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1-14

淡水龍山寺

15:51

龍山寺 / 李棟梁
龍山寺乃滬尾泉州三邑街民為崇奉觀音佛媽祖,經黃龍安等人募款聚資,武榮洪姓獻地,建於咸豐八年(1858),由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台,故名龍山寺。除了主祀觀音之外,配祀媽祖和註生娘娘。  本寺建築巍峨,尤其以石雕、木刻、神祇塑像最為精美,特別是觀音法像莊嚴、神韻非凡。上百年的建築雖不復昔日風采,但廟前的石獅、虎窗、麒麟堵等仍有可觀,特別是廟內石雕龍柱,造型生動檢斂,值得細細端賞。據傳光緒中法戰爭時,觀音也有顯靈助陣,曾獲御書「慈航普渡」匾額。  早年前有廣場、後有花園,附近也是淡水代表性之市集,而前殿更有老人聚集泡茶開講,可說是淡水佛境勝蹟。唯近年來一度因管理不善而風采大失,但仍是難得之古剎,在民國70年之整修後, 已稍復舊觀,74年時被列為三級古蹟。

交通資訊

★ 搭車資料:1、搭淡水捷運線,至淡水站下車,循中山路步行即抵。2、自台北市公園路搭往淡海的新店客運,至淡水站下車,循中山路步行即抵。3、自基隆火車站旁搭往淡水的台汽客運,在淡水站下車,循中山路步行即抵。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11-09

三峽民權老街

17:05

三峽老街街坊照 / 羅義學

三峽民權老街簡介

三峽民權老街位於台北縣三峽鎮,以民權街、和平街、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完整,而民權街是昔日繁華時代的老商業街,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據時代以來的商業街屋。民權街的舊名為『三角湧街』,至清代以來就是三峽重要商業街道,許多物資、貨品都在街上交易買賣;於日據時代,市街經過改正,道路被拓寬,屋簷、騎樓、排水設施也做了一番整頓,成為一條整齊光鮮的現代化街道;當時街上盡是染布、製材、茶莊等商家,新洋樓也競相興起,呈現出三峽的風光歲月。

三峽民權老街的過往歷史

三峽民權老街為清朝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從位於長福街的福安宮,和位於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的另外一座土地公祠,三峽民權老街便開始在這兩座土地公祠之間的地帶發展起來,當時的商店市集,為現今的民權街附近一帶及從清水祖師廟側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角處開始,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一方面是便利上山,開採豐富的山產;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取水和運輸,山於腹地狹窄,後來便限制了三峽民權老街繼續向南延長發展;三峽民權老街長約260公尺,有100多座古老街屋,已被列為三級古蹟保護,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老街的保存因此岌岌可危。

三峽民權老街的今日風貌

今日的三峽民權老街,只剩一幢幢的紅磚拱廊建築、巴洛克式立面牌樓,寂靜訴說著昔日商業區街屋的繁華,三峽民權老街房子上的刻字代表姓氏、姓名、行業或店號,行業當中以刻有「染」字的染店為最多;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是以往商家在做生意時普遍使用的宣傳手法。由於三峽民權老街上的商家都是以往的有錢人家,所以建築的形式和建材在當時都是一時之選,許多建材都是從外地進口,有些建造師甚至遠從英國請來,因此建築風格十分不同;今日的三峽民權老街仍是古蹟愛好者眼中的寶地。在此聚集了不少的民藝品店,展示許多古老的農具、傳統童玩、古董、家具等等,還有傳統經營型態的布店、中藥店、雜貨店等老行業,為三峽民權老街巡禮添加一份懷舊氣息。

三峽民權老街巡禮

三峽民權老街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喜愛,例如三峽清水祖師廟三峽歷史文物館三峽中山公園鳶山風景區等,而為了因應三峽旅遊觀光潮流,三峽飯店三峽旅館三峽民宿三峽汽車旅館也漸漸興起,為了就是讓三峽旅遊三峽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三峽旅遊,還有多家的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三峽飯店、三峽旅館甚至是三峽民宿訂房,走遍三峽的歷史古蹟。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下,循中山路直行,右轉民權路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 搭乘大眾運輸:1、客運:(1)、由台北貴陽街東吳大學城區部旁搭乘台汽客運往三峽方向之班車至三峽站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2)、由新店搭乘台北客運往三峽方向之班車至三峽站即可到達三峽民權老街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11-08

石碇老街

16:31

沿溪而立的石碇鄉3 / 周洪新
  石碇位於石碇溪與烏塗溪的交會處,開發很早,昔日以種包種茶起家,曾是坪林、雙溪、深坑一帶茶葉的集散地。染布業與礦業也一度相當發達。但自北宜公路通車後,石碇地位被坪林所取代,市街因而蕭條許多。  石碇老街是以石砌橋墩搭成的萬壽橋劃分東西。西街發展較早,便是昔日的茶市街坊,房屋大半都是土角厝,高度甚高,還有幾幢三層樓的老厝相連,集順廟為本地的信仰中心,其廣場則是昔日的茶業市集所在。  東街以前是乞丐的住處,有〝乞丐寮〞之稱;於日據時代時,在東街發現煤礦,礦業興起因而引來商機,商家和勞工紛紛湧入,由於河岸腹地狹小,人民便在溪側以水泥柱架起房子,懸空而築,,家互相連,居中騎樓形同隧道。雖曾於日據時代被拆除少部分,不過大部分仍舊保留原貌。  目前東街人口比西街多,已逐漸取代昔日西街的地位,成為石碇鄉最繁榮的地方。這些古老的市街,值得做一番巡禮。

交通資訊

搭車資料:公車:搭欣欣客運北碇線班車,至石碇站下車。開車資料:下北二高深坑交流道,往深坑方向沿土庫路(106線道)直行,接106乙線道即抵。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10-30

二格公園

17:23

小木屋林立. / 郭香妙
  位於北宜公路上,於民國86年3月2日開幕,是石碇鄉目前唯一的風景開發區,交通非常方便,四周環境幽雅,空氣清新,使台北近郊多一處休閒遊樂據點。  園中花木扶疏,闢有花廊步道、小木屋、景觀臺、大型停車場等設施。小木屋並不是供住宿用,而是民眾飲茶聊天休憩的地方;在景觀台可欣賞到石碇鄉的山谷風光、茶園景致與梯田景觀;在春暖花開時節也是觀賞櫻花盛開的風景區,為北宜公路上最美的休息站。

交通資訊

搭車資料:台汽客運:在台汽北站搭往宜蘭、羅東的北宜線,於小格頭站下車。開車資料:往新店方向,上9號省道直行,於小格頭即可見二格公園。

Read the full story

2000-10-18

承天禪寺

09:11

承天禪寺正殿 / 羅義學

承天禪寺簡介

承天禪寺位於台北縣土城市承天路上,坐落天上山西側,於西元1955年由廣欽法師創建,廣欽法師在1948年來到台灣,先在日月洞潛修後再搬遷至此開山闢寺,因廣欽法師年幼時曾皈依福建省晉江名剎「承天禪寺」,故以同名命之以誌師恩;承天禪寺於1975年重建,從大安寮至山門約需半個小時的路程,步道兩側綠意盎然、蓊蓊鬱鬱,進入山門後的白牆綠瓦建築,更顯得承天禪寺的莊嚴樸素,近年來由於桐花祭使得承天禪寺成為台北旅遊的最佳旅遊景點之一。

承天禪寺-賞景勝地

承天禪寺右為象鼻山、左為清源山,寺前即可欣賞到淡水河和大屯山、觀音山的山水景色,林口臺地也近收眼底,視野令人心曠神怡,是台北縣少有的賞景勝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除了讓承天禪寺成為台北旅遊景點以外,由於天上山與中和圓通寺烘爐地相互連結,台北縣政府便將這三處步道串連,石階步道沿途設有石桌、石椅和涼亭,欣賞相思樹林、蕨類植物和各種鳥類等等自然生態,相當適合民眾在假日時分來到承天禪寺踏青。

承天禪寺上的桐花公園

從承天禪寺再往承天路上步行,即可到達每年舉辦土城桐花祭的主要場地「桐花公園」,桐花公園以石壁寮溪流域為範圍,周圍是南天母山和火焰山構成的山谷地形,是觀察廣東油桐樹生長的絕佳環境,也可在這裡欣賞到復育成功的螢火蟲生態;來到桐花公園後,還可前往附近的三粒半、望月亭、日月洞、聖天宮、石壁寮福德祠、鼐朝宮和礦坑口等等景點。

土城市旅遊

未來台北市捷運與台北縣捷運的網絡會更加密集,使得民眾前往土城旅遊更為方便,您也可前往牛軋糖博物館、天上山等五月雪登山步道和森林浴步道、自然公園體驗土城的美景美色!此外,來到土城可別忘了賞桐花喔!廣東油桐是土城市的特色,每年春季土城市就會舉辦桐花的系列活動,並規畫賞花路線,其中最熱門的路線是桐花祭舉辦會場的天上山系,與相鄰的火燄山、南天母兩系路線,民眾可好好規劃您的賞花遊程。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由土城交流道下,轉台3線直行右轉接承天路直行即可到達承天禪寺★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公車231、233、705至土城站,沿中央路三段步行轉承天路即可到達承天禪寺2、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永寧站,於承天路方向出口步行即可到達承天禪寺

Read the full story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