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6

中興新村

16:08

陶壺 / 林明德

中興新村簡介

中興新村位於南投縣南投市,是前台灣省政府所在位置,臺灣地區首創仿英國新市鎮設計理念,規劃成辦公與住宅合一的田園式行政社區,中興新村內處處可見公園綠地、濃濃的樹蔭,置身其間神清氣爽;中興新村各項公共設施完善,首開先例設計雨、污水分流下水道系統,社區內巷道採囊底路設計,規劃完善的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並形成敦親睦鄰的濃厚情誼;花園式社區處處花木扶疏,景色優美,是中部最佳觀光休閒勝地。

中興新村的歷史

在民國46年6月30日,台灣省政府疏遷至南投市虎山腳下的『營盤口』,並改名『中興新村』,省府官員認為可引用歷史上『少康中興』、『光復失土』的典故來榮耀舊有政權;中興新村大部分屬營盤口,從北至南為『光輝』、『光華』、『光榮』、『光明』,最後連營北里也列進去,成為『中興五里』,現在所指的營盤口只有營南里;雖然歷經許多衝擊,但是讓我們看向未來,中興新村已具備國際觀光花園城市之規模,期待著你我的的探訪。

中興新村的美景

中興新村的一片大平原,佔地約二百公頃,宛如一座風景優美的大花園,由太平路進入兩旁整齊的椰子樹,如排列整齊的民眾般迎接貴賓們的來到,庭院寬廣種植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風光明媚。路旁的荷花池,每逢荷花盛開季節,總吸引無數的遊客駐足觀賞;每逢傍晚時刻或例假日一到在省府前的大草坪,可見到無數的民眾攜家帶眷的來到這裡放風箏、擲飛盤、吹泡泡、遛遛狗等休閒活動,把這大片綠地妝點的五彩繽紛;除外還可看見四處跑跳的可愛小朋友,中正路旁高大的綠樹與中興新村員工宿社前的綠籬相輝映,頗有庭院深深的神秘感。

來去南投渡假休閒

南投市豐富的觀光旅遊資源,不僅讓國人在休閒旅遊又多了許多選擇,例如八卦山青山茶園、猴探井遊憩區、南投酒廠、軍功綠美橋、藍田書院等,都是民眾可以列入南投旅遊計畫的好去處,而且當地的農特產品也相當盛名,鳳梨、酸梅湯、青山茶、柳丁等等,更是可以帶回家慢慢品嚐的好味道喔!來到南投可別忘了找找這些好吃又好玩的南投特色。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由王田交流道下,南行過大度橋後,循台14丙線、台14線至芬園,過利民橋後又轉14乙線即可到達中興新村2、國道一號:由員林交流道,循148縣道東行經員林往草屯方向,過溪頭橋後右轉台14乙線即可到達中興新村3、國道三號:由中興新村交流道下,右轉省府路即可到達中興新村★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台中搭乘台汽客運往中興新村、省訓團、南投水里之班車至中興新村站即可到達中興新村(2)、由彰化搭乘彰化客運往南投市方向之班車至中興新村站即可到達中興新村(3)、由台中市綠川東街搭乘聯營客運往嘉義、竹山之班車至中興新村站即可到達中興新村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7-22

七星山公園

17:00

優美風景 / CTIN travelog-老山羊部落格
七星山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屬於大屯火山群中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120公尺,其頂端原為火山噴口,後因長久侵蝕成七個小山頭,因此而命名,區內著名景點有七星池、七星東峰、夢幻湖等….,而在其周邊則有小油坑、觀音山、大屯山等景點。沿著由石階闢成的七星山系步道從苗圃出發,便可行至山腰上七星山公園,沿途風景優美,自然生態景觀繁複而多變,讓步行成為一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愉快之旅。七星公園為一廣闊平地,可眺望大台北,區內有質樸典雅的涼亭及寬闊舒適的大草坪供登山步行的遊客們休憩,每逢休閒假日,便可瞧見三五成群的遊客們悠然步行於此,在此同時亦可遠眺鄰近的群峰之美,俯瞰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奔海的景觀,藍天綠地,群山碧海盡在當下。續往前走則可達七星東峰,而後至主峰「七星主峰」,最後至小油坑,沿途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隨著四季變化,呈現各式風貌,趣味盎然,更是親子間最佳的自然教室。

交通資訊

★公車:1. 大都會客運~陽明山公園遊園公車(每日行駛7:00─17:30 ,5至8分鐘乙班)2.大都會客運~萬芳社區─陽明山(假日行駛)3.大南客運~北投-陽明山★搭捷運:1.劍潭捷運站下車轉搭首都客運~捷運劍潭站-擎天崗公車及捷運劍潭站-公館里公車2.捷運圓山站下車專搭三重客運~捷運圓山站-陽明山公車3.捷運石牌站下車轉搭大南客運~捷運石牌站-陽明山公車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7-20

大屯山自然公園

02:12

大屯山自然公園 / 羅義學
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大屯山與菜公坑山之間,即大屯山靠101甲縣道的北方,興建於76年6月,佔地約55公頃,海拔高度約800公尺,有以紅楠為優勢種構成的暖溫帶闊葉林,孕育著豐富的動物資源,其中以蝴蝶和鳥類最具特色。另外,還有水生、濕生植物社會以及日據時代造林所殘留的針葉林。園區內有完整的步道可以欣賞到陽明山上一些特有的植物如:杲月杜鵑、久留米杜鵑、水芹菜、筆筒樹等等也有各種的水生植物,園區內有一水塘偶爾還有一些野鴨在水塘中嬉戲,抬頭還可見到翠鳥飛過,且週圍步道有完整的解說牌介紹,小朋友來到此地可以藉由許多小型植物解說牌認識自然公園裡的各種杜鵑、山櫻 、吉野櫻、楓香 、紅楠 等花木,是個認識植物鳥類的好地方,並遠眺大屯山、觀音山和菜公坑山。另設有大屯自然公園遊客活動中心,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個活動中心其中之一。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7-08

蘭陽平原

12:21

綠油油的蘭陽平原 / EVA隨手拍
宜蘭的舊稱為噶瑪蘭,蘭陽平原的先住民以平埔族中的噶瑪蘭族( KAVALAN)為多,到了清朝光緒元年時,噶瑪蘭廳改為縣,於是就在噶碼蘭的蘭字前面加上個宜字,成為了宜蘭縣。

Read the full story

2004-06-28

赤牛嶺 Tsiniou Peak

17:03

遠眺恆春半島 / 馮順
恆春的當地人都知道赤牛嶺這個地方,很早以前,赤牛嶺還是恆春八景之一,有古詩為證: 「牛背躬耕歸野徑」,指的就是赤牛嶺景色,現在也是恆春人晨昏最喜愛健行去處。赤牛嶺是恆春東門外的一塊台地,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高283公尺,由於居高臨下,在此地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北至車城,南至鵝鑾鼻,視野絕佳。由於地勢高,赤牛嶺也被電視公司相中,在民國73年設置超高頻誇張的說法,指說菲律賓最北的小島,如果天氣良好,還可以接接到台灣的電視影像,頻率就是從赤牛嶺發射出去的。位在赤牛嶺山腰下,有一座百年古寺鎮南宮,創建於光緒4年(1878年),主奉祀關聖帝君(關公),據說關公曾經在赤牛嶺顯靈,化成一團紅火,飛走於林間,當地居民於是建廟供奉,祈求平安。鎮南宮有傳統習俗,在每年農曆1月13日關帝爺聖誕當天,廟方都會準備平安粥」,供信徒自行取用,久而久之,「平安粥會」就成為恆春鎮一大盛事。有趣的是,許多信徒來廟裡取粥後,都將鍋子也一起帶走,廟方損失過重,最後逼得不得不在明顯處張貼告示: 「鹹粥拿回去可以,桶子請煩送回」,這也算是恆春奇聞。文/尹帆

交通資訊

屏鵝公路南行進入恆春鎮後,在恆春工商旁,轉入湖內路後上山,行駛5分鐘,會經過恆春農場門口,再繼續上坡前進,就可見到赤牛嶺停車場和鎮南宮。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