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Beiga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eigang Townshi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3-12-16

北港鎮北港水塔

14:04

八角形狀的水塔造型 / 雲林縣政府
北港水塔建於昭和5年(民國19年,1930) ,至今已有68年歷史,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築,以北港溪流為水源,用以改善北港市區居民的飲水。日文稱為「水道」的自來水廠,有取水井、沈澱、過濾、消毒等設施,為當時最完善的設計,處理好的水以幫浦打上水塔後送到每一住家,被稱為「水道水」。  一旁的水廠辦公室以清水磚砌屋身配合長條窗及逐層退縮線腳為設計,造型特殊,頗具美感。光復後,北港水塔由北港鎮自來水廠經營,現合併於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Read the full story

北港鎮北港戲院

14:04

舊北港戲院 / 雲林縣政府
位於北港鎮義民路,現在已經不再以戲院營業的舊北港戲院,是日據時代昭和年間的建築物,更是台灣非常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傑作。其正面以階梯形成配合半圓面設計,表面採用當時流行的土紅色面磚,並以豐富的洗石子帶出曲折有致的線條,整體設計古樸又大方。地址:雲林縣北港鎮義民路上。

Read the full story

北港鎮義民廟

14:03

義民廟 / 雲林縣政府
義民廟與朝天宮僅有一條街之隔,這座廟是奉祀在林爽文與戴潮春事件中,死難的英勇烈士。大殿奉祀義民公,後殿則是義民塚,並配祀義犬將軍,是塚廟合一的古蹟。農曆5月30日烈士捨生取義的日子,每年這一天,北港都會舉行隆重的祭典。  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莊大田合攻諸羅(嘉義市),隔年攻陷笨港,笨港居民為保家園,招募壯丁勇士結成義和團,並養了一頭聰明的狗,晝夜守衛,防止盜匪的偷襲。但在隔年,卻因盜匪設計夜襲,沒有警戒而全遭殺害,108人及一隻靈犬因此喪生。同年年底,清廷派福康安來台平定亂事,除了活捉林爽文、莊大田送京法辦外,乃頒賜「旌義」匾額。  然而,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彰化戴潮春集結匪徒於八卦山,不久南下進攻嘉義,當時笨港居民蔡冰等人,再一次募集義民兵抵抗匪徒,使得匪徒無法攻入,但義民兵也因此損失了35位,事平之後,乃將這些殉難者合祀於「旌義亭」中。  自從「旌義亭」設立以來,經過多次的修建而成為現在的「義民廟」,並用石頭刻一座「義犬將軍」的神位,供奉在後殿,和義民軍一同受人崇拜。每年農曆的5月下旬,居民們都會輪流至義民廟祭拜,而在笨港地區舉行的祭典,稱為「義民公普」。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雲林系統交流道下,接台158甲線至145縣道(新德路)到北港,轉華勝路續行至民主路、義民路到旌義街即可到達北港鎮義民廟

Read the full story

北港鎮觀光大橋

14:02

北港觀光大橋7 / 雲林縣政府
未來雲林縣除了西螺大橋之外,即將在北港鎮內興建一座橫跨雲林、嘉義兩縣串連北港溪兩岸的北港觀光大橋,橋身將會與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和嘉義縣新港鄉的水仙宮連接在一起,成為兩座廟宇朝聖據點之間的觀光大橋。大橋主體採尼爾森式鋼拱橋型式,共三個橋環,整體橋身則採龍型鋼拱,強調橋拱之龍的造型,南北總長度約為四百五十公尺,寬度約六公尺,色彩則以紅色、金色為主系列。  橋內除了設置景觀照明,還將配合當地文化活動與周圍造景等意象來設計,藉由夜間照明與燈光投射,使兩岸的景觀與朝天宮在白晝與夜間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且大橋周遭也將設置觀天台、觀景台、自行車道、沿岸步道,以及生態與運動公園的附設建築,吸引更多來自全台各地的遊客前往,使雲林縣北港鎮更具濃厚的觀光風味。

Read the full story

北港鎮形象商圈

14:01

本商圈所屬之範圍,自清代乾隆時起,即有深厚之人文景觀與商業發展,其所蘊含之豐富史料,為其他商圈所不及,而位於本次計劃範圍內之北港朝天宮,更是笨港居民信仰與經濟最重要之來源,除了每年帶來大量之信徒外,根源其宗教信仰之民間藝術、社團更是不計其數,更是北港區居民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據點。北港朝天宮商圈是一個極具宗教文化價值的觀光型商圈,早期發展的原因是因為位於北港溪口,成為通商要道,帶動商業繁榮。現在則是因為香火鼎盛的朝天宮帶來大量的人潮至本地觀光消費,而帶給地方相當大的經濟收入,並因此形成一朝天宮商圈。目前的發展情況,因其特殊之發展背景,商圈發展完全仰賴於朝天宮之各種宗教及民俗活動,因而造成淡、旺季落差極大,急待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建立一良好之商圈環境。北港形象商圈除了配合本地的資源和本身發展的特色,吸引觀光客至當地消費,此外,商圈要能蓬勃發展和永續經營,除了本身的各項資源和特色不因發展而遭受損害外,商圈環境和服務品質是否完善,其品質水準是否達到現代社會的標準和需求,及相關之硬體設施是否完備等,均是商圈永續發展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北港地區自清朝初期以來一直是農牧產品的集散中心,現今仍是花生、芝麻、大蒜及蠶豆的集散地,食品加工業也是地方上重要的產業,因而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商家亦最多。雲林地區農產品質量均佳,北港的胡麻油、花生、花生油、蒜頭、醬油等為聞名全省之特產,雖傳統產業之製造過程面臨人力與經營方式之問題,但若能配合商圈發展,將傳統產業之製造過程成為觀光活動,輔以風味獨特之農特產品,可成為一項觀光吸引力。

交通資訊

雲林縣以北之南下車輛,可在雲林系統交流道右轉78號東西快速道路至虎尾土庫出口下快速道路,左轉145縣道,經土庫,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商圈。 嘉義交流道 雲林縣以南之北上車輛,可在嘉義交流道下,走159號縣道,經新港轉台19號省道,過北港大橋即可到達。雲林縣以南之北上車輛,可在水上交流道下,走168號縣道,經朴子鎮轉台19號省道,往北即可到達。鐵路縱貫線:搭乘火車之遊客可在嘉義火車站下車,轉搭嘉義客運(上車地點於中山路503號)至北港。或者轉搭縣營公車(上車地點於火車站右前方)至北港。長途客運:台北至北港:日統客運:可於北門站、三重站上車。 統聯客運:可於中崙站、三重站上車。 大通行:可於台北站、三重站上車。台中至北港:台中客運:可於台中火車站及朝馬站上車。 大通行:可於干城站、朝馬站上車。高雄至北港:統聯客運:可於高雄火車站前建國路上車。 地方客運 台西客運:虎尾、斗六、元長、土庫、褒忠、西螺、台中等地區。 嘉義客運:水林、口湖、四湖、台西、元長、朴子、南港、新港、民雄、月眉、嘉義。 縣營公車:梅山、溪口、大林、月眉、嘉義。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1-31

北港朝天宮

11:46

雲林北港朝天宮 / 劉家琛

北港朝天宮簡介

北港朝天宮位於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是當初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北港朝天宮源自於西元1694年(清朝康熙33年),媽祖神像從福建移駕至台灣,當時只有興建一座小祠堂,歷經1730年(雍正8年)、1773年(乾隆39年)和1837年(道光17年)的增建,至清朝咸豐初年又再度擴建成為四進和東西二室的建築,雖然曾在1905年遭受大地震的摧殘,但重建後的北港朝天宮更是帶有中國傳統藝術之美,成為許多信徒朝聖的所在。

北港朝天宮-建築特色

北港朝天宮正殿奉祀媽祖,觀音殿主祀觀音菩薩、從祀十八羅漢,三官殿主奉三官大帝,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聖父母殿則奉祀媽祖之父母和其兄姊,註生娘娘殿主祀註生娘娘,雙公殿奉祀土地公和境主公,開山堂則奉祀歷代住持牌位。北港朝天宮的建築具有相當大的中國傳統特色,四落八殿、一埕七院的規模十分寬廣,四落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觀音殿和聖父母殿;八殿則為三川殿、正殿、觀音殿、三官殿、文昌殿、聖父母殿、註生娘娘和土地公;一埕則是位於三川殿和龍虎門前的廟埕,還有正殿前天井、凌虛閣前天井、聚奎閣前天井、觀音殿前天井、三官殿前天井、文昌殿殿前天井和聖父母殿前天井等七院所構成。

北港朝天宮-民俗活動

北港朝天宮每幾年就到湄洲謁袓進香,約在農曆3月19、20日會從湄洲進香回港繞境祈安的習俗,北港鎮民大宴賓客、鳴放鞭炮的盛大場面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更早從農曆春節起的廟會、藝閣、陣頭、花燈表演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傳統活動,北港朝天宮可說是集台灣傳統技藝於一身的重要據點,難怪每年由北港朝天宮精心籌辦的元宵大型花燈展,總是特別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民眾參觀。

雲林旅遊

雲林縣內也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點,例如劍湖山世界、草嶺風景區、石壁風景區、樟湖風景區、斗六市太平老街、林內鄉觀光農園、林內鄉草莓園、虎尾糖廠等都是國內著名的休憩景點,除外,還有近幾年新興的華山遊憩區可以一邊品嚐咖啡,一邊欣賞夜景,更成為情人約會最常去的風景區。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大林交流道下,循162、157縣道至新港,右轉164縣道過北港大橋接義民路,右轉民主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台中火車站前搭乘柳營客運往北港方向之班車於至北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2)、由嘉義巿中山路搭乘嘉義客運往北港方向之班車至北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3)、由台北北門郵局旁搭乘日統客運往北港方向之班車至北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4)、由台北總站搭乘統聯客運往北港方向之班車至北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5)、由高雄搭乘統聯客運往北港方向之班車至北港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2、高鐵:搭乘高鐵至嘉義站,轉搭接駁公車往北港方向之班車即可到達北港朝天宮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