和含笑甜雅的香氣走到精舍前,樸素而莊嚴的建築和園內的松樹草地 十分相稱,靜穆中透露出雅致。  證嚴法師,一個瘦弱的女子,一個兩袖清風的修行者,帶領著眾多信徒,發揚人性終極關懷,獻身於濟貧、濟急、濟病的社會服務工作。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荷人生苦難於一肩,卻看不出歲月鑴刻的滄桑與痕跡。恬靜莊嚴的臉龐,在寬大的灰色僧袍掩映下,益顯出風骨的蕭瑟;平行直視的眼光是那樣地穩健、和煦與堅毅。證嚴法師以慈悲喜捨的大願,起救苦救難的大行,在東台灣創建了千秋萬世的濟人志業。  從一九六六年起迄今,在他的引領下,由最初的30位信徒每天省下5毛錢做起,所組成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經過三十八年歲月的洗禮,如今奇蹟似地發展成為約有四百多萬會員的龐大慈善團體。這樣一個台灣本土性的佛教慈善機構,看似不起眼,在三十八年來卻締造許多動人的事蹟。慈濟的千萬道侶展現更多層面的影響力,有一天捐一元的孩子,也有按月捐款的家庭,更有年捐千萬的企業支持! 慈濟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 慈善志業國際化── 國內長期貧戶照顧、急難救助、居家關懷、國際賑災......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用大愛走向地球村,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醫療志業普遍化── 地區醫院、骨髓資料庫、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護理之家、山區及離島義診......尊重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慈濟醫療網,讓每個家庭,有安心做後盾!◆ 教育志業完全化── 用愛做沃土,良能與功能並重;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慈濟認真培養下一代。◆ 文化志業深度化── 社區服務、機構關懷、環境保護...慈濟志工,為祥和社會做清流!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慈濟文化志業,為淨化人心做先鋒。 人生四大苦中,病苦為最;慈濟積十餘年救貧之經驗,發現「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為徹底解決病苦,法師遂發願在花蓮籌建慈濟醫院,歷經七年的奔走呼籲,其間艱苦備嚐,正如法師所形容的「如果心血有形,每一塊磚都是用心血抹成的」。 慈濟醫院自1986年8月17日正式啟業,即秉持「尊重生命」理念,在花東地區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由於醫療品質和服務質量上不斷提升,已成為花東地區的後送醫院。1999年5月,晉級為花東第一家「準醫學中心」,並於2000年3月通過ISO國際認證,為全國十八家醫學中心當中唯一全院通過ISO認證的醫學中心。以棈良的硬體設備和各地邀請而來的名醫,為東部百姓的生命提供強有力的醫療服務。坐落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區,包含了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園區,呈現出慈濟證嚴上人致力「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的精神,靜立這處精緻素雅的空間,會讓人領略到結廬人間而無車馬喧鬧的境界。慈濟靜思堂位於花蓮慈濟醫院右側,呈現慈濟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濟世的精神,並保存慈濟的歷史足跡,於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動土開工,主要設計有十三層樓挑高的講經堂、慈濟道侶廣場、法華坡道、國際會議廳、感恩堂、慈濟世界、佛教文物展示室、宗教圖書館、史料館、藏經閣、瞭望台。慈濟靜思堂是一座慈濟歷史博物館,銘記了一九六六年以來,一位生長在台灣的比丘尼,如何結合各階層、各族群及不同國籍、不同信仰者,共同實踐慈悲的真諦,發揚人類大愛的事蹟。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廣安宮對面巷子見指標右轉即可到達慈濟精舍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於廣安宮對面巷子見指標右轉即可到達慈濟精舍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