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瑞芳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瑞芳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1-11

黃金博物館

18:27

黃金博物館鎮館之寶220公斤999純金大金磚 / 鄭瑄頤

黃金博物館簡介

黃金博物館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金光路黃金博物園區內本山五坑旁,是黃金博物園區的一部份;黃金博物館由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台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黃金博物館訴說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讓現代的人們也能體驗金瓜石昔日的繁榮光采。

黃金博物館的一樓展覽室

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展覽室的常設展分為幾個主題,『溯歷史金河』- 將金瓜石的歷史分成大航海時代(十六世紀左右)、清領時期(1890-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民國時期至台金結束營業(1945-1987)四個時代做介紹;『大金瓜露頭』-金瓜石的地名即從這座貌似南瓜的山頭而來,台語的金瓜即為南瓜,所以就叫做金瓜石,但是由於台金公司的開採,所謂的大金瓜露頭已不復存在;『本山坑道模型』-本山下的坑道全部接連在一起,全金瓜石地區坑道總長度達600多公里,深度則到達海平面下132公尺處;『早期採礦流程』-從爆破鑿洞到礦石開採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民眾眼前;『坑外運輸系統』-從最早被當作運輸工具的馬、電車至柴油車的發展,還有少數供人乘坐的平台車讓民眾參觀;『私人煉金情境模擬』-金瓜石當地煉金時多採用氰化煉製法,稱私入礦坑盜採金礦的淘金客為散花仔,以土法提煉有別於台金公司以機械化的選礦與煉礦,情境模擬得十分逼真;『盟軍戰俘營』-1942年英軍將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治時代時從事採礦的工作,少量的糧食配給以及惡劣的環境,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因此而病死或是虛弱到無法工作,新的戰俘陸續來此地補充,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這些陳年往事都讓我們感覺歷歷在目。

黃金博物館的二、三樓

黃金博物館的二樓也有常設展,共有三個主題:『金的運用』-讓民眾瞭解金在生活、科技上到底有什麼可運用之處;『家』-家是以523隻金螞蟻為主體的生態作品,每隻螞蟻栩栩如生,讓人不禁以為是活生生的螞蟻;『大金磚』-一塊高達220公斤的999.9純金的大金磚,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220公斤的黃金可能需要開挖4000萬公噸的礦石才有可能集成。黃金博物館的三樓則為『淘金體驗區』,讓民眾體驗用淘金盤淘洗砂金的樂趣,園區並附送小瓶子讓民眾將淘洗到的砂金帶回家。

金瓜石的金、瓜、食

金瓜石的金讓昔日的金瓜石繁榮興盛,讓今日的金瓜石成為民眾懷舊的好地方;金瓜石的瓜就是整座山脈的外觀,名稱也由此而來;金瓜石的食,金瓜石的地瓜、酸菜白帶魚湯都是金瓜石道地的料理,來到金瓜石可要好好品嚐一番。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三號:於濱海交流道下(循往東北角海岸指標),接2丁省道(瑞八公路)經瑞芳到瑞濱,再接2號省道東行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2.經基隆市區接2號省道(北濱公路)往宜蘭方向,過八斗子、深澳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3.國道一號:於瑞芳暖暖交流道下,轉台2丁省道再往九份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北迴鐵路到瑞芳站下車,再換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2.客運:於基隆火車站旁搭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Read the full story

2005-04-12

風箏博物館

13:31

風箏博物館簡介

風箏博物館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頌德里坑尾巷,創立於民國85年6月,是世界上第三座專門蒐藏、教學、表演及展覽風箏的博物館;風箏博物館館藏約有2000種來自世界各地名家風箏和國際風箏比賽的得獎作品,讓民眾欣賞到不同風格的風箏特色,了解全球各地的風土民情以及藝術文化。

風箏博物館-館內介紹

風箏博物館位於1、2樓,其展示區共分為『台灣創作區』、『中國大陸展覽區』、『國外展覽區』、『風箏材料展覽區』等4區,展出內容相當豐富,並且每一幅風箏旁均附有說明,讓民眾在欣賞藝術品之餘更能了解藝術品的深層意義,此外在二樓有完整的風箏史簡介與影片介紹,提供遊客對風箏更全面性的認識;風箏博物館內最特別的展品莫過於一個僅有1.5公分寬的迷你風箏,可能是世界上最小尺寸的風箏作品。

風箏博物館-風箏體驗活動

風箏博物館於4樓開放團體參觀者預約現場風箏教學活動,此外還提供團體導覽解說活動,有博物館導覽及戶外導覽兩種,前者只要是團體且預約除門票外不需外加費用,戶外導覽則須付費請專人導覽解說九份和金瓜石的天然景觀及人文遺址;另外風箏博物館還會舉辦風箏比賽、表演活動、兩岸風箏技藝研討交流活動、出版風箏欣賞、教學等書籍,讓民眾更能體會風箏之美。

風箏簡介

風箏為中國人發明,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最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從馬可波羅回義大利開始將風箏傳至世界各國。

瑞芳鎮旅遊

瑞芳鎮是大台北相當出名的旅遊名勝,當地不僅擁有十分具有日據時代的風情,更是風景名勝眾多的地區,例如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園區、黃金瀑布、鼻頭角、金瓜石、三貂嶺古道、福山宮、九份文史工作室、瑞濱等等,讓您度過悠閒的美好時光;此外,瑞芳的美食也不可錯過,火車站前的龍鳳捲、蕃薯粿,以及九份芋圓、山藥料理、芋頭蕃薯、鯊魚羹、草仔粿、芋頭粿等等,體驗瑞芳的道地口味喔!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瑞芳交流道下,接台2丁線過瑞芳橋右轉102縣道,過九份派出所後即可到達風箏博物館。★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北迴線火車至瑞芳站下,轉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之班車至天判堂站即可到達風箏博物館。2、客運:由台北中崙站、松山火車站搭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之班車至天判堂站即可到達風箏博物館。

Read the full story

黃金瀑布

13:26

黃金瀑布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位於金瓜石往水湳洞的公路邊,早期曾經叱吒一時現已廢棄的台金公司,在金瓜石及九份產礦由於山泉水與雨水滲入,礦砂沉積溪床,並有菌類附著滋生,水質飽含氧化的金屬礦石顏色,而形成金黃色的瀑布景觀,當地居民故稱為『黃金瀑布』。身處瀑布旁的台金舊礦場,可俯瞰陰陽海,景觀十分詭異;還可遠望雞籠山上的金瓜石山城,以及蜿蜒的金水公路。是個適合拍照好景點,同時也是很受歡迎的婚紗照拍攝地點。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 國道一號:由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後 → 接102線道 → 經瑞芳 → 九份 → 即可到達。 2. 走濱海公路,由瑞濱轉入九份,或由水湳洞經金瓜石到九份。3. 台北 → 貢寮 → 吉林村 → 吉林國小 → 內寮登山口(步行約30分鐘)→ 桃源谷。 ★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1. 從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福和客運,於九份下車。 2. 國光客運台北西站:台北(往羅東、宜蘭)→ 基隆 → 東北角海岸 → 頭城火車:1.從台北搭乘台鐵火車 → 至瑞芳站下車 → 再轉搭基隆客運 → 於七番坑或九份站下車 → 即可到達。 2.從台北搭乘台鐵火車 → 至貢寮(或福隆)站下車 → 轉台汽客運 → 天公廟站(草嶺古道)→ 即可到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8-18

基隆山

12:11

基隆山簡介

基隆山是位於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原名雞籠山,因貌似雞籠故名之,海拔高度約為588公尺,是一座錐形死火山,登山口位於隔頂,可於山頂平台眺望鼻頭角、水湳洞、八斗子以及和平島的海岸線;由於基隆山從金瓜石遠望過來狀似一個孕婦仰臥在大地上,因此又有『大肚美人山』的稱號。

基隆山的地理環境

基隆山屬於基隆火山群是一座錐形死火山,西側即為基隆港,大約距今170萬年前時活動,石英安山岩侵入時同時發生的礦液而產生了金銅礦床,也就是讓金瓜石、九份因為礦業開墾而風光一時;基隆山上的植物以五節芒為主,幸運的話更能看到罕見的台灣野百合。

基隆山的傳說

基隆山原名雞籠山,至清朝光緒6年才取『基地昌隆』之義更改為基隆山;雞籠山有個傳說,清朝時傳說這裡是台灣龍脈的龍首,基隆嶼就是龍珠,所以雞籠山不可以開挖不然會遭天譴,但是就有不肖份子-林英林黨兄弟利用這個傳說,開始對基隆山開挖,獲得許多金礦然後逃走,留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傳說。

黃金之旅

民眾來到台北縣瑞芳鎮,可計劃前往黃金博物園區,除了能了解金瓜石地區的歷史發展之外,更能在黃金博物館內體驗淘金樂,更是民眾來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錯過的體驗;此外,從黃金博物園區周圍也有許多景點,例如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金字碑古道等,經由水湳洞更是可以通往九份,讓金瓜石、九份串成系列的旅遊絡線,民眾不妨利用週休二日假期,規劃一趟金瓜石、九份玩透透之旅。

Read the full story

無耳茶壺山

12:11

無耳茶壺山簡介

無耳茶壺山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東處、金瓜石旁,由於從九份往雙溪的102號公路望去,其山頂的岩峰像是一只沒有耳朵的茶壺故名無耳茶壺山,另由水湳洞仰望此山,又似一頭欲獵食的猛獅,也可稱作獅子岩;無耳茶壺山是一個由沈積岩矽化的角礫構成的山體,海拔約為580公尺,是金瓜石的最佳地標,亦是金瓜石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象徵。

無耳茶壺山的登山步道

無耳茶壺山的登山步道從金瓜石金光路開始,勸濟堂後方礦道往上爬,約有300公尺是石階步道,經過寶獅亭即可到達無耳茶壺山之山頂,瞭望整個海岸線,可東眺太平洋,南望半屏山,草山青翠連綿的山脈,還可以欣賞對面的基隆山(大肚美人山) 以及金水公路的迴頭彎、濱海公路的陰陽海,路途約為2個小時,沿途視野寬廣,返程由半平山經燦光寮山續接草山公路。

金瓜石、九份

金瓜石與九份從日據時代採礦時期的興盛,至今成為民風純樸、觀光興盛的好地方,金瓜石與九份的老街情懷,讓人流連忘返,基山街為九份地區最熱鬧的商店街,鄉土小吃芋仔蕃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皆位於此路上,環山面海,擁有變化多端的山海美景;為一座小小的山城,保有著純樸的舊日生活風貌。

黃金之旅

民眾來到台北縣瑞芳鎮,可計劃前往黃金博物園區,除了能了解金瓜石地區的歷史發展之外,更能在黃金博物館內體驗淘金樂,更是民眾來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錯過的體驗;此外,從黃金博物園區周圍也有許多景點,例如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金字碑古道等,經由水湳洞更是可以通往九份,讓金瓜石、九份串成系列的旅遊絡線,民眾不妨利用週休二日假期,規劃一趟金瓜石、九份玩透透之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八堵交流道下,續行台2丁線至瑞芳鎮轉102縣道(瑞雙公路),於基隆山登山口轉北34(瑞金公路)行駛即可到達無耳茶壺山登山步道。2、國道三號:由汐止交流道下,轉國道一號由八堵交流道下,續行台2丁線至瑞芳鎮轉102縣道(瑞雙公路),於基隆山登山口轉北34(瑞金公路)行駛即可到達無耳茶壺山登山步道。★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乘火車至瑞芳火車站,轉乘公車往金瓜石方向之班車至金瓜石站,由黃金博物館園區進入無耳茶壺山登山步道。2、客運:由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松山火車站口、瑞芳火車站搭乘基隆客運往九份、金瓜石、瑞芳方向之班車至金瓜石站,由黃金博物館園區進入無耳茶壺山登山步道。

Read the full story

黃金博物園區

12:10

環境館區入口廣場 / 陳諺慧

黃金博物園區簡介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台北縣瑞芳鎮的金瓜石,園區自民國91年起開始籌建,於民國93年11月4日開園,為全台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園區,將金瓜石地區珍貴的自然、礦業遺址、景觀特色、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做一完整的保存。黃金博物館園區的代表圖案為一個旋轉律動的書法字『G』,這具有兩層的意義分別為GOLD(Gold Ecological Park)和GREEN的意思,其中GREEN更代表著黃金博物館園區整合了人文的資源,發展成有生命的博物園區,更期許能為金瓜石當年的繁華再創另一階段不朽的黃金傳奇。

黃金博物園區園內介紹

黃金博物園區佔地廣達5公頃,以煉金樓、礦場場長三毛菊次郎宅、高階管理人員居住的日式宿舍及太子賓館為園區內的主要建築特色。黃金博物園區的主要館區規劃有『黃金博物館』介紹與展示礦業文化及黃金物理特性;『本山五坑』坑道體驗-讓民眾能夠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環境館』-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太子賓館』只有開放庭園供民眾參觀,體驗日式宮廷建築之美;除外,也設有『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遊客園區導覽、園區折頁索取及輪椅借用等相關服務諮詢。

黃金博物園區的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位於本山五坑旁,是許多遊客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不遊的一個地方!黃金博物館是昔日的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重整修蓋而成的,更代表著金瓜石昔日礦業的歷史及文化;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的展覽室有本山坑道、金瓜石的脈況以及古早的採礦工具等文物、文獻的展示;二樓則以黃金為主題的介紹,介紹了黃金的性質及黃金相關的藝術,還展示一塊重達220公斤且擁有金氏世界紀錄的999大金磚,更成為黃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此可要親自體驗摸摸看喔!

黃金博物園區的本山五坑

金瓜石地區的坑道總共有600多公里,而本山地區就有9個坑道,目前開放參觀的本山五坑坑道,在開放的170公尺礦坑道內還設有礦工蠟像,讓民眾也能了解早期礦工辛苦工作的情況;本山五坑坑道內每隔10幾公尺就設置一展示點,並有感應式語音導覽,當感應器偵測到遊客時,自動亮燈探照,並出現模擬礦工的對話,解說活潑生動,很有臨場感;更特別的是,途中有模擬坑道爆破的場景,讓遊客十分驚奇,由於採取自導式的感應式導覽,讓遊客能自己調整步伐導覽整個坑道。

黃金博物園區淘金去

來到黃金博物園區,除了能了解金瓜石地區的歷史發展之外,更能在黃金博物館內體驗淘金樂,更是民眾來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錯過的體驗;此外,從黃金博物園區周圍也有許多景點,例如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金字碑古道等,經由水湳洞更是可以通往九份,讓金瓜石、九份串成系列的旅遊絡線,民眾不妨利用週休二日假期,規劃一趟金瓜石、九份玩透透之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三號:於濱海交流道下(循往東北角海岸指標),接2丁省道(瑞八公路)經瑞芳到瑞濱,再接2號省道東行即可到達黃金博物園區2.經基隆市區接2號省道(北濱公路)往宜蘭方向,過八斗子、深澳即可到達黃金博物園區3.國道一號:於瑞芳暖暖交流道下,轉台2丁省道再往九份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園區★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搭北迴鐵路到瑞芳站下車,再換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園區2.客運:於基隆火車站旁搭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園區

Read the full story

2003-08-12

豎崎路

18:41

豎崎直行 / YMCA青影社
豎崎路,貫穿九份地區的重要縱向道路,綿長的石階,九份淳樸的美,盡收眼底,來九份如果沒有走過豎崎路就不算來過九份。豎崎路在早期是重要的交通與補給路線,石階、茶香、日式老房,勾勒出一幅懷古美景,也就是這股特殊的美,吸引遊客、創作者、媒體攝影、取景。  整條路,全由石階所組成,沿著石階一步步向上走,就更接近九份.由北濱公路瑞濱起,自山谷間稜線見石階,直上九份,汽車路、輕便路、基山街及崙頂路橫向道與其穿插相間;沿途,由台陽礦業事務所、九份派出所、彭園、九份金礦博物館、昇平戲院、聖明宮以及九份國小這些具代表性的景點,更增添豎崎路的可看性。  日據時期,本路原為「保甲路」,與另一條水平的保甲路成T字形,九份地區最早交通要道, 開闢公路之前為對外出入之主要道路之 一,而目前九份各攬風華的茶藝館多設立在此,拾級而上,濃郁茶香迎風飄來,挑動你我的味覺神經.

交通資訊

★ 搭公車: 從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福和客運,於九份下車。 ★ 自行開車: 1. 由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後,接102線道經瑞芳到九份。 2. 走濱海公路,由瑞濱轉入九份,或由水湳洞經金瓜石到九份。

Read the full story

金礦博物館

18:23

金礦博物館位於九份老街旁,所珍藏的各式礦石號稱歷經百年來收集難得一見。館內除各式礦石外尚有專人表演沙金的製鍊萃取過程,尚有錄影帶欣賞以及詳實的口述解說,各式採礦器具一一標示列出,若有不解之處可隨時向解說人員請教,館內兩層,第一層為礦石展示區,第二層為影片欣賞與沙金萃取表演區。如果要深入瞭解九份歷史,礦石館一定要去,想像當時繁華熱鬧與採金礦的情景。

交通資訊

搭車: 公車: 從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福和客運,於九份下車。 開車:1. 由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後,接102線道經瑞芳到九份。 2. 走濱海公路,由瑞濱轉入九份,或由水湳洞經金瓜石到九份。

Read the full story

九份文史工作室

18:22

為羅濟昆先生於民國七十六年起,以攝影記錄九份文化為主,為文字資枓整理影像記錄,生活文物,採金工具的搜集及展示,為使來九份的朋友除了看山看海之外 能更深入瞭解.  自從電影、電視廣告、報章雜誌等媒體將九份炒熱成觀光區後,大量遊客雖帶給九份經濟發展商機,但大多數卻不知如何欣賞九份之美及文化內涵,甚至該看到的沒看到,不該看的卻都看到了,影響九份居民生活甚巨,故此, 羅先生於民國八十一年十月成立了九份文史工作室,將多年來記錄拍攝九份的攝影作品,搜集的文史資料、文物等開放給大家免費參觀,希望透過工作室的開放與展示,能多一認識九份文化的管道。  另為使來九份的朋友除了看山看海及品嚐芋圓小吃以外,能對“ 金仔的故鄉”更深入瞭解其文化內涵之美,特提供以下服務,希望大家來九份都有一趟知性與感性兼俱的豐富體驗,不致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文史工作室提供:資訊服務 - 學術團體研究及媒體採訪報導資料,住宿旅遊諮詢,行程設計安排。知性導覽 -由文史工作者帶領大家,以解說導覽的方式,作一趟山城巡禮,更瞭解九份礦山聚落的特殊景觀、人文特色及礦工文化之內涵。 幻燈欣賞 - 幻燈欣賞是攝影家羅濟昆先生自民國76年迄今,透過鏡頭長期拍攝觀察九份人事地物之變化,包括正消失之礦業生產文化、建築景觀,作一完整記錄,同時將九份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日出日落夜景之變化一一呈現給出來。

交通資訊

公車:1. 從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福和客運,於九份下車。 開車: 1. 由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後,接102線道經瑞芳到九份。 2. 走濱海公路,由瑞濱轉入九份,或由水湳洞經金瓜石到九份。

Read the full story

九份侖頂福山宮

16:16

福山宮廟中廟 / 台北市YMCA青影社
位於台北縣瑞芳鎮九份欽賢國中站牌旁,距今已有兩百年歷史,是九份最早移民所設立,廟宇以裸女為斗拱,為一別具特色之廟宇建築雕飾,起初只是一座兩公尺的小廟,日據時期,金礦工人為求採金經常到此許願能挖到大金脈,由於採礦日盛,此廟甚為靈驗而香火鼎盛,為容納接踵而至的眾多信徒,於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原欲將廟宇拆除,重建大廟,但請示土地公未獲批准,因此在不動原來風水的原則下原址加蓋,遂形成現在三開間「廟中廟」的特殊景觀,前後共大整修擴建四次,每修建一次,規模就增大一些,不過似乎只有小廟頗有靈驗,值得一遊.

交通資訊

從台北中崙站搭往金瓜石的台汽客運,或自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瓜線基隆客運班車,於九份下車。自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2丁省道至瑞芳,再右轉102縣道,即可抵九份,自交流道至此約15.1公里。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12-09

九份 Chiufen

11:47

老街入口 / 孫菽蔓

九份簡介

九份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是昔日台灣的採金礦中心,環山面海,擁有變化多端的山海美景,為一座小小的山城,保有著純樸的舊日生活風貌,但在金礦產業漸漸沒落之後,九份的輝煌時期便走向歷史;時至今日,由於觀光產業的興起,九份又恢復到以往的繁榮,在老街上處處是人聲鼎沸,忙碌的都市人在這裡找到一處可以放鬆心靈的地方。

九份的歷史發展

九份的歷史發展根據《台北縣誌》上的文獻資料顯示,在清朝初年的時候這裡的村落只住了9戶人家,因此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或是貨船來到時每樣東西都是要九份,後來九份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這裡的地名;清朝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在九份地區發現砂金,淘金與採金的人潮便逐漸湧入此地,於是展開了淘金歷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淘金熱潮減退,人潮也漸漸散去,終於在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

九份老街的特色介紹

由於九份依舊保留著日據時代的舊式建築,其主要的景觀聚集在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土小吃芋仔蕃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設置於此,還有觀景台可以看九份的海景;豎崎路是特殊的丰」字道路,為九份的直向道路,絕無僅有的階梯路上有很多觀景茶館;輕便路上則有許多九份民宿,還有九份金礦城懷舊壁畫。

九份美食

九份的懷舊氣息,自然而然的也承襲的許多美食,例如香Q有勁的芋圓,除了原有的地瓜、芋頭口味之外,還有特別的抹茶口味,冷熱皆宜喔;紅糟肉圓則以傳統古法製作內餡兒,搭配上軟嫩的外皮,味道恰如其分的醬料,在您口中形成絕妙的滋味;此外還有黑糖麻糬、豆腐乳、無鉛土皮蛋等等,都是相當美味的伴手禮喔!

瑞芳的黃金之旅

民眾來到台北縣瑞芳鎮,可計劃前往黃金博物園區,除了能了解金瓜石地區的歷史發展之外,更能在黃金博物館內體驗淘金樂,更是民眾來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錯過的體驗;此外,黃金博物園區周圍也有許多景點,例如地質公園、黃金神社、無耳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金字碑古道等,經由水湳洞更是可以通往九份,讓金瓜石、九份串成系列的旅遊絡線,民眾不妨利用週休二日假期,規劃一趟金瓜石、九份玩透透之旅。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八堵交流道下,接102縣道至瑞芳鎮續行即可到達九份。★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捷運忠孝復興站搭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之班車(國道)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2)、由基隆火車站前搭乘基隆客運往金瓜石方向之班車(公路)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2、公車:由瑞芳火車站前搭乘825至舊道站即可到達九份。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27

瑞濱濱海風景區

10:16

濱海公路下望石岸1 / 郭香妙
***目前已無瑞濱濱海風景區,該地屬於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  北海岸的地形變化萬千,因地處東北季風的切入面,在經年風吹海蝕下,形成了變化豐富的海蝕地形與奇岩怪石等景象,使得北部濱海公路在假日人潮絡譯不絕,成為熱門的觀光風景線!  瑞濱濱海風景區位在瑞芳鎮沿海的濱海公路旁,屬北海岸風景線上,自然也是美景處處,吸引無數遊客了!特別提醒的是,由公路下海岸風景區並無開發道路,須緩步走小石徑,要格外小心!

交通資訊

走北海岸濱海公路至瑞濱,在靠海站牌附近找石徑下即抵。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26

金字碑古道

09:57

登山口 / 劉家琛

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簡介

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是淡蘭古道今日的支線之一(包括草嶺古道、隆嶺古道),從淡水、基隆、瑞芳、三貂嶺,最後經過雙溪和草嶺而進入宜蘭,在昔日採煤業發達的時代相當興盛,屬於大基隆煤礦的產地,是侯硐、三貂嶺、平溪和十分寮等地居民重要的出入道路,但隨著煤礦枯竭而漸漸落寞,近年來旅遊風氣盛行又再度成為民眾熱門的旅遊景點。

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的歷史發展

淡蘭古道(包含草嶺古道、隆嶺古道和三貂嶺古道)是清朝嘉慶2年台灣知府楊延理所開闢,三貂嶺古道由於台灣總兵劉明燈曾在於三貂嶺岩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稱為『金字碑』故三貂嶺古道又稱金字碑古道,是近年來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三貂嶺古道由瑞芳侯硐國小起至三貂嶺大崙接102公路為止,古道全長5公里,只需要3至4個小時即可走完全程,因此民眾可利用假日來趟山林之旅喔!

金字碑簡介

金字碑位於三貂嶺線段面南的山壁、400公尺的樹林中,金字碑高7.5台尺,寬3台尺,詩句塗以金箔,碑身四周彫有蔓草連紋,碑頂浮現雙龍抱珠的徽章,金字碑上頭寫著:『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沿途景色

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沿途經合谷瀑布、摩天瀑布、枇杷洞瀑布、迷魂洞瀑布、新寮瀑布構成三貂嶺瀑布群,是由五分寮溪、新寮溪流經斷層所形成:合谷瀑布高約10幾公尺,是上述瀑布中水量最大的,民眾只可站在觀景台上欣賞瀑布的氣勢磅礡,在觀景台旁有一間石砌廟宇;摩天瀑布高約40公尺,下方有個觀景台,再繼續上行可看到一個陡峭的崖岩壁,依著山壁有一道與地面垂直的原木階梯,驚險刺激;枇杷洞瀑布規模較摩天瀑布小,往上爬也遇到一個鋁梯,在前往迷魂瀑布時也會遇到類似的階梯,民眾在攀爬時可要小心注意。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上中山高速公路往基隆方向,於八堵交流道下,再接濱海公路(台2號),經瑞芳到侯硐國小前即抵金字碑登山口。★ 搭乘大眾運輸:可自基隆搭基隆客運或搭北迴鐵路,到侯硐站下車。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25

金瓜石

10:28

金瓜石一景 / 諺慧

金瓜石東亞第一金都

金瓜石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以前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野,到了光緒14年,才有5戶的農民移居到碑尾,蓋了5間草寮,定居下來,今天『五號寮』的地名因而得來;直至光緒十九年,有人發現了大金瓜的露頭藏有黃金礦脈,因此大量居民搬遷於此,前來加入採金的工作行列;到了光緒21年,日治時期日本人來金瓜石開採金礦,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區也日益繁榮,於是又開發了瓜山里和三尖鞍等地區,逐漸成唯一個地方生活圈,金瓜石便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但隨著採礦事業的落寞,使得金瓜石受到較少商業行為的破壞,因而保存了礦區的原始風貌。

金瓜石金礦多的原因

金瓜石金礦形成時期約在100萬年前,菲律賓板塊在台灣島北部下潛約100多公里,部分板塊溶解變成岩漿後往上冒,這些岩漿在基隆一帶侵入,形成了基隆山及日後金瓜石、九份地區金礦形成的原因;由於金瓜石地區的岩漿離地表較遠,高溫的岩漿在岩層底下緩慢冷卻的過程中將地下水煮沸,產生熱對流循環,這些循環的熱液將岩層中的礦物及微量的黃金慢慢溶出後,順著斷層裂隙往上冒,在溫度、壓力降低的環境下,使得黃金在斷層裂隙間及煤層、化石等環境沉澱下來,經過數十萬年,終於形成了金瓜石地區的金礦岩層。

探訪金瓜石老礦區

要探訪老礦區遺址建議以金瓜石車站為起點,在車站二樓蒐集了不少地方文史資料、老照片、礦石,並提供各項旅遊資訊,給初來者來金瓜石旅遊滿不錯的第一站。車站旁邊有過去的日式宿舍區,經過歲月的流逝已有顯出些許的滄桑;循著道路步行至派出所,路邊有旅遊指標圖,階梯往上是典雅的日式建築,及聞名的太子賓館,為1922年日人為迎接皇太子前來(即日後的昭和天皇),仿日本皇室建築而興建的行宮;漫長斑駁的石階是金瓜石的一大特色,經太子賓館上行可抵運礦纜車遺址,瑞芳鎮公所計畫在此設立礦業生活博物館;再往上行可到日據時代日人的信仰中心—黃金神社;若循本山五坑旁的步道前行,可抵金瓜石最大的廟宇—勸濟堂,這裡的銅鑄關公像乃為全台最大;再從勸濟堂前步道下行,可抵日據時代的英軍戰俘營遺址。如今戰俘營以成銅山公園,並設立紀念碑供人憑弔。

金瓜石民宿盛行

金瓜石當地民宿、旅館為因應金瓜石旅遊觀光潮流,金瓜石旅館、台中民宿、金瓜石汽車旅館業者們更是絞盡腦汁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了就是讓金瓜石旅遊、金瓜石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金瓜石旅遊,也有許多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金瓜石飯店、金瓜石旅館甚至是金瓜石汽車旅館訂房,讓您輕鬆體驗金瓜石的懷舊風味。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 上中山高速公路,往基隆方向走,循東北角海岸指標下濱海交流道,接2丁省道(瑞八公路)至瑞芳,右轉102縣道直行,可抵九份,再由隔頂雞籠山登山口旁轉入北34鄉道(金水公路)及可抵金瓜石。2. 由基隆市區循中正路,接北濱公路(2號省道)到水湳洞,過安和橋後右轉北34鄉道(金水公路)上山,及可抵金瓜石。★ 搭大眾運輸:1. 公車:由基隆火車站旁或瑞芳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於金瓜石站下車。2. 大有巴士中崙-金瓜石行車資訊表:中崙-八德路-南港路-汐止大同路-基隆實踐路-百三街-福五街-工建路-明德路-八堵路-源遠路-瑞芳桀魚坑路-中山路-明燈路-汽車路-九份-金光路-金瓜石。3. 火車+公車:搭北迴線,於瑞芳下車,再轉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運。

Read the full story

水湳洞

10:25

  水湳洞位於金瓜石下方,因過去長期採礦影響,使的本地的海岸呈現特殊的陰陽海現象,驅車而過的遊人,經常為之而震撼。  陰陽海是個口袋型的海灣,海流的速度極度緩慢,因採礦而留下的黃色膠羽以致無法被帶離海灣,因而使得水湳洞的煉銅產業已在民國76年停業,但已逝的湛藍海洋,我們何時再能見到?  水湳洞乃因其後山有一山洞似西遊記的水濂洞而得名,其海岸景觀因受到不同的侵蝕方式,而呈現兩種現象 : 一種是被海水侵蝕的黑褐色岩塊,狀似蜂窩, 一種是受到擠壓後被海水侵蝕的紅褐色岩塊,狀似糰塊的特殊岩層。

交通資訊

搭車資料1. 搭北迴鐵路到瑞芳站下車,再換基隆客運濱海線,在水湳洞站下車。2. 於基隆火車站旁搭基隆客運濱海線,在水湳洞下車。開車資料1. 上北二高往基隆方向,於濱海交流道下(循往東北角海岸指標),接2丁省道(瑞八公路)經瑞芳到瑞濱,再接2號省道東行即抵。2. 經基隆市區接2號省道(北濱公路)往宜蘭方向,過八斗子、深澳後即抵。

Read the full story

2002-06-24

鼻頭角

10:11

鼻頭角山勢 / 陳諺慧
  鼻頭角沿岸奇石林立、終年受風浪侵蝕,形成海蝕平台、凹壁和海崖,其蕈狀岩、豆腐岩及生痕化石,極富教學與觀賞價值。位於台灣東北角,與富貴角、三貂角合稱「北台灣三角」。  鼻頭隧道南側步道,為昔日宜蘭、淡水的古道,步道盡頭就是鼻頭角燈塔,登臨俯視翻滾浪潮,波濤洶湧,自是一大快事。右側為著名的「望月坡草坪」,地質學上稱「小階地」也是夜賞星辰的坡地。登上觀海平台東望鼻頭角,西眺基隆嶼,視野景觀極佳,沿途盡是令人驚奇的海蝕地形景觀。遠觀燈塔則與藍天碧海譜繪成一幅靜謐絕塵的風景畫。  鼻頭角步道依景致的不同,區分為燈塔線、濱海線及稜谷線。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由台北北站搭乘國光客運往宜蘭、羅東、蘇澳方向之班車至鼻頭站即可到達鼻頭角。

Read the full story

2001-04-09

三貂嶺

13:59

三貂嶺 / 餐飲名店情報
三貂嶺高聳雲霄,雄踞雙溪、瑞芳兩鄉鎮交界,與貢寮之草嶺對峙成為三貂地區之兩大屏風,山巔常見雲霧環繞,山腹則遍生野生杜鵑,每逢春季滿山染紅,還有成群野鳥交織啼鳴,另外,於山嶺上欣賞日出、日落或雲海奇景,景色之優美堪稱一絕。遊客可從雙溪沿102縣公路驅車上山,鄉公所在公路旁建有一涼亭,遊客可於此休憩或觀賞風景。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10-04

南雅

17:35

南雅奇石 / 台北市YMCA青影社
南雅的特殊奇石為風化成的帶狀紋理岩石,其造型十分優美,且色澤動人!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