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橫山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橫山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5-06-29

內灣車站

17:59

內灣車站 / 鄭瑄頤

內灣車站簡介

內灣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是西部幹線鐵路新竹支線內灣線的終點站,原本是沒有通車的,隨著時代變遷及內灣的產業蓬勃發展,於民國40年左右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才興建設置;內灣車站至今還保留著50至60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和許多獨一無二的特殊建築物,立著一塊供後人憑思其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的「通車紀念碑」,讓許多來到內灣車站的民眾感受迷人的懷舊氣息。

內灣車站-車站概況

內灣車站每天仍有從竹東站起程對開的班車,搭乘此線鐵路行進於曲曲折折的鐵路迴行穿梭於山林之間,穿過長長的隧道便是內灣了,小小的內灣車站樸實無華,目前是許多媒體拍攝影片或MTV最受好評的取景點;早期內灣支線的火車皆為蒸汽型火車,當火車駛入後均須倒車進入「加水站」補充蒸汽鍋內所需的水量,才能藉使火力加熱後能產生大量的蒸汽以帶動火車的運轉,目前內灣的火車加水站還保存著兩組橫置的水槽、鐵製彎頭水口和梯架,可讓民眾了解車站的架構。

內灣老街、吊橋

內灣老街以客家族群的聚落近年來以懷舊的老街情懷包含了內灣戲院以及內灣吊橋等等成為新竹的觀光旅遊景點,內灣老街除了傳統街屋建築外,還有那漫畫家劉興欽筆下親切大嬸婆與阿三哥、淘氣機器人等,在街道的兩旁觀歡迎著遊客的到來;內灣老街的野薑花肉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擂茶冰沙、客家麻糬等挑逗著您的味蕾,歡迎您來品嘗。內灣吊橋位於內灣村的東方,橫跨著油羅溪,全長約147公尺,寬2.6公尺,設有2座吊索橋架的基墩,可供人車通行,穿越吊橋後,向西通往永豐大橋,向東可通往尖石鄉之北角吊橋,沿途皆是林蔭是許多登山健行者最愛的路線。 

新竹旅遊

新竹五大遊憩系統中的雪霸國家公園大霸尖山上坪溪谷馬武督探險森林綠世界生態農場司馬庫斯越嶺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李棟山風景區萬瑞森林遊樂區等等新竹縣好玩的地方都是讓您對新竹縣印象加分的好去處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竹東芎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橫山方向,到內灣後依指標前行即可到達內灣車站。2、國道三號:由在竹林交流道下,循120縣道往南接台3線即可到達內灣車站。 3、台3線:走台3線往南方向,經過關西,往東經過竹東即可到到達內灣車站。★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新竹火車站,轉乘內灣線火車至竹東站,再轉乘往內灣方向之區間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車站。2、客運:由竹東火車站搭乘新竹客運那羅線、內灣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車站。

Read the full story

內灣吊橋

17:22

內灣吊橋全景 / 陳銘祥
內灣有兩座著名的吊橋,一座為內灣吊橋,另一座為攀龍吊橋;內灣除了老街外,還有吊橋也是不可錯過的,清澈的油羅溪從尖石山區沿者曲折的山谷順流而下,溪水淙淙,無論是戲水或釣魚皆適合也都很受當地或外來客歡迎,而著名的內灣吊橋就懸於兩岸之間,每逢假日橋下釣魚烤肉的人潮源源不絕。 內灣吊橋位於內灣村的東方,橫跨著油羅溪,全長約147公尺,寬2.6公尺,設有2座吊索橋架的基墩,可供人車通行,穿越吊橋後,向西通往永豐大橋,向東可通往尖石鄉之北角吊橋,沿途皆是林蔭是許多登山健行者最愛的路線。 內一座著名的吊橋為攀龍吊橋,位在內灣村西方橫跨油羅溪,其名稱的由來據當地老一輩的居民說,曾有地理師剖析為吊橋的對岸山頭為此地區風水的「龍脈之龍首」,而吊橋則是通往龍頭的途徑,可說是「攀龍」所以才稱之為攀龍吊橋;但橋全長約80公尺,寬約1.1公尺,橋身長又狹小,僅可供人員通行,也是通往「南窩」與「南坪」的最佳捷徑;若要前往可由內灣吊橋走步道沿著油羅溪畔通往攀龍吊橋即可到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竹東芎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橫山方向,到內灣後依指標前行即可到達內灣吊橋。2、國道三號:由在竹林交流道下,循120縣道往南接台3線即可到達內灣吊橋。 3、台3線:走台3線往南方向,經過關西,往東經過竹東即可到到達內灣吊橋。★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新竹火車站,轉乘內灣線火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吊橋。2、客運:由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客運竹東線、芎林線、竹山線之班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吊橋。

Read the full story

內灣戲院

16:44

已變餐廳的內灣戲院 / 鄭瑄頤
內灣戲院的前身為楊家『楊盛泉』所經營「山場」的「料坪」,即是當時放置林木材料的場地,於民國三十九年為體恤工人的休閒需要規劃建造成木造二層樓日式風格的戲院,至今保留當初原貌,目前為台灣保存最好的古老木造戲院。  當時的戲院是由竹東有名泥水匠師范進發所建造,整體外觀以二樓木造閣樓式建築最具迷人,屋身以當時極具奢侈的建材「板材」構成,屋頂再覆蓋日式風格的黑瓦,因戲院內部規劃為多功能的設備,當年在此演出的歌舞劇及秀場表演曾聲名大噪。民國七十年戲院關閉之後曾荒廢二十多年,屋主楊先生在民國九十一年重新整理,並附予新的生命將舊戲院改造成一間具復古且很有戲院味道的客家菜餐廳,餐廳內全天播放老國片及展覽台灣早期生活文物,其中還包含早期的電影海報如許不了的喜劇、成龍的蛇形刁手、醉拳、唐山師兄,還有很多頗有懷舊氣味電影。在內灣戲院用餐,一邊品嚐道地的客家風味,一邊回味著經典電影。除外,還有門口的柑仔店,櫃檯上放置著金柑糖、陀螺、芒果乾、大豬公、黑人牙膏糖,還有龜兔賽跑綠豆糕、抽頭綠頭糖等古早童趣,這全都是老一輩小時候的最愛。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竹東芎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橫山方向,到內灣後依指標前行即可到達內灣戲院。2、國道三號:由在竹林交流道下,循120縣道往南接台3線即可到達內灣戲院。 3、台3線:走台3線往南方向,經過關西,往東經過竹東即可到到達內灣戲院。★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新竹火車站,轉乘內灣線火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戲院。2、客運:由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客運竹東線、芎林線、竹山線之班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戲院。

Read the full story

內灣老街 Neiwan Old Street

15:33

老街人潮 / 陳銘祥

內灣老街簡介

內灣老街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當地居民以客家族群的聚落近年來以懷舊的老街情懷包含了內灣車站內灣戲院以及內灣吊橋等等成為新竹的觀光旅遊景點,內灣老街除了傳統街屋建築外,還有那漫畫家劉興欽筆下親切大嬸婆與阿三哥、淘氣機器人等,在街道的兩旁觀歡迎著遊客的到來;內灣老街的野薑花肉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擂茶冰沙、客家麻糬等挑逗著您的味蕾,歡迎您來品嘗。

內灣老街-歷史發展

昔日內灣老街是進出盛產林木及礦產的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也因如此於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的人潮,以中正路的街道為主向外發展至光復路、大同路、和平街、中山街及廣濟路等都曾是絡繹不絕的人潮,然而隨著林業及礦業的產業沒落,內灣的盛況也由嘈雜歸於平靜;經濟部商業司自84(1995)年起陸續推動『形象商圈』及『商店街』計畫,而內灣地區也於89至91年3年期間,籌組了『內灣形象商圈管理推動委員會』,以內灣老街為主軸,並搭配擁有鐵道三大支線之一的內灣線的優勢,開始改善商業經營環境。

內灣老街-傳統街景

內灣老街上的傳統街屋是當地獨特的景觀,代表著其歷史時空的意義,因是盛產林業的尖石地區主要道,因此房屋多以紅磚砌柱及地基後,再加以木板材料作為屋身、門窗及屋頂,再以合板瓦或日式文化瓦覆蓋於屋頂;內灣的傳統街屋的騎樓空間具有三大的特色:一為供居民串門子話家常之用的各式材質所做的椅凳;二為居民生活所需的各式材質所做的洗衣板、洗手台及水龍頭;三為處處可見家家戶戶種植各式各樣的園藝盆栽,而大部份以藥用植物、料理用的辛香料植物居多,隨處可見當地重視生活與樸素實用的民風氣息。

內灣老街-和平街

內灣老街中的和平街是原旅社聚集區之街道,又名『櫻花街道』,當時因設於和平街路底的武中眼科醫院醫術頗受好評、聲名遠播,加上當時未有公車往來,又因病患激增,日本人野崎氏認有利可圖故建立了能收容約60名病患近似旅館的『宿泊庭』上,於是和平街遂成『旅館街』。

新竹旅遊

新竹竹縣五大遊憩系統中的雪霸國家公園大霸尖山上坪溪谷馬武督探險森林綠世界生態農場司馬庫斯越嶺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李棟山風景區萬瑞森林遊樂區等等新竹縣好玩的地方都是讓您對新竹縣印象加分的好去處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竹東芎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橫山方向,到內灣後依指標前行即可到達內灣老街。2、國道三號:由在竹林交流道下,循120縣道往南接台3線即可到達內灣老街。 3、台3線:走台3線往南方向,經過關西,往東經過竹東即可到到達內灣老街。★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新竹火車站,轉乘內灣線火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老街。2、客運:由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客運竹東線、芎林線、竹山線之班車至竹東站,再轉乘新竹客運內灣線、那羅線、梅花線之班車至內灣站即可到達內灣老街。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