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28

北海坑道 Underground of North Sea
11:21
![]() |
北海坑道 / 郭義強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由福澳港沿海線公路至清水,左轉經介壽公園接山線公路,右轉續行至中興嶺,取左往仁愛方向行,經過馬祖醫院再轉往仁愛國小即抵。★ 搭乘大眾運輸:搭山線公車至仁愛村,再步行前往。

馬祖天后宮 Ma Chu Queen Temple
10:54
![]() |
馬祖天后宮 / 郭義強 |
交通資訊
★ 搭乘大眾運輸:1、公車:搭乘山、海線往馬港方向之公車至終點站即可到達馬祖天后宮。
2000-12-26

李棟山風景區
10:11
![]() |
美麗雲海 / 呂玫瑢 |
交通資訊
1.由蘇樂、三光攀登者,可參閱北部橫貫公路指南一文,開車至蘇樂,再右轉鄉道至三光,由三光起登。2.自尖石鄉那羅村起登者,可由新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沿122縣道往竹東方向東行,至竹東後接上3號省道至合興,再接120縣道至尖石,由尖石沿產業道路前行可至那羅,續行可至宇老。
2000-12-21

草嶺風景區 Tsaoling Scenic Area
14:27
![]() |
水簾洞 / 劉家琛 |
草嶺風景區簡介
草嶺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聞名全台的十景包括蓬萊瀑布、斷崖春秋、峭壁雄風(小桂林)、水濂洞、青蛙石、奇妙洞、斷魂谷、同心瀑布、連珠池、清溪樂園等等,其中不論奇岩、妙石、瀑布或溪流,皆不經人工雕飾,渾然天成,造就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奇觀;921地震過後,草嶺許多自然景觀也跟著改變,從草嶺潭底沙洲仰望四周的自然生態,已呈現出另一番不同境界,潭底沙洲也有多種自然動植物棲息。這完全不同的景色顯得新穎特殊,對於學生、老師與國人們,更是一處難得的地質與生態教育示範場所。草嶺風景區-景色優美
◎ 峭壁雄風(小桂林)-峭壁雄風是一處高約200多公尺的峭壁,本來作為草嶺村民白天舖曬農作物(如筍乾、愛玉子、苦茶子)的地方,自古築有十八階梯,故稱『十八階梯』,至後來增築數百梯階,村民在階梯邊設有繩索增加安全。◎ 青蛙石-青蛙石下方約200公尺的大岩石中,有許多可以容納遊客進入的裂洞,洞與洞之間均可互相貫通,從洞口下望,即是清澈如鏡的清水溪(草嶺潭)。◎ 水濂洞-水濂洞是小溪水從斷崖邊緣流衝下來,921地震之後重建委員會規劃了水濂洞環湖步道,遊客可經由水濂洞瀑布第二層處穿越水濂洞而步行至水濂洞環湖步道,民眾可由水濂洞環湖步道步行至草嶺潭碼頭。◎ 幽情谷- 幽情谷在水濂洞的上游,溪谷中的岩板非常平坦,池水清澈見底,可看見小魚小蝦悠遊其中,景色宜人,令人心曠神怡。 ◎ 連珠池-連珠池的河岸和河床全是岩板,加起來的面積至少有1公頃以上,大大小小的洞穴一個接一個,如果遇到雨季時,這些洞穴便會因為雨水而串連起來,而形成特殊的景象。◎ 斷魂谷、斷崖春秋-斷崖春秋與斷魂谷地震時所造成的景觀;斷崖春秋斷面奇特,是直削而下約1公里長的縱切面;斷魂谷為峽谷地形,峭壁陡立,在斷崖春秋下端約200公尺處,北端岩壁上則有三條瀑布,蔚為奇觀。草嶺的特色
草嶺的竹林是雲林古坑的一大特色,其中桂竹、麻竹、孟宗竹處處可見,散發陣陣竹香,這裡的居民幾乎都會製作竹藝與石雕,如『竹筒』、『竹架』、『竹製柱珠』、『石臼』、『石桌』、『石椅』、『石牆』等等都顯示草嶺傳統手藝的高明技術;草嶺的特產除了筍乾之外,愛玉子也聞名全省,清涼降暑適合夏日食用;這裡的苦茶油則富含維他命,有健胃整腸及降血壓的功效,是健康食品之上品,極受推崇;目前草嶺的全新風貌為它永不凋垂的生命力與韌性,做了最佳的詮釋,現在的草嶺比往昔更自然、更迷人;未來的草嶺,將會更美。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於斗南交流道下→斗南→158乙縣道→3號省道→梅山→149號縣道→樟湖→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2、國道一號:於西螺交流道下循1號省道在莿桐轉1甲省道 →斗六→荷苞→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3、國道三號:於古坑交流道下→荷苞→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4、國道三號:於竹山交流道下→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5、國道三號:於斗六交流道下→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6、省道:南投→竹山→桶頭→內寮接草嶺公路→草嶺。★ 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斗六市火車站前有往草嶺的日統客運,每天下午1點及5點20分發車。

台灣寺廟藝術館 Taiwan Temple & Shrine Art Museum
11:26
台灣寺廟藝術館包括寺廟館、布袋戲館以及神像館,其中寺廟館佔地最廣,分為19個區域介紹台灣寺廟。寺廟館內陳設的主題,從寺廟與台灣開發的關係、廟會活動,到彩繪、剪黏等工藝美術,以及迎神所用的神輿、儀仗、繡旗等行頭,可說是琳瑯滿目。館內還有座從西螺拆遷而來的伽藍爺廟,從龍柱、大門、石階、香爐到神龕,皆為清嘉慶年間的古物。此外,館中也有多媒體放映,呈現台灣廟宇之美。布袋戲館是另一大重要主題館,在雲林縣閣派──新興閣掌中劇團的協助典藏下,館內蒐羅了200多尊戲偶。另外,早期演出時所使用的劇本、彩樓、戲台、嗩吶等,也都屬難得一見。
訂閱:
文章 (Ato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