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西嶼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西嶼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8-01

二崁聚落保存區

16:08

建築外觀 / 陳諺慧

二崁聚落保存區簡介

二崁聚落保存區位於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聚落的空間形式仍保有許多傳統特色,空間分布上並具有調節氣候的益處,其意義在保存漢人開拓台、澎的一個足跡,將原有的生活文化、民俗風情也繼續傳承下去;二崁聚落保存區在西元1989年被政府定位,並於1993年規劃後陸續進行各項整修工程迄今,2001成為傳統聚落特定區並在同年在澎湖縣歷史建築票選中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更成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二崁聚落保存區-陳家古厝

二崁聚落保存區中擁有許多傳統建築,其中以陳家古厝為重心,陳家古厝位於西嶼鄉二崁村6號,源自於清朝順治年間金門下坑人陳延益在此定居,,並發展出陳家村,由於澎湖冬季東北季風強大因此建於低地,為閩南五落式古厝,門廳、客廳、後廳三落之間並皆以天井串連,口字型的傳統合院配置型態形成室內外動線縱橫交錯,大廳前之子孫巷並利用小拱門與鄰居連絡並具有逃生系統的防禦功能。陳家古厝以澎湖當地的咾咕石與玄武岩做為牆身,支撐屋頂結構,並有書畫彩繪、交祉陶、彩繪磁磚、泥塑的傳統建築裝飾,相當具有澎湖的傳統工藝之美,,並在西元1988年4月25日列為第三級古蹟。

二崁聚落保存區-博物館林立

二崁聚落保存區處處的傳統建築,讓這裡每棟建築物都是博物館,保有澎湖當地的傳統文化;『二崁社區博物館』內展示著二崁數百年來的聚落社區文化,村民將昔日古人生活的文物、器具等等全部捐出在此展覽,營造出二崁社區的凝聚力;『二崁潮間帶館』展示二崁地區昔日的潮間帶工具、石滬模型還有照片展示、昔日早期廚房擺設等等,展示品皆為就地取材,讓遊客了解在地人的生活模式;『二崁童玩館』原本是牛棚、養豬舍、及堆肥處的荒廢空間,讓民眾回味、小孩體驗童玩的製作及展現,讓您體驗古早味的樂趣。

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通樑古榕、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8-25

西嶼

15:20

西嶼石碑 / 羅義學
位於澎湖群島西邊,澎湖群島共有六十四座島嶼其中西嶼是屬第二大島。古稱為「漁翁島」,總面積為18.714平方公里,共有11個村落,島形狹長,形似海馬,北面為白沙嶼以跨海大橋 相連接,而南面與本島馬公市相望著。西嶼原本是軍事要地,目前皆已撤離,留下許多的古堡、地道、砲台等軍事遺跡,種種訴說著西嶼當年在海上戰略扮演著重要的地位及歷史戰役的傳奇。一級古蹟西嶼燈塔與西台古堡 、供奉關聖帝君的大義宮 、聲名遠播的三級古蹟陳家古宅、還有那由鄉民親手打造、特色十足的傳統博物館、潮間帶館、常民生活文化館、多桑(父親)紀念館等等都是來西嶼不可錯過的人文風情的特色景點哦!除外,西嶼夕照晚霞,更是舉世聞名,因西嶼的西面沒有任何屏障阻擋,海天串連在一起,在傍晚時分(約五點三十分至七點,依季節不同時間就有所變動) 太陽緩緩的躲進雲彩裡,還有那三三兩兩的漁船點綴著倒映出不可思議的絕妙顏色及景色。而小門嶼鯨魚洞 附近的西嶼落霞亭、西嶼燈塔的台地等等都是絕佳觀夕照的賞景地點。

交通資訊

◎ 在澎湖的交通除了搭乘大眾運輸或遊覽車,自行租汽、機車遊本島也是另一種樂趣哦!也可考慮搭乘計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租車時最重要的是向租車行要一張名片,以免突發事故發生時無法處理。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0-30

大義宮

14:57

大義宮宮前 / 羅義學

大義宮簡介

大義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社區,早期祀奉溫府王爺,後來增祀武聖關公,以關帝盡忠大義的精神將廟名命為『大義宮』,建於西元1862年,至今已經擁有將近200年的歷史,在近年來重建後廟宇便得金碧輝煌、宏偉雄觀成為西嶼鄉著名的觀光景點,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大義宮-特色介紹

大義宮改建後成為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兼具宗教意義和觀光價值,大義宮有許多特別之處,例如在宮前有座馬僮牽著赤兔馬的關公塑像,高度約有2層樓高;民眾經過賽錢箱後往下走就是地底岩洞,內部以珊瑚作為陳設的材質,加上五彩的燈光、虛擬的情境,每一區陳設的主題不單單僅有宗教,也有提到忠孝節一、澎湖景點特色等等,還有幾個許願池,許願池東有幾隻大海龜,據說只要許願時投入的錢幣丟中大海龜的龜殼,願望就會實現,如果池內一個硬幣代表一個願望,那麼恐怕有成千萬計的願望需要實現。

大義宮文物館

大義宮文物館位於大義宮內左廂房,於大義宮內右前方處,大義宮文物館的成立源自於許清池先生對於古文物的喜愛,蒐集各地的古董文物主要以大陸地區的古文物為主,另外還有澎湖當地和台灣的古文物,種類繁多,包括舊銅器、各種動物標本、瓷器、舊器皿、花瓶、佛像、雕刻品、鯨魚的骨頭等等,其中以朱元璋的真相為最珍貴;漸漸地信徒們會將古文物寄附於文物館中,因此文物數量便逐漸增加,目前大義宮文物館採自由參觀,免費入場無須門票。

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通樑古榕、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1、由馬公市區行駛至東衛循 203號縣道行至竹灣見大義宮牌樓續行即可到達大義宮。★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由馬公市搭乘往外垵方向之班車至大義宮站即可到達大義宮。

Read the full story

小門嶼

13:29

小門橋 /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小門嶼簡介

小門嶼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西嶼北側,面積為0.5121平方公里,素有『吼門之珠』雅稱,是西嶼鄉唯一一座有居民的離島,現在以小門橋(跨海小橋)嶼西嶼島連結,觀光局澎管處在此建有停車場,環島步道等相關設施,成為澎湖縣著名的風景區;小門嶼名字由來是因為在小門村東邊有一小徑剛好於兩旁的高山之間,古時候小門村居民出入都得經過這條小徑,而小徑遠看像個門,因此便將此地命名為小門。

小門嶼-地形介紹

小門嶼是由玄武岩柱所構成,在進入小門嶼前的小門橋即可見到玄武岩柱形的壯觀景色,昔日小門嶼和西嶼連結在一塊,在海水長期侵蝕下連接處被海水逐漸侵蝕,小門嶼便和西嶼分開,至後來便搭建小門橋將小門嶼和西嶼連結,目前要從西嶼至小門嶼需經過永安橋、中正橋、澎湖跨海大橋以及小門橋。

小門嶼-地質展覽中心

小門嶼上有一座地質展示中心,於民國89年4月開始興建至民國90年4月完工,小門嶼地質展覽中心面積約為498平方公尺,遊客可在小門嶼地質展覽中心內參觀到詳細的文字介紹以及圖片展示,最特別的是可繞著小門嶼一圈參觀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小門嶼地質展覽中心的展示主題以澎湖特有地質地形為主題,將小門嶼設為主要區域,展示各項岩石及礦物,設有8個主題展示區,分別是小門嶼導覽區、澎湖群島的地貌、小門嶼地景模型展示區、岩石展示區、小門嶼生態區、小門海洋生態區、小門人文區、標本展示區等等,展覽項目十分多樣化且豐富,是來到小門嶼的遊客必遊的景點喔!

小門嶼-鯨魚洞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鯨魚洞東側現留有二支海蝕柱,是另一海蝕拱門頂部崩塌所形成的;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的海崖,經過海蝕作用將玄武岩不斷的侵蝕,最後貫穿成一個海蝕門,是地理學上相當特別地形,因此鯨魚洞成為民眾來到澎湖旅遊必遊的景點之一。

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西台古堡、鯨魚洞、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赤崁碼頭、通樑古榕、漁人碼頭、澎澎灘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8-15

鯨魚洞 Whale Cave (Chinyee Tung)

14:45

鯨魚洞 / 林仲哲

鯨魚洞簡介

鯨魚洞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北端的小門嶼上,島上遍佈奇形怪狀的玄武岩,黑色岩石間有一個海蝕形成的大岩洞,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為相傳有巨鯨在此受困,二是因海崖上的黑色柱狀玄武岩長期受海潮挖蝕成巨洞,形似鯨魚而得名;鯨魚洞高約7.8公尺,洞內較為寒冷陰森但若在退潮時在此聽著潮音,更能體驗鯨魚洞外的驚滔駭浪。

鯨魚洞-地形介紹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鯨魚洞東側現留有二支海蝕柱,是另一海蝕拱門頂部崩塌所形成的;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的海崖,經過海蝕作用將玄武岩不斷的侵蝕,最後貫穿成一個海蝕門,是地理學上相當特別地形,因此鯨魚洞成為民眾來到澎湖必遊的景點之一。

鯨魚洞-滿地金砂、蜂巢田

滿地金砂位於鯨魚洞的東南方台地,滿地金砂是由石英砂所構成的半乾燥地形,受雨水、流水的侵蝕而成,石英砂在陽光下產生閃閃發亮的玻璃光澤,是相當特別的景色,加上落日餘暉的美景更是令人目不暇給;蜂巢田是澎湖特有的景觀,當地居民稱作『菜宅』,意為給菜住的家,目的在於對抗澎湖冬天的東北季風,因此居民利用咕咾石所建成蜂巢田的樣子,以便抵抗強風和種植植物,是澎湖地區特有的人文景觀。

西嶼白沙的橋樑-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因橋墩在湍急的海流沖蝕、及長年東北季風吹襲、腐蝕嚴重,且因觀光交通量快速成長,使的原來的車道已不敷使用,所以澎湖縣政府從73年起即編列經費改建,終於85年1月竣工通車,改建後的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為2494公尺,其中路堤1519公尺,橋梁975公尺、橋面全寬13公尺。遠望如長虹凌空,雄據台海之上,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交通暢流無阻。

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西台古堡、小門嶼、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Read the full story

西台古堡 Sheetai Old Castle

12:52

古堡一隅 / 林明德

西台古堡簡介

西台古堡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南海岸,是澎湖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台,於西元1887年清朝李鴻章為防海寇而倡建的,故又稱李鴻章古堡,西台古堡目前為國家一級古蹟,西台古堡堡壘全部掩蔽在玄武岩層內,堡下建有山字形隧道,牆垣堅厚、隧道寬闊,可容駐軍54人;西台古堡盡頭為海崖,有明顯的侵蝕地形。

西台古堡-規模介紹

西台古堡費時2年完工,是當時澎湖四座砲台中工程最浩大者,西台古堡佔地8.15公頃,為山字型的設計,牆厚約2尺、隧道寬13尺、高11尺,擁有當世最先進的大砲四門,營舍以圓拱甬道組成,設有貯彈室、指揮所等;西台古堡內的隧道頂為圓弧形設計,以磚石砌成,主隧道的一半是一個露天棋道,其兩邊鋪上草皮並設有石桌石椅規劃成為露營區;從主隧道盡頭右轉橫向而行,再右轉走進側面隧道從小門出來步上石階,即可到達隧道頂端。

西台古堡-眺望美景

西台古堡雖然深達11尺但是由於深埋在玄武岩層內,因此堡頂與地面等高,民眾若到古堡上眺望,前方為馬公灣的景緻、右方為外垵村,民眾也可從談古堡後方沿小路左行至一片草地上便可看見內垵港口,白紅相間屋舍加上港口的海洋景致讓您彷彿來到了歐洲海岸,享受悠閒的美景時光。

西嶼白沙的橋樑-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因橋墩在湍急的海流沖蝕、及長年東北季風吹襲、腐蝕嚴重,且因觀光交通量快速成長,使的原來的車道已不敷使用,所以澎湖縣政府從73年起即編列經費改建,終於85年1月竣工通車,改建後的澎湖跨海大橋全長為2494公尺,其中路堤1519公尺,橋梁975公尺、橋面全寬13公尺。遠望如長虹凌空,雄據台海之上,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交通暢流無阻。

澎湖旅遊

澎湖縣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天后宮、螃蟹博物館、跨海大橋、漁人碼頭、吉貝島、鯨魚洞、赤崁碼頭等等,是民眾消暑、觀海、賞豚的好去處,水上活動的種類相當豐富像是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拖曳傘等等刺激的娛樂設施,遊客也可搭乘玻璃船欣賞海底美景或近海浮潛與魚兒做近距離的互動都會讓你愛上澎湖喔!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由馬公市公車總站搭乘往外垵方向之班車至外垵站即可到達西台古堡。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