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江蘇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江蘇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2-22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 Nanj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10:57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簡介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龍蟠路,處於玄武湖和紫金山山麓,距離南京火車站和汽車站僅1公里、南京祿口機場45公里、南京長江大橋3公里,附近周邊更有約20條的公路在此交會,加上玄武湖隧道便捷要道的開通,讓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和南京市中心沒有交通時差;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特殊的建築造型是南京市的建築象徵,除了是展覽、會議中心以外,也是提供商貿、旅遊、娛樂和餐飲的綜合性大型展館,能讓更多大型展覽來到南京舉辦。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館場介紹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展地約為126000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約為108000平方公尺,可容納約2068個國際標準展位,展廳規劃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擁三個展廳可同時開放也可單獨使用,展覽中心的東面和南面另設有兩個室外展場,並在主入口處設置可舉辦小活動的平台廣場;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的中心兩夾層設有商務會議室,總面積約為1700平方公尺,另設有佔地約184平方公尺的會議室,配備相當高級的多媒體設備讓國際性的會議能在此舉行;此外,三樓設有貴賓廳和觀景大廳,不僅是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招待貴賓的所在,也是欣賞南京美景的好去處。

南京旅遊

來到南京旅遊可前往長江大橋、中山陵、燕子磯、明孝陵、秦淮河風光公園、紫金山天文臺、湯山溫泉、鍾山風景名勝區、棲霞山、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獅子山和莫愁湖等等南京旅遊景點;此外,來到南京旅遊的同時千萬別錯過南京美食喔,像是南京板鴨、脆皮牛柳、鹽水鴨及臭麵筋等,都是來到南京的民眾可享受到的特色佳餚,讓您來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10-12

棲霞山 QiXia Mountain Scenic Area

16:45

棲霞山簡介

棲霞山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東北郊約22公里處,原名為攝山,南朝時因山中曾建有「棲霞精舍」而得名;棲霞山有三峰,東峰似龍名為龍山、西峰如虎名為虎山、主峰名為三茅峰,海拔286公尺又稱鳳翔峰,棲霞山西側稱為楓嶺,每到深秋時節滿山遍佈的楓樹,紅葉紛飛的景色十分迷人,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棲霞山內清新幽靜且充滿許多名勝古蹟如棲霞寺、明鏡湖、千佛岩及南朝石刻等,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是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

棲霞山-明靜湖、棲霞寺

棲霞山內的「明鏡湖」位於棲霞寺西面,建於清乾隆年間,面積約3000平方公尺,因水清如靜而命名,湖中有一湖心亭並有九曲橋相連,精緻的造型是棲霞山的第一景觀;「棲霞寺」位於棲霞山中峰西麓,建於南齊永明元年,南朝名僧隱居於此且取名為「棲霞精舍」,成為中國佛教三論宗的發祥地,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及湖北荊山的玉泉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寺內擁有天王殿、毗盧殿、舍利塔、攝翠樓及藏經樓等主體建築,是南京市內最大的佛寺,於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之一,棲霞寺南側的舍利塔也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棲霞山-千佛岩、南朝石刻

棲霞山的「千佛岩」位在舍利塔東邊,依山而建,共有294個佛龕、515尊佛像,號稱千佛而得名,佛像有坐有立,雕工精細且姿態各異;「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蘇省內共有32處,其中南京就占有19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陵墓前的石獸相向而立,雕刻細製且造型生動,帶給人強烈又深刻的印象;棲霞山的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傑作,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棲霞山旅遊

秋季是棲霞山最美的時節,是中國十大秋景之一、四大賞紅勝地,也是民眾前來南京賞楓的好去處;來到南京旅遊除了前往著名的棲霞山之外,還有長江大橋、中山陵、燕子磯、明孝陵、秦淮河風光景區、紫金山天文臺、湯山溫泉、鍾山風景名勝區、玄武湖景區、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獅子山和莫愁湖等等南京旅遊景點,讓民眾前來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從上海走滬寧高速公路轉到外環繞城公路往二橋方向,到柳塘出口下,再往東方向棲霞大道即可到達「棲霞山」。★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至南京火車站搭乘南龍線公車即可到達「棲霞山」。

Read the full story

2007-03-05

南京總統府景區 The Presidential Palace

16:17

南京總統府 大門 / 馮順

南京總統府景區簡介

南京總統府景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上,是數十年來機關的辦公場所,於1998年規劃籌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目前已完工,占地面積約為90000平方公尺,規劃出東區、西區和中區等三個參觀區域;南京總統府東區以行政院舊址、東花園和馬廄組成,西區為秘書處、西花園和孫中山臨時大總統時期的辦公室,中區則是總統府的中軸線,擁有國民政府、總統府和相關附屬機構,讓來到南京總統府景區旅遊的民眾可以了解昔日的政治變遷。

南京總統府-歷史發展

南京總統府在明朝初年時,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分別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和兩江總督署,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查時將此當為行宮,1853年太平天國之亂興起,首腦洪秀全在此建立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又稱為天王府,但在清軍攻入南京後焚毀,至1870才新建兩江總督署;西元1911年孫中山在此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後來這裡成為南京留守府,陸續又成為江蘇都督府、江蘇督軍署、江蘇將軍府、江蘇督辦公署、副總統府等等機構,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移至這裡辦公,翌年並開闢東院為行政院辦公處、西院為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和主計處,至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花園成為國民政府社會部、地政部、水利部和僑務委員會,西花園則成為國民政府主計處、軍令部、總統府軍務局和首都衛戍總司令部;1948年國民政府改稱總統府,往後便成為政府機關的辦公所在地。

南京總統府景區旅遊

來到南京總統府景區旅遊除了可欣賞昔日總統府的中西建築遺跡以及其他歷史文物以外,佔地約30000平方公尺的休閒服務區,讓遊客來到南京總統府景區旅遊賓至如歸,欣賞著美景如畫的自然環境;南京旅遊還可前往長江大橋、中山陵、燕子磯、明孝陵、秦淮河風光公園、紫金山天文臺、湯山溫泉、鍾山風景名勝區、棲霞山、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獅子山和莫愁湖等等南京旅遊景點;此外,來到南京旅遊的同時千萬別錯過南京美食喔,像是南京板鴨、脆皮牛柳、鹽水鴨及臭麵筋等,都是來到南京的民眾可享受到的特色佳餚,讓您來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南京閱江樓景區 Yuejiang Tower

16:11

南京閱江樓景區簡介

南京閱江樓景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獅子山、與長江相鄰,南京閱江樓景區內擁有約30多處的歷史遺跡景點,像是閱江樓、玩鹹亭、古砲台、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牆等等旅遊景點,是江蘇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結合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景觀成為中國AAAA級的旅遊景區。

南京閱江樓景區-閱江樓

閱江樓的所在地獅子山原名盧龍山,擁有「獅嶺熊關」的美稱,是昔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這裡奠定明朝建都南京的基礎,稱帝後將盧龍山賜名為獅子山,並在山頂建造閱江樓、撰寫閱江樓記,加上文武百官每人一篇的閱江樓記讓閱江樓聞名各地,但閱江樓地基完工後卻突然決定停建,至此之後僅流傳著有記無樓的閱江樓;閱江樓在西元2001年全數完工落成並對外開放,樓高約52公尺共有七層樓高,佔地面積約為3500平方公尺,朱楹、碧瓦和飛簷等等建築特色呈現突出的明朝建築風格,是南京旅遊的建築代表之一,民眾可以登上月江樓欣賞浩瀚的長江景色,令人心曠神怡、身心舒暢。

南京獅子山景區

南京獅子山景區是來到南京閱江樓景區可造訪的另一絕佳景點勝地,從1993年規劃、1998年建設至2001完工落成,擁有十分多樣化的旅遊景點,景區東部設有「沿街照壁」、「盧龍勝境」、「獅雄觀牌坊」、「牽馬出征」和「朱元璋雕像」等建築,加上盧龍湖的水色、馬蹄形山公園的秀麗景觀;獅子山景區內的古城牆是歷史遺跡之一,牆頂內側還闢有寬約2公尺的便道,讓民眾可以自由參觀,山腰東側有玩鹹亭、西有地藏寺。

南京旅遊

來到南京旅遊可前往長江大橋、中山陵、燕子磯、明孝陵、秦淮河風光公園、紫金山天文臺、湯山溫泉、鍾山風景名勝區、棲霞山、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獅子山和莫愁湖等等南京旅遊景點;此外,來到南京旅遊的同時千萬別錯過南京美食喔,像是南京板鴨、脆皮牛柳、鹽水鴨及臭麵筋等,都是來到南京的民眾可享受到的特色佳餚,讓您來南京旅遊留下深刻的回憶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8-16

鎮江

14:54

金山寺-1 / 台灣中國旅行社
  鎮江市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並與京杭大運河交界,西靠南京市,東與常州相鄰,北接揚州,隔江相望,枕山濱江面大江如畫,波光粼粼。鎮江市全市面積達384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5平方公里。現轄京口、潤州、新區等區;丹陽、揚中、句容等縣級市及丹徒縣。寧鐵路橫穿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長江三角洲是重要的物質集散中心。  鎮江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名城,風光旖旎,景色多彩多姿,至今有25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以《天下第一江山、山林城市》而名聞海內外。於東漢末年,孫權從蘇州遷到鎮江建都,定名為京城,不久又西遷南京,鎮江市改稱為京口。  附近有景點綺麗之金山,金山寺的冷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稱,享譽千古。金山寺是一座具有1600多年歷史的律宗古塔,建於六朝梁武帝時,原名為澤心寺。因為梁武帝曾在此設道場,改名游龍寺。傳說金山寺之名,是由於法海曾在此挖到金塊,因稱此寺為金山寺。  金山寺位於鎮江市區西北部,雄踞在長江南岸,山勢巍峨雄偉,景色美麗。西元1986年公佈鎮江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來鎮江旅遊,以春、秋兩季為最佳,適合旅遊。著名的景點有北固山、金山、焦山、金山寺…等風景區。地點: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

Read the full story

無錫

14:54

惠山寺 / 台灣中國旅行社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西北離南京180公里,東距上海120公里,西依惠山,並位於滬寧鐵路中段,太湖北岸,北臨長江,曾是我國四大米市之一,具有《小上海》之稱;亦有京杭運河縱貫全市,是中國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和旅遊勝地。全市面積4650平方公里。現轄有塘、馬山、南長、崇安、郊區等5個區,並轄有宜興、江陰、錫山等3個市。無錫境內氣候溫和,經濟發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魚米之鄉之稱,是一座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在太湖北岸的「無錫」,據說到漢代「有錫」的地名,但是錫採掘盡了以後變化了「無錫」。  於西漢高祖5年(西元前202年),置為無錫縣。元成宗元貞元年間(西元1295年),升無錫縣為州。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又降州為縣。清雍正4年(西元1726年),無錫縣分為無錫、金匱兩縣。西元1912年廢金匱縣。西元1995年6月廢無錫縣,改設為錫山市,變成一市管理三縣級市。是太湖地區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和工業城市,主要工業有紡織、電子、機械、輕工業…等。  附近景點有太湖、錫惠公園、蠡園、梅園、靈山大佛、寄暢園…等。地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太湖北岸

Read the full story

蘇州

14:54

周莊-水鄉澤國 / 余燕玉
蘇州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東北、京滬鐵路線上。古稱姑蘇,歷史悠久,以園林之美著名於世。現轄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吳縣、吳江等6市。於春秋時代為吳國國都,西元1945年始設為市。  西元1997年12月4日,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文明於世。典型的蘇州古典風景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園林甲天下,蘇州四大歷史名園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精緻典雅的古典園林名聞於世界,地處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的蘇州,距離上海80公里,交通便利,城外河道連結成網路狀,城內水巷縱橫,是個典型的水鄉澤國,有魚米之鄉以及東方威尼斯之美名。  蘇州周圍的城市周莊、同里、甪直是三個著名的江南古城,遊江南不到蘇州,可說是白來了一趟,於中國明清時期,蘇州經濟文化發展達到了鼎盛,蘇州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地點: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東北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5-13

金山寺

11:51

《新白娘子傳奇》正在熱播中,這個傳奇流傳的發源地就在金山寺。金山寺坐北朝南,大門開在西面,正對江流,這裏有很多特色的建築。寺中冷泉在金山西南,被唐代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泉水出自江中,清冽甘甜,旁邊有宋朝王安石、文天祥等手筆題詩。慈壽塔位於山頂,高約三十六米,磚木結構,七級八面,為金山標誌。由西面過牌坊經山門向東入寺,正面臺地上為大殿(後燒毀,近年重建),再上幾重平臺,臺上錯落佈置殿堂,即至崖腳。沿山脊線從南到北都有亭堂樓閣,佈局自由,輪廓起伏。北端聳起慈壽塔,為磚心木簷樓閣式,八角七級。塔旁觀音閣中,陳列著金山;四件鎮山之寶——西元前九世紀周宣王時鑄造的周鼎、三世紀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方孟獲時繳獲的銅鼓、明文征明手繪金山圖、蘇東坡的玉帶。

交通資訊

火車站乘2路車直達

Read the full story

蘇州-寒山寺

11:44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的西邊,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使寒山寺名 揚天下。

Read the full story

個園

11:43

圓主很喜歡木竹,取宋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清袁枚月映竹成千個字之句意,故名個園。個園是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的城市山林。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這裏最出名的便是石頭。春山,石筍參差,春意盎然。夏山,一座用太湖石堆疊的中空外奇、跌宕多姿。秋山,拔地數仞,有咫尺千里之勢,最富畫意。是用宣石堆起的冬景。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閃閃發亮,背光皚皚露白。有人說景石四標準:透、漏、險、瘦,似乎已成定論,春、夏、秋、冬四景安排巧妙,恰如經歷了周而復始的四季迴圈變化。整個園景猶如一幅構制巨大的畫卷,路隨景轉,景隨路換,疊山之外,園中又因勢散散落落佈置一些廳館樓臺、石橋小院,配上聯對匾額,風景的變換給你無限遐想。

交通資訊

到揚州汽車西站乘游1、游2路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3-17

惠山寺

17:02

惠山寺始建於西元423年,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曆山草堂。歷史上六經浩劫,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曾有過多名高僧在這裏駐錫或主持,眾多名流到此一遊或寄寓。 惠山寺在唐宋時,僧舍有1098間之多,香火很盛,寺院範圍包括愚公穀和寄暢園等地。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於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於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並特為惠山寺題額。同治二年,李鴻章軍和太平軍在此地打仗,惠山寺被毀,僅存寺門匾額,寺也被改為昭忠祠。惠山寺景區有如下古跡:唐宋石經幢、日月池香花橋、金蓮池金蓮橋、禦碑亭、聽松石床、明洪武古銀杏、龍眼泉、不二法門、碧螺泉以及羅漢泉、竹爐山房等。

交通資訊

公交2、4、10、15、16、56、83、88、91、207、208、216、801路、旅遊觀光巴士到錫惠公園或巴士酒家站下車。

Read the full story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14:10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簡介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人民廣場上,和重慶人民大禮堂相望,正式名稱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暨重慶市博物館,於西元2005年6月18日,正式開館,是一間國家級博物館,展出受保護的三峽文物以及重慶地區的標本和文物,讓民眾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發展;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整體規劃以重慶人民大禮堂為對稱軸,主軸線再以一個圓形將人廣場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建築相串連起來,成為附有設計意義的建築造景,是來到重慶旅遊可前往的旅遊景點,不只可欣賞許多歷史文物,也可看到富有設計感的建築景觀。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建築介紹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建築長約157.3公尺、寬約98.085公尺、高約32公尺,建築總面積約為40000多平方公尺,耗資約為6.5億人民幣,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面和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三位一體,且整體建築依地勢而建,呈現自然不矯情的山水園林景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共有5層建築,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十分耐震和耐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提供一個安全且完善的環境,讓民眾來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能夠玩得放心、玩得開心。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館介紹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收藏300000多件文物,展廳面積約為23225平方公尺,分為四個大主展區,「壯麗三峽廳」展出三峽的歷史文化、「遠古巴渝廳」展出昔日的歷史源頭文物、「城市之路廳」呈現重慶由古至今的變遷、「抗戰歲月廳」反映數十年前抗戰不懈的戰鬥精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區以「歷代書畫」、「歷代瓷器」、「歷代錢幣」、「漢代雕塑藝術」、「西南民族民俗風情」和「李初梨捐贈文物」為主題,另外設有國際學術報告廳、觀眾實踐中心、臨時展廳、社會教育區和綜合服務區等等。

重慶旅遊

來到重慶市旅遊的民眾除了可前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以外,其他像是重慶統景溫泉風景區、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解放碑廣場、巫峽、瞿塘峽、鬼城酆都、芙蓉洞、大足石刻、三峽大壩、朝天門、萬縣、白帝城、重慶黔江小南海旅遊景區和小南海地質公園等等著名旅遊景點,都是民眾來到重慶旅遊可探訪之處。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3-10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 Yuhuatai

18:06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簡介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外,曾經是佛教勝地、處決日本戰犯的刑場,已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聖地,列入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和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為江蘇省級紀念性風景名勝,由名勝古蹟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組成,包含雨花閣、曦園、二忠祠、木末亭、怡苑、梅崗、乾隆禦碑亭、辛亥革命人馬塚、甘露井、方孝孺墓等旅遊景點。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歷史發展

雨花台原名為「聚寶山」、「瑪瑙崗」和「石子崗」,傳說南朝梁武帝年間雲光法師在此講經,虔誠感動上蒼、落花如雨水般降下,並得「雨花台」之名,明朝「雨花說法」和清朝「木末風高」分別列入金陵十八景和四十八景中;雨花台是歷朝文人歌詠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東晉、南宋、清朝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雨花台都是戰亂的所在,1927年雨花台成為國民黨處置共產黨和革命民眾的所在,1949年中國政府便決定在此興建烈士陵園,以茲懷念烈士的精神。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雨花台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雨花台,平台狀的頂部高約100公尺、長約3500公尺,由東崗、中鋼和西崗等三座山崗組成,東崗可稱為梅崗、中崗可稱鳳台崗;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精神標誌陵園大門由花崗石打造,高約11.7公尺,進入大門的廣場設有一座高約10.3公尺、寬約11.7公尺的烈士雕像,係由179塊花崗石拼裝而成;沿著環陵大道可到達雨花台主峰,主峰上矗立著一塊高約4.23公尺的石碑,正面鐫刻由鄧小平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則為紀念碑文,在石碑前更設有一座高約5.5公尺的青銅雕像。

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旅遊

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南側的山崗,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館,U自型的空間規劃,同樣以花崗岩打造,長約94公尺、寬約49公尺,主體建築高約26公尺,建築面積5900平方公尺,紀念館內展示當年烈士們的遺像、遺書和遺物等相關歷史文獻;南京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江南第二泉是景區內另外一個招牌景點,原稱為「雨花拳」,擁有兩個出水泉孔,在泉水上面有一間二泉茶社,歷經百年的茶社原本是一座木造建築,但是白蟻的侵蝕不得不在2001年將二泉茶社翻修,以嶄新的面貌迎接遊客。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2-10

靈谷寺

15:44

靈谷寺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明太祖為靈谷寺親題 天下第一禪林匾額懸於寺內,明代的靈穀寺曾經占地500畝、寺被僧人1000余名、下轄12座佛寺。進入靈穀公園紅山門正門,以公園為中心分界,景點佈局分為三大部分。西邊景點多與神僧寶志有關,包括志公殿、寶公塔、三絕碑、飛來剪、蟠龍石等等,古跡古樸,而且還有極為傳奇的神話寓言。中間部分有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系列建築和遺址。包括祭堂——無梁殿,這也是我國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拱券結構建築;陣亡將士紀念碑,現名松風閣;陣亡將士紀念塔,又稱靈穀塔或九層塔,可以登塔俯瞰金陵全景。東邊有佛教名寺——靈穀寺,寺中殿宇參差、香火興旺,尤其是玄奘法師頂骨舍利為佛家珍寶。靈谷寺廟再向東,有民國時期兩位要人之墓——鄧演達墓和譚延墓。

交通資訊

當地乘游3路、9路車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燕子磯公園

15:43

燕子磯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燕子磯,形同燕子,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 燕子磯與毗臨的沿江幕府山岩山十二洞開成了一組秀麗的自然山水書卷,是六朝古都著名的風景名勝。在古金陵四十八景中,公此一在、帶就占六景:燕磯夕照、永濟江流嘉善聞經、化龍雨地、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曾有明代焦竑曰:金陵佳麗地,北郊為最及抗清名將史可法有詩曰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里。磯頭灑清淚,滴滴沉江底。來稱讚她的優美風景。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次登燕子磯。西元1751年暮春,當首次來游燕子磯時,即被這裏的壯麗景色所陶醉,乘興作詩一首:當年聞說繞江瀾,撼地洪濤中下看。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村耕鑿久相安。並親筆禦書燕子磯三個楷書大字,地方官府製成巨型禦牌,造亭一座,屹立在燕子磯山峰這巔。在燕子磯山上臨崖處,有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手書:想一想,死不得的石碑一塊,背面尚有幾行春風化雨,暖人心脾的勸誡語。這是當年在燕子磯鄉曉莊村辦學期間,聽說經常有失意人來磯頭跳崖,他十分婉惜,於是便帶著學生在此豎了勸誡碑,此後確實感化勸導了許多失意輕生者。

交通資訊

當地乘8、64路、燕堯線公車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瘦西湖

15:41

瘦西湖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城西北,六朝以來被稱為風景勝地,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成為揚州雍容華貴的象徵。 歷史上有瘦詩歌這樣形容瘦西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以瘦為特徵,湖面寬窄不一,園林建築古樸多姿,小船在其間穿梭,景色不斷變化,引人入勝。 瘦西湖與杭州西子湖相比,一個如豐滿秀麗的雍容少婦,一個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十裏的瘦西湖,景點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台、月觀、五亭橋、白塔等名勝。

交通資訊

當地可乘21路、22路到達,位於大明寺對面。

Read the full story

澄虛道院

15:40

澄虛道院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澄虛道院俗稱‘聖堂’,建于宋元佑年間(1086-1093年),占地1500平方米,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院內主要建築有玉皇閣、文昌閣、聖帝閣等。自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恢巨集,清乾隆時,已形成前後三進的宏大建築,為吳中地區知名道院之一。據清《周莊鎮志》記載,清康熙25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擴建玉皇閣,越五年,又於閣西建文昌閣。乾隆16年,道士蔣南紀在山門外建聖帝閣,閣鄰普慶橋,由此形成三進格局。正殿玉皇閣為宋代建築,正中供奉先天鬥姆大聖元君塑像,又稱鬥姆殿。道院與蘇州玄妙觀同屬正一派。故在鬥姆像之前還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塑像。指歸閣上,初有關雲長塑像外,還有三十六尊天神天將,表情、姿態、器仗,衣著各不相同。聖帝,正中端坐玄天上帝,兩旁則是雷公、電母、托塔天王李靖等八位天神天將。

交通資訊

乘坐專線:蘇州-蘇嘉公路-吳江市區(松陵鎮)-松北公路-平望-滬青平公路-北厙-金家壩-周莊

Read the full story

影視基地

15:38

影視基地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無錫中央電視臺影視基地是中國第一家集影視製作和文化旅遊兩大功能於一體的影視旅遊勝地。她擁有唐城、三國城、水滸城三大景區和完備的影視製作設施,其規模宏大的人造文化景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齊全的影視拍攝功能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劇組和遊客。內設的場景大部分以古代的景觀佈局。唐城、三國城、水滸城占地共達1597畝,分別體現盛唐金碧輝煌、三國雄渾剛勁、北宋工巧華麗的建築景點特色,《貴妃冊封》、《三英戰呂布》、《義取高唐州》等場面宏大的演出節目都是從這裏拍出來的。 中視股份的影視服務功能日益齊全,一座720平方米、兩座1200平方米的攝影棚,內有化妝間、演播廳並配有一整套影視製作設備,還能為劇組拍片提供食、宿一條龍綜合配套服務。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內最大的電視媒體,其所建設的影視基地也享有盛名。無錫、南海兩大大影視基地,更是CCTV的形象代表。

交通資訊

當地乘公交212、820路,旅遊觀光巴士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滄浪亭

15:34

滄浪亭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滄浪亭面積約16.5畝,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古典園林, 具有宋代造園風格,是寫意山水園的範例。滄浪亭,園內小溪環繞,古木參天,亭臺樓閣匯織成優美的風景畫。古亭石枋上滄浪亭三字為俞樾所書,亭柱有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過亭向北,沿長廊而行,透過廊壁上的漏窗,可略窺園外風光。這些漏窗無一雷同,被稱作滄浪亭一絕。

交通資訊

當地乘遊2、4、5線、1、14、28、30、51、101、102、103、701路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楓橋

15:28

楓橋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楓橋、江村橋自古有名,距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清咸豐十年毀于兵亂,同治六年重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區于蘇州城西3.5公里處的古運河畔。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稱五古。 寒山寺楓橋是蘇州風景名勝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張繼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國膾炙人口,更遠度重洋傳到日本和歐州等國。鐵鈴關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又名楓橋敵樓,蘇州唯一現存的抗倭遺跡。楓橋古鎮一面臨河,蜿蜒曲折,具有典型的運河水鄉風貌。

交通資訊

當地乘遊3線、3、6、9、17、21、31、301路車可達。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