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懷柔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懷柔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3-14

國家會議中心

16:29

國家會議中心簡介

國際會議中心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奧林匹克公園內,也稱為「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是擊劍及現代五項的擊劍與射擊部份的比賽場館,並會用於硬地滾球與輪椅擊劍賽事之用;國際會議中心除了北京奧運舉辦比賽的場館之一,也是舉辦奧運時的國際廣播中心和主新聞中心,奧運結束後便成為中國大型的現代化會議和展覽中心,也是目前北京旅遊相當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國家會議中心-建築規模

國際會議中心建築面積約為270000平方公尺,主體建築為地上八層和地下二層,共有三個專門的展覽廳和寬廣的大堂,可設立將近500個國際標準展位,展區可獨立或合併使用,十分方便且可節省空間,是舉辦專題展覽、大型會議和藝術展覽的好所在;國際會議中心內共有各式規模會議室約50多個,每個可容納10人至2500人不等,其中包含貴賓室和多功能會議廳,且每個中大型的會場的配備皆十分完善,6至10種的翻譯軟體、大型的多媒體設備像是電視、因想、投影機、電視轉播系統、多媒體網路和視訊系統等等,並提供展商出租展架、展具等等服務。

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總佔地面積約1200公頃,又有奧運中心之稱,是結合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及體育競賽於一體的場所,2008年北京奧運會區內規劃有3個區域,包括奧運中心區與森林公園和中華民族博物院2個分區,主要場館在「奧運中心區」,並擁有13座比賽場館,除了國家會議中心以外,還有北京國家體育館、北京奧運中心體育場、北京國家體育場、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曲棍球場、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和奧運村、記者村等等,整體規劃十分完善且細膩,提供奧運一個絕佳的運動場地。

北京旅遊

來到北京旅遊除了可前往著名的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以外,還有故宮、圓明園、頤和園、雍和宮、天安門廣場、萬里長城、什剎海、養心殿、王府井大街、景山公園、天壇公園、盧溝橋、人民大會堂、明十三陵、周口店和中華世紀壇等等北京旅遊景點,讓來您來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國家游泳中心 Beijing National Aquatics Center

15:24

夜間的水立方 / 游芝榕

國家游泳中心簡介

國家游泳中心位於北京是懷柔區的奧運匹克公園內,俗稱「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主要的水上項目比賽場館,例如游泳、水上芭蕾、跳水與水球等比賽皆位於國家游泳中心舉辦,是北京目前多座奧運比賽場館中唯一由海內外華人集資建造的場地,國家游泳中心於西元2003年12月24日開始動工,已於2008年1月29日落成,和國家體育場、奧林匹克公園成為北京旅遊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國家游泳中心-建築規模

在國家游泳中心成立之前,已舉行了建築設計競賽,在專家和民眾的投票後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澳洲PTW公司、ARUP公司聯合設計的「水立方」為名的作品勝出;國家游泳中心總面積約65000至80000平方公尺,長寬皆為177公尺、高約31公尺的建築,外觀如同一個裝滿水的立方體,外牆是大小不一、鍍點不同的膜結構,特殊的構造可減少用電量,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游泳館;國家游泳中心館內分為奧林匹克比賽大廳、熱身池大廳和嬉水大廳,大廳之間以泡泡牆作為區隔,並有多個游泳池、跳水台、隨隊官員區、競賽管理區、貴賓區與媒體區,共有6000個永久座椅和110000個臨時座椅以及各類附屬用房,是奧運會期間主要使用空間。

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總占地面積約1200公頃,又有奧運中心之稱,是結合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及體育競賽於一體的場所,2008年北京奧運會區內規劃有3個區域,包括奧運中心區與森林公園和中華民族博物院2個分區,主要場館在「奧運中心區」,並擁有13座比賽場館,除了北京國家游泳中心以外,還有北京國家體育館、北京奧運中心體育場、北京國家體育場、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曲棍球場、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和奧運村、記者村等等,整體規劃十分完善且細膩,提供奧運一個絕佳的運動場地。

北京旅遊

來到北京旅遊除了可前往著名的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以外,還有故宮、圓明園、頤和園、雍和宮、天安門廣場、萬里長城、什剎海、養心殿、王府井大街、景山公園、天壇公園、盧溝橋、人民大會堂、明十三陵、周口店和中華世紀壇等等北京旅遊景點,讓來您來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國家體育場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

14:37

夜間鳥巢像黃金屋 / 游芝榕

國家體育場簡介

國家體育場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毗鄰亞運村、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的奧林匹克公園內,俗稱「鳥巢」,不規則的鋼鐵編織而成的外觀是國家體育場最大的特色,鋼架上的空隙可拉上充氣薄膜,同時達到防水和省電的目的,是奧林匹克公園13作比賽場館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也是2008北京奧運的主會館,舉辦北京奧運的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所在,91000個座位提供大量的遊客欣賞典禮和比賽,北京國家體育場已經成為北京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國家體育場-建築規模

國家體育場於西元2003年動工,雖歷經經費龐大曾於2004年8月暫時停工,也將原本體育場的上蓋設計取消,但重新規畫的國家體育場建築外觀不僅使體育場安全性提高,也可節省開支,在2005年初恢復動工;國家體育館長約330公尺、寬約220公尺、高度為69.2公尺,佔地面積約為250000平方公尺,以45000噸鋼建成、耗資35億人民幣,以混凝土為結構,地下一層和地上七層的分布,橢圓馬鞍形的內部包括80000個固定座椅和11000個臨時座椅;國家體育館鋼架上空隙的充氣薄膜使用聚四氟乙烯,耐腐蝕、透光性和保溫性高,實用且省電,但相對的造價昂貴。

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總占地面積約1200公頃,又有奧運中心之稱,是結合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及體育競賽於一體的場所,2008年北京奧運會區內規劃有3個區域,包括奧運中心區與森林公園和中華民族博物院2個分區,主要場館在「奧運中心區」,並擁有13座比賽場館,除了北京國家體育場以外,還有北京國家體育館、北京奧運中心體育場、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曲棍球場、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和奧運村、記者村等等,整體規劃十分完善且細膩,提供奧運一個絕佳的運動場地。

北京旅遊

來到北京旅遊除了可前往著名的國家體育場和奧林匹克公園以外,還有故宮、圓明園、頤和園、雍和宮、天安門廣場、萬里長城、什剎海、養心殿、王府井大街、景山公園、天壇公園、盧溝橋、人民大會堂、明十三陵、周口店和中華世紀壇等等北京旅遊景點,讓來您來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6-01-09

九曲黃河第一彎

11:49

九曲黃河第一彎 / 馮順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後往東流,在流至青海、甘肅和四川三省交界處時,原本是往東的流向,神奇似地突然大轉彎,轉向西北方向又流回青海省,在青海省繞了300多公里後,才從東北方進入甘肅省。黃河在青甘川三省交界處形成的這個近180度的大轉彎,被稱為「黃河九曲第一灣」,是地理上的一大奇觀。  黃河九曲第一彎雖位處三省交界處,但公認觀賞第一彎最好的魚度,是在四川省若爾蓋縣的唐克鎮,第一彎離唐克鎮還有6公里,遊客在離開唐克鎮前往景點路上,如果是在旺季,就會碰到有人收費,每人票價20元人民幣,平時不會收費。  來到黃河第一彎,別急著登高賞景,先到黃河邊,親近一下這條中國的母親河,此段的黃河還是屬上游段,但河水已經有點黃了,岸邊有藏民經營的宿營地,如果不想晚上趕路到若爾蓋縣城住宿,可以往到藏民經營的簡易宿營帳篷過夜,雖然簡陋,但頗能體驗野趣。  此地因地處偏僻,沒有什麼交通工具,藏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不管是大人小孩,人人都會騎馬,而且還練就一身馬上飛的功夫,只要遠遠看到有外地遊客,他們鐵定飛馬奔馳來到你身邊,希望你能騎騎他們的馬。這裡的馬也大有來頭,牠們都是大塊頭的馬,號稱是純種的「河曲馬」,據說當年成吉思汗滅西夏時,還徵調過此地的河曲馬作為戰馬。  在此地騎馬過過癮後,別忘了此地有一塊立在黃河邊的石碑,上頭寫著李白著名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來到第一彎的遊客,都要來到這塊石碑前留影。  要想欣賞黃河九曲第一彎動人心魄的景色,就得稍微費點力氣,攀上索格藏寺後方的布朗山,才有辦法登高望遠,這時候騎馬上山是個好主意,你可以向藏民租馬,讓馬兒載你登山,到最高處去眺望第一彎,如果你想測測自己的心肺功能,那就自己攀登一段山路也無妨,索格藏寺海拔高度已超過3000公尺,布朗山頂是3500公尺,空氣比較稀薄,爬起山會覺得很喘。  黃河九曲第一彎島嶼眾多,紅柳成林,錦雞野兔隱遁其中,水鳥翔集,漁舟橫渡,被生態科學家譽為「宇宙中莊嚴幻景」。這是地球上的動人奇景,也是中國西北方最值得一遊的景色,它隱藏在人煙稀少的青藏高原邊陲,如果不是300多公里外有個九寨溝,恐怕還沒有多少人會來到這個地方。  索格藏寺後方的布朗山,是觀賞九曲黃河第一彎全景最佳的地點,可能是藏民也懂得「看風水」,在這座山頂上有一處由幡旗所包圍的瑪尼堆,正對著黃河九曲彎,平整的石頭上放置著白色的旄牛頭骨,這可能是藏民舉行天葬或是法事的地方。  選擇在黃昏去觀賞第一彎是最棒的時間,隨著黃昏的光線變化,河面的反光也千變萬化,讓人嘆為觀止,但是要注意夜色降臨後,天氣奇寒,防風禦寒裝備不可少。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21

四川美食-燈影牛肉

15:17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縣的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究。據傳說,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監察禦史的唐代詩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被 貶至通州任司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無渣,他 頗為歎賞,當即名之曰燈影牛肉。燈影,即皮影戲,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燈影來稱這種牛肉,足見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燈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戲中的幕布。清光緒年間,四川梁平縣有個姓劉的人流落到達縣,以燒臘、鹵肉為業。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時難嚼,且易塞牙,銷路不暢。後來,劉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進,將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醃漬入味,再上火烘烤,賣時還淋上香油。這 樣製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劉姓商人生意興隆,並因此而發家致 富。其他人見有利可圖,紛紛仿製,燈影牛肉逐漸成為四川一大名產。川燈影牛肉的用料和制法是:選黃牛後腿部淨瘦肉,不沾生水,除去筋膜 ,修節 整齊,片成極薄的大張肉片。將肉片抹上炒熱磨細的鹽,卷成圓筒,放在竹筲箕內, 置通風處晾去血水。取晾好的牛肉片鋪在竹筲箕背面,置木炭火上烤幹水氣,入籠蒸 半小時,再用刀將肉切成長一寸五,寬一寸的片子,重新入籠蒸半小時,取出晾冷。 菜油燒熟,加入生薑和花椒少許,油鍋挪離火口。10分鐘後,把漬鍋再置火上,撈去 生薑、花椒。然後將牛肉片上均勻抹上糟汁下油鍋炸,邊炸邊用鏟輕輕攪動,待牛肉 片炸透,即將油鍋挪離火口,撈出牛肉片。鍋內留熟油,置火上加入五香粉、白糖、 辣椒面、花椒面,放入牛肉片炒勻起鍋,加味精、熟芝麻油,調拌均勻,晾冷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擔擔麵

15:16

擔擔麵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製作原料:圓細麵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烹飪方法: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他調料分裝 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麵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擔擔麵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麵,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麵特色最濃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麻婆豆腐

15:07

麻婆豆腐是中國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風味特色菜之一,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川菜名肴。此菜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成都陳麻婆豆腐店傳世佳餚。凡到四川的遊客莫不以一嘗為快事。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已將此店及陳麻婆之豆腐,列入與包席館正興園、鍾湯圓等店齊名的22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成都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麻婆豆腐由於名聲卓著,已流傳全國,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週邊一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原料:豆腐10兩(約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適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鹽、醬油各適量。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四川美食-棒棒雞

14:53

棒棒雞,又名樂山棒棒雞、嘉定棒棒雞。此菜原始於樂山漢陽壩,取用良種漢陽雞,經煮熟後,用木棒將雞肉捶松後食用。在中國烹飪史上,曾有用木棒敲打的名饌白脯,見於賈思勰《齊民要術》。但它棒打的目的是使肉緊實。而棒棒雞製作時用棒打,則是為了把雞的肌肉捶松,使調料容易入味,食時咀嚼省力。棒棒雞美味的烹製確別有技巧。首先妙在煮雞。煮前要用麻繩纏上腿翅,肉厚處用竹扡打眼,使湯水充分滲透,以文火徐徐煮沸;二是以特製的木棒將煮熟的雞肉拍松,撕成粗絲入盤,利於調料入味;三是以眾多調料調成的味汁,澆於雞絲上,使雞絲分外鮮美香嫩,有濃郁的香甜、麻辣味。原料:嫩雞一隻,蔥白絲適量。調料:芝麻醬、紅油辣椒、糖、麻醬油、花椒粉等各適量。制法:①將淨雞以繩纏住腿翅,肉厚處以竹扡打眼,下湯鍋中煮熟,撈起晾涼。②用特製的小木棒將雞脯肉、雞腿肉輕輕拍松,撕成絲入盤,週邊以蔥白絲。③將調料和勻調成味汁,澆在雞絲上即成。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18

木格措

16:51

木格措-01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木格措風景區位于康定縣城北雅拉鄉境內,距康定縣城26公里,景區面積500平方公里。景區由七色海、杜鵑峽、木格措海、紅海、無名峰等一系列景點組成。景區以多處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溫泉、雪峰、奇山異石及長達8公里的疊瀑組合,構成了獨特秀麗的旅遊區。   木格措景區是登無名峰、大炮山的必經之路,也是登山的後勤服務基地。木格措景區至塔公鄉是地理學、生物、探險、牧區風情等特種旅遊的最佳線路之一。   木格措湖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湖面面積3.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7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70米。湖泊周圍由高山白楊、紅杉、杜鵑林、心臟寬闊的草甸環抱,構成了奇絕秀麗的景觀。進入景區可觀賞臥虎觀月、石佛鎮海、日照金山等山景和雙霧墮海、木格掀潮、木格晨曦、木格雲海等奇觀;海濱可享沙浴、日光浴之樂,湖中可乘舟尋趣。遠眺華山可觀野羊成群勁走山梁。   七色海是一處湖水與溫泉交融的高原湖泊,周圍由森林、草甸環繞,清雅幽靜,湖水清澈透明,隨陽光天氣之變化湖水色調呈多樣。湖中蕩舟,環湖覽勝,令人心曠神怡,可覽蓮花夕照、蓮花霧繞、駝峰倒映等湖光山色。早晨,馬雞、松雞和各種鳥雀高歌互鳴,傍晚,黃鴨、青鴨在湖中戲水,可謂仙境。  杜鵑溝是木格措景區的走廊,從溝的下端到木格措大海形成8公里疊瀑,十分壯觀。疊瀑兩岸原始森林與杜鵑林交混,每到夏季是一片杜鵑花的海洋,兩岸的奇峰異石、激流飛泉、藥池溫泉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藥池沸泉泉眼數十個,水溫高達90攝氏度,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不同泉眼分別對治療眼疾、胃病、風濕等各具獨特療效。杜鵑坪溫泉流量大,建有浴室和游泳池,是療養康復的理想場所。

Read the full story

若爾蓋草原

16:48

若爾蓋市容 / 馮順
若爾蓋大草原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結合部的中國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四縣組成,為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為主的藏族聚居地。  這裏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人煙稀少。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多次通過這裏,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革命遺址,使草地聲名遠播海內外。   夏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裏天高氣爽,能見度很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河水清澈見底,遊魚可數。草地遊覽內容豐富,可賞草地風光,聽牧歌悠揚,可垂釣黃河魚野炊,可騎馬馳騁草原,可觀梅花鹿牧場,可去黃河九曲第一彎攬勝,可住悵篷賓館,可去森林採擷野菇,也可去寺廟參觀朝拜。  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屬典型的丘狀高原。冬季嚴寒,夏季涼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7攝氏度、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約10攝氏度一12.7攝氏度。  若爾蓋大草原水草豐茂,原始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形成了山水秀麗、景色迷人的草原風光。著名的草原有熱爾壩大草原、松潘草原和紅原草原幾處。

Read the full story

邛海

16:11

邛海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臥于瀘山東北麓,螺髻山北側,山光雲影,一碧千傾,是四川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邛海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國一些高源湖景一樣,以恬靜著稱,景色四季各異,春日天光水鈀,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閃耀在蒼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岸邊柳眉桃腮,燕語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漁村,相映生輝。秋日天高氣爽,落霞孤鶩,秋水天長,使人留連忘返。冬季天淨水明,紅楓翠柏,倒映湖面。午後起風,海浪奔湧,似白鵝嬙戲于波濤上。  誘人的邛海景色,與西昌晚間皎潔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詩意情懷。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流覽邛海後對其景色大加讚歎,興奮不已,並在其遊記《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碧水秀色,草茂魚豐,珍珠碩大,美不勝收,其氣候與恬靜遠勝地中海,真是東方之珠啊。  再如原中央大學教授朱契游邛海後也寫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橫絕太湖、登臨鄱陽,覺得洞庭雄闊,鄱陽奇偉,太湖深秀,西子濃妝,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靜見勝。邛海景色由此可見一般。  邛海不僅景色秀美,還有許多美妙的民間傳說,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麗,如李膺《蓋州記》和《太平御覽》等著述中均有記載。邛海湖內有40多種魚類,其中有特有的白魚、鯉魚、大蝦、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種候鳥攜家眷來此過冬。湖畔現有邛海公園、邛海賓館 、新沙灘漁村、蓮池、月亮灣、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青龍寺、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景點。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1-13

媯河

10:58

媯河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出燕塞雄關八達嶺北行10餘千米,到北京夏都——延慶,有一條人稱東方萊茵河的秀水——媯河。  媯河源自群峰環列的松山自然保護區,東穿龍慶峽宛轉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媯川繞康西草原入官廳湖,迤邐百余華里,連綴眾多景區,盡得山川神韻,為歷代推崇。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並在《水經注》中寫下一節優美的文字;金元兩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鑾輿而來,駐蹕不去;明清時期這裏已成了旅遊勝地,當時,媯河被推為延慶八景之首。  延慶之秀集於媯河,媯河之秀盡在兩湖之間。上游金牛山下的金牛湖煙波淡蕩,柔媚迷人,近千畝水面宛若龍首引媯河西去,下游蓮花湖恰似龍尾,而中間的媯水正如游龍,嬉戲于青翠欲滴的媯川,牽兩湖而首尾相望。迂回宛約的水流,完全保持昔日自然風貌,環境清幽,風光秀美,宛似江南。兩岸青山、碧樹、草灘、綠葦和水中小渚,與琅琅清流相互映照,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立體多維藝術世界:水溶化一河絲竹,岸流動兩則詩畫,教人賞心悅目。  最令人神往的是媯河漂流。乘一葉小舟,由縴夫牽至出河口,然後順流而下,在自我參與中尋幽覽勝。可前呼後應你追我趕,也可慢漿輕篙,任小舟南來北去。沿途金牛山、暖泉口、官營灣、荻花灘、柳林激水等美景,處處令人流連不舍,使人產生無窮遐思。

Read the full story

潭柘寺

10:53

潭柘寺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潭柘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群峰環列的潭柘山山腰,因山上有龍潭、柘樹而得名。北京有句諺語: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北京城 ),足見該寺歷史的悠久。潭柘寺始建于晉代,原名嘉福寺,唐代名龍泉寺,金皇統時改名大萬壽寺,明天順元年(1457年)複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稱岫雲寺,其名稱更迭頻繁,但俗名潭柘寺卻流傳遐邇。現存建築為明、清兩代遺物。殿堂依山勢而建,成階梯形,層層升高,錯落有序。東西配殿相輔,古樸雄奇,環境優雅,山間清泉流水、翠松蒼柏,古人有潭柘奇秀,甲於天下之說。  全寺分東西中三路。中路有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已 不存)、毗盧閣等。大雄寶殿為黃瓦重簷廡殿頂,氣勢軒昂。毗盧閣踞寺最高點,登閣遠眺如入畫境。東路由庭園式建築組成,有方丈院、延清閣和萬歲宮、太后宮等,碧瓦朱欄,修竹挺秀,清泉潺潺,幽雅別致。院內有流杯亭一座,亭呈方形,綠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四周有坐凳欄杆,地面為漢白玉石砌,上鑿一蟠龍形水渠,引水入渠中。西路有戒壇、楞嚴壇(已不存)、觀音殿等,莊嚴肅穆、瑰麗堂皇。  寺外有安樂延壽堂,寺前有上下塔院,有金、元、明、清各代塔群數十座,玲瓏多姿,是歷代有名的方丈及禪師的墓地,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大師的墓塔也在這裏。三聖殿東側的帝王樹,是株銀杏樹。高30多米,樹圍達6-7米,綠蔭如蓋。相傳植於遼代,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清高宗封它為帝王樹。西側的一棵,枝幹叢生,傳說每出一帝,樹就增生一千,故名配王樹。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1-10

青龍峽 Qinglongxia

14:51

青龍峽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青龍峽簡介

青龍峽位於懷柔區懷北鎮、南鄰水光瀲灩的雁棲湖,長城古蹟環臥在群山峻嶺之巔,占地150公頃、南北狹長約5餘公里,青龍峽風景區主要是由「萬里長城登城遊覽」、「青龍峽水上遊樂」和「蒼龍峽觀飛龍瀑」等三大景區所組成,是一處依山傍水、風光旖旎又兼具長城古貌為特色的觀光勝地,青龍峽於2001年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和「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青龍峽-景區介紹

青龍峽風景區的萬里長城景區中,古長城的悠久歷史以及所具的價值意義,讓來到青龍峽的遊客更能體驗萬里長城的浩瀚氣勢,遊覽青龍峽古長城遠眺山脊上長城的雄偉壯觀,站在高處望去可將七星岩、澗伏青龍及浩瀚密雲水庫等特色景觀皆盡收眼底、一覽無遺;青龍峽風景區的水上遊樂設施相當完備,天然泳池「玉龍池」內設有淺水區及深水游泳區,泳池一側是奇兀聳峭的懸岩,讓您在大自然間享受游泳的樂趣,另外還有虹鱒魚垂釣、碰碰船、快艇、龍舟、豪華遊船、竹排及手划船等多種遊樂設施,可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青龍峽風景區是您夏天消暑的好去處;青龍峽風景區中的蒼龍峽是觀賞飛龍瀑的絕佳地點,您也可從蒼龍峪前往飛龍瀑,由溝口到飛龍瀑約2公里的路程沿途景點豐富,例如月波潭、浴鳳潭等泉潭風景,飛龍瀑10幾米的高度水花四濺,成為青龍峽風景區中相當壯觀的景色。

青龍峽-特色設施

青龍峽內的龍峽湖面積約0.6平方公里、蓄水量1480萬立方米、最深水位50米,是青龍峽風景區中的另一特色,遊客可在古老長城腳下乘船漫遊龍峽湖,欣賞水光山色,長城倒映在湖面上的景色十分詩情畫意;青龍峽風景區的蹦極跳臺建於1998年,塔高68米是當時國內最高的蹦極跳塔,使許多國內外遊客皆慕名前來挑戰極限,此外青龍峽風景區內還提供攀岩、蹦極、速降、攀岩、沙灘浴場、沙灘排球及果林憩園等健康娛樂設施,吸引許多年輕族群呼朋引伴來此遊玩,山腳下更設有搭乘索道,遊客可沿著山勢緩緩而上,欣賞青龍峽的景緻,讓人心曠神怡。

青龍峽旅遊

依山傍水且景緻宜人的青龍峽風景區,您可在此登山望景欣賞美麗的北京景色、遊玩多項刺激有趣的娛樂設施或是至垂釣園體驗不同的北京樂趣,還建有清靜幽雅的四合院式住宿、民居式客房、娛樂餐廳及林蔭木屋等,並提供當地農家風味和食療藥膳等特色美食,是來北京旅遊的不錯選擇,青龍峽風景區是個老少皆宜、令人賞心悅目且流連忘返的旅遊景點,將為您的北京旅遊帶來豐富精采的獨特回憶喔!

交通資訊

1、公車:搭乘游3路、916、936等,即可到達青龍峽風景區。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12

瀘沽湖

14:36

瀘沽湖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瀘沽湖風景區是國家旅遊97中國旅遊年十大旅遊線之一和四川省著名旅遊線路。  它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尤其是以摩梭族獨特的文化和民族風俗使其具有獨特而豐富的內涵,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遺產。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風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癡如醉的歌舞之鄉,是旅遊者的天堂。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是瀘沽湖風景名勝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湖的水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海撥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餘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周青山環繞、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湖內碧波蕩漾、四季清澈、藻花點綴其間。湖中六島,亭亭玉立、林木蔥郁。明代詩人胡墩賦詩雲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並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瀘沽湖隨四季的變化各具特色。陽春三月,周圍桃樹梨花,萬話勝開,爭妍鬥豔,湛蘭色的湖水,明淨如鏡,青松綠樹,連峰映湖中,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炎熱的夏天,湖水碧綠,波光粼粼,雨後煙霧繚繞,周圍黛色叢林中,間雜著盛開的紅白杜鵑花,景色宜人,涼爽無比,好一個避暑勝地;金色的秋天,大地一片黃橙橙,金黃色的秋業,點綴著周圍的青山,湖水碧藍,波光閃爍,彩霞飛渡,高空雁鳴;寒冬時節,翠色蒼茫,一日當中,水色多變。  瀘沽湖因為她那天然、奇妙、幽靜的風光,成為人間難得的仙景和旅遊勝地,同時又因為、冬暖夏涼,景色宜人,堪稱避暑、療養佳地。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裏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聖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於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

Read the full story

稻城

14:35

寧靜的稻城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稻城亞丁沉睡在歲月的冰河,方圓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存留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和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它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升日落,默默地守著自己曠世的美景。  最早發現稻城亞丁的是美國傳教士瑟夫.洛克,1928年, 他從雲南麗江出發,經四川木裏縣到達稻城,並把所拍到的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但他當時並未發現他到的是稻城,而一直認為是雲南中甸。直到1996年, 有關專家才確認洛克所到之地香格里拉乃稻城亞丁。   稻城的北部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遺跡--海子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曠遠、原始、混沌。它的中部是開闊的河谷、草原、牧草豐茂,鮮花飄香。它的南部是連綿不斷、千姿百態的山峰,深谷幽堅,湍流飛瀑。尤為著名的是馳名藏區的念青貢嘎日松布露峰和它神秘的傳說。  最重要的是這裏擁有最純的生靈,傲視天穹的神鷹,自由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草場林間婉轉歌唱的鳥兒,靜靜地放牧著自己的牧人。稻城,有你能夠想到的一切,也有你想像之外的一切。

Read the full story

劍門蜀道

14:34

劍門蜀道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地區。是在連綿不斷的秦嶺、巴山、岷山之間,以蜀道為紐帶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定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秦嶺巴山連綿起伏,峭拔險峻,構成了川陝交通的一大屏障,自古即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著稱於世。 蜀道是從陝西漢中、甯強入川,至廣元、劍閣、梓潼的古棧道,綿亙150公里餘。沿線地勢險要,風光峻麗。蜀道是兩千多年來進出川陝的唯一通道,南起梓潼石牛鋪,北至廣元七盤關,素以山高穀深和豐富多采的名勝古跡吸引遊客,數百里古蜀道上,峰巒疊嶂,峭壁摩雲,雄奇險峻,壯麗多姿。   劍門蜀道縱貫成都以北的德陽、綿陽、廣元三市之間,是一條著名的三國蜀漢文化尋蹤之旅。三國蜀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劉備、諸葛亮、關羽 、張飛、趙雲等傳奇人物如群星閃爍,影響深遠。蜀道沿途名勝或天然使成,或人所為之,妙斧神工,千姿百態。這裏有三國蜀漢遺址龐統祠、富樂山、劍門關、古棧道、昭化古城、翠雲廊、閬中張飛廟、南充萬卷樓等,以及唐代詩人李白故里---江油青蓮鄉、廣元皇澤寺、千佛崖摩崖石刻、德陽藝術牆、廣漢三星堆、江油竇團山、梓潼七曲山大廟、平武報恩寺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領略到可歌可泣的三國蜀漢時期的英雄傳奇和足跡,欣賞劍門蜀道大自然神奇雄秀的山川美景和興味盎然的風情民俗。有踏遍劍門蜀道,勝讀半部三國之說。

Read the full story

僰人懸棺

14:33

僰人懸棺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僰人懸棺是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  目前共有保存的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  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  麻塘壩懸棺是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佈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跡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跡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  蘇麻灣懸棺在曹營鄉海棠村鄧家河北岸。山巒重疊,上築有不少古堡山寨,懸棺即位於與之對峙的蘇麻灣岩壁。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