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英國國家畫廊The National Gallery
15:24
英國國家畫廊簡介
國家畫廊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特拉法加廣場北面,建於19世紀初其是英國倫敦相當受歡迎的國家美術館之一,目前以西元1824年投資57000英鎊購買的38幅作品為國家畫廊收藏的核心,其展藏作品從西元1250年至1900年不等,擁有許多西方歐洲的油畫收藏;國家畫廊全館分為Main Floor和Lower Floor兩層,其主要展示空間位於2樓Main Floor,1樓Lower Floor則為公共區域,設立餐廳、咖啡店、洗手間、寄物櫃等等,還有販售海報、圖書、複製畫、明信片等等周邊商品的書店,國家畫廊不僅成為英國倫敦市重要的旅遊景點,也是世界各地前來英國旅遊的觀光客必參訪的行程景點,是倫敦著名的地標。英國國家畫廊-歷史發展
英國國家畫廊於西元1824年由企業家John Julius Angerstein花費巨額英鎊所蒐集到的38件畫作,被陳列於當時為首相宅邸的國家畫廊大廳,當時吸引了許多上流社會人士和藝術愛好者前往參觀,便以這些作品為基礎逐漸增加展品的內容,陸陸續續展出許多世界知名的藝術作品,到了西元1831年英國政府決定興建真正一座專業的美術館,讓具有珍貴價值的作品能夠在正式的場合展出,終於在1838年國家畫廊完工,並歷經5次的擴建,至1975年成為今日我們來到英國旅遊所看到的國家畫廊外貌,並與國家肖像畫廊成為英國倫敦最著名的兩間美術館。英國國家畫廊-收藏作品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匯集文藝復興的經典名作,收藏品已達20000多件,囊括西方美術史各時期、各派別的作品,包含波提切利、芬奇、米朗琪、塞尚等藝術名家的作品,精彩度毫不遜色羅浮宮,著名的作品像是《基督變容圖》等,其中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巨作,而另一部分是北歐國家繪畫,以荷蘭和佛蘭德斯的作品為代表,另外還有義大利威尼斯畫派和法國後期印象派作品的展出。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英國國家畫廊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大笨鐘、國會大樓、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柯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2007-12-04

台北捷運
16:15
台北捷運簡介
台北捷運全名為『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是台灣第一個都會區捷運系統,不僅是台灣交通的里程碑,更提供了台北民眾一個舒適又便捷的交通工具,台北捷運營運範圍目前指僅於台北市和台北縣,預計桃園機場捷運完工後將與桃園捷運相互連結;台北捷運依路線建造型式分為高架、地下、平面三種路段,台北捷運的營運路線以台北車站為中心分為棕(木柵線、內湖線)、紅(淡水線、新北投支線和信義線)、橘(中和線)、綠(新店線、松山線、小南門線和小碧潭支線)、藍(板橋線、土城線和南港線)、黃(環狀線)等六條路線,其中在1996年木柵線首先通車,陸陸續續完工的路線總成已達數十公里,是台北重要的大眾通運輸。台北捷運-淡水線
台北捷運淡水線北起淡水站沿原北淡鐵路南行至北投以北之貴子坑溪為地面段,自貴子坑溪堤起高架南行跨基隆河,沿途將過紅樹林站、竹圍站、關渡站、忠義站、復興崗站、新北投站、奇岩站、唭哩岸站、石牌站、明德站、芝山站、士林站、劍潭站、圓山站、中山站、台北車站,過民族西路下降進入地下至台大醫院站,淡水線全長約23.5公里、21個車站(含新北投支線不含中正紀念堂站),行車時間約30多分鐘。台北捷運淡水線較具特色的『淡水站』的淡水老街風情和落日情懷,富有懷舊歷史的古蹟園區是來到淡水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紅樹林站』欣賞挖仔尾紅樹林保護區的河口生態,彈塗魚、水筆仔和招潮蟹的自然環境是這裡最大的特色;『劍潭站』越夜越熱鬧的士林夜市,享譽全台的美食料理、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是國內外遊客最喜愛的夜市之一。台北捷運-木柵線
台北捷運木柵線於1996年3月28日通車是台灣第一條捷運路線,全線皆為高架路線,北起中山國中站、南京東路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科技大樓站、六張犁站、麟光站、辛亥站、萬芳醫院站、萬芳社區站、木柵站到終點動物園站,全長10.9公里,全程行車時間22分鐘,預計將來與內湖線相連結,讓台北市運輸往更為密集。『忠孝復興站』出站即可到達台北市相當著名的百貨區,著名百貨分館在此林立,KTV、夜店、麻辣火鍋店和其他知名餐廳皆於此聚集,是台北相當受青少年歡迎的商圈之一;『動物園站』除了著名的台北市立動物園,新開放的貓空纜車是最受注目的旅遊景點,可欣賞到貓空地區的夜景與人文喔!台北捷運-南港線和板橋線
台北捷運南港線東起南港昆陽站,沿途經過後山埤站、永春站、市政府站、國父紀念館站、忠孝敦化站、忠孝復興站(木柵線轉運站)、忠孝新生站、台北車站至西門站,全長13.5公里是唯一一條東西向捷運線,預計未來將從昆陽站延伸至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台北捷運板橋線路線東起西門站南端,沿途經過龍山寺站、江子翠站、新埔站、板橋站至終點板橋府中站,全長7.2公里;『西門站』是台北青少年流行的聚集地,不僅是台北重要的流行商圈,更有多家大型百貨商場在此佇立,假日還有不定時的明星偶像簽名會因此成為青少年相當喜愛的場所;『龍山寺站』到達台北著名廟宇龍山寺,除了體驗台灣傳統的宗教精神以外,鄰近的華西街觀光夜市也是不容錯過的台灣在地特色。由於南港線和板橋線相互通行因此兩條路線常合稱為『板南線』。2007-12-03

大笨鐘Big Ben
15:30
![]() |
大笨鐘 / 沈佳蓁 |
大笨鐘簡介
大笨鐘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國會大樓的西敏廳外側,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是英國倫敦的代表性建築和旅遊景點,鐘塔高310英呎、大共鳴鐘直徑9英尺、重13.5噸,大笨鐘建於1858年4月10日是英國最大的鐘,分針約有14英呎,並利用人工發條每個小時報時一次;大笨鐘除了是英國代表的建築以外,也是英國人慶祝新年的地方,各個媒體會在新年倒數時將大笨鐘的聲音傳送到全國,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讓鐘聲溫暖倫敦市民的心。大笨鐘-國會大樓
國會大樓位在大笨鐘的東南側,是英國國會(上議會和下議會)的所在地,原名稱為西敏宮,於西元1042年懺悔者愛德華建立,原本是皇室的居住所在地,但在1512年西敏宮發生大火後皇室變遷往白金漢宮,而重建完成的西敏宮便成為英國相當重要的國會所在地;西敏宮由於相當珍貴的建築藝術,與西敏寺相同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國會大樓經火災後改建成為古典的哥德式建築,歷史最悠久的部分為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國會大樓內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開會的所在,上議院是皇室王座設置的地方,因此整體建築裝潢呈現較為華麗堂皇,而下議院則呈現莊嚴的氣氛,佔地約為2000平方公尺並設有1000多個的議員座椅,在下議院大廳天花板裝飾著威尼斯風格的馬賽克壁畫,牆壁上則是英國女王和英國著名政治加的塑像;而下議院設有畫廊,其左側有著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塑像供人瞻仰,並附有約1000間的房間和11處中庭,國會大樓在空間與規格上都具有一定的設計美感。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大笨鐘和國會大樓這兩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科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柯芬園Covent Garden
14:51
![]() |
市場景觀 / 徐佳瑩 |
柯芬園簡介
柯芬園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是倫敦是最具規模的跳蚤市場,昔日原為威斯敏斯本篤會女修道院花園,由於西敏寺土地在16世紀因宗教改革而被沒收,這裡在17世紀時由貝德福伯爵擴建,著名的大仲馬《茶花女》小說女主角與公爵相識的地方即在柯芬園;柯芬園數百年來的發展逐漸成為倫敦最重要的蔬果花卉市場,許多露天的攤販、劇院和特殊專賣店成為柯芬園最大的特色,是英國倫敦相當受到歡迎的旅遊景點。柯芬園-街景特色
柯芬園在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儘管已與昔日的風情有所不同,但是各式各樣的山店、餐廳、酒吧、咖啡廳、市場攤販、精品商店和街頭藝術家的表演,讓科芬園呈現一種相當歡樂且具有藝術風情的地帶,都會風情的櫥窗和街頭表演讓這裡成為倫敦青少年聚集的所在,也是觀光客購物的天堂,新潮的商品和路邊的道地美食,搭配酒吧的爵士樂和搖滾風情,讓民眾來到英國倫敦柯芬園能享受倫敦特有的迷人風情。柯芬園-窈窕淑女
柯芬園除了是深受民眾喜愛的旅遊景點以外,更是於1964年出品的電影『窈窕淑女』的取景所在地,窈窕淑女原作為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舞臺劇賣花女 (Pygmalion),後來由奧黛麗‧赫本和歷士‧夏里遜主演、George Cukor導演執導的電影,是奧黛麗‧赫本在片中賣花的所在地;窈窕淑女一片除了卡司堅強,在各項獎項也榮獲許多殊榮,包含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括最佳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獎,更在美國電影協會的最佳美國電影排行榜榮獲第91名,在2006年獲得美國電影協會協會最佳音樂劇第8名。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柯芬園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杜莎夫人蠟像館、英國國會大廈、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 Tussaud’s
14:20
杜莎夫人蠟像館簡介
杜莎夫人蠟像館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馬利波恩路,是由臘製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分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紐約和拉斯維加斯、中國香港和上海設有分館,不僅至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更是全球性的旅遊勝地;杜莎夫人蠟像館藏品十分豐富,不僅有歷史名人、皇室成員、體育選手和影視明星,還有著名的殺人狂,讓民眾來到杜莎夫人蠟像館就可看到世界各地的名人,目前杜莎夫人蠟像館由休閒業公司杜莎集團所管理擁有。杜莎夫人蠟像館-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一生的傳奇由西元1761年法國斯特拉斯堡開始,本名瑪麗.格勞舒茨(Marie Grosholtz),在父親死後前往母親的雇主菲力.科提斯擔任女管家,並科提斯身旁學會了蠟塑的手藝,科提斯為路易十五的情婦至作了一尊蠟像,是目前杜莎夫人蠟像館藏品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1770年科提斯開辦了第一間蠟像館,1776年並將展覽移至巴黎皇家宮殿舉辦;1777年瑪麗發表他第一座作品哲學家和科學家伏爾泰(Francois Voltaire),也為其他名家像是富蘭克林、盧梭等等偉人製作蠟像,他的作品廣受好評因此被邀請到皇宮內教授路易十六妹的藝術教育,法國大革命後瑪麗為受害者製作頭顱的面模,並被迫位法王路易十六和其他皇親國戚製作死亡面具;1794年科斯特逝世並將他的蠟像作品轉給杜莎夫人,但由於拿破崙戰爭的緣故,杜莎夫人只能待在倫敦無法回到法國,因此他就帶著許多蠟製藝術品遊走英格蘭和愛爾蘭,並於1835年在倫敦貝克街舉辦一個永久性的展覽,至1850年杜莎夫人逝世,但其製作蠟像的精神永存在人們的心中;1884年杜莎夫人蠟像館遷入今日的館址,雖然1925年中的火災毀損了許多蠟像,但由於模具保存尚好因此都可重製。杜莎夫人蠟像館-館內介紹
杜莎夫人蠟像館門口為西元1842年杜莎夫人為自己製作的蠟像,進入杜莎夫人蠟像館可先到達花園派對展覽區,這裡佇立著許多運動選手和影視明星蠟像,是相當受歡迎的展覽區域,再往下走即為蠟像製作工作室,民眾在此可看道製作蠟像過程錄影片段和其他相關模型模具;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大廳展列各國領袖和皇室成員的蠟像,而杜莎夫人蠟像館最著名的展覽區域是恐怖屋(The Chamber of Horrors),在陰森灰暗的地牢中展示各種犯罪行為、法國大革命受害者以及各種殺手形象,並陸陸續續新增其他名人的蠟像,包括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華特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杜莎夫人蠟像館最後一個景點為倫敦精神(The Spirit of London),此處以樂園電動車介紹倫敦數百年來的歷史發展,讓民眾來到杜莎夫人蠟像館不僅可看到栩栩如生的蠟像也可更了解倫敦。英國倫敦旅遊
來到英國倫敦這個既現代化卻又不失迷人風情的城市,可要花點時間在這邊的街道上漫步欣賞令人陶醉的市景,除了可前往杜莎夫人蠟像館這個英國倫敦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民眾還可計畫前往聖馬丁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國家畫廊、倫敦博物館、大笨鐘、大英博物館、科芬園、國會大樓、西敏寺、白金漢宮、倫敦塔和海德公園,一覽英國倫敦的特色所在。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