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1

二崁聚落保存區
16:08
![]() |
建築外觀 / 陳諺慧 |
二崁聚落保存區簡介
二崁聚落保存區位於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聚落的空間形式仍保有許多傳統特色,空間分布上並具有調節氣候的益處,其意義在保存漢人開拓台、澎的一個足跡,將原有的生活文化、民俗風情也繼續傳承下去;二崁聚落保存區在西元1989年被政府定位,並於1993年規劃後陸續進行各項整修工程迄今,2001成為傳統聚落特定區並在同年在澎湖縣歷史建築票選中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更成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二崁聚落保存區-陳家古厝
二崁聚落保存區中擁有許多傳統建築,其中以陳家古厝為重心,陳家古厝位於西嶼鄉二崁村6號,源自於清朝順治年間金門下坑人陳延益在此定居,,並發展出陳家村,由於澎湖冬季東北季風強大因此建於低地,為閩南五落式古厝,門廳、客廳、後廳三落之間並皆以天井串連,口字型的傳統合院配置型態形成室內外動線縱橫交錯,大廳前之子孫巷並利用小拱門與鄰居連絡並具有逃生系統的防禦功能。陳家古厝以澎湖當地的咾咕石與玄武岩做為牆身,支撐屋頂結構,並有書畫彩繪、交祉陶、彩繪磁磚、泥塑的傳統建築裝飾,相當具有澎湖的傳統工藝之美,,並在西元1988年4月25日列為第三級古蹟。二崁聚落保存區-博物館林立
二崁聚落保存區處處的傳統建築,讓這裡每棟建築物都是博物館,保有澎湖當地的傳統文化;『二崁社區博物館』內展示著二崁數百年來的聚落社區文化,村民將昔日古人生活的文物、器具等等全部捐出在此展覽,營造出二崁社區的凝聚力;『二崁潮間帶館』展示二崁地區昔日的潮間帶工具、石滬模型還有照片展示、昔日早期廚房擺設等等,展示品皆為就地取材,讓遊客了解在地人的生活模式;『二崁童玩館』原本是牛棚、養豬舍、及堆肥處的荒廢空間,讓民眾回味、小孩體驗童玩的製作及展現,讓您體驗古早味的樂趣。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通樑古榕、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2005-04-12

大倉嶼
13:01
澎湖縣大倉嶼介紹
大倉嶼位於澎湖縣內海,屬於白沙鄉的一部份,也是澎湖灣內海中唯一有居民的島嶼,從馬公重光里(後屈潭)搭船約20分鐘即可到達。大倉嶼面積約18公頃,由於附近是澎湖有名的內灣漁場,在早期稱作『大魚倉』,周圍有澎湖嶼、白沙嶼、漁翁嶼等島嶼,因此擁有『內海之珠』的稱號。大倉嶼的地形介紹
大倉嶼地勢南低北高,全島呈現三角形,島嶼中央為平坦的農作耕地,東側及北則有陡峻的海崖,西南側成平緩的斜坡,廣大的海蝕平台以及潮間帶地區包圍著整座島嶼,在漲退潮時海岸面積相差有三倍,並且石滬眾多因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例如珊瑚、魚蟹等潮間帶生物,民眾可在此體驗撈魚抓蟹的樂趣,是其他島嶼所無法體驗的感受;大倉嶼上設有環島步道,有步道可繞行一周,民眾若到大倉嶼的南邊便可看到島上的村落,是當地人聚集所在。大倉嶼-大倉漁港
大倉漁港位於澎湖灣內海中心大倉嶼的西側,是澎湖內海漁船休憩運補基地及澎湖灣旅遊中途站,由於大倉嶼特殊的海岸地形、石滬眾多,加上東北岸的斷崖和白色沙灘海岸,因此發展初石滬捕魚、船釣、磯釣及水上活動,更特別的是在大退潮時,大倉嶼與城前村之間的海灘顯露,民眾便可利用海灘在兩地往來,也成為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大倉嶼-欣賞跨海大橋的好地方
大倉嶼恰好位於白沙嶼和漁翁嶼中間,從這裡遠望跨海大橋如長虹凌空,美景無邊。跨海大橋連接白沙與漁翁兩島,是國際馳名的長橋,在民國73年起開始改建,於85年1月竣工通車,改建後的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為2494公尺,其中路堤1519公尺,橋梁975公尺、橋面全寬13公尺,澎湖跨海大橋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澎湖的交通暢流無阻。2003-08-25

澎湖漁人碼頭
15:32
![]() |
漁人碼頭-中油儲油漕 / 陳啟輝 |
澎湖漁人碼頭簡介
澎湖漁人碼頭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第一二漁港區,原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為港區商圈轉型並兼顧漁業生產的多功能的觀光休閒漁港,澎湖漁人碼頭也是唯一靠海的水岸商圈,將結合水岸休閒木棧道、夜間浪漫街燈、船舶作業觀賞以及戶外音樂藝文展演而形成多功能澎湖漁人碼頭。澎湖漁人碼頭-彩繪油筒
澎湖漁人碼頭有一個代表澎湖漁業精神象徵的海洋之母,也就是中國石油的五個美輪美奐的彩繪油桶,相信有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儲油槽的背後,竟隱藏一個很有棒的設計;但這可能要有規劃去南海線(七美、望安、虎井、桶盤等)遊玩的遊客才有機會看到,在回程的途中才可看見儲油槽的另一面寫著『HI!PENGHU』的字樣,好像在和遊客說哈囉!澎湖漁人碼頭-水岸旅遊
澎湖漁人碼頭以大型觀光郵輪為主題的建築物,另外還有長達1公里的木棧道、超大的港區噴水公園等等,澎湖漁人碼頭不僅是親子休閒、情侶談心的好去處,更是貴賓級的海口景觀碼頭;來到澎湖漁人碼頭您沿著水岸木棧道觀賞水岸夜景,或倚著圍欄欣賞西嶼的夕落,悠閒地徒步享受閒逛的樂趣,因此澎湖漁人碼頭一到例假日更成為情侶、畫家、攝影及外來客流連忘返的風景點。澎湖旅遊
澎湖縣馬公市是民眾來到澎湖旅遊的主要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林投公園、菓葉日出、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觀音亭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險礁嶼、澎湖水族館、西台古堡、桶盤嶼、七美人塚、雙心石滬、漁人碼頭、赤崁碼頭、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搭配一杯又冰又新鮮的仙人掌冰沙更讓您享受在澎湖的海洋風情裡喔!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乘澎南線、湖西線方向的公車至天后宮站步行即可到達澎湖漁人碼頭。

西嶼
15:20
![]() |
西嶼石碑 / 羅義學 |
交通資訊
◎ 在澎湖的交通除了搭乘大眾運輸或遊覽車,自行租汽、機車遊本島也是另一種樂趣哦!也可考慮搭乘計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租車時最重要的是向租車行要一張名片,以免突發事故發生時無法處理。

天后宮
15:19
![]() |
平安橋. / 童永銓 |
天后宮簡介
天后宮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上,俗稱『天妃宮』、『媽祖宮』,在明代稱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也是馬公地名的由來;天后宮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在西元1604年荷蘭人被明朝擊退到澎湖時就已經存在,可見其歷史之悠久,也是馬公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天后宮-建築風格
天后宮建築是傳統的閩南式合院建築,不同於其他廟宇的建築風格,坐北朝南採四進式格局的廟宇,以傳統工法構築、樑柱使用榫接方式建構,包括山川殿、正殿與兩側護龍和後落的公善樓(清風閣);山川殿為三開間,屋頂展現了雙龍燕尾起翹,屋脊中間是剪黏雕塑『龍馬負河圖』;正殿祀奉金面媽祖,在神龕兩側有四幅擂金畫,是廣東省匠師朱錫甘的作品,正殿並與護龍相接,分別奉祀註生娘娘和當地烈婦的節孝祠;後進的清風閣右壁嵌入一方石碑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碑』,碑高198釐米、寬28.7釐米,是為紀念沈有容驅逐入侵澎湖的荷蘭海軍的英勇事蹟。天后宮-歷史發展
傳說在元朝17年(西元1280年)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卻遭遇颱風的襲擊,官兵們到處流散,卻夢見媽祖顯現而救了官兵,並於澎湖登陸,於是在隔年元世祖便封媽祖為『天妃』,建立天妃宮並設澎湖寨巡檢司;明朝稱天妃宮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成為了地名,至明朝嘉靖42年(西元1563年)因為剿倭勝利進而擴建媽祖宮,到了萬曆20年(西元1592年)日本鎖國政策瓦解,倭寇邊開始侵襲中國沿海以及澎湖,但明朝軍隊都能將其退之,據傳是媽祖的保佑,故又重建媽娘宮,天啟4年(西元1624年)明朝趕走了荷蘭人又改建媽祖宮而成為現今之貌;清朝康熙22年(西元1682年)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擊退明軍,施琅認為是靠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並特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隔年正式加封為媽祖為天后,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地名為媽宮,民國9年便把地名媽宮澳改為為馬公街。澎湖海洋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
14:07
![]() |
青年活動中心 / 陳啟輝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由馬公港中正路碼頭處沿中正路,再左轉民生路接介壽路,即可抵達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 搭乘大眾運輸:1、計程車--機場至活動中心車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2、公車--從機場搭乘任何一班公車,至公車總站下車,往觀音亭方向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3、客運--從碼頭下船後,往觀音亭方向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 在澎湖的交通除了搭乘大眾運輸或遊覽車,自行租汽、機車遊本島也是另一種樂趣哦!也可考慮搭乘計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租車時最重要的是向租車行要一張名片,以免突發事故發生時無法處理。

四眼井
14:05
![]() |
澎湖_四眼井 / 陳美吟 |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搭乘澎南線、湖西線方向的公車,於天后宮站下車,右轉中央街步行約100公尺即可到達。◎ 在澎湖的交通除了搭乘大眾運輸或遊覽車,自行租汽、機車遊本島也是另一種樂趣哦!也可考慮搭乘計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租車時最重要的是向租車行要一張名片,以免突發事故發生時無法處理。

小白沙嶼
11:22
![]() |
白沙嶼 /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2002-10-31

赤崁碼頭
12:01
![]() |
碼頭景緻1 / 林明德 |
赤崁碼頭簡介
赤崁碼頭位於澎湖縣白沙鄉東北方,是搭乘快艇前往吉貝嶼、險礁嶼、目斗嶼等北海渡假旅遊的主要出入門戶,赤崁為白沙鄉自治所在地,附近島嶼可以浮潛、欣賞珊瑚礁海底景觀、餵魚、水上摩拖車、香蕉船、鴛鴦快艇及其他水上活動等等;赤崁碼頭附近擁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例如仙人掌公園、龍德宮等等,是民眾來到赤崁碼頭可順道參觀的地方。赤崁的歷史發展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是北澎湖地區最早形成的聚落 位於白沙島東北端有吉貝、鳥嶼、員貝等離島,西接跨海大橋、西嶼鄉,東接中正橋、馬公島,造就赤崁碼頭不但是北部三個離島村落的聯絡港口,更是白沙島的海、陸交通樞紐; 在清朝時期赤崁村為『赤崁澳大赤崁社』,當時建有一座駐兵防守的『紅口城』,之後便陸續在這裡設置白沙地區的行政機關如頂山派出所、白沙庄役場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設白沙鄉公所,因此赤崁地區變成為白沙鄉的地方行政中心。赤崁碼頭-赤崁丁香季
赤崁碼頭也是白沙鄉最重要的捕丁香魚港,澎湖大部份的丁香都是這個村落的村民所捕獲的,每年4至9月是澎湖丁香魚產期,其中5月因時值丁香母產卵期,因此為了讓丁香魚的生態延續下去,這時候是丁香魚的禁捕期;一年一度的赤崁丁香季是赤崁當地的重要活動,活動中不僅安排赤崁丁香產銷班成員示範展示丁香烹煮、曬魚、挑魚等過程,並在赤崁村辦公處展示丁香魚產業相關漁具及圖片讓民眾更了解丁香魚的生態活動,另外還有石斑魚、農產相關產品展售攤位,活動十分多樣化,最特別的部份即為捕丁香魚的體驗,難得的漁船體驗漁撈作業更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赤崁碼頭-赤崁野生紫菜
赤崁碼頭附近的赤崁社區每年會舉辦兩次的野生紫菜採收作業,這是赤崁社區延續了百年來的傳統產業,更是赤崁社區冬季主要的活動,是全台唯一由地方上彼此約定成俗、遵守規範、集體行動的地方公共產業,這項擁有百年傳統的採收野生紫菜活動被稱為『摘黑金』;其實在澎湖縣東北海一帶及南海的無人島每年冬季是盛產紫菜季節,其中以姑婆嶼的野生紫菜品質最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造成這裡的野生紫菜長得十分漂亮,每一年紫菜盛產期都為赤崁村民帶來利多的經濟收益。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
11:51
![]() |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 / 簡時強 |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簡介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赤崁親水公園附近,是北澎湖地區主要的遊客服務中心,提供觀光遊客旅遊諮詢與服務,並提供候船、餐飲方面、購票服務、解說服務投幣式置物櫃等等,在旁邊的赤崁碼頭有設置浮動碼頭供搭乘的遊客上下使用,民眾可從赤崁碼頭前往吉貝等其他小島。北海遊客服務中心-赤崁碼頭
赤崁碼頭位於北海遊客服務中心旁邊,是搭乘快艇前往吉貝嶼、險礁嶼、目斗嶼等北海渡假旅遊的主要出入門戶,赤崁為白沙鄉自治所在地,附近島嶼可以浮潛、欣賞珊瑚礁海底景觀、餵魚、水上摩拖車、香蕉船、鴛鴦快艇及其他水上活動等等;赤崁碼頭也是白沙鄉最重要的捕丁香魚港,澎湖大部份的丁香都是這個村落的村民所捕獲的,每年4至9月是澎湖丁香魚產期,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赤崁丁香季,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且多樣化,最特別的即為捕丁香魚的體驗活動。北海遊客服務中心-赤崁仙人掌公園
赤崁仙人掌公園位於北海遊客服務中心機車停車場旁的小山丘上,滿滿的仙人掌佈滿整個公園,赤崁仙人掌公園內的仙人掌因為地勢較高,一般人無法摘採果時,因此保留相當完整的仙人掌果實景觀,是相當漂亮且壯觀的;赤崁仙人掌公園下方有一個防空洞,是目前相當難得一見的防空洞景觀,民眾不防利用短短的時間進去參觀;赤崁仙人掌公園旁邊有一處親水公園,有戲水區、親水區,簡單的遊樂設施就可以讓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北海旅遊
目前澎湖北海旅遊區域包含了吉貝嶼、險礁嶼、姑婆嶼、鐵鉆嶼以及目斗嶼,其中又以吉貝嶼作為澎湖旅遊的代表景點,各地海上活動發展得相當蓬勃,有戲水、浮潛、香蕉船、水上摩托車等等,成為暑假民眾前來體驗海洋風情的旅遊勝地。澎湖旅遊
澎湖白沙鄉是民眾來到澎湖旅遊的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漁人碼頭、赤崁碼頭、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風力發電廠
11:37
![]() |
風力發電機2 / 林明德 |
風力發電廠簡介
風力發電廠位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為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的電廠,於民國90年8月正式村運轉,由台灣電力公司斥資1億1000萬在澎湖架設,即目前世界相當流行的『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廠恰位於中屯第二苗圃,目前欲規微風車公園,並增設涼亭、迴廊、觀景平台等,成為澎湖縣白沙鄉的著名旅遊景點的新地標。風力發電廠-設備介紹
這座風力發電廠為這是台灣第二座,是澎湖第三代風力發電機,由4部6000瓦風力白色的風車發電機組成,最大發電容量為2400瓩,風力發電機組為高塔型、垂直風葉片、水平發電機組,在風速2.5公尺就可發電,十二級風時可滿載發電;風力發電機採用的機組為德國最新機組,具有變速功能。當風力變化時,葉片的角度可隨之調整,轉速便可隨著發電需求調整,促使電力穩定度的控制更邁向一大步。風力發電的原理
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促使發電機發電,約在每秒3公尺風速便可以開始發電,並產生風速在每秒13至15公尺時輸出力道;風力發電廠設置的地點必須具有風期長、平均風速大、風力平穩且不受遮擋的地方,地理環境也要適宜,減少投資成本並增加出力。澎湖旅遊
澎湖白沙鄉是民眾來到澎湖的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西嶼、馬公航空站、雞善嶼、菓葉日出、風櫃、天后宮、螃蟹博物館、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澎湖水族館
11:18
![]() |
澎湖水族館入口 / 林明德 |
澎湖水族館簡介
澎湖水族館位於澎湖縣白沙鄉白沙養殖場內,原水產試驗所位置所擴建的澎湖水族館,佔地約2.5公頃建築面積約為4600平方公尺,澎湖水族館是一座兩層樓建築,規劃瞬間最大容量為500人,展示的水族則為以澎湖水族館所在地白沙鄉為中心,半徑800公里內之台灣海峽及南中國南海中的各式生物為主,澎湖水族館更是一座寓教於樂且功能完善的水族館。澎湖水族館-一樓介紹
澎湖水族館一樓設有三個區域:『海濱展示區』-在9個水槽中有4個大型水槽展示沙質海岸、礫質海岸及岩質海岸的景觀及潮間帶生物,還有一個海龜池,其他4個水槽則飼養著魨類、槍蝦、鳳螺等等小型生物供民眾參觀;『礁岩展示區』-展示珊瑚礁岩的生態環境,加上大量的魚群在水中悠遊,更是讓您近距離體驗海洋的美景;『大洋展示區』-一個長達14公尺、寬2.8公尺的圓形通道,各種魚類在這裡悠遊自得,讓您欣賞海洋之美。澎湖水族館-二樓介紹
澎湖水族館二樓展示主題以海洋漁業、水產養殖、環境問題及其他相關方面等等,除了靜態的展示區域以外,更以錄影帶、多媒體幻燈片、文字和圖說表達等等多種方式讓民眾了解海洋奧妙,『特產室』-此區以實物和圖表展現澎湖當地的特色;『觀景台』-遊客可在觀景台欣賞到招潮蟹、水鳥等潮間帶生態,還可眺望員貝島和中途島,是相當廣闊的視野;『視聽室』-視聽室內每天固定時間播放介紹澎湖海洋生態資源的影片或是投影片,讓民眾不僅在實物上能有收穫,更能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觸摸池』-澎湖水族館除了展示區域豐富以外,更讓遊客有實際的體驗,去觸摸特別的海中生物讓您有不同的感受。澎湖旅遊
澎湖白沙鄉是民眾來到澎湖的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雙心石滬
11:14
![]() |
七美雙心石滬 / 林仲哲 |
雙心石滬簡介
雙心石滬位於澎湖縣七美鄉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因此又稱『頂隙滬』,已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間帶築成的捕魚石牆,也是一種海中陷阱,特殊景觀的休閒漁業也為這美麗的島嶼,紀錄下永恆的浪漫傳說。澎湖雙心石滬是澎湖目前保存最完整和最美麗的石滬。石滬簡介
石滬是一種收藏在台灣澎湖群島間,潮間帶上的大型典藏品,為一種傳統陷阱漁法,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澎湖的石滬極可能是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全縣石滬總數達580餘個,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石滬是在潮間帶區域堆砌弧形石牆,構成主要分為滬堤、滬房、滬門、魚井等部份,利用海水漲潮時會淹覆石牆頂部並且帶來魚群,退潮時海水流走而魚群便會困在石牆內,原理就是潮水漲退及魚群迴游特性,在波動的海面上築起一道道的弧形石牆,工程十分浩大,不僅可能要利用全村裡的居民,更要歷經數年或是數十年以上才能完成。澎湖石滬季
澎湖石滬季的活動是澎湖觀光的盛事,讓遊客體驗了特殊石滬之旅,邀請藝人表演,並舉辨開鑼儀式,其它尚有石滬捕撈體驗,遊客可以在退潮時跟著滬主進入滬房內撈陷在滬內的魚群,搭配澎湖美食嘉年華等等活動,場面十分盛大,讓石滬資源成為澎湖絕佳的人文類觀光資源,帶動了澎湖觀光。澎湖海島風情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虎井嶼 Fooching Island
10:47
![]() |
俯視虎井碼頭 / 林明德 |

馬公航空站
10:41
![]() |
馬公航空站外觀 / 馬公航空站 |
交通資訊
公共汽車:公車招呼站設於航廈南側出口處 ,每日行經機場班車23 班次。 1.經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馬公航空站2.經武城 → 東衛 → 馬公航空站3.經國軍醫院 → 馬公航空站4.經龍門 → 湖西 → 馬公航空站汽車出租:本站於到站出口處右側設有租車櫃台,租到您需要之交通工具。 小馬小客車租賃公司:電話(06)9228788計程車:計程車招呼站設於航廈到站出口處,運費由機場至馬公市區約 250-300元。澎湖聯外海上交通 --台華輪 高雄←→馬公 高雄售票專線:(07)5613886;馬公售票專線:(06)9264087明日之星 嘉義←→馬公 布袋訂位專線:(05)3476210;馬公訂位專線:(06)9279720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 (06)9270334
2002-10-30

澎澎灘
15:36
![]() |
澎澎灘 /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澎澎灘簡介
澎澎灘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鳥嶼和員貝嶼之間,為兩座大小不一的新生珊瑚礁島,於西元1995年才浮出海面,由於面積不大因此以灘為名,從遠處觀看如同躺在大海中央一條白色大鯰魚,全灘完由潔白珊瑚貝殼堆積而成,而且在尾端沙灘會隨著潮汐而移動,因此澎澎灘又稱做『活龍島』,形容得十分貼切。前往澎澎灘
民眾前往澎澎灘需要先從北海遊客服務管理中心登船,從起程至澎澎灘大約需要30分鐘的船程,航行路線通常會繞到員貝嶼後山,讓民眾欣賞因為火山爆發所形成的柱狀玄武岩景觀,再至澎澎灘,由於澎澎灘沒有港口因此船隻至澎澎灘都是以搶灘的方式上岸,是相當特別的方式,也是民眾難得的經驗!澎澎灘旁的鳥嶼
澎澎灘旁的鳥嶼是玄武岩保護區,全島係由玄武岩組成,北方可看到玄武岩洋蔥狀風化景觀紅色碎礫,最下層則為火山角礫岩,景色十分優美,退潮時掛嶼與鳥嶼相連,欣賞海枯的奇景,景觀特色相當特別;鳥嶼海岸線長2.49公里,面積26.5公頃,早年因為海鳥的棲息生態而得名,但後來這裡人為開發與巨集,使得原本在此棲息海鳥遷徙,只有在特定季結時會有數種海鳥到鳥嶼棲息覓食,故澎湖有句俗話說:『貓嶼無貓,鳥嶼無鳥』;白沙鄉有人島中鳥嶼居民密度僅次於吉貝島,鳥嶼居民多以漁業維生,隨處可見典型的澎湖漁村生活。澎湖逍遙遊
澎湖島嶼眾多、景色優美,大部分的海岸皆未受到人為的汙染,因此每年夏天都是國人旅遊的聖地,除了澎澎灘外,吉貝嶼、赤崁碼頭、北海旅遊中心、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險礁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民眾來到澎湖旅遊,除了可欣賞到藍天白雲的景致外,消暑的水上設施更是不容錯過!舉凡香蕉船、浮潛、水上摩托車、戲水等等水上活動,更讓您暑氣全消,搭配一杯又冰又新鮮的仙人掌冰沙更讓您享受在澎湖的海洋風情裡喔!
險礁嶼
15:31
![]() |
美麗的險礁 /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險礁嶼簡介
險礁嶼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吉貝嶼的南方、赤崁的北方,以暗礁多而得名,其四周的海底資源非常豐富,是浮潛的勝地,除了在險礁嶼東半部有小片岩石形成的海蝕平台外,全島大部分皆由砂粒、貝殼和珊瑚碎屑構成的白色砂灘,遠觀只見一片白沙與海岸線交錯,景色十分引人入勝,是浮潛觀賞成群熱帶魚和美麗珊瑚礁的優良場所。險礁嶼的由來
澎湖有句俗諺說:『鳥嶼無鳥、貓嶼無貓、尖山不尖、險礁不險』,那為何又將島名取為險礁呢?所謂的險其實指得是海岸周圍的暗礁,一不小心可能船隻就會觸礁沈沒,可見其海面下的暗礁巨石的恐怖,因此才將這座島嶼取名為險礁,不僅真實的顯現海岸的危險更提醒過往的船隻要小心這片海域。赤崁碼頭-險礁嶼
赤崁碼頭位於澎湖縣白沙鄉東北方,是搭乘快艇前往吉貝嶼、險礁嶼、目斗嶼等北海渡假旅遊的主要出入門戶,赤崁為白沙鄉自治所在地,附近島嶼可以浮潛、欣賞珊瑚礁海底景觀、餵魚、水上摩拖車、香蕉船、鴛鴦快艇及其他水上活動等等;赤崁碼頭附近擁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例如仙人掌公園、龍德宮等等,是民眾來到赤崁碼頭可順道參觀的地方。北海旅遊
目前澎湖北海旅遊區域包含了吉貝嶼、姑婆嶼、鐵鉆嶼以及目斗嶼,其中又以吉貝嶼作為澎湖旅遊的代表景點,各地海上活動發展得相當蓬勃,有戲水、浮潛、香蕉船、水上摩托車等等,成為暑假民眾前來體驗海洋風情的旅遊勝地。澎湖旅遊
澎湖白沙鄉是民眾來到澎湖旅遊的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漁人碼頭、赤崁碼頭、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鳥嶼
15:29
![]() |
鳥嶼 /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鳥嶼簡介
鳥嶼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鳥嶼村、赤崁村東方、湖西鄉北方的海域上,全島係由玄武岩組成,海岸線長2.49公里,面積26.5公頃,早年因為海鳥的棲息生態而得名,但後來這裡人為開發與巨集,使得原本在此棲息海鳥遷徙,只有在特定季結時會有數種海鳥到鳥嶼棲息覓食,故澎湖有句俗話說:『貓嶼無貓,鳥嶼無鳥』;白沙鄉有人島中鳥嶼居民密度僅次於吉貝島,鳥嶼居民多以漁業維生,隨處可見典型的澎湖漁村生活。鳥嶼-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鳥嶼全島由玄武岩構成,其自然生態的價值相當高,也是世界上相當難得的自然景觀,特別在鳥嶼的東岸,玄武岩柱林立,北方可看到玄武岩洋蔥狀風化景觀紅色碎礫,最下層則為火山角礫岩,景色十分優美,退潮時掛嶼與鳥嶼相連,欣賞海枯的奇景,景觀特色相當特別,已被列為玄武岩預定保護區。鳥嶼-東海明珠
鳥嶼是東海上玄武岩景觀相當壯麗的島嶼之一,要欣賞澎湖壯麗的柱狀玄武岩的精華,前往東海就對了,東海上島嶼共有10個,各個島嶼上的地形、容貌都十分有特色,柱狀節理豐富且種類多樣,加上雞善嶼、錠鉤嶼、小白沙嶼與鳥嶼都被列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澎澎灘、員貝嶼等其他7個島嶼景觀特色,更能豐富您的澎湖之旅。澎湖旅遊
澎湖白沙鄉是民眾來到澎湖旅遊的必遊景點,除了藍天白雲海洋的景色之外,通樑古榕、跨海大橋、赤崁碼頭、大倉嶼、險礁嶼等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而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漁人碼頭、赤崁碼頭、鯨魚洞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