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三重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三重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1-24

湯之山

10:02

湯之山日語叫做Yunoyama,位於三重縣北部,是一條沿三瀧川、海拔318公尺斜坡上的溫泉街;相傳在8世紀左右有一個獵人發現這裏有頭正在沐浴的鹿,因此找到了溫泉,於是把這裏叫作『鹿之湯』。  湯之山周圍有落差高達50公尺的蒼瀑,是三瀧川的源頭;這邊春天可賞櫻,夏天能避暑,秋天有紅葉,冬天可滑雪、賞霧淞,更是眺望伊勢灣遠景的好地方;秋天時三嶽寺會舉辦『僧兵節』,會有打扮成僧兵模樣的人們擡著600公斤的火炎神轎遊行,場面十分壯觀。     禦在所山是鈴鹿山脈的秀峰,擁有海拔1212公尺的山地,在這邊可以觀覽日本各地的各種各樣的植物,民眾還可搭乘世界級的空中索道前往山頂;此外禦在所山有許多登山路線,一年中有很多登山者專門來此登山;在禦在所山的山腰上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日本羚羊動物園以及日本羚羊中心博物館,介紹禦在所嶽的四季、地形和植被、昆蟲、鳥類和小動物等生態資源。

交通資訊

搭乘近鐵:搭乘近鐵線至湯之山溫泉即可到達湯之山。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2-06

長島溫泉

10:40

長島日語叫做Nagasima,位於三重縣東北部,在木曾川、長良川和揖斐川三江相夾的三角洲地帶,目前還保留著當年的水鄉風光。  長島溫泉內街,位於市南面,總面積63萬平方公尺,有東海地區最大的娛樂休閒設施-『長島溫泉樂園』,擁有遊樂園、體育設施、飯店和溫泉的綜合休閒地。每日以1萬噸的出水量從地底深處湧出天然泉水,水溫高達60度,溫泉還有提供可以讓2000人同時入浴的巨大『千人溫泉』。另外,還有利用3分鐘衝刺完全長約1.8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02公里的過山車-『白色旋風』,相當刺激,但是設施也不完全為冒險性,也有小孩子玩樂的遊戲,最新遊戲機品種多達 30 種以上,可讓民眾到這裡過完開心的一天。    除了有許多遊樂設施之外,夏天有巨無霸海水游泳池,可全家同樂。在冬天,用光燈裝飾的滑冰場,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此外,園區內所設的購物中心也非常受歡迎。

交通資訊

1、搭乘JR列車:東海道新幹線由東京車站到名古屋車站下車,再由名古屋車站轉搭乘JR列車關西本線到長島車站下車,即可到達長島溫泉。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23

熊野

16:31

『熊野』日語叫做Kumano,位於三重縣南部。熊野南部則是砂礫海岸,沿著海岸可以通向東熊野街道-此街道是去曾經被稱作熊野三山(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參拜的道路『熊野古道』之一,其中熊野本宮大社屬於和歌山縣東南部的吉野熊野國立公園,是全國3000多間熊野神社的總神社;另外熊野東面為面朝熊野灘,海岸線的北部是裏亞式海岸,為斷崖絕壁,峭壁之景令人嘆為觀止。  盾崎為面朝熊野灘海岸綿延600公尺、高70至100公尺花崗岩的岩壁,另外有鬼城之稱的風景名勝也相當有名,鬼城是由於受海水侵蝕在斷崖處形成無數大小不一的洞窟,其中有一條長一公里左右的遊覽道路,遊覽道路途中有被叫作千塌敷的洞窟、犬回、蜂巢窟等奇峰怪石等著民眾的探訪。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22

志摩

16:27

『志摩』日語叫做Shima,志摩半島位於紀伊半島的東端,三重縣的中部,是向太平洋伸出的一大塊陸地,為裡亞式海岸,志摩半島有以牡蠣養殖而聞名的矢灣以及被譽為日本愛琴海的英虞灣等多個海灣,由於海岸地形豐富,因此整個半島被指定為伊勢志摩國立公園。  志摩半島南部的英虞灣,灣內有大小60餘座島嶼,由於內海波平浪靜,最適合真珠的養殖,是日本第一個養殖珍珠的地方,也被稱爲珍珠灣,另外,還可以從灣內最大的賢島乘坐『西班牙號』遊覽船,從海上欣賞英虞灣的美景,呈現了多島海域的景色。  志摩西班牙村是一座再現西班牙名勝和城鎮風貌的主題公園,舉凡裡面的建築、設施、餐飲、遊行活動,都有西班牙的味道,讓民眾想體驗歐洲風味不必大老遠跑到地球的另一邊,還有娛樂場所,一切都吸引著遊客的到訪。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20

鳥羽

10:07

『鳥羽』日語叫做Toba,位於三重縣志摩半島東北端,是17世紀的統治者九鬼氏的城下町而繁榮起來。鳥羽也是由水陸參拜伊勢神宮的水上陸地,為伊勢志摩國立公園的區域。  在伊勢灣內,有禦木本真珠島、海豚島等衆多島嶼,通過真珠橋與市街相連的真珠島上,有真珠養殖的示範工廠和真珠博物館,可以觀察真珠的製作過程和海女的潛水作業。所謂的海女,就是潛入數公尺深的海中,捕撈鮑魚、貝類和海藻等。鳥羽市東南的今浦到鵜方的志摩半島的東岸部,石鏡、畔蛸等漁村,活躍著一批海女,因此在當地的餐館,就可以品嘗到新鮮又美味的海鮮。  鳥羽水族館位於鳥羽市的海濱地區,飼養著許多的海洋生物,例如有被稱爲美人魚的儒艮,還有非洲大海牛、海獺和江豚等;再現世界河川及珊瑚礁等環境的水槽中展示有魚類、水母、青蛙和水生昆蟲,總共約有850種海洋生物在自然的環境下被飼育,吸引著觀光客的踏訪。

交通資訊

搭乘近鐵線特急:搭乘近鐵線特急即可到達鳥羽站。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17

伊勢

11:25

『伊勢』日語叫做Ise,位於三重縣誌摩半島西北部,因為是伊勢神宮的門前鎮而繁榮起來。由於從19世紀至20世紀,這裡移築了許多建築物,謝恩弄堂內聚集了觀光紀念品商店、餐廳飲食店等約30家小店,讓我們體驗到當時參拜的氣氛,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二見浦這個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神話:神話中的女神倭姬驚歎此處之景的美麗,兩次回頭眺望,故名二見浦。當地著名的景點-夫婦岩,位於二見浦的東端,分別被稱作『男岩』和『女岩』,由神道粗繩連接,充當了興玉神社的神體─『興玉神石』的天然『鳥居』(意思是日本神社的大門)。  在日本所謂的伊勢牛,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松坂牛,其實伊勢和松坂相隔不遠,只是在早期還沒有松坂牛這個名稱時,松坂地產的牛肉都稱為伊勢牛。後來在明治10年,松坂牛這個名字才開始發展,直到明治35年,由於商家大力的宣傳,松坂牛的名氣反而蓋過了伊勢牛,所以現在伊勢地方產的牛肉也都是松坂牛的招牌。到了伊勢,可要品嘗當地人也風靡的美味牛肉。

交通資訊

搭乘近鐵線特急:從近鐵名古屋站到伊勢市站即可到達伊勢。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16

伊賀上野

15:11

『伊賀上野』日語叫做Igaueno,是位於三重縣西部和四面環山的伊賀盆地北面的『城下町』,現在3層的天守閣被模擬重建完,古時候伊賀上野是京都、奈良通往關東孔道-東海道的交通要衝,也被認為是捍衛關西地方的前哨站。  伊賀上野為伊賀派忍者的發祥地,伊賀派是使用特殊技術─隱遁術的一個忍者流派,形成於14世紀,後人將忍者住宅搬遷過來建成一座『伊賀流忍者之屋』,供民眾了解忍者流派的歷史。伊賀流忍者之屋旁邊有一處俳聖殿,是 1942 年爲紀念松尾芭蕉-日本俳句集大成者的誕辰 300 年而建的,建築物的形狀模仿了芭蕉當時的旅姿,圓屋頂象徵笠帽,八角形屋檐象徵袈裟,柱子是手杖,俳聖殿的扁額是臉,相當特別。   伊賀上野城以其中有日本最高的石牆而著稱,別名白鳳城,現在已被指定為國家級古蹟,這座石牆還是著名電影導演黑澤明拍攝『蜘蛛巢城』的現場。由於伊賀被稱為松尾芭蕉與忍者故鄉,堪稱日本文武之鄉。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11-15

赤目四十八瀑

11:35

『赤目四十八瀑』日語叫做Akameshijuhattaki,位於三重縣和奈良縣分界處,共有五十多個瀑布的總稱,非名稱所說的四十八,因為古時候日本常以48這數字代表數目多。  赤目四十八瀑分佈在名張川支流約4公里長的瀧川溪谷沿線,瀑潭很深,從地質分析可知,大部分的瀑布形成於太古時期,年代非常久遠。是關西地區有名的自然美景,並被選為日本百大秀麗瀑布之一。  瀑布入口處往前走不久便可看到第一個瀑布。這個瀑布有一個傳說,一個名叫役小角的山嶽咒術者在這裡修行,有一天見到被譽爲人類救星─不動明王,騎著紅眼牛路過這裏,所以這一帶便取名『赤目』。    往瀧川上游步行,可看到連續不斷地大大小小的瀑布、水池和急流。知名的『赤目五瀑』就是不動瀑、千手瀑、佈線瀑、荷擔瀑以及琵琶瀑,是瀑布觀光線路中最精彩的部分。過了赤目五瀑,便是岩窟瀑,是赤目四十八瀑中最後一個大瀑布。    在赤目四十八瀑的都市週邊,唯一的自然環境就是赤目森林,該區約有200公頃,分屬400位不同的地主。這片森林未經開發,也未被刻意保護,但仍保持完好,並已成為一個「富含自然的重要地點」。地方政府也建造了蜻蜓池塘、觀查站和木製步道,做為小學生常態性的自然教育之用。

交通資訊

乘坐 JR 東海道新幹線從東京車站到名古屋車站,再乘坐近鐵名古屋線從名古屋車站東伊勢中川車站換車,到近鐵大阪線赤目口車站再步行前往即可到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8-29

伊勢神宮

16:16

伊勢神宮日語叫做Isejingu,位於三重縣伊勢市,是該地的觀光旅遊勝地;伊勢神宮的正式名稱為『神宮』,也有人親切地稱做『禦伊勢』(伊勢的暱稱);神宮祭祀著象徵太陽的女神-『天照大神』,是代表鎮守日本各地氏神(當地守護神)的總氏神,參拜人數綿綿不絕。  伊勢神宮的神殿離地很高,採用了通稱『神明式』的一種建築方式,是神殿建築中最早的一種建築風格;伊勢神宮分爲內宮、外宮,內宮祭祀太陽女神,外宮祭有專司食物的豐受大禦神;伊勢神宮是除了外宮、內宮加上別宮等總共由 125 處建築組成的大神社。  伊勢神宮大約從西元前2年才開放內宮,是一座特殊的神社,不允許平民入內參拜,直到 12 世紀以後才向平民開放後,因此宮前的商店街區『門前町』進而繁榮發展,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商圈;伊勢神宮在每年規定的日子要舉行『恒例祭』,每隔 20 年,要將舊殿的神儀移到新殿,舉行『式年遷宮』及『遷宮祭』,這些儀式及祭典都是先民們流傳下來的,歷史十分悠久。

交通資訊

搭乘近鐵:搭乘近鐵線特快至伊勢市車站即可到達伊勢神宮。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