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2

李騰芳古厝

16:18

門廳 / 鄭瑄頤

李騰芳古厝

李騰芳古厝位於桃園縣大溪鎮月眉里,月眉李家的先祖約於清雍正年間到臺灣,輾轉遷入大溪月眉。大溪,最早的地名為「大姑陷」(TAKOHAM),平埔族人對「陷」字不吉祥,故又改為『大姑坎』,後又因李騰芳中舉後又將地名改為「大科崁」。李騰芳古厝又稱「李金興古厝」,係為顯示科場得意之喜而建的私人宅邸,興建於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正式落成,至今歷史已超過140年建築保存相當完整,經過多年的整修,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而且是桃園縣唯一的二級古蹟,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2004年)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參觀。目前右護外龍部份尚有人居住,故對外開放參觀。

李騰芳古厝歷史沿革

李家原居於福建省詔安縣,來臺一世善明,字德耀,又稱李九公。李騰芳的父親李炳生以經商從事米穀買賣為業,創立「李金興商號」;李騰芳為李炳生的三子,本名有慶,字香閣,號蘭亭,官名騰芳,生於西元1814年(嘉慶十九年),李騰芳於西元1856年(咸豐六年)當時43歲舉中『秀才』,西元1859年(咸豐九年)由附生准報捐貢生,接著於西元1865年(同治四年) 當時52歲時到福建參加鄉試中了『舉人』,西元1868年(同治七年)參加捐內閣中書,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騰芳古厝特殊建築

李騰芳古宅坐西朝東略偏南,佔地面積約一公頃,整體建築以閩南式多護龍的四合院為基礎宅第建築,三合院加上四合院與左三護龍、右四護龍所建構而成的大厝,除了主建築外,尚有內埕、外埕及院牆,建材則以紅磚、砂岩、土墼磚牆為主要材料,屋瓦為黑色、牆面以白色和磚紅色為主,此為三至九品官之象徵。古厝前的圍牆外,有一座半月池,即所謂的「風水池」、「案前池」,象徵聚財並有取水、養魚或休閒之功能。進入外埕可見二對石造雕有虎、豹、獅、象、旗、球、戟、磬等旗杆台座,石杆上刻有「中式二十一名」、「補甲子科」等字樣以象微舉人官位。進入正廳大門掛有「大夫第」扁額,正中廳堂高懸「文魁」兩字,廳堂內兩側的牆壁則書寫著訓誨子孫的處事原則等詞句,自兩側門轉入進天井,仰頭可見門廳及後方廳堂的屋脊皆採當時五品官宦人家才得以享有的翹起式燕尾屋脊建築,而兩側護龍則為馬背屋脊。李騰芳古厝無論棟樑、斗拱到牆面、門扇、窗櫺、門廳前凹壽部份、門面等,皆有荷花、石榴、金瓜、鳳梨、桃子、蝴蝶、蜜蜂、各式花草以及各式鳥獸等吉祥雕飾,裝飾、木雕、雕工皆屬精細,細膩與雄渾兼具極具水準。此外,李騰芳本人是個精於書畫者,故古厝內有相當多的書畫等裝飾。

大溪旅遊

大溪鎮佔地廣大擁有相當豐富的旅遊資源,民眾可利用假日接駁車至各個旅遊景點,讓您在桃園大溪滿載而歸!大溪鎮除了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厝外,大溪的和平路老街、中山路老街、中央路老街、福仁宮、中正公園、蓮座山觀音寺、長老教會、百年碼頭石板古道、月眉古道、百年古井等大溪鎮旅遊景點,還有有名的美食例如里長嬤碗稞、百年油飯、大房豆干、黃日香豆干、金字塔鹹湯圓(三角湯圓)、黑皮臭豆腐等等都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台66線東西向快速道路:於大溪交流道下,轉走台3線(員林路),轉台4線過武嶺橋再左轉月眉停車場(觀音廟)旁小路,即可到達李騰芳古厝。★ 搭乘大眾運輸:1、台鐵火車:搭乘台鐵列車或區間車至桃園站下車,至桃園後站轉搭桃園客運往大溪方向客運車,於大溪橋停車場下車再轉搭假日接駁車,即可到達李騰芳古厝。2、客運車:搭乘桃園客運車至桃園客運總店下車,再步行往觀光陸橋、月眉停車場方向(約30分),即可到達李騰芳古厝。

0 Responses to “李騰芳古厝”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