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屏東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屏東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4-08-18

屏東鄉土藝術館

12:12

屏東鄉土藝術館簡介

屏東鄉土藝術館位於屏東縣屏東市田寮巷,原本是台灣進行最後一場抗日戰爭的六堆抗日大總理邱鳳揚子孫所興建的『忠實第』,建於西元1895年,為典型的客家風格宅第,其造型優雅、雕飾精緻擁有當地建築的特色風情,於西元1990年4月21日正式開館。

屏東鄉土藝術館的歷史發展

西元1900年阿猴台灣製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邱元壽與兒子邱求順經營糖廠事業而財富逐漸富裕,便在西元1915年開始利用3年的時間將舊宅改建,成為如今所們所看到的大合院-忠實第,為二堂、二橫形式;至西元1991年邱氏家族的兩幢祖厝-邱元奎宅和邱元壽宅,因屏東市中正國中擴建校地,便將土地產權贈予校方,邱元奎宅隨即拆除變成為學校運動場用地,而邱元壽宅在當地的文化藝術人士的爭取下,修建為『屏東鄉土藝術館』,開放給民眾參觀。

屏東鄉土藝術館的建築風格

屏東鄉土藝術館呈現四字型,是一棟二堂二橫的四合院屋,東西向長29公尺、南!北長24公尺,由前堂、後堂、過廊圍繞起來的中庭為屏東鄉土藝術館整體建築的中心,加上左右的橫屋、過廊間、天井成為傳統的客家建築;屏東鄉土藝術館中的裝飾藝術相當豐富,包括木雕、塑造類、洗石子、書法、彩繪等等,擁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另外還有交趾陶、剪黏、泥塑等藝術,更展出傳統的家具擺飾;屏東鄉土藝術館在空間上保留有門樓、橫巷、化胎、禾坪、祖堂、間仔、廊間、轉溝、天井、棟對、堂號等,都是目前相當難得見到的傳統建築。

屏東旅遊

來到屏東市除了一探屏東鄉土藝術館外,民眾也可規劃前往台灣排灣族雕刻館、高屏舊鐵橋、中山公園、慈鳳宮等旅遊景點,順道品嚐屏東的特產蓮霧、香蕉、椰子等熱帶水果,徹底體會屏東的風土人文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由九如交流道下,續行台3線至屏東市區,沿自由路、公園東路、廣東路行駛轉民學路,至中正國中轉入田寮巷即可到達屏東鄉土藝術館。★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1)、搭乘火車至屏東火車站,轉乘屏東客運0東線班車至屏榮商工站,沿民學路步行至中正國中轉田寮巷即可到達屏東鄉土藝術館。

Read the full story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

12:06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簡介

屏東縣排灣族雕刻館位於屏東市大連路文化局4樓,面積約為130坪,除了展現排灣族的雕刻作品外,還同時展示琉璃珠和陶甕等排灣族的特色工藝,將雕刻館提升為排灣族地方特色館,展現排灣族的藝術精華;屏東縣排灣族雕刻館最特別之處是有一座代表排灣族傲人建築藝術的實體石板屋,更能身歷其境的對排灣族文明有著深入的體會。

排灣族簡介

由於排灣族社會奉行階級制度,貴族階級享有雕刻的特權,多在其家屋的柱桁施以雕刻,排灣族雕刻風格多屬二度空間的平面性表現,裝飾性方面有填充的傾向,基本紋飾則具有正面性、對稱性與靜止性,而常用的紋飾有蛇紋、人頭像、人蛇同體頭像、人蛇同體全身像、直立人像、野鹿山豬紋飾,而且形制與體積均大,採取粗獷手法表現自由組合之文樣,其原始木雕顯得自由粗獷;至於在顏色方面傳統的顏料一般有黑、紅、白三色。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館內介紹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的展覽項目分為長期性展覽和短期性展覽,長期性展覽其展示內容分為兩部份,一為歷代文物展,展示歷代中國陶瓷等複製品;二為排灣族雕藝術物展,主要展示屏東縣內包括排灣族、魯凱族的文物及用品,最特別的是石板屋,是依照霧台鄉魯凱族大頭目家所搭建的,其大小模式、規格、使用的石板、室內隔間、擺設皆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展出排灣族木刻人象、黑陶壺等排灣族的生活用品;短期性展覽分為畫廊和文物專題館,規劃5個區域包括『平面展示區』-簡單扼要地介紹排灣族的概況、『單項主題展示區』-依照服飾、武器、宗教、生活等主題展示實物、『大型立體雕刻品戰市區』-展示木偶、屋簷、樑柱等排灣族作品、『生態展示區』-介紹屬於排灣族的彫刻技法和種類類型等活用方式、『現在雕刻品展示區』-展示排灣族當代藝術的作品,讓民眾深刻了解排灣族的生活文化、人文風情。

屏東市旅遊

來到屏東市除了一探屏東縣排灣族雕刻館外,民眾也可規劃前往高屏舊鐵橋、中山公園、慈鳳宮等旅遊景點,順道品嚐屏東的特產蓮霧、香蕉、椰子等熱帶水果,徹底體會屏東的風土人文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由長治交流道下,接台24線(中興路)至屏東市區續行即可到達台灣排灣族雕刻館。★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搭乘屏東客運往長治、三地門方向之班車至文化局站即可到達台灣排灣族雕刻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7-22

高屏舊鐵橋

20:55

舊鐵橋 / 屏東縣政府

高屏溪舊鐵橋

高屏舊鐵橋位於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站和屏東市六塊厝站之間,原先是花樑橋,台鐵重建高屏溪橋後功成身退,高屏溪為高雄縣和屏東縣的界河,其上有數座大橋橫跨兩岸,每座橋附近均有小徑通達河床。這裡有許多野生動植物,鳥類更是豐富 ,九月起鷹斑鷸、雲雀鷸、青足鷸、赤喉鷚、小水鴨、野鴝、紅隼等冬侯鳥均會陸續在此出現。

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

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位於高雄縣大樹鄉高屏溪右岸,面積約為126公頃,佔地十分廣大,是南台灣最大的人工濕地,也是近年來興起的旅遊景點;高雄縣政府在民國91年完成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的整體規劃,改善高屏溪高莖作物充斥及河川髒亂現象,藉由河岸生態復育,以處理廢污水為主的濕地改造為人工濕地,利用濕地植物及微生物之淨水吸附功能將水質淨化,除可淨化水質之外更可提供野生動物一處良好的棲息地地與景觀美化的功能,創造一個高雄人假日踏青賞景的好地方。

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的鳥類生態

鳥會從民國93年4月開始進行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的鳥類監測工作,漸漸地發向相當多的鳥類來此停駐,自93年12月底完工落成目前已記錄到133種的鳥類,民眾最常見到的為琵嘴鴨、花嘴鴨、尖尾鴨、綠頭鴨、小水鴨及保育類的水雉,不僅吸引大朋友小朋友來此郊遊踏青,更是賞鳥人士和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據點。

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的未來展望

未來將規劃繼監測植物、昆蟲、魚類、兩棲爬蟲、底棲生物等生態,讓面積廣大的高屏溪人工濕地具有休閒、教育、生態保育、和研究等功能,擁有國家二級古蹟-舊鐵橋和豐富鳥類自然生態資源,再結合高屏溪河濱公園、三和瓦廠、竹寮取水站、姑婆寮莊家古厝、高屏溪低水護岸、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大樹攔河堰、佛光山、斜張橋以及高屏溪生態文化園區規劃,一定可以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生態旅遊景點。

高雄縣好玩好美

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已經成為高雄縣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民眾來到高雄縣除了到此一遊外,高雄縣27個縣市鄉鎮中絕對讓您擁有一趟滿足的高雄縣旅遊,旗山老街、阿公店水庫、高雄觀音山、澄清湖風景區、寶來溫泉、梅山、天池、荖濃溪泛舟、茂林風景區、關山越嶺古道等高雄縣旅遊景點都是可以納入您的旅遊計畫,讓您在高雄縣玩得盡興!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高雄(九如、中正)交流道下,接台1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高屏舊鐵橋2、國道三號:由九如交流道下,續行至屏東市區接台1線即可到達高屏舊鐵橋3、國道一號:由岡山交流道下,轉186縣道至大樹鄉轉台21線即可到達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 4、國號三號: 由嶺口交流道下,續接國道十號由仁武交流道下,沿186縣道轉台21線即可到達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濕地。

Read the full story

慈鳳宮 Tsifong Temple

13:01

慈鳳宮 / 屏東縣政府
慈鳳宮是屏東市最大的廟宇,位於火車站前,俗稱屏東媽廟,草創於乾隆年間,香火鼎盛,常有道而來的慕名香客。廟中建築以描金彩繪藻井裝飾最具特色,前殿採小圓藻井,正殿為方形藻井,雕琢精彎,富麗堂皇。

交通資訊

屏東火車站前─中正路旁。

Read the full story

中山公園

12:53

公園一景 / 屏東縣政府
屏東中山公園位於屏東縣屏東市中華路與公園路交接口處,建於西元1915年,總面積約為23715坪,日據時期名為『屏東公園』,園內森木蓊鬱、溪流潺潺、假山岩石交疊並列,亭台橋樑典雅別緻,景色宜人,另外還有兒童遊樂區、田徑場和體育館,是屏東市區相當完善的遊憩場所。中山公園在西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名為現今的名稱,最特別的是公園內擁有許多紀念碑,例如台灣光復紀念碑、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等、省運紀念碑和區運紀念碑,讓民眾除了來到中山公園遊憩之外,也能順道了解台灣昔日的歷史人文。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中正交流道下,接台1線、光復路、復興路、中正路轉公園路即可到達中山公園。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