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23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12:00

大佛 / 到處走走到大陸-1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簡介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縣擁有「石刻之鄉」的美名,此地的石刻大約是唐朝末年、宋朝初年的宗教藝術作品,以佛教題材為主、道教和儒教作品也不少,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呈現中國當時的藝術和宗教發展變化,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和雲崗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並駕齊驅;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共有70多處石刻群、共計10多尊的雕像,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並有6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成為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歷史發展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的石刻藝術大約開鑿於唐朝永徽元年(西元650年),發揚於宋朝,885年昌州遷治大足後摩崖造像的藝術開始蓬勃發展,907至965年的五代十國年間是大足石刻的第一波高潮,到了1077年以前進入的停滯期,興起在寺廟內供養石刻原雕塑像的風潮,但之後進入第二波石刻風潮,1082年莊園地主嚴遜舍地開鑿石篆山釋、道、儒等造像,此時已大致上完成南山、石門山和北山多寶塔等作品。西元1174至1252年大足僧人趙智鳳造就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唯一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是大足石刻的鼎盛時期,各路的石刻高手都來到聚集寶頂山依較高下,寶頂山也成為中國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13世紀末南宋戰亂頻繁造成石刻工程中斷,15世紀末明代永樂年間才漸漸復甦,到了清朝共建造了39處以小型造像為主的作品,19世紀末民眾陸續在造像區旁增刻觀音、山神、天公地母等小龕。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五山摩崖造像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以從廟宇殿堂結構開始發展,雕刻形式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陰雕五種,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人物形像、社會生活和文字記載,在眾多的石刻群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的五山摩崖造像最為代表,五山之中又以北山和寶頂山最為盛名。「北山摩崖造像」距離大足縣約1.5公里,歷時約250年才完成,可分為晚唐、五代的南區和兩宋時期的北區,現存雕刻約4600尊,包含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和經幢8座等等,北山摩崖造像長約300多公尺,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處,創始人宋朝名僧趙智鳳至縫,從西元1179年開始歷經70多年才完工,以大佛灣為中心共有13處景觀石刻,又以大佛灣石刻造像最為特色,不僅藝術價值高、規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

重慶旅遊

來到重慶市旅遊的民眾除了可前往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以外,其他像是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解放碑廣場、巫峽、瞿塘峽、鬼城酆都、芙蓉洞、三峽大壩、朝天門、萬縣、白帝城、重慶黔江小南海旅遊景區和小南海地質公園等等著名旅遊景點,都是民眾來到重慶旅遊可探訪之處。

0 Responses to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