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Xinjia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Xinjia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3-08-12

高昌故城

16:04

高昌故城 / 四川旅遊信息網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約45公里。周長5公里,占地面積220萬平方米,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故城分內城、外城、宮城三部分,是我國古代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高昌故城奠基於西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最早稱高昌壁,為漢、魏、晉歷代戊己校尉屯駐之地。西元327年,前涼張駿在此圍起高昌郡。西元460年,北涼王沮渠安周被柔然所殺,建立高昌王國,立闞伯周為王。此後張、馬、(左麥,右是掬的右半部)氏在高昌相繼稱王,其中,(左麥,右是掬的右半部)氏稱王時間最長,達140年之久。西元640年,唐朝統一高昌,在此設西州,下轄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個縣。九世紀中葉以後,回鶻人(今維吾爾)在此建立了回鶻高昌王國,1209年高昌回鶻臣屬蒙古。十三世紀中葉以後,天山以北蒙古遊牧貴族發動叛亂。1275年一次發兵十二萬圍攻高昌達半年之久。高昌王火赤哈爾的斤戰死疆場。高昌城在這場戰火中被毀。 故城至今雖歷經了二千多年的風風雨雨,然而矗立在四周的高大城牆、馬面、大殿、佛塔、僧房、可汗堡等仍歷歷在目,給遊人勾勒出一幅高昌當年興盛繁榮的景象。

Read the full story

柏孜克裏克石窟

16:03

柏孜克裏克石窟 / 四川旅遊信息網
柏孜克裏克石窟位於吐魯番城東北45公里的火焰山木頭溝中。最早開鑿於西元5、6世紀。唐代稱寒戎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洞窟40餘個,保存壁畫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新疆古代留存下來的著名佛教遺跡之一。 石窟高低錯落地分佈在火焰山中部一列斷崖的山腰,四周荒山赤嶺,寸草不生,但崖下一泓清泉,帶來一片綠蔭。大大小小的洞窟有的倚崖壘砌,有的利用崖壁鑿成,有的洞窟鑿好以後前部又用土坯砌築。洞內佛像已蕩然無存,只有一部分壁畫歷經自然和人為的種種劫難之後保存到現在。 壁畫的內容主要是描繪釋迦牟尼無數世前供養諸佛的誓願圖和經變畫,以及眾多的千佛像和供養人像等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特別是這處石窟群中的許多洞窟都是回鶻高昌時期由當時信仰佛教的回鶻(維吾爾人的祖先)王公貴族捐資修的或者重新裝修的,壁畫不但反映了古代維吾爾人信奉佛教的盛況,也將他們的衣著服飾、屋宇、伎樂等等描繪了下來,為研究維吾爾族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Read the full story

交河故城

16:03

交河故城遺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西10公里,雅爾乃孜溝村兩河床之間的臺地上。 故城左右河水環抱,恰似一座土島雄踞河中,土島平面呈柳葉形。故城地形狹長,作西北一東南走向,長1760米,最寬處300米,崖高3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集中在臺地的東南部,為古城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考古資料證明,遠在原始社會時期,交河附近已有人類活動。西元前2世紀前後,姑師(後稱作車師)人已將交河作為政治活動中心之一。《漢書•西域傳》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西元前1世紀,西漢政府派士卒屯戍交河。西元450年,北涼沮渠安周攻破交河,車師前國覆滅。西元5世紀末,高昌王國立,交河歸屬高昌,設交河郡。西元640年唐朝平定高昌,以其地為西州,交河是唐王朝的屬縣。唐在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曾設在這裏(西元640-658年)。西元840年,回鶻一支,自漠北草原西徙新疆,建回鶻高昌王國,王都設在高昌。交河是王國屬下的軍事重鎮之一。西元1269年,爆發了元帝國屬下海都、都哇叛亂。同年海都圍攻北庭。從此,回鶻高昌勢力日衰。西元1283年,回鶻高昌王室被迫東遷甘肅永昌。西元1383年,別失八裏的察合台汗黑的兒火者攻破高昌、交河。此後,交河故城逐漸毀棄。 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在相當一段時間裏,是古代西域政治、軍事、屯田的中心之一,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交河故城是三代國師、漢、回鶻等民族先後共同開發、建設的歷史碑。它至今巍然屹立於吐魯番大地,對研究東西文化交流、絲綢之路歷史、中亞文明史以及中國古代城市建築、宗教、藝術等有重大科學價值。

Read the full story

火焰山

16:02

火焰山 / 四川旅遊信息網
火焰山由紅色砂岩組成形似一條赤色巨龍,東起鄯善,西至吐魯番,橫臥於吐魯番盆地中 部,全長98公里,南北 寬9公里,一般高度500 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 吐峪溝附近,海撥831.7米,據地質學家說,火焰山是天山東部柏格達山 南坡前山帶一個短小的 褶皺,形成于喜馬拉雅 造山運動期間,距今約 有二千萬年。 火焰山上幾乎寸草不生,山色青紅似火,加上酷夏十分炎熱,明初人們將其自然外貌與炎 熱氣候相聯繫,進而改名為火焰山。這裏是全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70度以上,沙窩裏可烤熟雞蛋。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穀,主要有桃兒溝、木頭 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而這些溝穀中卻綠蔭蔽日,風景秀 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火焰山有其獨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 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把火焰山與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繫在一起,使火焰山披上一層神奇色彩,成了一座天下奇山,成了人們嚮往的遊覽勝地。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7-25

天池

19:15

天池01 / 星空聯盟旅行社
我國有許多稱為天池的高山湖泊,但是,最著名的天池大概應數在新疆境內的天池了。天池位於天山東段最高峰柏格達峰的山腰,距烏魯木齊約110公里,它的水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遊覽勝地,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區。 天池池水清澄,碧藍碧藍的,看了就叫人感到喜歡。湖的面積並不,不到5平方公里,形狀是狹長形,長約3000米,最寬處約1000余米。湖水最深處約100米。即使是盛夏天氣,湖水的溫度也相當低,乘遊艇在湖面上行駛,一陣陣涼風吹來,暑氣全消,時間長了,還會感到寒冷,需要穿上毛衣才能抵禦。因此,這裏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背靠柏格達峰。此為天山第二高峰,海拔5400米,山峰終年積雪。站在天池邊上,眺望皚皚雪峰,別有風味。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許多雲杉林,雲杉形如寶塔,直刺雲天,是著名的風景樹木。深綠的雲杉林,挺拔、整齊,很有氣勢,顯示出一種高山風景區特有的景色。清澈的湖水,皚皚雪峰和蔥蘢挺拔的雲松林,構成了天池的迷人景色。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