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30

中正湖
11:07
「中正湖」原名「中圳埤」,位於高雄縣美濃鎮羌子寮溪與大坑溪的匯流處,清朝時期為一個築堤蓄水而成灌溉用的半人工湖,,在當時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及農作灌溉所依靠的唯一水源,日據時代因泥沙淤積,蓄水量大減而失去了灌溉的功能。「中正湖」雖然目前已經失去灌溉的功能,但因其為美濃及旗山地區面積最大的湖泊濕地,豐富的生態資源,長為鳥類的棲息地,成為了一個孕育與保存自然生態景觀的最佳場所。湖中建有一涼亭,名為「中正亭」,是為了紀念先總統蔣公兩度蒞臨而興建的,在亭中望湖美景,偶爾飛鳥掠過湖面,波光粼粼,令人流連忘返。另外鄰近湖旁有一中正湖文史工作室,提供美濃客家風情與景點的導覽解說,而中正湖旅遊服務中心則提供單車的出租,讓您來一趟輕鬆逍遙的環湖之旅,是一個週休二日親子同樂的好選擇哦!

美濃客家文物館
10:24
「美濃」舊稱「瀰濃」,有別於同樣擁有客家籍居民的彰化、苗栗等縣市…美濃鎮的居民約有百分之九十為客家籍,也因此讓美濃鎮成為全臺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個鄉鎮。其中位於中正湖東北方的「美濃客家文物館」,更是美濃當地的地標,肩負著客家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傳承的重要使命。文物館本身是採用菸樓造型與合院設計的建築風格,色彩沉穩樸實沒有過分花俏與華麗的造型,卻也因此將客家人勤儉刻苦的傳統美德與精神表露無遺。文物館樓高三層,利用多種媒體、文獻、影片放映、實物呈現等方式,展示著客家籍居民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文化歷史,同時希望藉由整個客家文化完整的呈現,讓後代的子子孫孫能夠更了解這即將失落的文化財產。另外館內也設有圖書資料室,裡面蒐藏著客家歷史的相關資料與史料,平日並不對外開放,需事先申請。文物館本身也會不定期地舉行展覽活動,增加與民眾的互動,藉此增加客家文化的傳流,是讓您可以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最佳場所哦!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搭乘高雄客運往美濃方向之班車至美濃站即可到達美濃客家文物館。
2004-08-18
2000-04-24

美濃
18:30
![]() |
美濃窯 / 游芳勝 |
美濃鎮簡介
美濃位於高雄縣東北隅,東鄰六龜、東南鄰屏東縣高樹、南鄰屏東縣里港、西鄰旗山、北鄰杉林;美濃鎮為民風純樸的客家小鎮,擁有4000公頃良田,孕育出南台灣穀倉、菸葉王國的搖籃;美濃在開墾初期為防盜匪和他族侵襲,建城防敵,至今僅存東門城樓;舊東門原為中國古城門形式,可惜在甲午割台日軍攻城時,慘遭擊毀;由於東門已成美濃精神象徵,居民於日據末期的西元1937年以報警鐘樓形式重建,光復後才恢復龍閣鳳椽屋頂的原貌。美濃的由來
美濃原名『瀰濃』,在日據時代西元1920年被日人依其本國地名改為美濃;瀰濃的由來說法多達7種:一是清雍正中葉繪製的『雍正台灣輿圖』出現的『彌濃山』是最早出現彌濃二字;還有在美濃開庄伯公碑文中『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弈世而瀰濃』因此定名為瀰濃;另一種說法是在清朝乾隆初年,美濃庄之所以取名『瀰濃』是因為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絕而取瀰,居民以農為生,而取濃;直到民國9年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將瀰濃改名美濃。美濃菸葉
菸葉是美濃鎮的重要作物,因此美濃有『菸草王國』之稱,烤煙葉所用的菸樓在美濃鎮聚落建築中也成為一種特殊建築景觀,因菸葉生產要靠許多勞力,從播種至收成要四個月,十分辛苦。菸葉生產過程:播種、假植、移植、澆水、施肥、上土、噴藥、扶植、摘花、除芽、採摘、運送、拼菸、燻烤、分級、包裝、送繳等等,相當繁瑣。美濃油紙傘
手工製油紙傘是最能代表美濃特色的民俗藝品,其堅固輕巧的結構,以及彩繪紙傘面的『繪傘』再加上製傘材料皆來自隨手可得的材料;油紙傘原本只是美濃地區客家人出門時,做為遮陽擋雨的工具,由於紙與子諧音,所以男孩16歲成年禮時,父母就會贈送一對紙傘,紙傘中有4人且傘形圓滿,所以女兒出嫁時,父母也會贈一對紙傘,希望女兒能婚姻美滿、多子多孫,有象徵吉祥的含意;由紙傘所散發出古典雅致的氣質,不但滿足人們懷舊情懷,也是具有珍藏價值的藝術品。美濃-瀰濃庄敬字亭
說到美濃可要提到在中山路、永安路口的瀰濃庄敬字亭,瀰濃庄敬字亭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列屬國家三級古蹟,古代在此凡是有文字的廢紙必須集中於惜字爐焚毀,以示對知識的敬重。可見美濃人重視教育文化的傳統,也訴盡了美濃的文化風情。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路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184縣道至旗尾,再接184甲縣道前行,即可抵達高雄美濃鎮。2、國道一號:鼎金系統轉國十,經仁武、燕巢、大樹到旗山直行,至7-11右轉,即可抵達高雄美濃鎮。3、國道三號:田寮接國10,在燕巢系統轉旗山,在旗山第二交流道(國道終點)下交流道後,即可抵達高雄美濃鎮。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