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30

廣興紙寮

16:40

廣興紙寮一景 / 南投縣政府
廣興紙寮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鐵山路,創立於民國58年,造紙源流造紙首重水質,由於埔里的好山好水,做出來的紙不會因時間或日曬而變黃,所以埔里自然成為宣紙、棉紙的最佳生產地。以前的造紙方式,一般搭寮於河邊取汲水源,由於河水不定時氾濫,所以設立之工作場域,並不舒敞寬大為主,反而以簡單、易於撤離之設施,做為工作的環境。故不以紙廠自居,我們叫做「紙寮」。  廣興紙寮也計劃研發代表埔里特色的手工紙。手工造紙作工精細,製造過程採用雁皮、竹子、草漿、亞麻等原料,依古法蒸煮、浸泡、洗滌,加上不斷精研改良新技術,造出完全手工篩製、吸水性良好、墨韻優雅的宣棉紙,品質優良、行銷國內外,贏得「紙的故鄉」之美名。  廣興紙寮終於在民國85年成功的利用茭白筍的筍殼及檳榔樹幹研發出「惜福宣」與「逢春宣」手工新紙,成為埔里最具特色的手工紙,這種以農產品的廢棄物再利用研製而成的惜福宣,不僅為台灣的造紙文化開創新的一頁,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經營樹立新的範例。為振興紙產業的文化,不僅開放供遊客參觀,並規劃紙藝DIY教室,讓您能親自體驗手工造紙、紙扇製作、藝術相框、古典屏風以及紙製禮盒等的文化特色,共享紙藝風采。※ 製紙的過程--●第一步驟--取材:造紙的原理是將纖維重組,將不同的纖維形成不同的紙張,而纖維的則取自於各種天然植物,經過各種加工而行成紙張。●第二步驟--蒸煮:原料經由蒸煮的過程,加速植物纖維分離。●第三步驟--漂洗:蒸煮後的纖維,使用大量的水洗滌。●第四步驟--打漿:漂洗後的纖維原料成漿狀,作打漿處理,行成所謂的「紙漿」。●第五步驟--抄紙:將紙漿纖維重組,是造紙流程中最奇妙的手續。●第六步驟--壓紙:紙漿經過抄紙形成紙的形態,再來就是將水份壓榨去除。●第七步驟--烘紙:一疊疊壓榨後的紙形成像豆腐的形態,再來就是烘焙成紙。●第八步驟--成紙:紙豆腐經過溫度的烘培,就形成一張張珍貴的手工紙了。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1.國道一號--下王田交流道→ 接一號省道往草屯方向(芬草公路) → 到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後左轉 → 直行經雙冬 → 即可到埔里。2.國道一號--中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沿中彰快速道路,接台十四號公路,經草屯順中潭公路直駛,即可到埔里。3.國道一號--由中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經市區五權路接中投公路, 接台十四號公路,經中潭公路直駛,即可到埔里。★ 搭乘大眾運輸:火車--搭至台中站下車,再至朝馬站搭乘往埔里的客運,或是至干城車站附近搭乘小客車至埔里。公車--1.台北---可搭乘直達埔里的客運車,搭乘國光號直達埔里,時間約 3~4 個小時。2.由高雄至台中朝馬站,再轉乘國光號至埔里。

0 Responses to “廣興紙寮”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Popular Posts

Labels