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21

西螺振文書院
10:45
![]() |
振文書院 / 雲林縣政府 |
交通資訊
自高速公路下西螺交流道→台1線→左轉興農西路6號即是。
2000-12-20

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17:30
![]() |
華山風景區2 / 小管 |
華山風景區簡介
華山風景區位雲林縣梅山鄉與古坑鄉的交界處,距斗六巿區大約15公里,主體大尖山標高1299公尺,是阿里山西端、清水溪西稜的最高峰,為雲林縣僅次於石壁山第的二高峰;華山風景區沿途盡是起伏綿延的丘陵地,風景十分美麗。大尖山由於空氣清新、視野遼闊,加以完整的登山步道,已成為雲嘉地區熱門的旅遊景點!華山風景區-茶香、咖啡香
華山風景區內種植茶葉與咖啡,滿山茶園咖啡園,綠意盎然、風光明媚,然而在青山綠野茶園間,卻有著全雲林縣最密集的鄉村咖啡店,這當然是因為不遠的荷包山也盛產台灣咖啡的緣故,這裡的咖啡店雖都相隔好幾公尺,卻都各據山丘一角,每一家店各自擁有美麗的視野景緻,遊客至此不僅是品嚐美味的咖啡,也可欣賞到動人的景觀,尤其是夕陽西沉、山霧游移的時刻景緻真是漂亮極了!華山風景區-登山步道
華山風景區的登山步道規劃得十分完善,山中空氣新鮮,老樹、竹林成群,充滿了芬多精,非常適合森林浴;華山風景區內茶園景色如畫,步上大尖山則視野遼闊,可見山巒起伏及壯麗景色;除了登山健行,華山風景區還規劃了多處適合露營、烤肉、野餐、郊遊的休閒場所,提供遊客們多樣化的遊程選擇。華山教育農園
華山教育農園屬於遊憩區部份範圍,園區內建有活動中心、教室、小木屋、餐廳等設施,提供教學、研習、會議、康樂、休閒等活動,由於山區產茶,經常吸引民眾前來品茗,遠離塵囂;園區還設有觀光步道,與周圍景點結合,便是雲林縣觀光、教育與遊樂兼具的重要休閒場所。華山的手工造紙
華山地區除了風景秀麗之外,還有一項將要失傳的手工造紙術,林舜珍師傅的手工造紙,是全台僅存的遵循古法人製紙的一項傳統技能;由於古坑鄉產竹,往昔此地的居民還是使用手工製作的紙張,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產業轉型,人工造紙也隨之沒落。故林舜珍夫婦能將此項產業與技能繼續保留,讓世人有機會了解前人製紙的過程與經驗,實屬難能可貴;林師傅利用竹枝製作的紙張,採用石灰水浸泡與植物染料,這種純天然、全手工的造紙方式,是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技能之一。來去華山
華山風景區東與草嶺接壤,且與劍湖山世界相鄰不遠,可以從斗六一路沿綠色隧道行經至此,順道至樟湖、草嶺與石壁風景區遊玩;途經149縣道,沿路種植的一些咖啡樹,近五年來己成為新興的行業,而華山的夜景觀賞區,也成為情人約會常去之處,可以一邊品嚐咖啡,一邊欣賞夜景,既浪漫又愜意。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轉走台一線→斗南鎮延平路接158甲、158乙→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2、國道一號:於大林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3、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轉7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再由古坑交流道下往古坑方向→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4、國道三號:於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方向→向東接162線再接台3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5、台三線:走台三線至梅山→再轉接149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6、台一線:走台一線至莿桐→轉走台一乙線→再接台三線→再轉接149甲或158甲線→依指標續行,即可到達古坑鄉華山風景區。
2000-12-07

板橋大觀義學
10:12
大觀義學位於林家花園的北側,建於清同治12年(1873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建築型制仍完整地保留下來,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大觀義學是為了消除漳泉械鬥而設。清道光年間,在此開墾的漳、泉居民發生激烈鬥爭,由漳州來台的林本源望族,為化解兩居民間的世仇,於是與泉州人聯姻通婚,族人林維讓捐資設立〝大觀書社〞(後改稱大觀義學),收容兩地子民習文,暴戾從此不再有,且大觀義學也使當地文風大開,日益繁榮。 義學既是學堂亦是廟宇,其正殿供奉文昌君,與兩側的書僮和劍僮皆為建廟之初即有的古物,應為台北縣境內最為古老的神明雕像;座前同祀孔老夫子,至今仍是台北縣舉行祭孔儀式之地,而每逢考季總有學子前來祭祀,祈求考場得意。
交通資訊
開車資料:下中和交流道,接中正路、中山路、民族路,循指標前行可抵。搭車資料:公車:310、307、264、701,於林家花園站下車。台北客運:綠10路,於林家花園站下車。

鶯歌石
10:06
![]() |
遠眺山頭 / 施明志 |
交通資訊
搭車資料:1. 火車:搭縱貫線鐵路在鶯歌站下車,出站後左轉走文化路,過平交道後接成功街直行可抵。2. 公車:搭702聯營公車,或自桃園火車站前搭往鶯歌、三峽的桃園客運,在北鶯社區站下車,往回走接成功街可抵。開車資料:1. 上北二高於三鶯交流道下,接文化路(110縣道)到鶯歌,再接成功街可抵。2. 下桃園內環線大湳交流道,循鶯桃路(110縣道)進入鶯歌鎮,接中山高架橋直行,左轉成功街可抵。
2000-12-06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7:12
![]() |
整體建築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介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外雙溪地區,於西元1965年10月25日興建完工,中國宮殿式的建築,一、二、三層為展覽陳列空間,四樓為休憩茶座「三希堂」,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收藏品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幾乎涵蓋了整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數量達65萬5千多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國立故宮博物院除了展覽品豐富以外,提供中、英、法、德、日、西、韓等七國語言專業導覽,並定期舉辦各類文物研習課程、專題演講及巡迴展出活動,出版130種以上的刊物及專輯,實為世界的文化寶地,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來台灣旅遊的必訪之地,預計在嘉義太保興建故宮南部院區。國立故宮博物院-歷史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前身為西元1925年在北京紫禁城所建立的故宮博物院,1933年為了躲避日本的軍事攻擊,因此將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至1948年文物到達南京,後來國共內戰,國民政府便將故東博物館的文物運往台灣,1965年故宮現址落成、定名為中山博物院、俗稱「台北故宮」;故宮博物院內的文物原本計畫從中國大陸運送五次,但由於戰爭的關係只運送了三次,共計約有2972箱,豐富的文物也讓故宮博物院成為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落成後,在1994年前院長秦孝儀提出改建方案,於2001年進行改建,使得原本著展覽面積增加約1000平方公尺、非專業展覽用面積增加約5000平方公尺,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規廣故宮深遠意義的典藏。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概況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了歷代文物藝術精粹,大致可分為青銅器、書畫、陶瓷器、圖書典籍、工藝品和宮廷類文物等等;青銅器展品多樣,其中較著名的有包含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等等;書畫藏品共計約有9120件,以元朝作為劃分點,著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圖》、范寬《谿山行旅圖》以及蘇軾《寒食帖》等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明代官窯瓷器和清宮舊藏瓷器為大宗,著名的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即為代表;圖書典籍部分已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較多且完整度高,像是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等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工藝是故宮博物院的最大特色,著名的翠玉白菜、肉形石等等共有約11445件玉器,另外還有漆器、玻璃、金銀器、和筆墨紙硯等等共7605件藏品;宮廷類文物則是包含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的法器、祭器等等,是充滿宗教色彩的展品。國立故宮博物院旅遊
國立故宮博物院除了館內的展品可參觀以外,園區內其他的著名旅遊景點亦不容錯過;「至善園」位於故宮左側,於1984年落成完工,園區內以中國傳統園林的概念為主要設計方向,小橋流水、靈沼曲徑是相當優雅的園區;「至德園」位於故宮右側,是一座開放性園區,入口處是一個別緻的古典圓拱門,入園後的園林景觀令人身心愉快;「張大千紀念館」原稱摩耶精舍,整體建築為張大千先生親自設計,以保留故居、重現張大千先生的生活起居環境為主,並且展示照片及各種奇石盆栽等。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濱江交流道下,左轉大直橋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即可到達國立故宮博物院。2、國道一號:由內湖交流道下,左轉快速道路至內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轉即可到達國立故宮博物院。★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小18、小19、紅30、213、255、255(區間車)、304承德線、304重慶線至故宮博物院站即可到達國立故宮博物院。2、捷運:搭乘淡水線捷運至士林站,轉乘255、304承德線、304重慶線、小19、紅30至故宮博物院站即可到達國立故宮博物院。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