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Hebe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ebe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3-01-27

趙州橋

15:33

趙州橋 / 四川旅遊信息網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城郊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 橋,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譽爲華北四寶之一。爲我國現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橋。是一座弧形單孔石拱橋。在橋兩端的石拱上,辟有兩個券洞,這種結構叫敞肩拱,是世界橋梁中的首創。因趙縣古稱趙州,故名。該橋爲隋開皇至大業年間(509年——608年)李春所建。  趙州橋爲單孔,長50.82米,橋面寬約10米,跨徑37.35米,南北向,由28道獨立石拱縱向排列砌築而成。拱圈矢高7.23米,弧形平緩,上設4個小拱,既減輕重量,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且增美觀。此設計爲世界橋梁史上首創,跨度之大亦屬當時第一。該橋兩側欄板和望柱雕刻精美,跌宕多姿。橋身巨大卻穩固堅輕,可稱巧奪天工,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新中國成立後照原樣予以重修。現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爲旅遊觀光的勝地。

Read the full story

承德避暑山莊

15:31

承德避暑山莊-01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莊的建造主要是爲了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抵禦沙俄的擴張。它是清帝每年北巡的重要行宮之一。  山莊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歷時87年才建成。山莊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其中苑景區又分湖區、 平原區和山區。  宮殿區  該區在山莊南部,有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正宮按封建禮制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誠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清代皇帝在山莊時,重大的典禮都在此舉行。四知書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時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後寢主要有煙波致爽殿和雲山勝地樓。煙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寢宮,正中設寶座;西暖閣是皇帝的臥室,床後有暗道;東暖閣是皇帝與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雲山勝地樓是帝後觀賞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設樓梯而以假山爲磴道。出正宮門便是萬壑松風殿,這是清帝批閱奏章及讀書處。正宮東側爲松鶴齋,原供皇太后居住,其造型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仿。東宮在宮殿區最東面,原爲清帝舉行慶宴大典場所,不幸於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焚毀。  苑景區  宮殿區北爲湖區,湖中有三島,西爲環碧,北有如意洲,東有月色江聲,皆以堤橋相連。環碧島清靜幽雅,原爲王子讀書處。島北采菱渡是宮女下湖采菱的渡口。如意洲上古建築比較集中,其中延薰館是正宮建立前皇帝處理朝政之處。水芳碧秀是乾隆帝爲其母后祝壽之地。如意洲北面有青蓮島,上有煙雨樓。沿長湖北行可到清時七大藏書閣之一的文津閣。從文津閣東行便到平原區。區內萬樹園古木參天,綠草如茵,中央搭有豪華蒙古包,爲清帝來山莊時舉行宴會和遊樂活動的場所。離熱河泉南行可達金山島,島上亭臺樓閣一派江南景色。再沿湖畔南行可到月色江聲島,這裏是皇帝讀書、望月、聽泉之處。再往前即到水心榭,它是宮殿區與湖區間的重要通道。站在水心榭,環視四周皆爲美景。 山莊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區,這裏峰奇石異,林木繁茂,氣侯十分陰涼,比承德市區低4-5℃,來此盡可體會避暑之情趣。另有棒錘山、蛤蟆石等奇景。

Read the full story

西柏坡

15:25

西柏坡 / 四川旅遊信息網
西柏坡位於石家莊市西部,爲中國五大革命勝地之一,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裏,毛主席和黨中央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山清水秀,既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旅遊勝地。

Read the full story

北戴河

15:23

北戴河-01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北戴河海濱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的西部。這裏氣候良好,二十裏長、曲折平坦的沙質海灘,沙軟潮平,背靠樹木蔥郁的聯峰山,自然環境優美。是我國北方一處理想的避署勝地。  北戴河海濱避暑區,西起戴河口,東至鷹角亭,東西長約20華里,南北寬約3華里。最近一兩年,有從鷹角亭往東北延伸之勢。同時,在北戴河西南20多裏的昌黎,有一段美麗的海灘,從1985年起辟爲海濱浴場,並計劃建爲新的海濱避暑區。這樣,以北戴河爲中心的海濱避暑療養區將不斷擴大範圍。  北戴河海灘珠沙質比較好,坡度也比較平緩,是一個優良的天然海水浴場。清光緒年間,有些住在北京的外國人發現了這處避暑地,要求在這裏建造別墅。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將北戴河海濱開闢爲各國人士避暑地,於是帝國主義分子、外籍人士、軍閥、官僚、資本家紛紛到這裏建築別墅。到1938年,這裏已有別墅700多棟,並建有飯店、酒巴、跳舞廳等娛樂設施,成了一個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避暑佳地。解放後,北戴河又新建了不少休養所、療養院、飯店、賓館,規模比過去更大了,成了我國規模較大、設施比較齊全的海濱避暑勝地。現在每年暑假都要接待上百萬前來旅遊、度假的群衆。  北戴河周圍的環境也很美。海灘背靠聯峰山。聯峰山分東西兩峰,相距約3華里,山上山下松柏成林,鬱鬱蔥蔥。東聯峰山海拔130米,從山間小路向上緩行,約半小時可以到達山頂上的望海亭。在這裏俯瞰海濱,翠綠欲滴的叢林,鵝黃色絨毯般的沙灘,碧藍的大海,使人心曠神怡。  北戴河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北戴河觀日處位於北戴河海濱,東北端的鷹角亭爲最佳地點。日出時,萬籟俱寂,天水相連,色彩變幻;紅日湧出時刻,水上水下紅日相接,瞬間躍出水面,霞光、陽光灑滿山巒沙灘,猶如覆蓋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幕。倘若隨火車行駛觀看,則另有一番情趣。  在東聯峰山山麓,有一座蓮花石,園中有大片松林,並有形如蓮花的山石,故名蓮花石公園。在蓮花石公園北面有古雅幽靜的觀音寺,其東面有墓地建築富麗豪華的朱家墳。在海濱路旁還有高爾基公園、魯迅公園。  在東頭的鷹角石是北戴河一大勝景。這是一座屹立於海邊的孤峰,石骨嶙峋,陡峭如削,形如鷹立,故名鷹角石。過去,曾有成群野鴿棲息在石縫之內,故又名鴿子窩。在山峰上建有鷹角亭,登臨其上,望滄海,碧波萬頃,白浪滔滔,更覺氣勢磅礴。

Read the full story

天桂山

15:21

天桂山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天桂山景區是一處以歷史古建爲主景,自然風光相映襯的著名遊覽勝地。距石家莊市區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爲青龍觀、萬佛岩、玄武峰、滴翠穀等八個小景區。這裏峰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素有北方桂林之稱。山上古建原爲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爲青龍觀道院,有稱北武當。   建築群規模宏大,富麗堂皇,依山就勢,錯落有致。主要人爲景觀有:真武殿、大光明殿、東西朝房、鐘樓、鼓樓、蒼岩宮、三道靈官閣等三十餘處建築。自然景觀主要有:真武洞、白毛女洞、無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長廊、飛來石門、大小天橋等。天桂山後山,新開了觀音殿、羅漢堂、垂崖石畫等景點。天桂山是一處集歷史古建築和自然風光爲一體的山嶽古刹型風景名勝區,遊人在此,可追昔撫今,神領太行風韻。

Read the full story

山海關

15:18

山海關 / 四川旅遊信息網
山海關被譽爲天下第一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是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一個重要關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徐達在這裏設山海衛,徐達見這一帶枕山襟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連引長城爲城之址,次年十二月築起了山海衛城。衛叫山海衛,關叫山海關,因它位於山海之間。  山海關城是一座土築磚包的雄偉關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長4公里,呈正方形。整個城池與萬里長城相連,以城爲關。城有四門:東門面向關外,叫鎮東門;西門對關內,叫迎恩門;南門面海,稱望洋門;北門臨北疆,稱威遠門。在四個城門中,氣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鎮東,門上有箭樓,門外有甕城, 明代書法家肖顯所書的天下第一關巨匾就高懸在箭樓簷下。登上山海關城樓北望,萬山重疊,萬里長城如一條昂首的巨龍躍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異常壯觀。往南看,乃是波瀾壯闊的渤海,長城從山海關直逼海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翻山越嶺的巨龍,那這些伸入海裏的建築就恰似龍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們把它稱爲老龍頭。  關城很堅固,東門除了建有甕城外,東門箭樓兩側還築有臨閭樓、威遠堂、牧營樓和靖邊樓。成南、城北還分別築有南翼城和北翼城,以駐兵防守和儲備糧草。爲防衛的需要,城東關外還築有衆多的城堡和星羅棋佈的敵臺、烽火臺,這樣就形成了以長城爲骨幹,以天下第一關爲中心,主體兩翼左輔右弼的古代城防體系。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氣勢宏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山海關遊覽區名勝古迹很多,除了關城以外,還有老龍頭、孟薑女廟和燕塞湖、懸陽洞等。  老龍頭位於關城南約4公里的渤海之濱,它砌石爲壘,高約10米,伸入海中約20余米,狀似一條巨龍。老龍頭上建有澄海樓,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天祭祖時,登樓觀海、飲酒賦詩之處。這裏地勢高峻,登臨其上,會倍感心胸開闊,倍增民族豪情。  孟薑女廟又稱貞女祠,位於山海關城東約6公里的望夫石村後山崗上。廟系根據孟薑女萬里尋夫的民間故事而建造。廟內有前後兩殿,前殿有孟薑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兩側壁上鑲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慶、道光題詞。後殿原供觀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傳爲孟薑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後有振衣亭,爲孟薑女梳妝更衣處。廟東南4公里渤海中有兩塊礁石,傳爲薑女墳。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