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21

十八羅漢洞

17:12

四面佛像 / kavin
目前暫停開放十八羅漢洞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三沙灣的雲龍山上,建於民國60年,外表看來普通,洞內面積卻廣達數千坪,並與海門天險和中正公園相連,形成一完整的風景面,站在洞前可俯視基隆全景。洞內岩壁上有各種神像和以發揚忠孝節義為主題的歷史人物塑像,如釋迦牟尼佛、目蓮、達摩等佛教人物,或孟嘗君、勾踐、花木蘭等人的歷史故事,可惜取材和立義雖佳,但技巧及規劃卻略遜一籌。在出口處上方崖壁,有一大水牛塑像,可容納20公噸的水,是別處見不到的景物,非常獨特。

交通資訊

行至壽山路,過中正公園不久,有一白色指示牌立於岔路口,右行可至體育場,取左行繞過涼亭,自左方柏油路下行即抵。全程約6.7公里。

Read the full story

白米甕砲台

17:08

全景 / kavin

白米甕砲台地理位置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大約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而今日之所見為日治時期所改建過後的景象,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而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白米甕砲台周圍當地人舊稱『荷蘭城』,由於荷蘭據台時期就築有堡壘之類的建築,故白米甕砲台也稱『荷蘭城砲台』;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邊,坐落在海拔近70公尺的高地上,高地的兩旁有小山,形成天然的屏障,為港口西岸的第一道防禦防線,目前白米甕砲台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白米甕砲台的特色

白米甕砲台為一字排開的配置,由左而右為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一字並列面對海上,乃台灣現存砲台中唯一的形制,究其原因乃因地形上依恃在兩座小山丘間,可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而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成為指揮所與觀測台的最佳選擇;還有,由於白米甕砲台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一字排開的方式便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砲火,進而達成『制海砲台】的目的。

白米甕砲台的配置

白米甕砲台呈長形平面,砲盤區的四個砲座,每個砲座直徑約15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砲座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指揮所及觀測台則分置於左右兩側的山丘上,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可惜的是,白米甕砲台目前已無大砲在此,只見四座砲座和子牆的遺跡,而且左側的指揮所已改建,但是由涼亭旁的石階拾級而上右側的觀測台,頂上樹木叢生,可遠眺蔚藍海景,景色頗為清新。

基隆歷史古蹟之城

砲台為海港城市獨有的歷史古蹟,基隆市內除了白米甕砲台外,上有大武崙砲台等歷史古蹟,帶動了許多人潮前往基隆旅遊,因此基隆當地飯店為因應基隆旅遊觀光潮流,基隆飯店、基隆旅館、基隆民宿、基隆汽車旅館業者們也都陸續的開發,為了就是讓基隆旅遊、基隆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基隆旅遊。更有多家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基隆飯店、基隆旅館以及基隆汽車旅館訂房,徹底體驗基隆的歷史之美。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至基隆交流道下,由基隆市沿中一路接中山一路,至中山四路右轉光華路,在太白里處左轉上坡路即可到達光華古砲台★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基隆市公車301路太白里線至太白里站即可到達光華古砲台

Read the full story

獅球嶺砲台 Shih-chio-ling Fort

17:06

砲台指揮所 / kavin
  獅球嶺位於基隆市南端,北基高速公路隧道上,連貫基隆山、虎山而呈凹形,居高臨下,軍事上可控制整個基隆市,位置相當重要。光緒九年,清廷建砲台於此。越南事件中法戰爭,法連攻台灣,衝破海門天險,清統領敗退,據守獅球嶺,因地勢險要而免於法軍盤佔。現今列為第三級古蹟,號稱獅嶺匝雲。砲台居高臨下,基隆市全景映入眼廉。而砲台遺跡之不遠處,有一座平安宮,廟內寬廣,頗具古意,廟內供奉福德正神,為基隆市最大的土地公廟。

交通資訊

開車: 由基隆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行忠一路 愛一路 成功橋獅球路向山區行駛,至盡頭即可抵平安宮停車場,後步行可抵獅球嶺砲台。 搭車:在基隆市搭乘市公車501路,至仁五路下車,沿路標走民樂路直行,數分鐘後可抵。

Read the full story

2001-12-17

指南宮 Tzinan Temple

17:27

指南宮 / 林仲哲
指南宮又名「仙公廟」,供奉孚祐帝君(呂洞賓),位於政大後山約2公里猴山上。“要活就要動”到指南宮就是開啟生命的泉源!當今運動休閒熱潮下,石階是提昇優質體能的一大指標。「多爬一層階梯,可以多活二十秒」,來指南宮一趟,可增加十個小時的壽命!又何樂而不為呢?健康路線可自山腳循千餘級石階而上,或輕鬆的搭車到廟前。建於清光緒16年,海拔285公尺,是道教的勝地,廟宇建築分正殿、淩霄寶殿、大雄寶殿、大成殿四部分。其特色規模宏偉莊嚴,雕繪精巧金碧輝煌,兼具文化與藝術價值。淩霄寶殿供奉泰國贈予的釋迦牟尼佛像,寶殿左側視野遼闊。殿外白牆上有孔子和弟子周遊列國的浮雕,環繞一隻麒麟,象徵孔子的精神,就像鳳麟角般珍貴。因傳說附會的穿鑿;情侶不可同遊,恐怕遭忌他日被拆散,『祈夢室』吸引無數信眾夜宿祈願,但求指點迷津,在在都增添了指南宮不少神秘色彩!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由台北市區至木柵,沿政大校門斜對面的萬壽路行駛,即為通往指南宮的環山道路約3.1公里就可抵達。★ 搭乘大眾運輸:客運:搭指南客運1、2、3路於政大下車,沿公路步行50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搭公車236、237於政大下車,沿公路步行50分鐘即可抵達。

Read the full story

2001-12-12

知本溫泉 Jhihben Hot Springs

15:12

溫泉汨汨冒出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知本溫泉簡介

知本為位於台東市西南郊 17公里處,因溫泉而崛起,特有的縱谷地形,可以覽盡群山奇嶺之美,未經人為過渡開發的野地,更是保留了自然原味的生態區,天然溫泉更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的特色,知本溫泉成為台東地區最富盛名的遊覽勝地;日據時代,日人曾在知本溫泉地區建公共浴室和賓館,光復後重新修建,把賓館改為招待所,再續增建溫泉旅社和療養所,散置山邊溪畔,有青山環峙,知本溫泉是一處頗具規模、環境優美的溫泉區。

知本溫泉-東台第一景

知本溫泉位處知本溪的溪谷,早年在河床上即有溫泉汨汨冒出,知本溫泉水質屬鹼性碳酸泉,無色無味無臭,知本溫泉水溫可高達百度以上,知本溫泉水質極優,對於皮膚病、關節炎、神經痛,促進血液循環、鬆弛肌肉關節皆有改善的效用,知本溫泉並素有『東台第一景』的美譽;知本溫泉區內擁有峽谷、瀑布、森林遊樂區等自然景觀,而知本溪將知本溫泉區分為內外二區,內溫泉區雖然開發較晚,但因已有五星級的溫泉觀光飯店進駐,已自成一區,而外溫泉區,各型溫泉旅館、飯店林立,不論是住宿、泡湯SPA都非常方便。

知本溫泉的獨特風情

知本溫泉內屬於原住民聚集地,有魯凱族、排灣族等族群,所以當地販售原住民美食及各式山菜野味的食堂林立,販賣農特產品釋迦、鳳梨、洛神花等的小販也是非常多,別具東台灣獨特的風情;另外,知本溫泉區鄰近景點還有許多不可過的,例如知本溫泉、知本峽谷、白玉瀑布、清覺寺,以及新闢的知本森林遊樂區等據點,由於交通便利,加上知本溫泉風景區食宿設備良好,故遊人絡繹不絕。

知本溫泉的山林之美

知本溫泉坐擁絕佳的山林環境,讓遊客來到知本泡溫泉,同時享受到山林之美,四季之景,各有特色,春、夏、秋、冬都是泡溫泉、賞美景的好季節,還能品嘗到特有的台東美食,一舉數得,在知本溫泉風景區內體驗大自然的芬多精氛圍,解放在都市中的壓力,享受好山、好水、好景;也讓知本溫泉飯店業者相繼興起,也能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及設施。溫泉是現代人紓壓解勞良方,相約泡湯、SPA去►►►各地溫泉全推薦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吉安鄉轉台11線,至台東市區後即可到達知本溫泉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吉安鄉轉台11線,至台東市區後即可到達知本溫泉3、台9線(南迴公路) :自高雄行駛台1線,至楓港轉台9線,經大武、太麻里,即可到達知本溫泉4、台20線(南橫公路):自高雄行駛台22線,經甲仙、天池、啞口、關山,轉台9線至台東市區後,即可到達知本溫泉★ 搭乘大眾運輸:1、火車:(1)、搭乘北迴鐵路至台東舊火車站,轉乘往知本方向列車於知本站下車即可到達知本溫泉(2)、搭乘南迴鐵路至知本火車站,轉乘計程車前往即可到達知本溫泉2、公車:(1)、由台東市接鼎東客運山線往內溫泉的班車,於內溫泉站下車,再依指標前進即可到達知本溫泉(2)、由高雄東站、屏東火車站或是楓港搭台汽客運往台東的班車,於知本站下車,再轉搭計程車前往即可到達知本溫泉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